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物種滅絕名單裡,又多了一種中國特有的野生魚類,這就是長江白鱘。
它來自於上億年前,熬過了白堊紀,熬過了恐龍滅絕,熬過了冰河期,見證了人類的出現,也看著人類從樹上下來,一步步伴隨著人類從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鋼鐵時代走來,最終倒在了網際網路時代,上了一次熱搜,就此宣告再見,再也不見。
其實,長江白鱘並不是今天才滅絕的。2003年1月在四川宜賓南溪江段,專家救助一頭白鱘後,給其裝上超聲波跟蹤器放流長江,但是因為水急灘險,跟蹤船不慎觸礁,信號丟失,此後再未找到信號。之前的2002年12月,漁民在南京下關水域誤捕一條長330釐米,重116公斤的雌性白鱘,雖經過專家救治,這條魚還是於2003年1月死亡。
這兩起接觸,可能就是人類最後一次看到這個物種。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長江白鱘預計在2005年-2010年時已滅絕。可憐的長江白鱘,不是沒能挺過新年,而是在十年前就沒有能夠挺過來。
「千斤臘子萬斤象」,在長江裡自由生長的白鱘,被稱為「淡水魚之王」,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在我們遙遠的古代,這種生物是神聖的象徵,甚至被用於祭祀,溝通天地。它的分布,也不僅僅限於長江流域,在更遠的北方,都曾經隨處可見。然而,隨著我們人類發展的步伐,大自然越來越狹窄,留給這樣的野生種群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少。人類和白鱘之間的會面,也就越來越少。在此之前,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白鱘還經常進入人類的視野。今天看來,每一次相遇,都更像是一種呼救。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也是我們這個民族傳統而質樸的自然哲學,人類要生存要發展,曾經違背了這個哲學,走上了以徵服自然、破壞自然,向自然無窮索取的道路。從工業革命以來,自然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大加快。
1600年到1800年,以渡渡鳥為代表,地球上的鳥類和獸類物種滅絕25種。從1800~1950年地球上的鳥類和獸類物種就滅絕了78種。時間進入現代,每天都有75個物種被滅絕,平均每小時三個。因為人類的活動,地球進入到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科學家們預測,按照這速度下去,到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物種將被滅絕或者處於瀕危狀態。
如果物種滅絕的狀態加速下去,整個生態系統將遭到難以預估的破壞,人類也無法獨善其身,不僅孤獨,還會很危險。非洲叢林深處、南太平洋的島嶼上,不斷發現新的致命病毒,從愛滋病到伊波拉,一次比一次兇險,一次比一次難以應對。一些原本不感染人的病毒,也突變到可以威脅人類的程度。這既是自然界的警告,也是一種報復。
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了今天,觸角早已跨出太陽系,已經有了足夠的知識儲備和生產能力,來應對自然界的變局。農業和畜牧業的技術進步,讓我們不需要無節制向自然界索取才能生存。當肥胖已經成為困擾人類健康的重要現象的時候,應該回過頭來,好好治理一下被我們破壞的周遭環境。
仿佛是為了給長江白鱘唱一首輓歌,有關部門宣布長江將進入十年「禁漁期」。然而這個禁令來得太晚了,以至于禁令宣布的時候,長江基本上已經處於「無魚可撈」的狀態。可是,長江寬闊綿長的水系,曾經是我們自然物種資源的寶庫!數以萬計的各種生物,在這裡無憂無慮的生長著。對比一下,長江無魚,顯得多麼寂寥。
我們唯一可以期待的,是十年禁漁期之後,長江的水中生態能夠恢復一些;我們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能夠找到辦法,恢復一些原有的生物。一首著名的詞句寫到,「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是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面。而這首詞,恰好就寫於長江之濱。但願長江白鱘的滅絕,能夠讓人類真正明白這樣的美好。很抱歉,在這樣的時刻認識你!
(來源:小時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