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會有3個「壞習慣」,家長早糾正

2020-10-12 媽咪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成功的人,僅僅是智商還是不夠的,還必須情商不低。而一個人的情商,有一部分往往體現在餐桌上,特別是公共場合的餐桌上,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本事到底如何。

而一個人的餐桌習慣,往往就是小時候就養成了,如果家長不注意,讓孩子養成壞習慣,長大以後也很難糾正了。

有一次被新鄰居要求去做客,去到才知道邀請了好幾家人。在新鄰居的家裡,一群大人,一群小孩,有說有笑,好不熱鬧。等到要吃飯的時候,大家圍著大圓桌,等著主人家上菜。

因為人多,菜上的也不快,當第一盤菜上來的時候,只見一個小孩眼疾手快,端起盤子就把那份菜一大半倒到自己的碗裡。他的家長還在一旁說:「這是這孩子的習慣,比較護食!」說完還有點驕傲的樣子。

大家都相互看看,打趣說孩子嘛,沒事的。或者說孩子還小,長大以後就好了之類的。但是自從吃過飯後,很多家長的讓自己的孩子不要跟這個小孩子玩耍,避免孩子也學到了這種不好的習慣。

一個人有多大的本事,決定的因素很多,而很多時候也是這些小小的因素會影響一個人最終能否獲得成功。

李玫瑾教授說過,吃飯時有3個壞習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有出息,家長一定要注意,幫助孩子糾正。

具體是哪三種壞習慣呢?

愛吃獨食

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愛吃獨食,是一種聰明機靈的體現。所以當孩子在公共場合表現出愛吃獨食的時候,還一副驕傲的樣子。

但這世上沒有很多傻的人,在別人看來,這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在公共場合吃獨食,就是自顧自己而不顧別人,不就是自私嗎。誰想和自私的人合作呢。

吃東西挑挑揀揀

在餐桌上還有一種行為很讓人討厭,那就是夾菜的時候挑挑揀揀,一盤菜,被翻來覆去的,別人看見了都沒有胃口也不想下手了。

而挑挑揀揀的那個人卻絲毫沒有知覺。其實想想也是,吃飯的時候,一個人把一份菜翻來覆去的挑揀過了,就像剩菜了,誰還有胃口吃呢?

餐桌上有不好的習慣

餐桌上不好的習慣指的是不講衛生。有一些是真的很不注意,在餐桌上會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喜歡摳鼻子、講話的時候口水亂飛、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也不注意避開餐桌。跟這樣的人吃飯,估計沒有幾個人是有胃口的,畢竟實在是太不衛生了。

一個人的行為習慣,跟家庭,跟父母有很大關係,父母培養得好,孩子就是一個有禮貌有教養,能夠成大事的人,而培養得不好,即使有點本事,最終也難成大事。要 如何培養孩子,建議家長可以學習《正面管教》這本書。

《正面管教》這本書被譽為家長的福音,主要是教家長用一種不懲罰也不驕縱的教育方式,營造一種和善而堅定的、充滿尊重與愛的教育氛圍,讓孩子成為一個有修養有責任的良好社會人。

這本書是作者簡·尼爾森通過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經驗總結,她是7個孩子的媽媽,18個孩子的祖母,這本書中的每一條都是經過實踐的檢驗,經過總結升華,專業又實用。所以對很多家長來說就是真經寶典,可以實實在在的應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這本書曾經被評為最受歡迎的暢銷書,被翻譯成16種語言,在各個國家暢銷。是許多爸爸媽媽以及教師的必讀之物,也幫助過許許多多的家庭教育出一個個優秀而有教養的孩子。

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是家長的心願,而《正面管教》是家長以及教師最好的助手。

相關焦點

  • 吃飯時有這3個「壞習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要及時糾正
    看到這個情況後,有人說:孩子餓了吧?看著那麼著急。聽到有人說這話,孩子家長笑著說:孩子一直就這樣,比較護食!這個孩子吃飯時,在餐桌上的表現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大家都不好意思說而已,但家長應該要及時糾正才對,可她竟然渾然不知,有些太無知了,這麼做會讓孩子越來越沒出息。
  • 吃飯時有「3種舉動」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本事,希望你家娃沒有
    男孩在吃麵時挑挑揀揀,將麵條翻了個底朝天,揀著牛肉吃,面倒是沒吃幾根,湯汁也是撒了大半在桌上。;3種舉動"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本事舉動一:吃"獨食"有些家庭因為對子女嬌生慣養,所以總將孩子愛吃的直接放到孩子跟前,所以養成了孩子吃"獨食"的壞習慣。
  • 李玫瑾提醒你: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
    李玫瑾提醒你: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我們想知道一個人有沒有教養,你只要跟他吃一頓飯就能看出來,雖然吃飯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從其中你能夠看出深刻的含義!作家韓寒說過:帝給人一張嘴巴就是用來吃飯。連飯都不能好好吃,你還能做好什麼事?
  • 李玫瑾坦言: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別大意!
    飯桌上的禮儀習慣,需要家長們從小就開始培養。 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決定孩子的教養,而教養能決定孩子未來是否能有本本事。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教授,她近幾年開展了很多教育講堂,得到了廣大父母的認可,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表示: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第一種就惹人討厭
  • 吃飯時會有這3個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要及時糾正
    一個小時候乖巧懂禮貌有教養的孩子,長大必然也會受到別人的歡迎。而觀察吃飯習慣,則是最能直觀判斷孩子是否有教養的方式,所以教會孩子正確的餐桌禮儀,是父母們絕對不能忽視的一課。媽媽卻說,「他還小,不懂事」前兩天去參加一場婚禮,同桌坐了七八個人,有個媽媽帶著孩子,上菜之前一邊聊天一邊把桌子上的喜糖和零食塞到孩子口袋裡,大家也沒好意思說什麼,總不能跟小孩搶零食吧?
  • 吃飯時「不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看看你家娃有嗎?
    吃飯時「不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看看那你家娃有嗎?什麼是「不懂事」呢?實際上,背地裡人們都「討厭死」這類人了,吃飯都吃不好,長大後又怎麼會有出息呢?這類霸佔著自己喜歡吃的菜的孩子,過於自私、不懂得照顧他人的感受,很容易養成自私自利的壞習慣,長大後也很難交到真心朋友,更不會得到他人的喜愛。
  • 李玫瑾:「沒教養」的孩子,這3個吃飯時的習慣,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育兒專家,她曾經坦言道:「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往往會有這「3種表現」!李玫瑾坦言: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往往會有這孩子吃飯時出現亂夾菜或者拿筷子在飯菜中攪拌的情況,家長一定要糾正,因為在家你可能依著孩子覺得沒什麼,但要出去吃飯的話,這是典型沒有教養的表現!
  • 李玫瑾: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第一種就惹人討厭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教授,她近幾年開展了很多教育講堂,得到了廣大父母的認可,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表示: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第一種就惹人討厭!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1、吃飯時大喊大叫製造噪音孩子天生就活潑好動,每天都是亂蹦亂跳的沒有老實的時候,尤其是在吃飯時,看到人多比較熱鬧,孩子就更開心的,每次都在飯桌上大吵大鬧,影響別人吃飯的心情。
  • 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要及時改正
    孩子在小的時候,雖然會不懂事,但是孩子吃飯這件事情,可是能看出這個孩子的教養問題和家庭的對這個孩子的影響。我之前在網上看到了一條新聞,一個孩子在餐桌上為了能吃到肉,這個孩子就把一整盤的肉都拿到自己的面前,這個孩子的家長還很贊同孩子的做法。這個孩子的行為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吃獨食的行為,在餐桌上的人很多,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應該及時的反對才對。
  • 有以下不良行為的孩子,小時被嫌棄長大沒本事,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從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確實能窺探出孩子長大後的樣子。就像有些孩子小時候比較自私,不懂得和家人分享,那在長大之後,多半也是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考慮的。與之相反的是另一類孩子,他們從小就知道什麼是分享,會把自己擁有的東西分享給家人。之前看過的一個小視頻,一個小男孩把油條塞進口袋裡。老師問為什麼藏起來,他說要回家給爺爺。
  • 孩子吃飯如果有「這3種表現」,長大多半沒出息,家長要及時糾正
    如果孩子小時候吃飯都沒有規矩,那麼長大之後會更沒有教養的,就像是韓寒說過:「今嘴巴就是讓我們來攝取食物補充營養的,你連一頓飯都吃不好,你能成什麼樣的大事?」長大後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大多有3種「表現」1、抱著喜歡的菜不放手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十分的寵溺,不讓他們受到一點挫折,所以,什麼事情都會依著孩子,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將孩子喜歡的飯菜放在孩子面前,覺得孩子就需要多吃好吃的才能長身體。
  • 孩子吃飯的這幾種壞習慣,你家孩子有嗎?家長們要及時糾正
    網絡上有個視頻很火,一位奶奶在酒席上,上一個菜就馬上被她給截胡,奶奶身邊坐著一個喜愛還,臉上肉嘟嘟的,手上拿著一根大骨頭,嘴裡塞滿了菜,那個嘴都油滋滋的。酒席上的人都很不滿老人的行為,和她提出了意見,老人立馬反駁道:「你沒有看到我旁邊還有一個小孫子呢,他還需要營養長大,你們那麼大的人了幹嘛還和小孩子搶吃的啊。」眾人有怒不敢言。
  • 吃飯時有以下表現的孩子,小時候遭人嫌棄,長大後也多半沒出息
    其他同事也不好意思說,所以這孩子就從頭抓到尾。而且,吃飯中間,這孩子還對著餐桌打了一個巨大的噴嚏。以至於,大多數同事都沒吃飽。後來有同事告訴我,這孩子吃飯的速度,跟沒吃過飯一樣,真的很沒有素質。我雖沒有附和,可也在心裡打上一個叉,這樣的吃飯行為,著實很拉低好感。吃飯,能體現修養和人品。特別是長大工作之後,很多生意都是在飯桌上談成的。要是吃飯沒有教養,那工作也很容易黃。
  • 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改正
    其實父母這種行為很沒有禮貌,會讓坐在一起吃飯的人感到很不舒服。雖然這是一種習慣,但孩子長大之後會因這種不好的習慣而變得特別自私,做什麼事情都要以自我為中心,這樣會害了孩子一輩子。一個孩子長大有沒有出息,他們在吃飯時會有這三種表現,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要是孩子有,一定要及時幫孩子改正過來。
  • 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自私自利,家長要上點心了
    同樣地,吃品也可看人品,一個人在餐桌上的吃飯習慣禮儀,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父母們也可以多多留意自己的孩子的餐桌上的表現,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自私自利,家長可就要上點心了。所以你們快點看看自己的孩子吃飯的時候是否也有出現這些情況吧,如果發現有的話,一定要及時糾正教育。
  • 孩子吃飯時有3種「壞習慣」,家長別不當回事,餐桌禮儀體現教養
    可沒想到劉女士聽到了,不愉快地說道:「我家孩子現在正在長身體呢!吃個肘子怎麼了?」身邊的客人聽了,只覺得很無奈,當孩子的不懂事,大人能理解,但是做母親的卻縱容孩子這樣的行為,實在不應當。雖說這只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有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承認,孩子如果有這些吃飯的壞習慣,確實是沒有教養的體現,如果家長不及時糾正,長大後會吃虧。
  • 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卻不以為然
    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卻不以為然第一種、吃飯時先撥頭籌飯桌上人未齊,有些孩子已經領跑在前,直接開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就如上文小吳兒子的案例,自己喜歡吃照單全收,毫無禮讓之意,而作為父母卻沒有正確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在家與外出無度放縱,孩子獨食,顯得格外沒素養。
  • 若孩子有這四個壞習慣,家長應該幫他糾正,不然長大後就難辦了
    概述: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在長大之後成為家裡的頂梁柱,能變得很優秀。但是我們要知道,如果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起來,就離不開家長的教育。還有,家長在一些方面上是絕對不能縱容孩子的,如果家長看見了孩子有某些壞習慣,還縱容、一味地包容的話,那麼對孩子的未來是會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壞習慣的時候,就應該幫助他改正,不然長大後就難辦了。
  • 李玫瑾: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會有這3種行為,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直言: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要及時糾正 1.吃飯時大聲喧譁,亂跑亂動 現在家庭衣食無憂,並且只有一個寶寶,很多小朋友吃飯,都是大人端著飯碗追著餵飯。這樣的習慣非常不好。
  • 寶寶比同齡娃矮小,多半是這4個「壞習慣」所致,家長要及時糾正
    一,寶寶比同齡孩子矮小,多半是這4個「壞習慣」所致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生長主要跟4個因素有關,即遺傳、營養、睡眠和運動對於吃飯心不在焉的孩子,家長往往會採取少量多次餵養的方式,然而這種方式卻容易使孩子失去飢餓的刺激,胃酸的分泌量減少,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將會受到影響,如此一來,不僅身高、體重增長變緩,而且還會讓寶寶逐漸喪失對吃飯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