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語:世間問題千千萬,只有找對了方法,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學習也是同樣的,每一個愛學習的人,都必須找到對的方法才能達到學習的應有的效果,愛學習,找對方法,才有出彩的人生。讀書,我們一直在堅持!騰格里開發區審計局幹部職工啟動全員閱讀季,繁忙的工作之餘聽聽書,可以釋惑、可以消遣、可以感悟、可以自我陶醉、提升。每聽一本書,都能看到幹部們的心境,看到這些文字的人們,也請您在繁忙之餘慢下腳步,平靜心情,帶著欣賞的目光看完這些青年人的感悟,帶給您好心情,讓您能感知生活和工作的美好。來吧!生動我們的機關工作,打造書香審計。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讀書心得分享
——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審計局 南國春
「刻意練習」法則研創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康拉迪傑出學者。他專注於研究體育、音樂、西洋棋、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如何獲得傑出表現,以及「刻意練習」法則在其中的作用。他是該領域世界頂級研究者之一。艾利克森博士曾出版過這一主題的幾部學術專著:《從平凡到卓越:前景與局限》《通向卓越之路》《劍橋專業特長與傑出表現指南》等。《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是他於2016年出版的暢銷書,首次向大眾讀者普及「刻意練習」法則,這也是他首次出版的中文書。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刻意練習」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大的學習方法。它解釋了什麼是刻意練習?有什麼樣的特點?分析背後的理論基礎,為什麼刻意練習這麼管用,最後告訴我們如何運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刻意練習》這本書刷新了對學習與練習、知識與技能、1萬小時理論與成功等等一些關於學習的傳統的認知,揭露了一個偉大而樸素的道理,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你能踏踏實實地按照書中闡釋的那樣,在工作和生活中實踐「刻意練習」,無論是想要掌握一門技能和手藝,還是想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大師級人物,都是可能的,會鍛鍊出一個讓你自己都難以置信的傑出的人。
「所謂天才,是百分之1的天賦和百分之99的汗水鑄就的」,很多人都認為「百分之1的天賦」最關鍵,是天生的無法改變的,其實關鍵的還是百分之99的汗水,許多天賦並不是天生的,通過刻意練習,潛能是可以練出來的。
要想成為高手,怎麼辦?刻意練習。怎麼去練習?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層層嵌套的三個圓形區域:最內一層是「舒適區」,是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各種技能;最外一層是「恐慌區」,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技能,二者中間則是「學習區」。比如說,我們看一本書,如果這本書所說的內容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們已有的觀念,這本書就在我們的舒適區內,但如果這本書說的內容與我們原有的觀念不符,但是我們思考之後仍然能夠理解接受,那麼這本書就在我們的學習區內。如果這本書我們根本就理解不了,那麼就是在恐慌區。讓你現在直接看化學專業博士論文,你就是看天書,這就是恐慌區,這對你無任何意義,而一本書只是強化和肯定你現有觀點,也沒有任何意義。有意義的就是,能讀懂,但是又讓你覺得是新觀點甚至和現有觀點相反的,這才是「學習區」。
刻意練習就是讓我們必須隨時了解自己最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旦已經學會了某個東西,就不應該繼續在上面花時間,應該立即轉入下一個困難點。有一句話:「在舒適區做事,叫生活;在學習區做事,才叫練習」。本書提倡突破性的拔高以及變換角度的做事情。它說:「走出舒適區,意味著要試著做一些你以前沒做過的事情。有時候,你也許發現,做一些沒做過的事情,相對較為容易,然後你會繼續逼迫自己。但有時候,你偶然碰到了那些讓你感到很難做好的事情,似乎你永遠也做不了。想辦法去逾越這些障礙,是通向有目的的練習的隱藏鑰匙。」當不斷的變換角度做事情後,對於同一事物,能夠總結出不同的經驗。真正的練習不是為了完成,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當然練習不是反覆的做某一件事,就能提高表現和水平,書中也明確了刻意練習的四個要求。
1、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2、必須專注於練習;
3、有比較積極的反饋;
4、走出舒適區,進入學習區;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這本書不是在單純教我們學習的方法,同時也是做事的方法。現在資訊時代,很多知識,很多技術日新月異,很多人一碰到就是一句話不會了之,但是不會做還不會去學嗎,人要成長就要逼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定下一個明確特定的目標,拿出自己的精力時間,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去努力,每天都要比前一天進步一點,每天比前一天的進步就是你給予自己的反饋,沒有什麼學不會的,也沒有什麼學不好的。
活出精彩人生,那就時刻保持一種讓自己脫離舒適區,保持一種每天都有收穫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