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 -- 最強大的學習方法

2021-02-18 碧讀好書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人生必讀好書指南

微信平臺讀好書類的領先訂閱號

                       


文 | 向右奔跑(經作者授權發布)

一、如何成為專家

李叫獸有一篇文章《為什麼你有10年經驗,但成不了專家?》,回答了如何成為一個行業或領域裡的專家。

心理學家Ericsson(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的研究發現:決定偉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關鍵因素,既不是天賦,也不是經驗,而是『刻意練習』的程度。

他結合自己的文案寫作,把刻意練習總結為6個要點,並提出6個自檢問題。

避免自動完成
自檢問題:你今天的工作,是有意識地刻意提升,還是在自動完成?

離開舒適區
自檢問題: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離開了你的舒適區域,讓你覺得需要付出額外的學習和努力才能做好?


犧牲短期利益
自檢問題:有多長時間,你沒有為了訓練而犧牲短期績效?

大量重複性訓練
自檢問題:你在多大程度上,對某一項能力進行了大量重複性訓練?

持續地獲得反饋
自檢問題:在我想刻意練習的領域,有哪些方法可以讓我得到反饋?

二、《刻意練習》講了什麼

『刻意練習』裡都隱藏了什麼秘密武器和方法?假期裡我對Anders Ericsson 和Robert Pool 兩位博士的這本書《刻意練習 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進行了反覆閱讀。

這本書通過研究傑出人物,來分析發掘「正確練習」是什麼,以及可能怎樣發揮它的作用。並從心理學領域找到「足夠長時間的正確練習」的細節,他們把這種通用的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

三、書中的主要觀點、方法和理解

刻意練習的特點:

刻意練習的技能定位在較成熟的領域

刻意練習需要權威導師

刻意練習發生在舒適區之外

刻意練習包含精確的目標和計劃

刻意練習需要有效反饋

刻意練習能形成有效的心理表徵

對照李叫獸的總結和一些對教育教學的觀察了解,談談自己的理解。

1. 刻意練習適合較成熟的領域

書中提到的適合的合理發展行業或領域,指的是這個行業,最傑出的從業者已達到一定的程度的表現水平。包括音樂、舞蹈、體育、棋類等有固定評分標準的領域。而那些沒有客觀標準來評價卓越績效的領域,如銷售、園藝、企業管理等,不太適合刻意訓練。

實際上,我們看到這個領域也像認知範圍一樣在不斷擴大,如文案寫作,現在也有一整套有效的培訓和訓練的方法。隨著新興領域不斷崛起,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會沉澱出越來越多的科學方法,形成刻意訓練的基礎。

2. 刻意練習需要好的導師或教練

這一點書中多次表達得比較充分。
練習的早期,大量的反饋來自於導師或教練,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者要學會自我監測,自我調整。

對於初學者,導師的要求沒有那麼高,他有足夠熟練的技能即可。如果你已訓練了好幾年,那就需要找一位更能幹、權威的導師。

現在很多人學習利用得最多的是: 網絡,
1) 學習資料、資源極大的豐富。視頻學習資料可以更好地幫助入門。
2) 在線學習的社群,找到學習的氛圍。

不過對於絕大多數學習者來說,找到一位好老師還是非常重要。好的老師能給予及時有效的反饋和學習監督,這也是很多自學、在線學習無法提供,造成完成率非常低的原因。編程開發經過3~4個月的培訓學習,就可完全達到一個入門工作的要求。

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優先找導師學,尤其是在「入門的初級階段」,不然在這個階段,很可能你的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渴求和熱情會在掌握之前就會消失殆盡。

3. 刻意練習發生在舒適區之外

刻意練習需要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來說,不是令人心情愉快的。

人的身體偏愛穩定性,舒適區的正面作用是心理安全,自我情緒穩定,維護自我形象。負面作用就是「溫水煮青蛙」,鬆懈倦怠保守,不思進取、固步自封。

刻意練習的過程是痛苦的,興趣和喜悅來自於成就感。

4. 刻意練習要有準確的目標和切實的計劃

特定的目標需要量化,目標要能分解成計劃來執行

要想取得進步,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

關於目標和計劃,有很多原則和實施方法,如SMART,這裡不展開。

5. 刻意練習需要有效反饋

即時反饋包括:練習時在哪些方面不足,怎麼會存在這些不足,以及現在離目標還有多遠。

對比很多自學沒有效果的原因,是無法給學習提供一個有效的反饋系統,學了多少,是什麼樣的問題,學到哪裡了,這些對於一個還沒有入門的人還說,是很難把握的。當然考試也是一個有效的反饋機制。

6. 刻意練習會形成自己的方法論和經驗

心理表徵是什麼?書中關於心理表徵是這樣描述的:

心理表徵 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

一開始,我按書中的例子,把心理表徵理解為「形象思維」。多次翻閱、前後比較,我覺得應該理解為「方法論」或「學習上的遷移能力」,就是經過「刻意訓練」,掌握的技能越多以後,他對新的知識、技能、領域會出現一種「學習上的遷移能力」,能夠快速把過往的學習經驗應用到一個新領域並快速掌握它。這種「方法論」或「遷移能力」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優勢或自信。

如程式語言,當你學會了C++時,再學習Java, iOS時,就能比較快的掌握了。當你能夠熟練使用英語了,掌握第二外語、第三門外語就不再那麼困難。

四、你最關心的兩個問題

1. 沒有導師,怎麼辦?
書中提供了一種方法:富蘭克林方法。

班傑明·富蘭克林是一位科學家、發明家、外交家、出版家和作家,他的著作在200多年後依然被人們廣泛閱讀。他早期在訓練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時,自己設計了一套練習方法。就是先找出一些優秀文章,記下內容的簡單描述,幾天後根據寫下的線索重寫文章,再找出最初的文章進行對行,並在必要時糾正自己寫的版本。他還有針對自己詞彙積累,文章結構和邏輯的專項訓練方法。

這種自我設計的方法,反覆做一件事情,找出不足的方面,採同不同的方式來提高,聚焦於在那些方面取得進步,直到你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在沒有導師的時候,有效練習要記住3F,即 專注(Focus)、 反饋(Feedback)及糾正(Fix it)。

其實在移動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今天,為我們提供更多接觸、勾搭名師的機會,如在行、分答。在簡書上你也可以找到優質的資源和優秀的老師,關鍵是你怎樣去勾搭聯繫。

前段時間,我創建了一個「簡書爬蟲數據分析學習群」也吸引了不少的學習者。

2. 如何跨越停滯階段?
幾乎任何一個領域的人都會遇到停滯不前的情況。

想辦法逼自己一下,搞清楚「停滯點」在什麼地方,逼著自己走出舒適區。這時我們需要以新的方式來挑戰身體和大腦。不斷激勵自己,保持動機和激情。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作朋友》書裡提到,一個朋友為了把背單詞這個事,說服自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計算出每個單詞應該大約值20元人民幣。以此來說服自己背單詞是非常快樂的。每天都強迫自己背下200個單詞。

這不就是要適時用不同的方法給自己打雞血,灌雞湯嗎?

刻意練習,超越10000小時定律。《刻意練習》向我們展示了登上巔峰的路徑,至於在這個路徑上能走多遠,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

* 向右奔跑  簡書作者,抓住了,生命開始加速!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

微信公眾號:人生必讀好書指南

想看好書但不知道該看什麼書?

關注後可獲得適合您的好書目錄

相關焦點

  • 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學習方法:刻意練習,成為高手的秘籍
    我以前寫的很爛,我現在之所以寫的還湊合,是因為我看了《刻意練習》這本書,我照著書中的方法練的。《刻意練習》的作者,心理學家艾裡克森,調查了各個領域的高手,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天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高手之所以是高手,是因為他們有一套不為人知的練習方法。
  • 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學習方法:刻意練習,成為高手的秘籍
    我以前寫的很爛,我現在之所以寫的還湊合,是因為我看了《刻意練習》這本書,我照著書中的方法練的。《刻意練習》的作者,心理學家艾裡克森,調查了各個領域的高手,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天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高手之所以是高手,是因為他們有一套不為人知的練習方法。
  • 《刻意練習》:什麼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
    有人質疑,我天天在練習寫作,怎麼還寫不出一手好文章呢?要知道,你的「天天」只是在重複,你的練習可能只是安慰自己的努力,簡單的重複不會讓你有真正的提高,也不會讓你成為大師級的人物。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呢?《刻意練習》告訴你答案。薦讀者:haruko,一個老電影愛好者。
  • 《刻意練習》避免無效學習,掌握刻意練習方法
    在我們身邊都會遇到很多優秀的人,在背後做出了堅持刻意練習,才使自己變得優秀。 通過刻意練習有以下七個特點: 1. 刻意練習發展的技能,在領悟上提升技能,通過設定整套有效訓練的方法技能,訓練方案由導師和教練監管和設計,才能根據傑出人物標準,熟悉怎樣才能更好提升的提高這種能力。
  • 學習方法論-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即有目的的練習,但又不僅僅是有目的練習。我們從它的幾個特點來了解它本身的含義。①『刻意練習發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經想出怎樣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經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的技能,訓練的方案應當由導師或教練來設計和監管。』解讀:我們在各個領域的學習中,都需要一套周密且有效的計劃,在初期的學習中我們往往不能靠自己盲目去制定。
  • 《刻意練習》:通過刻意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書裡,艾利克森研究了從最簡單到最複雜的各種不同類型的練習。最後他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不同類型的練習對人類的大腦和身體的適應能力的利用程度各不相同。我們需要掌握人類的天性,克服生而為人的劣性,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為自己塑得金身。
  • 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定律,唯有在刻意練習下一萬小時才能有用
    最強大的學習方法,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定律,唯有在刻意練習下一萬小時才能有用。所謂的潛能全部是可以被鍛鍊出來的,就像健身後能夠鍛鍊肌肉一樣,用正確的方法就可以訓練出來潛能,只要你堅持刻意訓練。我們要足夠了解自己,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有極強的適應性,通過刻意練習,就能夠極強地改變身體的適應能力。通過大量的訓練改變身體的適應性,我們可以創造潛能和天賦,創造天才。
  • 數學學習的4種著名方法:刻意練習、整體性學習、費曼學習法
    查理·芒格在著名的《窮查理寶典》中寫到:人類只有發明了發明的方法之後才能快速發展。而我們也只有在學習了學習的方法之後才能成為高手。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先掌握學習方法,然後再實踐學習,才能事半功倍。接下來介紹3種著名的學習方法:費曼學習法,刻意練習法,「由薄到厚」與「由厚到薄」的學習法。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採用哪種學習方法,都應該是數學認知結構建構的過程,好比建造一棟大廈,施工方案可以不同而已。
  • 《刻意練習》:最強大腦申一帆,超強記憶,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另外一部份人,因為想學習的內容太多,沒有目標,每次學習淺嘗輒止,因為沒有做出結果而焦慮。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可以找到普通人逆襲成為某一行業高手的方法,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將擁有無限可能。刻意練習需要保持專注,在特定的情景中練習效果更好,有好的指導老師學習新技能的速度更快。
  • 刻意練習的3種模式,很多「天才」不過是找對了方法
    之所以人工智慧在今天如此強大,是因為它擁有的深度學習能力——基於策略的不斷反饋、持續優化。更可怕的是,它不光比我們會學習,還比我們更勤奮——高效而可怕的勤奮。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刻意練習。刻意練習,不能重複地做過去一直在做的、自動完成的動作。而是要建立一套反饋體系,幫助我們做到高效而可怕的勤奮。有一本很著名的書,書名就叫《刻意練習》,可能你也看過。
  • 什麼是刻意練習,如何刻意練習提高英語口語
    她告訴我,可能是自己的學習效率太低了。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學習效率的事,導致學習效率低有很多原因,但是雜念是效率低最重要的原因。很多同學學習,心裡想的事情太多,難以提高自己專注力,其結果也是可想而知。我曾經說過,學習這件事,不是你花了多少時間就能學好的,而是你能有效學習多久,這才是關鍵。學習效率低會引起下圖的怪圈:
  • 《刻意練習》:這個世界沒有「笨」小孩,只是大多數人不懂方法
    家長要學習《刻意練習》中的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孩子找到更加快速便捷的學習方法。最好的捷徑就是在找到適合自己最正確的方法中,堅持走下去。一、 《刻意練習》:"笨"小孩不"笨",只是缺乏正確的引導1、刻意練習是學習的黃金方法作為一本教育書,《刻意練習》的作者埃裡克森提到:傑出並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人人都能習得的技巧,成為傑出人物的關鍵,就在於"刻意練習"。
  • 突破英語學習瓶頸的利器:刻意練習
    幾乎所有將英語作為外語(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的學習者,都會遇到英語學習的瓶頸。英語學習出現瓶頸期,是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我們的學習曲線不會是筆直上升的。當我們學習到一定的階段時,學習的內容會比以前增加很多,難度也會提高不少,所以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這些知識或能力。這就是我們一定會遇到學習瓶頸期的根本原因。還好,我們是有辦法來解決它的。
  • 推薦 | 如何將「刻意練習」運用於英語學習
    最近把《刻意練習》英文版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的核心內容精讀完畢。開讀前,就一直在想如何利用刻意練習的方法來學英文。讀畢之後,終於可以落筆成文了。這套原則極好,為什麼?
  • 刻意練習(三)心理表徵
    因為太過於重要,修改一番(主要是在最後加了一part,給出了訓練心理表徵的幾種方法),重新發出來。(一) 在上一篇讀書筆記中我們提到: 刻意練習會對大腦進行重新布線,讓大腦的結構發生改變。 在這裡咱們不禁問一句:大腦物理結構上的改變會在精神層面對應產生怎樣的的改變?
  • 《刻意練習》感悟
    《刻意練習》這一本書,今天我讀了一百多頁,給我感悟頗多,也和我之前看書,聽書學的東西聯繫了起來,接下來我想說說我看這本書的感悟。
  • 如何將刻意練習的原則運用於英文學習
    開讀前,就一直在想如何利用刻意練習的方法來學英文。讀畢之後,終於可以落筆成文了。這套原則極好,為什麼?讀完之後,我開始將這些原則用於工作和學習中,甚至堅小持的事業中。對一種體系最好的認同莫非就是親身去踐行。這套原則功用遠大於指導英文學習,拿英文學習切入,希望能拋磚引玉,讓大家產生更多美好的延伸思考。直接給大家上乾貨:刻意練習的七大原則。
  • 怎樣進行刻意練習
    例如,埃裡克森描述了花樣滑冰運動員在冰上的不同訓練;有望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選手們要不斷練習他們尚未掌握的技巧;滑冰俱樂部孤人則相反;他們練習已經掌握的技能;業餘滑冰者可能會有一半的時間在滑冰場和朋友聊天,而根本不練習。簡單來說,花同等時間滑冰的滑冰者,由於他們不同的練習方法,最終取得的成績也各不相同。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讀書心得分享
    序語:世間問題千千萬,只有找對了方法,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學習也是同樣的,每一個愛學習的人,都必須找到對的方法才能達到學習的應有的效果
  • 《刻意練習》告訴了我們什麼?
    本書取名刻意練習是作者總結了不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提高表現與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這一系列普遍的準則。那本書談了些什麼呢?本書主要闡釋了提高人們在選擇的行業或領域中的表現和水平,每一個人都能以刻意練習的方式將其發揮出來。它介紹了一種關於人類潛力的新思考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擁有更大的力量來掌握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