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白鱘滅絕:很抱歉,在這樣的時刻認識你

2020-12-27 人民日報

世界物種滅絕名單裡,又多了一種中國特有的野生魚類,這就是長江白鱘。

它來自於上億年前,熬過了白堊紀,熬過了恐龍滅絕,熬過了冰河期,見證了人類的出現,也看著人類從樹上下來,一步步伴隨著人類從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鋼鐵時代走來,最終倒在了網際網路時代,上了一次熱搜,就此宣告再見,再也不見。

其實,長江白鱘並不是今天才滅絕的。2003年1月在四川宜賓南溪江段,專家救助一頭白鱘後,給其裝上超聲波跟蹤器放流長江,但是因為水急灘險,跟蹤船不慎觸礁,信號丟失,此後再未找到信號。之前的2002年12月,漁民在南京下關水域誤捕一條長330釐米,重116公斤的雌性白鱘,雖經過專家救治,這條魚還是於2003年1月死亡。

這兩起接觸,可能就是人類最後一次看到這個物種。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長江白鱘預計在2005年-2010年時已滅絕。可憐的長江白鱘,不是沒能挺過新年,而是在十年前就沒有能夠挺過來。

「千斤臘子萬斤象」,在長江裡自由生長的白鱘,被稱為「淡水魚之王」,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在我們遙遠的古代,這種生物是神聖的象徵,甚至被用於祭祀,溝通天地。它的分布,也不僅僅限於長江流域,在更遠的北方,都曾經隨處可見。然而,隨著我們人類發展的步伐,大自然越來越狹窄,留給這樣的野生種群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少。人類和白鱘之間的會面,也就越來越少。在此之前,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白鱘還經常進入人類的視野。今天看來,每一次相遇,都更像是一種呼救。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也是我們這個民族傳統而質樸的自然哲學,人類要生存要發展,曾經違背了這個哲學,走上了以徵服自然、破壞自然,向自然無窮索取的道路。從工業革命以來,自然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大加快。

1600年到1800年,以渡渡鳥為代表,地球上的鳥類和獸類物種滅絕25種。從1800~1950年地球上的鳥類和獸類物種就滅絕了78種。時間進入現代,每天都有75個物種被滅絕,平均每小時三個。因為人類的活動,地球進入到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科學家們預測,按照這速度下去,到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物種將被滅絕或者處於瀕危狀態。

如果物種滅絕的狀態加速下去,整個生態系統將遭到難以預估的破壞,人類也無法獨善其身,不僅孤獨,還會很危險。非洲叢林深處、南太平洋的島嶼上,不斷發現新的致命病毒,從愛滋病到伊波拉,一次比一次兇險,一次比一次難以應對。一些原本不感染人的病毒,也突變到可以威脅人類的程度。這既是自然界的警告,也是一種報復。

人類的科技發展到了今天,觸角早已跨出太陽系,已經有了足夠的知識儲備和生產能力,來應對自然界的變局。農業和畜牧業的技術進步,讓我們不需要無節制向自然界索取才能生存。當肥胖已經成為困擾人類健康的重要現象的時候,應該回過頭來,好好治理一下被我們破壞的周遭環境。

仿佛是為了給長江白鱘唱一首輓歌,有關部門宣布長江將進入十年「禁漁期」。然而這個禁令來得太晚了,以至于禁令宣布的時候,長江基本上已經處於「無魚可撈」的狀態。可是,長江寬闊綿長的水系,曾經是我們自然物種資源的寶庫!數以萬計的各種生物,在這裡無憂無慮的生長著。對比一下,長江無魚,顯得多麼寂寥。

我們唯一可以期待的,是十年禁漁期之後,長江的水中生態能夠恢復一些;我們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能夠找到辦法,恢復一些原有的生物。一首著名的詞句寫到,「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是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面。而這首詞,恰好就寫於長江之濱。但願長江白鱘的滅絕,能夠讓人類真正明白這樣的美好。很抱歉,在這樣的時刻認識你!

(來源:小時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網傳長江白鱘滅絕了,它真的消失了嗎?
    物種滅絕意味著該生物永遠消失了,那麼存在「死而復生」的情況嗎?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了關於長江白鱘滅絕的各種消息,其中不少文章指出自從2003年後長江白鱘就幾乎沒有出現過了,直到今年這種生物被宣告滅絕了。
  • 白鱘滅絕、中華鱘長江鱘極危:長江水精靈路在何方
    圍繞長江白鱘等歐亞十幾種鱘魚物種的瀕危評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專家組連開3天會。危起偉和其學生張輝博士參會。此前,IUCN及國外專家曾幾次認為應宣布白鱘滅絕,危起偉一直不同意。但這一次,危起偉接受了白鱘滅絕的評估結果。
  • 長江白鱘未能進入2020年,滅絕動物名單加一
    近日,著名國際學術刊物《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表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博士張輝等人的研究論文。研究稱,預計2005-2010年長江白鱘就已經滅絕。長江白鱘,成魚體型巨大,可達7~8米,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的壽命一般在30年左右,最後發現白鱘是在2003年,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的個體存在,可以推斷已經滅絕。專家指出,白鱘是洄遊魚類,產卵地只在長江上遊。
  • 「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未跨入2020年
    長江又一物種消失: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稱長江白鱘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張輝博士。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該論文的預校樣(pre-proof)於2019年12月23日在線發布。
  • 雙語:長江白鱘宣告滅絕,網友: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
    白鱘   Psephurus gladius     日前,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宣布,長江白鱘滅絕。
  • 2020年第一個噩耗:「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被宣告滅絕
    當我們還沉浸在踏入新年的喜悅當中愉快地迎接2020年殊不知,一個珍稀物種已悄悄離我們遠去噩耗傳來: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近日,有著「中國淡水魚之王」稱號的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了這一消息。專家們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滅絕。論文原文截圖這是繼白鱀豚(極危,CR,可能已滅絕)和長江鰣魚被研究人員宣布功能性滅絕之後的又一壞消息。
  •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的消息,令人悲傷
    由於長江白鱘在長江中處於食物鏈的頂級,其消失對長江水域生物鏈、水域生態的破壞會有多嚴重,目前還無法得知。但其可能的滅絕無疑又敲響了警鐘:保護人類以外的生物,至關重要。全文1490字,閱讀約需3分鐘 ▲長江白鱘。
  • 長江白鱘:初識卻是因為「滅絕」!英文可別說they're all dead!
    從前不知道,知道卻是因為「滅絕」沒能挺過2020的長江白鱘Psephurus gladius永遠成了長江底的一個名字米米心疼之餘,還想問問「滅絕」英文咋說?1)「滅絕」英文怎麼說?(滅絕的進程就是這樣的)e.g: It was claimed that they died out!它被宣告滅絕!
  • 長江白鱘:初識卻是因為「滅絕」!英文可別說成they're all dead!
    "沒能挺過2020的長江白鱘永遠成為了長江底的一個名字但聽起來就像:它們死光了太冷血,太直接了01"滅絕"最簡單的可以說↓die out 慢慢地不那麼常見,最終不存在了(滅絕的進程就是這樣)例子It was claimed that they died out!
  • 近現代滅絕的這些動物,你都認識嗎?第三個最讓人心痛
    水中大熊貓——長江白鱘長江白鱘白鱘(學名:Psephurus gladius,又稱中華匙吻鱘或中國劍魚)是匙吻鱘科白鱘屬魚類。白鱘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被譽為「中國淡水魚之王」。其亦是中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主產於中國長江自宜賓至長江口的幹支流中,錢塘江和黃河下遊也有發現。
  • 最後一頭白鱘宣布死亡,隕石殺死了恐龍,而人類滅絕了動物
    審核-小文你親眼見過恐龍化石嗎?在一些級別較高的博物館中,一具具巨大的恐龍化石站立在最顯眼的位置,受到重重保護,來觀看它的遊客來來往往,便觀看邊舉起手機拍照。試想想,昨天才朝夕相對的生物,今天一早醒來便被告知滅絕了,這是一個多麼傷心可悲的事情。前段時間,一篇名為「它最終還是沒有熬到2020年」的新聞消息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上刷屏。該則消息向世界宣布了一個悲傷的消息:我國特有生物、最後一條中華白鱘已死亡,這表示著中華白鱘滅絕了。
  • 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鱘
    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鱘中國古代白鱘被稱為鮪。春季溯江產卵。主產於中國長江自宜賓至長江口的幹支流中,錢塘江和黃河下遊也有發現。是中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中國於1994年3月18日發行的《鱘》郵票一套四枚,分別為白鱘(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達氏鱘(又名長江鱘)、中華鱘(又名王鮪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鰉。它們分別屬於魚綱硬鱗總目的白鱘科和鱘科,均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但是由於生態環境惡化,白鱘分布區逐漸縮小,數量逐年減少,個體越來越小。2019年12月23日,長江白鱘(白鱘屬僅含1種)被正式宣布滅絕。
  •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曾採集百餘條白鱘幼體 但養殖失敗了
    >這幾天,白鱘滅絕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長江流域白鱘比較常見,「那時,經常會看到,有人拖著比板車還長的白鱘,比較常見。」「在長江裡打撈,一次能撈上來上噸重的白鱘。」僅40餘年,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珍稀動物白鱘從常見走向滅絕,令人心痛。
  • 2019年已滅絕和2020將要滅絕的物種
    在新的2020年,仍有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已經滅絕的物種2019年12月23日,中國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稱,長江又一特有物種「長江白鱘」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長江白鱘此外,在2019年之前就已經滅絕的動物還有:隱秘樹獵雀(Cryptic Tree hunter)和亞拉哥亞斯拾葉雀(Alagoas Foliage-gleaner)。
  • 它們是真正的長江美人魚,如今卻面臨滅絕
    長江與黃河被稱作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們孕育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也孕育了無數江中生靈。白鰭豚便是其中一種。 白暨豚是一種特殊的物種。它們家族比大熊貓還要古老,是長江裡的活化石。因為體形優美,在水中嬉戲時如同水中漂亮的小姑娘一般,因此又被「長江美人魚」。
  • 又一個物種滅絕,中國淡水魚之王未能跨入2020……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 長江重現「神秘物種」!
    來源:現代快報 +/ZAKER 南京實習生 蔣晶晶 王純 記者 阿里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 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 " 年初,一篇論文宣布長江白鱘已滅絕相信在未來,長江常見魚類種群規模將會明顯增大,䲘等部分長江受威脅魚類種群也將會有所恢復。"長江白鱘已滅絕?專家:二三十年後再見蹤影也正常1 月 3 日,長江白鱘已滅絕上了微博熱搜,網友們一片惋惜。這一消息來源出自《世界最大淡水魚之一可能滅絕:拯救長江瀕危魚類刻不容緩》這篇論文。
  • 又一個物種滅絕,中國淡水魚之王未能跨入2020,除了它還有哪些?
    中國水產研究員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張輝博士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布了一篇研究論文,論文宣稱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長江白鱘已經滅絕!相信大部分朋友,對白鰭豚和長江刀魚都耳熟能詳,現在突然跑出一個最大的淡水魚長江白鱘,似乎有點雲裡霧裡,這長江白鱘到底是什麼魚?
  • 白色,一種無解的滅絕詛咒!
    長江所的首席科學家——危起偉2019年12月23日,國際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在線發表了推斷白鱘滅絕的論文,危起偉正是通訊作者和指導老師作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長江所)的首席科學家,他也曾參與了「最後的白鱘」的救援。
  • 中國又一動物徹底滅絕,沒能走進2020,以後兒孫只能看標本了!
    通常情況下,生物是無法改變環境的,只能讓自身去適應環境,如果適應不了,就少不了被淘汰,落得一個滅絕的下場。不過也有因為災難而滅絕的,就比如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而在我們中國,又有一種動物徹底滅絕,沒能見到2020年的春天,這就是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的長江白鱘,就像它們的名字一樣,這些水中精靈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