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讀書心得分享

2021-02-18 騰格里開發區審計局


序語:世間問題千千萬,只有找對了方法,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學習也是同樣的,每一個愛學習的人,都必須找到對的方法才能達到學習的應有的效果,愛學習,找對方法,才有出彩的人生。讀書,我們一直在堅持!騰格里開發區審計局幹部職工啟動全員閱讀季,繁忙的工作之餘聽聽書,可以釋惑、可以消遣、可以感悟、可以自我陶醉、提升。每聽一本書,都能看到幹部們的心境,看到這些文字的人們,也請您在繁忙之餘慢下腳步,平靜心情,帶著欣賞的目光看完這些青年人的感悟,帶給您好心情,讓您能感知生活和工作的美好。來吧!生動我們的機關工作,打造書香審計。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讀書心得分享

——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審計局  南國春 

「刻意練習」法則研創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康拉迪傑出學者。他專注於研究體育、音樂、西洋棋、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如何獲得傑出表現,以及「刻意練習」法則在其中的作用。他是該領域世界頂級研究者之一。艾利克森博士曾出版過這一主題的幾部學術專著:《從平凡到卓越:前景與局限》《通向卓越之路》《劍橋專業特長與傑出表現指南》等。《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是他於2016年出版的暢銷書,首次向大眾讀者普及「刻意練習」法則,這也是他首次出版的中文書。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刻意練習」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大的學習方法。它解釋了什麼是刻意練習?有什麼樣的特點?分析背後的理論基礎,為什麼刻意練習這麼管用,最後告訴我們如何運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刻意練習》這本書刷新了對學習與練習、知識與技能、1萬小時理論與成功等等一些關於學習的傳統的認知,揭露了一個偉大而樸素的道理,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你能踏踏實實地按照書中闡釋的那樣,在工作和生活中實踐「刻意練習」,無論是想要掌握一門技能和手藝,還是想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大師級人物,都是可能的,會鍛鍊出一個讓你自己都難以置信的傑出的人。                                        

「所謂天才,是百分之1的天賦和百分之99的汗水鑄就的」,很多人都認為「百分之1的天賦」最關鍵,是天生的無法改變的,其實關鍵的還是百分之99的汗水,許多天賦並不是天生的,通過刻意練習,潛能是可以練出來的。

要想成為高手,怎麼辦?刻意練習。怎麼去練習?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層層嵌套的三個圓形區域:最內一層是「舒適區」,是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各種技能;最外一層是「恐慌區」,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技能,二者中間則是「學習區」。比如說,我們看一本書,如果這本書所說的內容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們已有的觀念,這本書就在我們的舒適區內,但如果這本書說的內容與我們原有的觀念不符,但是我們思考之後仍然能夠理解接受,那麼這本書就在我們的學習區內。如果這本書我們根本就理解不了,那麼就是在恐慌區。讓你現在直接看化學專業博士論文,你就是看天書,這就是恐慌區,這對你無任何意義,而一本書只是強化和肯定你現有觀點,也沒有任何意義。有意義的就是,能讀懂,但是又讓你覺得是新觀點甚至和現有觀點相反的,這才是「學習區」。

刻意練習就是讓我們必須隨時了解自己最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旦已經學會了某個東西,就不應該繼續在上面花時間,應該立即轉入下一個困難點。有一句話:「在舒適區做事,叫生活;在學習區做事,才叫練習」。本書提倡突破性的拔高以及變換角度的做事情。它說:「走出舒適區,意味著要試著做一些你以前沒做過的事情。有時候,你也許發現,做一些沒做過的事情,相對較為容易,然後你會繼續逼迫自己。但有時候,你偶然碰到了那些讓你感到很難做好的事情,似乎你永遠也做不了。想辦法去逾越這些障礙,是通向有目的的練習的隱藏鑰匙。」當不斷的變換角度做事情後,對於同一事物,能夠總結出不同的經驗。真正的練習不是為了完成,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當然練習不是反覆的做某一件事,就能提高表現和水平,書中也明確了刻意練習的四個要求。

1、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2、必須專注於練習;

3、有比較積極的反饋;

4、走出舒適區,進入學習區;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這本書不是在單純教我們學習的方法,同時也是做事的方法。現在資訊時代,很多知識,很多技術日新月異,很多人一碰到就是一句話不會了之,但是不會做還不會去學嗎,人要成長就要逼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定下一個明確特定的目標,拿出自己的精力時間,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去努力,每天都要比前一天進步一點,每天比前一天的進步就是你給予自己的反饋,沒有什麼學不會的,也沒有什麼學不好的。

活出精彩人生,那就時刻保持一種讓自己脫離舒適區,保持一種每天都有收穫的狀態。

 

相關焦點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被誤讀的一萬小時定理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這本書就幫我們解答了這些疑惑。這本書由美國作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羅伯特.普爾合著的一本學術嚴謹的著作。這本書主要介紹了一種不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都能有效提高技能與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應該遵循的一系列普遍原理,即「刻意練習」。
  • 閱讀分享:10000小時定律,刻意練習助你從新手到大師!
    今天讀的書是《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閱讀薦語:無論是學習小的生活技能,如打球、開車、彈琴、烹飪,還是提升關鍵的工作能力,如寫作、銷售、編程、設計,都離不開大量的練習。一萬小時定律如何習得專業技能,沒有人能否認熟能生巧的意義。摘錄:生性懶惰的我們總在尋找藉口,試圖迴避練習。只要練習1萬小時,就有了成為領域內領先者的希望,無論天賦、無論出身。
  • 『讀書心得』《刻意練習》
    今天我想分享的這本書叫做《刻意練習》。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發現,無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提高技能的有效方法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他將這種通用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如果你也想要提升自己的內容,不斷在職場和生活的道路上精進,相信這本書能給你啟發。在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很有天賦的人,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從新手到大師,如何進行「刻意練習」?你所需要的乾貨都在這裡
    如何從新手到大師,成為那個牛人?你只需要《刻意練習》。本文力求用最簡短的文字,為你講述什麼是刻意練習,以及普通人如何通過「刻意練習」,在學習、工作以及生活中,成長為那個「很厲害的人」。如果只是簡單機械地重複,「天真的練習」,沒有總結、沒有提升,即使努力2萬小時,也無法取得進步,成為大師。比如,站崗1萬小時的保安,如果沒有提升、進步,則只能是「有經驗」的保安,不可能成為保安裡面的精英。清華保安考上清華的原因,是他在站崗的過程中,產生了求知的欲望,並用對了方法,發奮讀書,才取得了成功。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變成大師?
    《刻意練習》這本書的作者是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他致力於研究社會中的傑出人物優秀的原因,以及刻意練習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其研究成果表示,很多天才般的能力都是可以通過可以練習獲得。他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從自己孩子幼時就開始刻意訓練他們下棋,三個女兒均成為國際頂尖高手。
  • 「視界」—《刻意練習》優秀讀書心得分享
    當我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先看了致讀者,到讚譽,還有目錄,最後到推薦序,當我讀完這些的時候,雖沒看到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已經足以讓我有興趣閱讀下去,並且迫不及待的想一天全部讀完,這本書太好了,因為我們不論是學習、工作想要取得優異的成績,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刻意練習」,因為沒有所謂的天才,也沒有所謂的運氣,一切成功的基礎都是不斷的重複,不斷的精益求精,如果你想成為專家,
  • 「刻意練習」 開車,從新手到老司機其實不難
    文 | 王林夕我曾親眼見證一個膽小的女孩在半年的時間內從一名新手司機逐漸變為熟練的老司機,這當中的秘訣是什麼呢?這位膽小的女孩叫Linda, 為了找尋到答案,我跟Linda進行了一番深入交談。B先生把他的方法叫做:「 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是2016年11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首次提出「刻意練習」這個概念的是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家 K. Anders Ericsson。
  • 青春悅讀 |《刻意練習》讀書心得
    走出舒適區,每一次的練習都要跟上次有點不一樣,每次練習都要有反饋。不去刻意練習就不可能成為專業人士。18歲之前練習小提琴的時間,優秀的人平均是3420個小時,優異的人是5301個小時,而傑出的人是7401個小時,所以優秀、優異和傑出的差別主要取決於時間。
  • 《刻意練習》:什麼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
    什麼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讀《刻意練習》本文已獲授權,來自簡書作者阿唐胞苷《刻意練習》是一本告訴讀者如何練習、什麼才是正確練習的書。練習不是不斷重複,開始練習與年齡無關,刻意練習是最強大,唯一正確的學習方法。
  • 從新手到大師,只需4個步驟!這本書顛覆你對學習的認知
    然而,新手小王面對自己拙劣的成品崩潰了,仰天大吼:「我要怎麼樣才能成為廚房大師啊!」聽到小王同學的哀嚎,我不禁也替他感到悲傷,並隨手拿出了一本近日看的「葵花寶典」——《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甩在他臉上,「只需要4個步驟,你就能從新手變成大師!
  • 通過刻意練習培養繪畫大師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最大的特點是,推倒了「天才論」和「一萬小時堅持論」。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認為,一直以來我們過於高估了天生才能的作用,並沒有天才之說,就算有智商能有影響,影響也非常小。通過對莫扎特、榊原彩子等擁有特殊才華人才的研究可以看到,所謂的天才並非與生俱來的,而是他們掌握了通過正確的訓練與練習進行創造的能力。正如蘇格蘭哲學家卡萊爾所說的,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但是,一味的訓練就一定能夠成為天才、大師嗎?答案自然也是否定的,成功與練習時間並不是完全成正比。
  • 天才背後的秘密:刻意練習
    但格拉德威爾是「暢銷書作家」,從「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幾十年的研究角度看,「一萬小時定律」的結論並不嚴謹,甚至讓大眾產生了誤解,認為任何技能,練1萬小時就能成大師。他對這點頗有抱怨,後出版了這本闡述更詳實,更有學術性的《刻意練習》。那麼如何來定義這種「科學的訓練」呢?
  • 《刻意練習》閱讀筆記:練習三大特點—專注、反饋、走出舒適區!
    天天閱讀,日日分享!閱讀前請「關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今天閱讀的文章是《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部分章節,作者:[美]安德斯·艾利克森 [美]羅伯特·普爾。
  • 線上讀書會活動①——《刻意練習》感悟分享
    2020年5月25日,我們推出了「安心閱讀,從容成長」讀書會活動,得到了大家的踴躍報名,大家群裡積極發言,不少小夥伴們在讀過此書後都有這樣那樣的感悟,希望屏幕前的你可以和大家一起享受這本推薦書目,分享大家的讀書感悟
  • 小崔說事兒音頻版||刻意練習與英文學習
    讀書我也偏愛文學方面的書,方法論則能免就免。我總覺得這一類的書是利用人們投機的心理,賣弄概念的商品,並沒有價值。直到那天我在老闆的逼迫之下讀了《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起初抱著批判的心態,但我的偏見慢慢土崩瓦解。
  • 從新手到大師的進階之路
    刻意練習這個詞最近很流行,就去翻了翻原著,作者推翻了天才存在的言論,推翻了一萬小時定律,認為通過刻意練習,人人都可以從新手到大師,「天才」也是刻意練習的產物。 看看刻意練習是什麼?刻意練習其實就是根據學習者的能力,由導師設置一系列的練習,不斷糾正錯誤,促使學生提高某種技能的一種方法。
  • 刻意練習,終成習慣|王者之聲
    下面是最新的一篇,作者不僅自己堅持參加同讀活動,還會不斷推薦和帶領更多身邊的朋友,一起讀書、成長,親身踐行書友會「引領一座城市的閱讀習慣」的宗旨——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其實這道理有點像《刻意練習》,我們不禁驚嘆於古人微言奧義的一句話,竟需要現代人用一本書去闡釋。讀書更需要刻意練習。
  • 新年大家給自己設一個目標,通過刻意練習變成高手,堅持一萬小時
    翻出這本很早之前就看過一半的書來看,《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這本書講了,很多時候變成大師之前都是通過刻意的一萬次練習,才能達到大師的標準。當然這個一萬次有時候只是個數字,或許聰明的人不需要這麼多次就能達到大師的水準。同樣哪怕智商一般的人,也是可能通過習慣就能熟能生巧。如何習得專業技能,沒有人能否認熟能生巧的意義。生性懶惰的我們總在尋找藉口,試圖迴避練習。
  • 《刻意練習》:通過刻意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艾利克森和羅伯特普爾一起創作了《刻意練習》,他們通過研究體育、音樂、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成功的共性:發現不論什麼行業,刻意練習是提高技能的不二法寶。 他們堅信:無論你是孩子還是成年人,無論你是否有天賦,只要遵循刻意練習的原則,你的夢想都可能實現。
  • 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學習方法:刻意練習,成為高手的秘籍
    我們都知道有個綜藝節目叫《最強大腦》,裡面就有那個記憶大師,一次能記憶幾百個隨機出現的數字。這種過目不忘的能力也能訓練?《刻意練習》告訴你,能。這個大學生,最開始就能記住8位數,他挺沮喪的,覺得自己水平就到這了,沒啥記憶的天賦。艾利克森換了個方法訓練他,你不是只能記住8位數嗎?咱們從5個數練起,對了練6個數,6個數對了練7個數。如果錯了,就少記兩個數,回到5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