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巴赫爺爺折磨過的琴童,你現在還好麼?

2020-12-13 騰訊網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巴赫虐我千百遍,我待巴赫如初戀~」

巴赫這個名字,曾經讓無數琴童望而生畏,又有多少琴童的學琴生涯被「巴赫爺爺」阻斷在成名之路上。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不是那位沒被他老人家賦予神力的琴童之一。

其實,巴赫高深的作曲技巧,也曾讓他那個時代的樂手「心生怨恨」,老人家也因此遭受過牢獄之災。

下面讓我們通過幾個關鍵詞,進一步了解巴赫為何許人也,為什麼學音樂的人,誰都躲不開巴赫。

勞模作曲家

巴赫一生有二十個孩子,其中有四位也是當時聲名遠播的音樂家。為了養家餬口,他曾身兼數職,靠作曲、指揮、教學等支撐整個家庭,他的創作力驚人,其作品編號達四位數(還有近一半的曲子遺失)。

據說,他可以同時譜多個不同的曲子,轉身喝咖啡的時間就可以寫下一首小曲。巴赫不僅作品數量多,而且他愛好廣泛,聲樂、器樂、獨奏、協奏各種音樂體裁形式他都不會落下。

歐洲音樂之父

巴赫的音符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他海納百川、兼容並包,能把當時流行的音樂體裁發揮到極致。曾有評論稱「巴赫是這樣的偉大,他使人感到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強大的創作實驗室,其中容納著當時所有音樂上的創作技能、風格、傾向和嘗試」。

而他最偉大的成就便是將復調藝術發展至巔峰。《十二平均律曲集》是巴赫器樂中非常重要的作品,向世人展示著運用十二平均律便可在任何調上自由轉調,無與倫比的音樂技巧和豐富深刻的內涵,被譽為「鋼琴家的《舊約聖經》」,《哥德堡變奏曲》《音樂的奉獻》《賦格的藝術》等晚期傑作,更是顯示了巴赫爐火純青的復調技巧。

巴赫居然被遺忘過?

巴赫去世後便被他的時代遺忘。

在古典主義時期主調音樂盛行,大家都認為他的作品早已過時,甚至連他的學生和兒子也都這麼認為。在近一個世紀之後,孟德爾頌重新發現並上演了巴赫作品之後,復興巴赫運動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整個歐洲,而他對古典音樂的影響持續至今。

在音樂歷史上,有無數偶像級音樂家都將巴赫作為「上帝」般的存在,快來看看你的偶像是如何秒變迷弟,讚美崇拜他們心中的偶像~

柏遼茲

「巴赫就是巴赫,就像上帝就是上帝一樣」

「音樂歸功於巴赫的東西,就像宗教歸功於創教者的一樣多」

舒曼

勃拉姆斯

「研究巴赫,你將在那裡找到一切」

「啊,北方(德國)快樂的孩子們,你們能汲取巴赫的營養,我是多麼羨慕你們」

威爾第

華格納

「巴赫是一切時代的音樂中最偉大的奇蹟!」

「他的名字不是小溪,是大海」(巴赫在德文中是「小溪」的意思)

貝多芬

權威巴赫演奏家

進入20世紀以後,隨著「本真主義」的興起,眾多鋼琴演奏家開始尋求最接近巴赫又獨有特色的演繹,羅薩琳·圖雷克、格倫·古爾德、安德拉斯·席夫當屬最具標誌性的權威演奏家。

羅薩琳·圖雷克(1914-2003)

美國著名女鋼琴家

她傾注60餘年的時光致力於研究、演奏、講授巴赫作品。她對巴赫十二平均律的詮釋堪稱經典,圖雷克運用慢速的節拍演奏從而獲得難以置信的清晰度,柔情細膩,沒有任何拖沓之感。

格倫·古爾德(1932-1982)

加拿大鋼琴家

他游離於主流演奏家之外。他那些常人難以理解的「癖好」,為他打下強烈的個性印記。演奏時的小聲哼唱、父親為他做的專用小椅子、手腕低於琴鍵的高度,絲毫沒有影響其成為最偉大的巴赫演奏家,而他為後世樹立的標杆,更是迄今為止難以逾越的高度,他演繹的《哥德堡變奏曲》已成為音樂史上的瑰寶。

安德拉斯·席夫(1953-)

英國鋼琴家

安德拉斯·席夫爵士是至今仍活躍在樂壇的鋼琴大師。他所錄製的巴赫專輯幾乎都獲得英國企鵝三星帶花的最高榮譽。席夫不同於前輩古爾德追求數學般精準的機械化,而是另闢蹊徑,以柔化剛,用自然流暢的音樂語言向聽者傾訴巴赫音樂的內在本質。「席夫對巴赫精神狀態的挖掘,是一種近乎於恍惚或冥想狀態,一切都是自然流動的。他的巴赫是你必須聆聽的臻品」。——菲利普·高斯《巴赫的權威演繹》

敲黑板!最權威的巴赫演奏家來啦!

10月30日至31日,安德拉斯·席夫爵士將空降國家大劇院,為北京觀眾獻上最權威的巴赫演繹。屆時,他將與安德烈亞·巴爾卡室內樂團共同完成巴赫《音樂的奉獻》中六聲部利切卡爾,權威展示他在巴赫音樂上的深厚造詣。與此同時,莫扎特、貝多芬等多部傳世之作也將一同獻上,如此盛宴怎能錯過!

演出曲目 滑動閱覽

安德拉斯·席夫爵士與

安德烈亞·巴爾卡室內樂團音樂會

演出時間:2019.10.30-31日 19:30

演出劇場:音樂廳

10月30日

六聲部利切卡爾,出自 《音樂的奉獻》巴赫 曲

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朱庇特」 莫扎特 曲

——中場休息——

第五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 曲

10月31日

第二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 曲

第三十九交響曲 莫扎特 曲

——中場休息——

第四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 曲

本期文案|何洛婷

本期編輯|陳書羽

相關焦點

  • 琴童,你準備好了麼?
    也許是課程內容太過吸引人,也許是我太想看到她彈琴的樣子,就這樣,小小的她跟隨著老師走進了鋼琴教室,成為了培訓中心年齡最小的學員。從此開啟了屬於她的音樂之旅。就這樣結束了麼?當然不行!我開始反思,就這樣放棄了麼?問題到底出在哪呢?我問了Emily幾個問題:你還喜歡彈琴麼?她說:「喜歡。」
  • 天堂裡的爺爺,你過得還好嗎(寫給逝去的爺爺)
    你看我還能好嗎?這是我聽過爺爺逝去前說過最多的話了。我經常會想起:「曾經,那也是一個走起路來,風一樣快的人。」然而現在,卻只能在病床上整夜整夜的被病痛所折磨著,直到最後,像來的時候一樣什麼也沒有帶走,乾淨的離開。我們就像是大風中的一粒黃土,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去的時候,什麼也沒有。今年的一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
  • 「魔指爺爺的古典萬花筒」魏納·佰奇2018鋼琴巡演行程安排
    萬花筒,轉呀轉,  魔指爺爺帶你轉一轉。  離了海頓家,又到巴赫家,  8大古典客廳輪著轉。  自彈自唱還送一道自家菜。  萬花筒,就這麼轉!他受到無數琴童與媽媽們擁戴。能以持續的票房力多年活躍於中國古典音樂商演市場,令人振奮。此為第一例。  ——瑞士使館文化參贊
  • 巴赫音樂中的「數學之美」!給你看看他的音樂宇宙
    你知道嗎? 巴赫的音樂中充滿著「數學之美」! 巴赫如果不是一位音樂家, 那麼他也會是一位數學家! 今天 小青草就帶你感受下 巴赫的音樂宇宙!
  • 天堂裡的爺爺,你還好嗎?
    爺爺,您老人家在天堂還好嗎?您已離開我們十五年了,我們都很想您,今年過年時我們聚在一起拉家常跟剛進門的嫂子聊起您來,我和姐姐都很驕傲的說,我爺爺是個特別偉大的人,心善,什麼都是為別人考慮,都是遷就自己!
  • 琴童不得不彈的10首鋼琴作品,你都彈過嗎?
    一、初級階段01.巴赫初級鋼琴曲之《小步舞曲》教材介紹《巴赫初級鋼琴曲》屬於復調作品的入門,這部教材可以和599同步加入。作為孩子學習復調作品的入門。02.車爾尼599鋼琴練習曲教材介紹《車爾尼599》鋼琴練習曲是琴童必練的一本練習曲集。這本教材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難度依次遞增。不同的曲目都有不同技術練習難點。
  • 老照片修復:30年不見的爺爺,你在天堂還好嗎?
    那年冬天好冷啊,連續半個月都沒有出現過太陽,一家人圍在爺爺的房間裡愁眉不展。爺爺好多年前中風後,就一直坐在輪椅上,猶豫長期的一直坐在輪椅上,身體好多地方都變了形。爸媽常年都在外面奔波,根本沒有辦法在家照顧爺爺,一邊要供我讀書,一邊還要支出爺爺昂貴的醫藥費。加上前些年家裡蓋房子還欠了一些錢,真的已經竭盡了全力。
  • 琴童路漫漫
    「趕場」的小琴童們越來越多,忙碌的身影成為如今孩子們童年音樂記憶的特殊顏色。相關數據顯示,在少年宮和培訓機構學習樂器的琴童之中,小提琴、鋼琴、長笛、單簧管等西洋樂器,其學習人數要高於二胡、琵琶、揚琴、阮等民族樂器。真的是孩子們從小就對樂器有自主的判斷和選擇麼?深入了解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家長的意願、學校的引導、社會大眾的認知程度,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在藝術道路上的選擇。當今大多數高校的音樂教育,對於音樂課程設置和授課內容,主要以西洋音樂為主。
  • 那些曾經高中輟學的人,現在,你,還好嗎?
    高中輟學的人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家庭原因而輟學,有的是因為個人原因而輟學,2020年了,現在的你們過得還好嗎?輟學很簡單,難的是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並且,這個事情能養活你。韓寒輟學搞創作,高曉松輟學搞音樂,他們的成功不僅僅有熱情和努力,還有這個時代給的機遇!如果現在你讓一個輟學的年輕人一天八小時全身心投入創作當中,即使你擁有和韓寒一樣的天賦,但是可以成為暢銷作家的概率卻是非常低的。時代變了,市場也飽和了,就連韓寒都親自發聲稱不要效仿他輟學,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 「研究巴赫,你將在那裡找到一切!」|J.S.巴赫逝世270周年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黃月11799年,英國管風琴家奧古斯都·科曼設計過一幅被認為是美德和完美化身的「太陽銅版畫」,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處於太陽的中心,其他德國作曲家作為「射線」圍繞著他。
  • 臺灣遠傳催淚廣告:那些曾經對你重要的人,現在還好嗎?
    在年少歲月裡,除了父母外,那些曾對你成長產生過深刻印記的人,你還記得嗎?
  • 那個曾經愛我如命的你被我弄丟了,現在的你,還好嗎
    有的時候人就是太過矯情,擁有的時候,視對方為草芥,肆意傷害,不懂得珍惜,最後讓對方不得已而放棄,其實啊,任何事情都是有定數的,你丟掉了那個愛你如命的他,就會遇到一個不如他的人,風水輪流轉,曾經他守護你,如今換成你來守護別人了,而且,這一守,就是一生。
  • 「音樂之父」巴赫的一些趣事
    巴赫一生中結過兩次婚,第一任妻子是他的表妹瑪麗亞·巴巴拉,瑪麗亞為巴赫生了七個孩子,瑪麗亞因病去世後,巴赫再婚,第二任妻子安娜為巴赫生了十三個小孩, 巴赫的二十個孩子中,有十個不幸夭折,但有四個成為作曲家,他們分別是威廉·弗裡德曼·巴赫;卡爾·菲利浦·艾曼紐·巴赫 " 別號柏林巴赫或漢堡巴赫 ";約翰·克裡斯朵夫·腓得利希·巴赫 " 別號布克堡巴赫 " 以及約翰
  • 《天才小琴童》明星導師共切磋 寓教於樂破解學琴困惑
    兩位「空降」小琴童跟隨各自的導師來到夏令營中,與鋼琴王子李泉、創作才女丁薇、殿堂級音樂製作人凃惠源帶領的班中代表切磋琴技。從盲彈到速彈,孩子們展示的過人琴技,讓導師們大呼:「彈得比我們小時候厲害!」。   值得一提的是,自開播以來,由於侃擔任製片人的《天才小琴童》收視率不斷上揚,節目被觀眾、網友稱為「琴童陪練寶典」。
  • 中音協鋼琴考級遭遇疫情和教材改版,琴童和家長當以不變應萬變
    圖片就說今年鋼琴考級吧,本來定於今年(2020年)元宵節後的寒假考級,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而取消,計劃參加這次考級的琴童當時還以為疫情會馬上過去,開學後的某個時間會及時補上,可誰知現在只能遙遙無期地等待
  • 巴赫虐我千百遍……
    他和巴赫也沒啥關係,就是我此時此刻正在吃蘋果,順便提一下。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三百年前是個砍兒啊!從小到大我們都無法擺脫巴赫,因為巴赫不僅作品數量多,而且他愛好特別廣泛,給各種樂器寫獨奏作品,總是有一兩支箭能射中你!
  • 都說現在孩子學鋼琴真的很難堅持下去?關鍵看琴童父母的堅持
    現在孩子學鋼琴的很多,但是能夠堅持下去的少之又少。琴童家長一談起學鋼琴,都是搖頭,日復一日的練琴,真的好難堅持下去啊。雖然琴童的堅持和配合也蠻重要的,但是作為一個堅持了5年的琴童家長,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琴童父母的堅持。
  • 那個曾經「暴力」的老師,您現在還好嗎?
    今天是教師節,借這個機會除了祝福,還要問候一聲:多年不見,您現在還好嗎?他哈哈的大笑起來:「學的深度不一樣啊,看你學習也挺認真的。別灰心,這次的考試還有什麼不會的嗎?」……給我單獨開「小灶」?這種場景我只見他對「優等生」有過。「老師講的我都聽懂了,現在都會做了。」「嗯,行,沒有不會的那就回去吧,好好學,不怕底子差,只要堅持學習,天天有進步,成績早晚會好的!」
  • 巴赫當上南京體院名譽教授 邀請老友欒菊傑吃飯
    昨天,在南京體院院長張雄發表了一番歡迎辭之後,學院正式授予巴赫「名譽教授」稱號,一臉笑容的主席先生欣然接受。不過,在隨後的演講中,巴赫沒有忘記拿這個「名譽教授」稱號秀他特有的幽默,巴赫說:「我很高興成為南京體育學院的名譽教授,因為這是一座追求奧林匹克精神並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學府。當然,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的『老闆』了。」
  • 巴赫的簡單與美感
    小編認為,巴赫之所以會給人有這種感覺,很可能是因為巴赫的音樂有種嚴格的秩序感。 但是巴赫的創作又不為秩序所困,他的音樂,能在秩序中盡情施展。好像秩序就和音樂是一體的,規則在巴赫那裡完全不是束縛,反而成為他創作音樂的根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