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6月24日電 (記者 丁思)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鄭炳林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透露稱,由該所歷時4年多主持編撰的《國際敦煌學百年文庫》,目前港臺卷已出版70冊,剩餘30冊今年完成出版;日本卷已出版10冊,計劃出版100冊;接下來還將對法國、英國、俄羅斯等國敦煌學文獻進行原文印刷出版。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創建於1979年,1999年與敦煌研究院實行聯合共建,併入選中國首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經過40年發展,該基地目前已成為敦煌學國家人才培養基地、敦煌學國際研究中心和資料信息中心。
「敦煌學的發現和流散在全世界,它涉及的內容廣泛,促使了其研究隊伍和研究文獻的國際化。」鄭炳林說,該研究基地的中心任務是培養研究隊伍和學術交流,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則是與海外展開學術交流的重要基礎,「目前,在中國查閱敦煌學資料非常困難,急需建立敦煌學海外文獻文庫。」
2015年,該研究所啟動《國際敦煌學百年文庫》編撰,並得到了來自臺灣、日本、法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院所及圖書館的支持,實現學術資料庫共享。該項目囊括了敦煌學各個方面,包括佛教、歷史、藝術等,以學者為綱目編撰成冊,原文印刷出版。
鄭炳林說,該工作的重要性就是把港臺地區和海外敦煌學者的文獻集中印刷出版,給中國敦煌學界做史料研究的基礎工作;選擇原文印刷出版,就是為了避免翻譯過程中的紕漏,學者可根據論文的中文摘要了解其主旨,根據研究需要繼續翻譯論文主要內容。
敦煌學已成為一門國際性的熱門學科,坐擁地理優勢的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儼然成為海內外高校學者研究的國際平臺。截至目前,該所陸續與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高校開展交流合作,通過海外名師講學、學術會議、合建研究中心等形式共同促進敦煌學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