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寶寶的出生,新手媽媽享受幸福的同時,也常常會被一些問題所困擾。就拿浩浩媽媽來說,她今天帶著浩浩去醫院做體驗,後來發現浩浩比那些同齡的寶寶都顯得稍微矮小一些。
這讓浩浩媽媽很是困惑:明明我已經很努力的給浩浩準備各種各樣的食物,也讓他好好睡覺和運動了,為什麼浩浩還是比不過別的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呢?我究竟該怎麼樣才能讓浩浩長的跟別的孩子一樣強壯呢?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生長主要跟4個因素有關,即遺傳、營養、睡眠和運動。其中遺傳是先天就決定好的,我們無法人為幹涉。而如果寶寶睡眠和運動都沒有問題,卻還是比同齡寶寶顯得矮小,那多半就是營養沒有跟上了。
生活中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原因,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來細心給寶寶準備輔食,於是便直接讓寶寶開始吃幹米飯、饅頭、炒菜等等的「大人飯」。
然而雖然寶寶的吞咽能力很強,吃「大人飯」也覺得很香,但此時寶寶的乳牙可能還沒有長齊全,即使已經長出來幾顆,功能也不強。這樣寶寶吃進去的食物幾乎沒有經過咀嚼,時間長了,肯定會導致營養的消化和吸收不佳,影響生長。
★家長如何糾正:由於孩子小,咀嚼和消化的能力都很弱,因此家長還是應該單獨給寶寶製作輔食。儘量將食物切成孩子可接受的大小,通過改變餵養方式,來讓寶寶恢復增長。
有些寶寶很活躍,就連吃飯也不肯安靜下來。而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吃更多的飯,可能就會允許寶寶邊吃邊玩,甚至趁寶寶玩得開心的時候,馬上往他嘴裡送一口飯。
對於吃飯心不在焉的孩子,家長往往會採取少量多次餵養的方式,然而這種方式卻容易使孩子失去飢餓的刺激,胃酸的分泌量減少,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將會受到影響,如此一來,不僅身高、體重增長變緩,而且還會讓寶寶逐漸喪失對吃飯的興趣。
★糾正方法:實行「飢餓療法」,也就是說等寶寶真正餓的時候再給他餵飯,此外,家長還要讓寶寶逐漸養成正常進食的規律和習慣。
有這麼一些寶寶,他們不挑食,什麼飯菜都愛吃,而且飯量也很大,就是每次吃飯時總狼吞虎咽。家長看到這樣的現象肯定會以為寶寶胃口好,然而寶寶的身體卻遲遲不見長。
其實這類寶寶之所以長得慢,主要就是因為吃的食物沒有充分咀嚼,而直接吞咽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進而影響到孩子的生長速度。
★糾正方法:在寶寶所有乳牙萌出之前,儘量不要給他們吃那些太小塊狀的食物。家長要有意識地先訓練寶寶的咀嚼動作,可以跟孩子一起進食,然後示範給寶寶咀嚼的動作,讓孩子模仿。
很多吃飯不好的寶寶總是會在飯點過後喊餓,而家長擔心把寶寶餓壞,就會不時地給寶寶吃點零食,這種方法看似「一勞永逸」,卻很可能會影響寶寶生長。
這是因為不好好吃飯的寶寶,進食量本來就不大,此時家長再給他吃一些零食,就會進一步影響孩子的食慾,導致寶寶營養攝入不足。
★家長如何糾正:家長要做好示範作用,按頓餵養寶寶,每次吃飯不超過30分鐘,當寶寶逐漸知道飢餓了,就會自主進食。此外,家長還要記住兩點:
①在兩頓飯中間不要給寶寶吃任何零食:當然,水還是要喝的。
②在製作輔食時,可有意識地增加花樣,豐富食物的味道。
總之,寶寶長得慢,家長也都是有一定責任的,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當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節奏,單單拿年齡相同來比較孩子的生長狀態,也是父母常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