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小時候乖巧懂禮貌有教養的孩子,長大必然也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而觀察吃飯習慣,則是最能直觀判斷孩子是否有教養的方式,所以教會孩子正確的餐桌禮儀,是父母們絕對不能忽視的一課。
前兩天去參加一場婚禮,同桌坐了七八個人,有個媽媽帶著孩子,上菜之前一邊聊天一邊把桌子上的喜糖和零食塞到孩子口袋裡,大家也沒好意思說什麼,總不能跟小孩搶零食吧?
可能是因為人多,上菜的速度比較慢,第一盤菜剛放下,這小孩子就眼疾手快,把半盤子肉都倒進自己碗裡了,大家都傻眼了。
誰知道這媽媽不僅不阻攔,還很自豪的說,「我們家孩子就是這樣,護食!」為了避免冷場尷尬,有人打圓場說小孩子嘛,沒關係的,長大就好了。
接下來就是這孩子一個人的獨角戲:喜歡的菜絕不讓別人碰,都攬到自己面前,不喜歡的菜挑挑揀揀,甚至剛進口就吐了出來,大聲跟媽媽說「這個菜好難吃我不要吃!」
直接搞得一桌子人都沒了食慾,全都看著他表演,甚至還有人忍受不了這個氛圍又不好意思翻臉,直接退場了。
我們不知道這個孩子長大之後會怎樣,但是可以預見,同桌的大人多半會教導自己的孩子,不讓他們和這個孩子一起玩耍,也不要長成這個樣子,學到這些壞習慣。
在家裡,父母長輩可以寵著慣著,公共場所聚餐吃獨食,只會讓別人產生反感。
吃獨食的孩子多半都是自私的,會讓他們養成自我為中心的習慣,缺乏責任感、不遵守規則,很可能釀成大禍。
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對於自己不喜歡的食物碰都不碰,甚至要在一盤菜裡挑挑揀揀,把擺盤弄得亂七八糟,就為了找自己喜歡的菜。
飯前不洗手、打噴嚏咳嗽不避開餐桌、講話口水亂噴、食物沒咽下就說話等等,這些不講衛生的壞毛病,不僅可能造成細菌傳染,還會影響他人胃口。
孩子的很多壞毛病,都是從家長身上學來的。尤其是三到六歲的幼兒,最喜歡的就是模仿周圍人的一舉一動,整日陪伴他們的家長就成了最好的模仿對象。
因此想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餐桌禮儀,家長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方式。
孩子不懂,所以會按照自己的感覺行事。
結語:
正所謂以小見大,小小的餐桌禮儀實際上折射出的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他的家庭教育水平,因此家長們千萬不能放鬆警惕。幫孩子養成正確的餐桌禮儀,對他們的成長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