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飯的這幾種壞習慣,你家孩子有嗎?家長們要及時糾正

2021-01-10 護芽樹

孩子的吃飯問題讓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但孩子的吃飯禮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人從他的餐桌禮儀上就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和為人處世是怎樣的。

網絡上有個視頻很火,一位奶奶在酒席上,上一個菜就馬上被她給截胡,奶奶身邊坐著一個喜愛還,臉上肉嘟嘟的,手上拿著一根大骨頭,嘴裡塞滿了菜,那個嘴都油滋滋的。酒席上的人都很不滿老人的行為,和她提出了意見,老人立馬反駁道:「你沒有看到我旁邊還有一個小孫子呢,他還需要營養長大,你們那麼大的人了幹嘛還和小孩子搶吃的啊。」眾人有怒不敢言。老人如此在餐桌上如此溺愛孩子,那麼孩子今後肯定也會養成不好的餐桌習慣。

那麼孩子有哪些不好的餐桌壞習慣是需要家長注意並糾正的呢?

1. 不懂得分享食物

有些孩子在遇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就拿在手裡,自己獨享,不管多親近的人都不願意分享。這種習慣非常的沒有禮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是護食,但這種行為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如果家長不及時糾正,孩子將來就很難會有出息。

2. 吃飯吧唧嘴

吃飯吧唧嘴是一種粗魯的吃飯習慣,很容易遭到他人的反感,這樣的習慣主要還是家長的問題,家長可能吃飯的時候就是吧唧嘴,所以孩子也會學習家長,並且不會重視這個問題。等到孩子長大了,和別人一起吃飯,被指出吧唧嘴的問題,孩子是會非常難堪的,所以從小就該教育孩子吃飯安靜細嚼慢咽。

3. 吃飯大聲喧譁

在公眾場合吃飯的時候,孩子們大聲喧譁,大聲吵鬧,會對他人造成不好的用餐體驗。家長們應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告訴在吃飯的時候不能玩鬧,不能大聲喧譁,更不能在公眾場合做這樣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影響的,應該小心注意。

4. 吃飯的時候看電視

很多小孩在小的時候不愛吃飯,家裡人就用電視來吸引孩子,然後一邊對孩子進行餵飯。但這樣會給孩子養成壞習慣,一到吃飯就想著要看電視,沒有電視就不吃放。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還會對孩子的消化問題造成影響,家長們應該從一開始就不該用看電視來吸引孩子去吃飯,讓孩子養成壞習慣。

5. 吃飯的時候不懂得禮貌

很對孩子去別人家裡吃飯的時候,看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跟在家裡一樣,直接下手就抓,也不管長輩有沒有落座。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別人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印象,並且覺得父母沒有管教好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我行我素,以自我為中心,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

家長們要以身作則,及時糾正孩子的換習慣,讓別人覺得自家是個有教養的好孩子。孩子在外面的表現也是家長們的真實縮影。

相關焦點

  • 吃飯時有這3個「壞習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要及時糾正
    ,只有長輩們比較熟絡,對於我們年輕人和孩子來說,幾乎不怎麼認識。這個孩子吃飯時,在餐桌上的表現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大家都不好意思說而已,但家長應該要及時糾正才對,可她竟然渾然不知,有些太無知了,這麼做會讓孩子越來越沒出息。
  • 李玫瑾:「沒教養」的孩子,這3個吃飯時的習慣,要及時糾正
    ,如果想讓孩子有教養,家長要教會孩子最基本的飯桌禮儀。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十分溺愛,導致孩子養成了霸道任性的性格,在家中會隨意的要求父母,而且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食物或者玩具,就算是爸爸媽媽也不準碰。而在飯桌上,孩子「獨食」的情況是很常見的,所以,家長們要及時的糾正,不然到了未來會被人嫌棄,從而會影響你的發展。
  •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壞習慣,家長要及時幫他糾正,等長大再改就晚了
    人們常說好的習慣需要20天以上才能形成,而孩子學壞的話可能一天就已經足夠了。所以家長們要注意,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好的習慣。因為如果孩子形成了壞的習慣以後,可能就很難糾正了。下面有幾個常見的壞習慣,可以供父母參考。如果父母們發現孩子擁有這些壞習慣,就應該及時糾正,不然等到壞習慣形成了,那就追悔莫及了。一、愛貪小便宜小孩子沒有獨立判斷事情好壞的能力,他們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會產生怎樣的後果。有一些小朋友很自私,總喜歡把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家長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因為餐桌上的行為舉止,足夠反應出這個家庭的教養。 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寶寶有蛀牙,家長很擔心,要及時糾正寶寶的壞習慣
    現在有很多的寶寶都有蛀牙,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的壞習慣。我哥家的寶寶年齡很小,只有兩歲,但是寶寶的牙齒都已經壞了。這讓我覺得很可怕,為什麼只有兩歲牙齒就變成了這樣?我每天都在觀察寶寶的情況,結果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一直含著奶嘴睡覺。原來是為了寶寶睡覺能踏實一些,所以才決定讓寶寶含著奶嘴睡覺。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家長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因為餐桌上的行為舉止,足夠反應出這個家庭的教養。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孩子不好好吃飯就餓一頓?你是不知道這些,如何糾正這個壞習慣?
    常常有家長留言說:「孩子三四歲了還不會自己吃飯,吃飯要逼著,全家人輪番上陣,都拿他沒轍,天天都要被他氣暈了!」雖然孩子不好好吃飯讓家長們很焦慮,但是大多的家長們都用冷處理的方法,認為孩子不好好吃飯是因為還不餓,就放任孩子玩耍,餓了就來吃兩口,這麼做真的會對孩子改善吃飯問題有幫助嗎?
  • 孩子吃飯有這個習慣,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通常老一輩們都說飯後要經常走走,這樣能夠活到九十九!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北京市中醫院骨科主任專家指出飯後非常不建議立即走動,休息15-30分鐘左右的時間,用於胃部的運行和排空,再進行戶外運動為宜,不然不利於胃部系統的正常運轉和代謝。
  • 孩子有不良習慣,家長可以用「條件反射理論」,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上周到朋友小美家做客,她家裡有一個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小美跟我抱怨說:這孩子讓她特別頭疼,因為孩子每天放學回來總是不主動寫作業,好不容易勸她去寫作業,而在寫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總是想著玩手機,從而導致作業不能及時寫完,這讓小美很無奈。
  • 孩子這2個壞習慣,家長一定要及早糾正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孩子年齡小,不能明辨事情的正確性,在成長過程中就會做一些錯誤的行為,長而久之,還會形成一些壞習慣。這些壞習慣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尤其是以下的兩種壞習慣,家長應該及時禁止並且糾正。
  • 一定要糾正孩子的幾大壞習慣,家長們都注意了
    而現在的孩子在萬千寵愛集一身的情況下,很容易養成一些壞習慣,而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以下三種壞習慣,一定要及時糾正。她說,孩子的獨立性很差,特別依賴媽媽,不僅僅是穿衣吃飯等自理能力,還有生活中其它方面,比如,畫畫的時候打不開彩筆盒,不會自己想辦法,就是找媽媽;玩滑梯和小朋友發生衝突,不會自己面對,就是哭著要媽媽;看動畫片裡提出的問題,不會自己思考答案,就是問媽媽。
  • 吃飯時會有這3個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家長要及時糾正
    一個小時候乖巧懂禮貌有教養的孩子,長大必然也會受到別人的歡迎。而觀察吃飯習慣,則是最能直觀判斷孩子是否有教養的方式,所以教會孩子正確的餐桌禮儀,是父母們絕對不能忽視的一課。可能是因為人多,上菜的速度比較慢,第一盤菜剛放下,這小孩子就眼疾手快,把半盤子肉都倒進自己碗裡了,大家都傻眼了。誰知道這媽媽不僅不阻攔,還很自豪的說,「我們家孩子就是這樣,護食!」
  • 4種壞習慣發現就打,糾正晚了,不僅孩子沒出息,還會拖累父母
    如果能夠儘早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那麼在社交過程中他便不會如此對待同伴。如今侄子成為了小夥伴們排斥的對象,就算成績再好也不受大家的歡迎。很多壞習慣都要從小糾正,家長不能放任不管,否則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寵愛孩子要有分寸,及時給他們正確的引導才是對其真正的負責。
  • 「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
    後面我也聽到旁邊的人竊竊私語說:這家人不咋地,又不是自己家飯桌,咋能這麼做呢。,在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李玫瑾教授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大多有這三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幫他們糾正。在我們爸爸媽媽那個年代吃飯的時候,如果發出了聲音,或者是做了一些不好的行為,都是會挨打的。而我們現在作為家長也要去教育孩子這些行為是不可以的,因為在外人看來,這些行為代表著這個人的家教不怎麼樣,因為孩子的一切都是從父母來的,也會認為這個孩子的父母不是很好。拉低別人對你的整體印象。
  • 孩子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培養懂事娃並不難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孩子在7歲前有哪些壞習慣,是家長必須要給孩子改正的。所以如果家裡的孩子經常以自我為中心,家長一定要及時的教育孩子。>,孩子想要什麼就滿足什麼更是不可以的,家長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感到自己是中心點,到了外面也想要這種萬眾矚目的感覺,從而抬高自己的身價,但是越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越不容易獲得好人緣,所以,家長一定要改正孩子這一壞習慣,
  • 吃飯時「不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看看你家娃有嗎?
    吃飯時「不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看看那你家娃有嗎?什麼是「不懂事」呢?實際上,背地裡人們都「討厭死」這類人了,吃飯都吃不好,長大後又怎麼會有出息呢?這類霸佔著自己喜歡吃的菜的孩子,過於自私、不懂得照顧他人的感受,很容易養成自私自利的壞習慣,長大後也很難交到真心朋友,更不會得到他人的喜愛。
  • 孩子不愛吃飯,為什麼會挑食?如何糾正孩子的這一壞習慣呢?
    通常在孩子吃正餐時,都會出現挑食、偏食這不吃那不吃,偶爾還會拒食的現象,這讓多數的父母擔心、"頭痛"的,孩子挑食不僅會讓孩子養成壞習慣,而且會使孩子營養攝取不均勻,給孩子帶來身體上的危害,從而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第一種:酷愛吃「獨食」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就什麼好吃的都先孩子吃。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讓別人吃。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愛吃獨食的習慣。
  • 長大後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會有3個「壞習慣」,家長早糾正
    有一次被新鄰居要求去做客,去到才知道邀請了好幾家人。在新鄰居的家裡,一群大人,一群小孩,有說有笑,好不熱鬧。等到要吃飯的時候,大家圍著大圓桌,等著主人家上菜。他的家長還在一旁說:「這是這孩子的習慣,比較護食!」說完還有點驕傲的樣子。
  • 李玫瑾: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管教
    前天我在她家吃飯時,看到孩子在餐桌上有不少壞毛病。不僅在菜盤裡到處翻動,還一邊吃一邊大叫,看到自己喜歡的菜這個盤子都拿到自己旁邊。旁邊的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的行為好像已經習以為常,也沒有提醒。直到孩子上學後,還依然保持著這樣的壞習慣,久而久之,大家都不願意跟他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