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跳出「舒適圈」新推「巴西站」,是有底氣還是有壓力?

2021-01-09 雨果網

雨果網內容總監(人稱:阿花),4年傳統外貿經驗,6年出口電商觀察,尊重事實,善待輸出的每一個文字。

2019-10-28 09:19

雨果網獲悉,東南亞電商巨頭Shopee於近日推出巴西站點,已邀請了部分優質賣家入駐。眾所周知,開闢新站點對於平臺業務的發展無可厚非,比如亞馬遜就在近日推出新加坡站點。但相較於亞馬遜的全球性綜合性平臺,Shopee一直以來給予外界的只是偏居一隅的霸主形象,如今「遠赴重洋」開闢新戰場,是已不安於現有市場想做全球性平臺,還是基於營收壓力需要再尋紅利市場?

巴西之於Shopee,正如新加坡之於亞馬遜

可以說,「巴西」是與「俄羅斯」被同期定義為跨境電商新興市場的,甚至於比當紅炸子雞「東南亞」還早。然而,俄羅斯成就了速賣通,東南亞成就了Shopee和Lazada,巴西電商市場卻只有其土生土長的「Mercadolibre」獨步天下,而這一平臺上的中國賣家數量非常的少,且在華並無招商團隊,目前只能依靠雨果網會員中心【全球開店】等少量第三方機構入駐。

據雨果網了解到,巴西不但是拉丁美洲「一騎絕塵」的重要經濟體,實際上也是該地區的電商領頭羊。數據顯示,拉美地區42%的電商業務源自巴西。截至2018年底,巴西5800萬網購消費者的電商支出共計近532億雷亞爾(約127億美元)。這一數字對於處於發展初期的電商市場而言相當可觀。

另有數據顯示,拉美地區300家網際網路零售商中有236家是巴西公司,這些巴西公司的在線總銷售額增長了12.6%,達到125億美元。由於巴西零售商佔拉丁美洲300家零售商總銷售額的近80%,因此巴西經濟狀況的改善對拉美地區網絡零售商的總體表現產生了重大影響,難怪Shopee以巴西作為切入點輻射整個拉美市場,這與亞馬遜通過新加坡(東南亞電商最發達)搶奪東南亞市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巴西電商之難,難於上青天

巴西電商「雖美」卻「可遠觀不可褻玩」,通過「關稅」及「物流清關」將垂涎其美色的中國賣家拒之門外。據雨果網了解到,巴西政府非常保護當地企業,主要表現在稅收和關稅方面。首先,稅收和關稅門檻是0美元,這意味著所有商品都需要繳納19%的稅。其中文件、書籍和收藏品是唯一例外的類別,稅率為0%。而時尚和玩具類商品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除了19%的稅收外,它們還需要額外繳納35%的關稅。

更為重要的是,物流方面的難度,尤其是清關難,是目前阻礙中國商賣家墾荒這一電商沃土的重要阻礙。速派通總經理劉國棟對此分析稱,第一,當地海關政策繁瑣且不透明、不穩定;第二,政府官員腐敗、辦事流程慢、效率低;第三,巴西國內的基礎物流設施比較落後、成本居高不下;第四,巴西國內治安狀況較差,搶劫、罷工等情況對物流均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巴西物流不僅僅包括清關運輸,還有涉及稅務、法律等各種環節。比如巴西屬於聯邦制國家,每個州的稅率都不盡相同。假設一票貨從裡約清關再送到聖保羅州客戶手中,聖保羅州的稅率要比裡約高4.5個點,也就意味著貨物到達聖保羅州要多交4.5個點的過州稅。且運輸過程中必須攜帶稅務發票,否則會被警察扣貨」他說。

劉國棟表示,巴西經濟狀況或者平均收入都還是居於發展中國家前列,但當地的貧富分化較為明顯,產品也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比如當地窮人仍佔多數,價格因素對產品銷量影響會比較大,但一些高檔產品也不乏消費者,因為當地有4000多萬的中產階級,因要根據市場做好自己的定位,受眾對象要更具針對性。比如,因巴西本地的工業化較為落後,本土產品的競爭力不強,所以中國的一些傳統商品無論是價格、質量、性價比都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同時,當地的流行趨勢比較受歐美主導,化妝產品,傳統的口紅、彩妝類、眼影是屬於基礎產品,需求量很大;另外,巴西人比較喜歡小禮品,所以賣家在銷售的同時送一些贈品,可能效果會比較好。另一方面,巴西人的消費跟歐美較為趨近,習慣超前消費。據數據統計,有70%的巴西人信用卡處於負債狀態,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也是市場消費潛力的表現。

Shopee偏向虎山行,是有底氣還是有壓力?

消費潛力巨大、電商藍海市場、物流清關難、入駐平臺門檻高、中國賣家少……目前拉美巴西市場被貼上了這幾個標籤。Shopee入駐巴西市場看似順理成章,但除了面臨拉美巴西市場本身存在的難題外,還要面臨來自同為外來平臺亞馬遜、速賣通等的直面競爭,以及本土電商企業B2W旗下Americanas(點擊入駐)以及巨頭Mercadolibre等攔路虎的挑戰。

根據similarweb網站10月27日的數據顯示,目前巴西電商市場主流平臺中,從整體流量來看,速賣通、Mercadolibre和Americanas位居前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速賣通巴西站點在當地的流量和排名很低。基於Shopee巴西站點(https://shopee.com.br/)剛上線,因此similarweb對此網站並未相關數據,而Shopee的其他站點在巴西市場的流量和排名也不高。

看似毫無勝算的一盤棋,為什麼Shopee還要一頭扎進去呢?

業內人士分析稱,Shopee跳脫「舒適圈」東南亞市場,除了平臺賣家本身對於巴西這塊市場的需求外,一方面可能是基於與Lazada競爭的壓力,畢竟二者在東南亞市場較勁多年,各自佔據山頭,一時間難分伯仲。同時,亞馬遜的加入雖然短時間內並不會撼動二者的霸主地位,但基於亞馬遜將北美站點的模式成功複製到了歐洲五國及日本等站點,以及亞馬遜在東南亞市場早期基建投入的鋪陳,未來亞馬遜新加坡站點必定會蠶食他們的市場份額。更何況,中國賣家對於亞馬遜平臺再熟悉不過,當三個平臺放在新賣家面前,選擇亞馬遜進駐東南亞電商市場的可能性也不小。另一方面,根據今年8月Shopee母公司Sea Ltd公布的2019年Q2財報顯示,Shopee在第二季度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虧損2.483億美元,去年同期虧損1.883億美元後,虧損幅度同比擴大31.86%,這或許也是促使Shopee必須開闢新疆土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Shopee背後的金主騰訊,在去年以40億美元的估值,向巴西金融科技獨角獸公司Nubank注資約2億美元,獲得了約5%的股份。Nubank擁有超過500萬虛擬信用卡客戶,是巴西五大信用卡發行商之一,在去年就有約250萬人註冊了Nubank推出的數字銀行帳戶。這一布局,對於主要依靠信用卡支付的巴西電商市場來說意義重大,對於Shopee巴西站點更順利的推出也至關重要。」該人士告訴雨果網。

如此看來,阿里和騰訊的電商戰火或將從東南亞燒到拉美市場。目前而言,阿里旗下全球速賣通在巴西乃至整個拉美市場的份額頗高,不僅與菜鳥網絡合作啟動跨境物流新方案,近期還在巴西開設實體店實現線上線下融合。Shopee看似晚了一步,但其在東南亞電商市場展現的「後來居上」的能力,在拉美市場同樣未來可期。

據雨果網了解到,Shopee除了「染指」巴西市場外,近日其新加坡站點還與韓國電商平臺Cafe24展開合作,將Shopee集成到Cafe24的「Multimarket Management」服務中,以加深Cafe24與6.5億東南亞消費者的聯繫。

(文/雨果網 何志勇)

【特別聲明】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繫:editor@cifnews.com

相關焦點

  • 年輕人跳出舒適圈,升華還是墮落?
    在以前的校區或者是崗位上我已經有足夠的熟悉度,哪怕任務或者是工作再繁重,那麼還是熟悉的人或者事。在近日熱播的《幻樂之城》裡,易烊千璽用作品講述了少年打破舒適圈的決心。但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跳出舒適圈,最新一期《幻樂之城》裡,觀眾不難發現大張偉強調自己的「綜藝感」,作為導演的伊能靜則強調自己想要的是「電影感」,兩人都想堅持自己的「舒適圈」。其實,堅持舒適圈或跳出舒適圈,只是個人的不同選擇。作為年輕人的我們,面對舒適圈應該怎麼辦呢?
  • 跳出舒適圈的五個理由
    只要跳出舒適圈,去不斷的嘗試新的思考方式,新的方法,才能跳出思維定式,刺激我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開放性高就意味著你願意嘗試新的機會,體驗新的方式,也就是所謂的跳出固有習慣的舒適圈。而大腦灰質是與創造力相關的認知功能相關的,這就意味著更願意去嘗試新的刺激,就能夠增強我們的認知能力,提高創造力。
  • 不甘平淡,突破自我,勇於跳出舒適圈的星座!
    其中有個詞語令星座小甜甜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它是一個英文詞組:comfort zone,翻譯為舒適圈。其實,人只要能跳出舒適圈,才能眺望到未來,才能看到前方的希望,一直原地踏步,只會越來越懶惰。也許你會去嘲笑那些每個月供樓供車的人,但是當人家享受著新屋新車的時候,自己又會不自覺地酸起來。那何不從今天起,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尋找另一片新天地呢?在十二星座裡,也有幾個星座非常奮發圖強,未了生活過得好一點,而拼搏,我們現在看看是哪個星座吧!
  • 讓你跳出舒適圈的人,都是耍流氓
    又是舒適圈。 現在有種很奇妙的現象,就是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似乎是一種政治正確的事,誰要是一臉坦然地趴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度日,會被冠以不思進取的標籤。 自帶生長屬性的舒適圈 我曾經看過一個深度分析蘋果發展歷史的課程。
  • 聽說你要「跳出」舒適圈?呵呵
    在很多勵志書和演講中都會有「心理舒適圈」這個概念。Comfort zone,也就是人們熟知的「心理舒適圈」。舒適區是指活動及行為符合人們的常規模式,能最大限度減少壓力和風險的行為空間。通常一個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圈圈裡,習慣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心理狀態會感到輕鬆自在。
  • 面對「跳出舒適圈」的鼓勵,我有困惑
    我深知很大的原因是過了兩年大學的安逸生活,想要跳脫這個舒適圈很難,但跳出來又不知該往何處去,找個目標很難。我不願平平庸庸的度過大學生活,想為社會、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做。有時想嘗試一下新事物,考慮著考慮著就放下了,覺得也沒那麼重要,於是每次都在思索中放棄了。我想知道怎樣不糊塗的度過大學生活,怎樣才能不浪費這隻有一次的青春。
  • 要不要跳出舒適圈,這是個問題
    作為傳統媒體人,自己的舒適圈是否一定要踏出呢?首先什麼是舒適圈?它是指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圈子裡,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所以感到很輕鬆、很自在。但是當我們踏出這個圈子界限的時候,就馬上會面對不熟悉的變化與挑戰,感到不舒適。每次當有人問到,我要不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大家的回答參差不齊:「所謂的舒適區這麼舒適,為什麼還要跳出去?」
  • 「跳出舒適圈」是一個盲目跟風事件嗎?
    來源:LinkedIn領英不知道有多少求職者跟我說過,想換工作的原因是要跳出舒適圈。可明明很多人拼盡全力,還沒成功踏入舒適圈呢,幹嘛就這麼著急跳出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跳出舒適圈」成了「我優秀、我高貴」的標籤,成了努力、成長的代名詞。乍聽區別不大,仔細思忖還真不一樣。我們真的有必要動不動「跳出舒適圈」嗎?那些「跳出舒適圈」的人後來怎麼樣了?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雲上。
  • 千萬不要跳出你的舒適圈,千萬不要
    這時,很多文章都在說要跳出你的舒適圈,不然就會遭遇中年危機或者裁員潮,下場悽慘。很多職場人處在一種焦慮忐忑的狀態,有些人沒忍住就選擇了勇敢一躍,跳出了舒適圈。我有一個好朋友,本來是一所培訓學校的上課老師,坐標二線小城市,工資一月5000左右,吃不飽餓不死。
  • 人要跳出自我的舒適圈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當然,人都會有惰性,有些人會不安於現狀,會讓自己在人生的路上,不斷的拼搏,不斷的前行;有些人安於現狀,生活在自我的舒適圈選擇了安逸和滿足。人最可怕的就是給自己畫了一個圈圈,不願意跳出,不願意改變與嘗試,只願在自己的舒適圈安逸自由舒適。身邊也會遇到類似這樣的朋友,總會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說完之後自己還在圈子裡毫無改變,一邊抱怨一邊安於現狀。她的嘮叨與抱怨讓人產生厭煩感。
  • 是時候跳出「舒適圈」了?「姿勢」不對一樣不成功
    現在,網傳大量關於「跳出舒適圈」的言論,孤立大家勇於跳出舒適圈,以便能夠更行更好的突破與發展。仿佛「跳出舒適圈」是一劑萬能藥,只要選擇了,就會有很好的結果。很遺憾,事實並非如此。前不久,有朋友就抱怨:「都說跳出舒適圈,我跳出來了,但是各種不適應,接著換了兩份工作,現在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 跳出舒適圈,挑戰極限
    還記得之前有個很火的視頻嗎?視頻是河北省唐山市取消了所有路和橋的收費站,收費員面臨著下崗重新就業的問題。視頻中當地官員給他們開會,做思想工作,這些下崗職工不能被說服,其中一個收費員說:「我今年36了,這麼大年齡,讓我去端盤子我也端不了啊,這麼多年我就只會收費。」
  • 楊紫曝結婚計劃,演戲跳出舒適圈生活卻沒有?張一山的差距有點大
    劉詩詩28歲時,兩部成名作已經完成,而楊紫本來就是童星,因此在發展上有轉變,也比較正常。上一次楊紫的戀情被曝光,還是同秦俊傑,但兩人貌似只相戀了一年多。這段戀情已經過去兩年時間,楊紫一直沒有找到另一半。雖然粉絲和網友們,幾乎沒有為這個問題操心過,但是楊紫自己卻有計劃。
  • 跨境電商shopee好做的站點有哪些?shopee站點發展規劃總結
    shopee是來自東南亞的電商平臺,現在已經有了越南,印度尼西亞,東南亞,臺灣,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巴西在內的八個站點。目前來說,印尼站,馬來西亞站和臺灣站是出單量最大的三個平臺。臺灣站:臺灣的買家消費能力很強,出單特別快。
  • 年入百萬和年入十萬,哪種更願意跳出舒適圈?
    很多人都是這麼想,其實兩個人實際的收入差距,可能有100倍。 除開生活成本外,年收入100萬的人可以進行理財、買房等,他不僅不用支付房租,還能有不斷增值的房產和其他收入。 10年後,年收入100萬的人已經資產千萬,而年收入10萬的人,可能還是一無所有。
  • shopee(蝦皮)哪個站點更好做?shopee各個站點的規劃和發展方向
    shopee是東南亞地區的跨境平臺,現在有著馬來,菲律賓,越南,泰國,印尼,新加坡,巴西以及臺灣八個站點,那麼我們該如何對所有站點進行一個整體的規劃?shopee雖然開放了八個站點,但是也是也有側重的,目前來說shopee臺灣站和印尼站是市場規模最大的,shopee肯定會對這兩個平臺持續的投入和優化;shopee新加坡,馬來,菲律賓都是屬於英文市場,對於我們做過歐美地區的跨境賣家是優勢的;
  • 為什麼要跳出舒適圈?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那麼,為什麼要跳出舒適圈呢?大致有以下三點原因:第一,舒適圈真的舒適嗎?回答是當然舒適,不需要計劃未來,也不需要管好當下,每天無憂無慮,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像個豬一樣每天快活度日。唯一的差別是豬是吃了睡,你是吃了玩了睡。這樣的舒適圈,換誰願意跳出來?
  • 辭職後,找工作被拒100次:別人勸你跳出舒適圈,我勸你不要辭職
    不知為何,跳出舒適圈這個說法在網上又火了。可能是為了」響應號召」,朋友小豬積極地向老闆提交了辭職申請,理由是:「程式化的工作千篇一律,我想要更多挑戰,我要跳出自己舒適圈。」老闆很開放,員工流失很正常,於是很大方的在離職申請上簽了兩個字:「同意」。
  • 跳出心理舒適圈去吃苦,真的有必要嗎?
    >>>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跳出心理舒適圈去吃苦,真的有必要嗎?為什麼所有文章、所有人都在鼓勵我們跳出舒適圈。跳出舒適圈,去挑戰不擅長的事情就真的很好嘛?一定要去尋求苦難嗎?【「跳出舒適圈去吃苦是否有必要?」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否有必要?」】解釋一下,把問題換成「待在舒適圈你感覺怎麼樣?」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會更清楚自己的想法,如果覺得沒啥不好,那麼出去吃苦與否都無所謂了,看自己的心情選擇;如果覺得在舒適圈待不住,那就需要解決一下這種焦慮,可能來自於和同齡人的對比,可能來自家裡人給的壓力等等,自己分辨一下。
  • 復工復產時,該如何克服心理壓力,順利走出舒適圈?
    但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似乎部分人群已經適應了宅家防疫的生活,要離開舒適圈回歸工作學習,還挺難適應。那麼問題來了,復工復產時,人們該如何克服心理壓力,順利走出舒適圈?我們對外界的認知,可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圈,指的是人們駕輕就熟、舒適安逸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人們適應當前環境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