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這句話告訴我們,環境影響人的感知能力,只有多接觸多了解,才能熟悉環境。很多事情在我們眼裡困難重重,而別人卻能輕而易舉地突破,看起來很神奇的事情,一方面是我們缺乏了解和準備,另一方面是對方下足了功夫,才使得雙方差距巨大。下面這首詩通俗易懂,卻為我們闡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江村即事
唐代: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司空曙是唐代詩人,字文明,河北永年縣人,進士出身。他是唐代大曆十大才子之一。司空曙從小家境貧困,心情耿介,不願結交權貴,曾在劍南節度使韋皋幕府,後來成為水部郎中。司空曙的詩樸直真率,善於營造氛圍,寫景抒情細緻熨帖,詩文對仗工整。
這是一首絕妙的抒情好詩,詩人描寫江村垂釣,以「不繫船」為中心,揮灑筆墨,夏夜江村景物、釣者陶醉興味盡收詩文。這首詩寫江村眼前事情,但詩人並不鋪寫村景江色,而是通過江上釣魚者的一個細小動作及心理活動,反映江村生活的一個側面,寫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首句寫漁翁夜釣回來,懶得繫船,詩人陶醉於江村月落的美麗和靜謐,他讓漁船任意飄蕩,自己卻安睡船中。不過詩人並非不懂簡單的安全航行常識,他只是對下遊的岸況及水勢都非常熟悉,料定沒有妨礙。即使小船一夜隨風漂流,也不過就到達淺水岸邊的蘆花蕩裡。
詩人並沒有刻畫幽謐美好的環境,然而釣者悠閒的生活情趣、江村寧靜優美的景色都躍然紙上,表達了詩人對生活隨性的態度。作者以退為進,使詩意曲折深蘊,筆法騰挪跌宕,顯得生動新巧,別具一格。
這首詩還包含很深的哲理,幫助我們從形象意蘊中發現深微的道理。很多事情我們只要深入地分析,認真地研究,細緻地把握好環境和人為等因素,就來了做到成竹在胸。換句話說,萬無一失並非不能做到,只要充分地把握事物的發展和變化規律,就能讓我們進入自由境界,如莊子所說的遊刃有餘。
其實很多淺顯易懂的唐詩都在闡述深刻的道理,比如陸遊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加深刻的還有柳永的「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等等。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休閒在個人。有時候我們可以耳聞目睹,學會一些很明顯的知識和能力。但有時候必須要懂得,很多事情只能意會,不能言說。詩詞就有這樣奇妙的地方,看似在寫景,其實是在抒情;仿佛在敘事,目的是說理。
司空圖巧妙地描寫自己的一次夜航經歷,其實是想告訴讀者深刻的生活體驗。「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作者就像如來佛,小船就像孫悟空,詩人縱橫捭闔,卻安之若泰;怡然自得,卻胸有溝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