關於輔食,一是有耐心,二是心態得佛

2020-11-14 大力媽咪育兒

晚上給娃做了頓色香味俱全的輔食,然而小爺並不買帳。

胡蘿蔔青菜蝦仁雞蛋面

食物一到嘴裡就全部吐出來,吐了兩次之後乾脆連嘴也不張了。

好吧,不吃拉倒,你玩你的,我自己吃,明明很好吃,哼。

我吃著他的面,他玩著水杯看我吃。就在一碗麵差點被我幹了的時候(也就是我的三口吧),他突然對這個食物產生了興趣。我試著餵了一勺,咦,吃得還挺香。

幸好鍋裡還有一碗,不然您就沒得吃咯哼~


最後吃了大半碗

其實他一開始拒絕食物的時候我是有點生氣的,持續007模式帶娃下來,我積累了很多疲勞,耐心值也有點不夠。

原本我在開心地跟娃說著今晚做的是什麼,突然就不想說話,吃兩口冷靜先。

冷靜完,耐心也充值成功,又可以跟他愉快互動了。



其實這樣的情形在我們吃輔食的7個月(目前13個月,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裡時有發生,整體看下來,少數時候吃得好,少數時候一口不吃,大部分時候多多少少能吃點,一個正態分布



半年多的時間,從一天一頓,到兩頓,再到三頓,每天想著搭配點啥好吃又營養豐富的食物,然後費功夫做完還不確定吃,吃完的戰場還得打掃。

對這樣一件事,我是什麼態度,我是怎麼做的,娃又是怎樣反應的,在這裡做個記錄和分享。


幾乎從沒把輔食吃完


除了燉雞蛋基本每次都能吃完,其他輔食全部掃光的情況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當然一個原因是我一般會做得比較多。也不知道他吃多少,做多了大不了我吃,我吃不了給狗吃,總之不浪費,但是做少了不夠吃就麻煩了。

所以也不存在一定要他把碗裡的所有食物都吃完的想法,又不是人家自己盛的。想想要是Jordan給我裝一大碗(可能是我不愛吃的食物),我是絕對不可能吃完的。

為保證營養豐富,每周我需要給他準備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和魚蝦肉禽等,即「彩虹飲食」。

但是我能做的也只是提供食物,頂多看看食譜教程變著花樣做的吸引他一點,最後能有多少進肚子,還得取決於他自己。

在輔食這件事上,同樣也可以見到「園丁」的影子,提供良好的環境(各種食物),然後讓孩子自由發揮(吃還是玩,怎麼吃,怎麼玩)。

相關閱讀


讓我看看你會怎麼玩


從第一次吃輔食起,他就開始玩了。

我對這件事的態度是很輕鬆的,甚至是好奇、欣賞、看戲

把手伸進碗裡去抓啊捏的這種事,我這個成年人已經做不出來了,不如讓這個還沒受到任何條條框框限制的小朋友放飛自我吧,看看能搞成啥樣——我對這件事充滿好奇。

雖然這麼想的只有我。


家裡長輩看了直搖頭(後來也挺喜聞樂見),連Jordan也希望孩子吃飯乾乾淨淨的。但好在他們都不幹涉我的方式,還會幫忙收拾,讓我也「放飛自我」。

看他吃飯,是我的大型觀察課,我樂在其中。

代價就是每次吃完飯要擦地(衣服有洗衣機)

小小時候的衣服基本上全軍覆沒,全是食物留下的洗不掉的汙漬。

不過這些衣服本來就是季拋的,明年不可能還穿,丟了也不心疼。

看著小朋友從啥也抓不起來,到能精準地抓起一粒胡蘿蔔丁送進嘴裡,從只會拿著勺子亂舞,到可以舀一點食物送進嘴裡。

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成就感。


我哪來那麼多耐心


在輔食這件事上,耐心值有多少都不嫌多。

用手抓食物是最基礎的,用勺子挑飯,抓碗,甩碗、甩食物,大喊大叫,賴著要我們餐桌上的一切,把手裡的任何東西放進碗裡。

最後,食物會在頭上,臉上,手上,身上,桌上,地上,旁邊的沙發上,方圓一米範圍內全部淪陷。

始終保有耐心的秘訣,我總結下來有三:


1⃣️ 一開始就抱著「看戲」的態度。

所以面對這樣的混亂,我也不會生氣,或者有氣了也能很快平靜下來——

有時候我很累了,或者他真的特別鬧,飯一口不吃,尖叫卻一聲接著一聲,好像我怎麼做都不對,這樣的情況下,我不可能沒有情緒。

不過這種時候我會先讓自己沉默,冷靜下來,一般他看我不說話也會安靜。

然後看他還吃不吃,還玩不玩,還願不願意坐在餐椅上。

我們從不規定進餐時間,食物吃完,或者不吃了,或者已經不耐煩的時候就結束用餐。

當然,讓他玩,不是完全讓他「造反」,有一些行為不被允許,比如摔碗,我也會溫柔而堅定的拒絕(之前文章裡寫了 )。


2⃣️ 不吃拉倒。


第一條裡說到了,我的態度是不願意吃就下桌,下桌後就不再給食物。

一口不吃,兩口不吃,三口不吃?那我先吃,你願意玩就玩。很多時候就像今晚這樣,玩了一會兒突然又想吃了。

很多指南裡有建議說x個月大的寶寶,每天要吃多少主食、多少肉、多少蔬菜,體檢時兒保也會問吃了多少。但數字除了引發焦慮,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與其盯著數字,不如看看孩子真實的反應。

他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生物鐘怎麼安排,輔食和奶隔多長時間他吃得最好。

雖然他不會說話,但通過日日夜夜的相處和觀察,也能了解很多了。


3⃣️ 不把娃吃飯當吃飯


人類幼崽和成年人不是同一種生物,人類幼崽的進食和成年人的進食也不是同一件事。

不把他吃飯當成像成年人吃飯一樣,沒有期待,也就不會生氣。

不如當成親子遊戲好了,可以進行的項目還挺多的:


餐椅擺好來

飯前洗洗手

在椅子上坐好

穿上罩衣,帶上圍兜

給你一個勺子

今天我們吃的是xxxxx


輕輕鬆鬆的態度和處理方法,大家都比較容易開心。


對付我家娃的那些「招數」


最後分享一些對付我家娃吃輔食的「招數」,給大家一點靈感:


1⃣️ 用他喜歡的食物來調味。一般來說,甜的食物都喜歡,比如紅薯、紫薯、紅棗、胡蘿蔔。還有各種主食也挺喜歡,大米飯、麵條、麵包、餃子皮;

2⃣️ 做好的輔食不吃,可能是不愛吃裡面的某個東西,可以排查一下,下次不加或者換種做法;

3⃣️ 用勺子不吃,可能用手餵他吃;

4⃣️ 用手餵也不吃,可能他自己抓能吃;

5⃣️ 心情好的時候更願意吃,不能太困也不能太餓,困極了餓急了只想吃neinei;

6⃣️ 不吃輔食也可能是因為不餓;

7⃣️ 安排一個合理的作息很重要。睡覺、吃奶、玩耍、吃輔食,這些活動逐漸形成規律,良性運轉起來後,每一項活動都會相互促進,更加順利;

8⃣️ 一個佛系的心態,能解決大半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年輕幹部勿有「佛系」心態
    作為國家的未來,年輕幹部是民族的希望,應當自覺摒棄「佛系」思想,在複雜的形式和繁重的任務中練就過硬本領,增長過硬才幹。年輕幹部應當信仰如磐,自覺抵制「佛系」思想侵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年輕幹部要想走的長遠,必須自覺擯棄「佛系」思想,主動擔當作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是年輕幹部成長發展的根基,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擰緊思想「總開關」,才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奮鬥。
  • 嬰兒輔食添加,關於寶寶輔食添加有什麼作用呢?
    隨著月齡增加,寶寶對營養的需求越來越多,母乳已經很難滿足他們的發育需求,這時,輔食添加就該提上日程了。但是輔食添加時,怎麼添加才是最安全、最健康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輔食添加的一系列問題。但這並不代表母乳不再有營養。4~6個月開始,母乳或配方奶不再能滿足寶寶營養上的全部需求。特別是鐵,寶寶們從媽媽肚子裡帶出來的鐵只能維持到4~6個月左右,而母乳是貧鐵食物,並不能滿足寶寶對鐵的需要量。
  • 寶媽實踐經驗告訴你:寶寶不吃輔食有哪些原因,該怎麼辦?
    可不是麼,對峙了半個多小時,小飯盒也沒多吃一口兩口啊,那我何必這麼費勁呢?搞得人仰馬翻的,媽媽心情糟糕,寶寶內心估計也是崩潰的,得不償失啊。於是,我放棄了,不再堅持讓小飯盒吃輔食。那就不吃,媽媽心態很好的。」第三天,小飯盒乖乖地吃完了一整碗,沒有一絲絲的強迫。怎麼形容當時的心情呢?大概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吧。02 把選擇權交還給寶寶媽媽們每次準備了一大碗,都希望寶寶能吃完。
  • 寶媽實踐經驗告訴你:寶寶不吃輔食有哪些原因,該怎麼辦?
    什麼修養,什麼容忍,什麼耐心……在餵寶寶吃飯面前,全都不堪一擊,一溜煙都跑了!可不是麼,對峙了半個多小時,小飯盒也沒多吃一口兩口啊,那我何必這麼費勁呢?搞得人仰馬翻的,媽媽心情糟糕,寶寶內心估計也是崩潰的,得不償失啊。於是,我放棄了,不再堅持讓小飯盒吃輔食。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小飯盒開始好好吃輔食了,好驚喜。這是為什麼呢?
  • 都說佛系女生心態好,她們在情感中都有哪些特點呢?
    佛系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佛系女生是指看淡一切、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境地,依舊能保持理智、善良、平和的狀態去面對問題的女孩。都說佛系女生心態好,那麼她們在情感中都有哪些特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想在婚姻中更容易得到幸福,也需要一種「佛系」的心態
    作者/轉轉的晴天導語:我們都渴望得到美滿的婚姻,但是美滿的婚姻需要細心經營,想在婚姻中更容易得到幸福,也需要一種「佛系」的心態。01.「佛系」的女人更容易知足,讓伴侶心裡上更輕鬆,容易體會到家的舒適。依稀記得小時候的冬天,姐姐手上的凍瘡一個接一個,紫紅紫紅的,手總是腫得像個豬蹄,一放假回家她還給全家洗衣服,滿滿的一大盆,但她毫無怨言。大姐就是這樣,無欲無求,又對身邊的人默默付出。
  • 【往生仗佛力】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一)
    因為我們的觀念是相對性的,可佛祖是斷惑證真的聖人,內心是絕待的圓融,不是像我們凡夫眾生的相對心態。我們凡夫眾生相對的心態會認為,我們一定要做的很好,才有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當信願到馬來西亞弘法,馬來西亞有一位在家居士,看起來是很有心求法。可是他和一般的人有相對的觀念一樣,他認為哪有那麼簡單,念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佛系青年的心態是什麼呢?
    佛教的思想不是消極厭世,而是積極入世的,現代有一句網絡流行詞叫做佛系,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這樣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雖不結觸佛法,而自然生出的一種心態,佛系青年起源於物質生活充足,沒有體驗過為衣食住行而艱苦尋求的感受,物質的充足會使人追求內心。感恩國家讓人們物質充足,精神飽滿,才有條件讓更多人追求心靈,大海航行靠舵手…,理論的推動可指引物質世界的一切。
  • 這幾類「佛系」心態的人——看似無所謂,卻總有所得
    來看看這幾類人,他們有怎樣的特點。第一類不得不說,擁有最高級的「佛系」心態的人,最大的願望就是世界和平,每個人都不要活得那麼累。爭名逐利這種事,在他們看來非常不值得,也沒有必要用這些外在的虛物,束縛自己自由奔放的內心。他們會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完成任務即可。不僭越、不貪婪,做事、做人都很講分寸,不功不過。儘管沒做多少值得發揚光大的事,但也從不做「錯事」。
  • 吃了輔食就能獲取營養?輔食添加有原則,這樣餵寶寶才能吃得好
    導讀:吃了輔食就能獲取營養?輔食添加有原則,這樣餵寶寶才能吃得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佛系了,這是所謂的心態好,還是不思進取呢!
    如今碰見很多年輕人都越來越佛系,不管你面對工作還是生活總有一種隨緣感覺,好像是不管什麼事情仿佛早就註定好,我只要慢慢等發生就好了,大有生死早已安排好,我在努力都沒有用,你就順其自然的發生,我也坦蕩的接受,這種佛系的感覺讓人總有一種頭皮發麻的感覺,感覺對方不是年輕而是一個把事實都看透的老和尚
  • 關於給寶寶做燕窩輔食的那些事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過這樣的困擾——寶寶的燕窩輔食問題。一般等寶寶到了6個月以後,母乳已經遠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求。所以在孩子的飲食上來說,各位寶媽可謂是煞費苦心。大家糾結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不知道何時開始?每次加多少量?不用擔心,絲巢小編帶著秘籍走來了!
  • 新手媽媽帶娃三部曲:先是慌得很,再是燥得很,最後佛系得很
    每位新手媽媽都經歷過帶娃的心態變化:從一開始面對懷中的嬰兒手足無措到寶寶高需求帶來的煩躁與無奈以及到最後面對寶寶的寵辱不驚。其中的變化來自於媽媽們對寶寶付出的努力和辛苦。
  • 八個月寶寶的輔食日記:山藥藍莓,寶寶吃得好開心!
    昨天給孩子做了淮山藍莓輔食,寶寶吃得特別開心…一懿寶寶的輔食日記寶寶現在八個月了,一天兩頓輔食,另外還會再給孩子吃點水果。今天分享一份昨天給寶寶製作的輔食給大家。關於培養寶寶自主進食,我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培養孩子自主進食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成全孩子、幫助孩子、養成習慣。
  • 孩子的輔食餵養怎麼進行?養個健康胖娃娃,三個關鍵點爸媽得重視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研究表明,爸爸媽媽最好是在孩子半歲之後再選擇給孩子餵輔食。而且一開始只能吃米粉,不能添加過於油膩的食物2、孩子的輔食中有過多的鹽分那麼,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可以吃些輔食了,那吃什麼好呢?但是,等孩子到了一歲左右的時候,他們就可以逐漸的消化一些固體食物了,這時候爸爸媽媽應該意識到:孩子吃輔食不僅僅是吸收營養,還要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總是給孩子吃流體食物孩子很少有機會去咀嚼,口手動作和協調能力在長大之後也會有一些欠缺。由此可見,爸爸媽媽錯誤的餵養輔食的辦法會對孩子造成很多傷害,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所以,我們應該避開上邊談到的這些坑。
  • 寶寶多大能吃輔食?添加輔食有啥原則?你關心的輔食問題都在這了
    關於輔食,很多家長都會有各種這樣的問題,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說說輔食。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比較合適?這是很多家長都會疑惑的問題,寶寶啥時候添加輔食為宜呢?根據世衛組織(WHO)建議,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6個月齡引入輔食為最佳時間,部分發育較快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輔食,在最早不能早過4個月,最晚不能超過8個月。
  • 寶寶多大能吃輔食?添加輔食有啥原則?你關心的輔食問題都在這了
    其中吃的問題幾乎是所有的家長最關心的,尤其是從添加輔食開始。關於輔食,很多家長都會有各種這樣的問題,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說說輔食。2)一種一種逐漸嘗試給娃餵輔食需要多次嘗試,有的輔食甚至孩子吃上10-15次才能算接受,因此家長一定要有耐心,而且千萬不要一口氣給娃添加多種食物,等他接受了眼下輔食,再嘗試新的種類。餵養這件事上,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 職場佛繫心態,改變心境才能改變現在
    心態有多重要?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至理名言:心態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所以改變心態最終改變的是自己的人生。那麼,在職場中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種抱怨的心態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佛繫心態。前段時間泰安人才網的小編在微信上看過徐崢說過這麼一句話:永遠不要去責怪你人生裡的任何人,好的人給你快樂,壞的人給你經歷,最差的人給你教訓,最好的人給你回憶,別人怎麼對你?那是因果,你怎麼對別人?那就是修行。這就是一種佛繫心態。
  • 佛說:有大福氣的人,往往是具有這幾種心態的人
    佛陀說,那些具有這幾種心態的人,就一定是有福之人。所謂的福氣,是我們有內在外散發出來的一種氣場,只有我們自己擁有了福氣,那麼才能夠聚集外界的福氣,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有福。往往有這幾種心態的人,大都是有福之人。1.知足常樂的人有福。什麼是知足常樂呢?
  • 佛系少女馮提莫耐心科普,網友:B哥一臉懵
    鍾鎮濤是著名的歌手,B哥的作品《只要你過得比我好》《你是我心底的烙印》等,這些歌曲在90年代曾經風靡大街小巷。鍾鎮濤也是著名的演員,我們比較熟悉的角色就是周星馳主演的電影《新精武門1991》中的「瀟灑哥」,還有《東成西就》中被靴子砸死的王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