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潔淨東莞·城市論壇之品韻石排」活動在石排鎮下沙文化廣場舉辦。活動發布了8月份各園區、鎮(街)「潔淨東莞指數測評」情況,並通報7月份「潔淨東莞指數測評」黑榜區域整改情況。據了解,在今年8月份的「潔淨東莞指數測評」中,松山湖再次蟬聯第一,麻湧墊底。
麻湧、樟木頭、塘廈排名後三
此次活動由東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聯合中共東莞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東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8月份「潔淨東莞指數測評」包含動態測評(70%)、機制測評(20%)、公共廁所日常保潔管理(10%)、「行走東莞」(扣分項)四部分,綜合形成全市「潔淨東莞指數測評」排名,由市城管委辦發布。
測評結果顯示,8月全市潔淨指數平均分為80.4分,比7月份高出0.8分,高於全市平均分的有13個鎮街。松山湖、東城、東坑名列前三,麻湧、樟木頭、塘廈排名墊底。據了解,在今年7月的排名中,松山湖同樣排名第一,其次是東坑和東城;樟木頭、中堂、虎門排名後三。
此外,環比7月份數據,排名有所上升的鎮街共有16個,升幅最大的有常平(進步15名)、長安(進步11名)、大嶺山、黃江、橫瀝(均進步10名);排名明顯下降的有厚街(退步17名)、塘廈(退步16名)、高埗(退步11名);排名保持不變的鎮街有3個,分別是松山湖、茶山和道滘。
「散落垃圾、清掃不及時」扣分佔四成
而從具體測評指標來看,在動態測評方面,市容管理扣分佔比為44.64%,環境衛生扣分佔比為55.36%;對比7月份測評數據,市容管理扣分佔比稍有上升,環境衛生扣分佔比略有下降。
扣分佔比前四的分別是:散落垃圾、清掃不及時,佔40.79%;佔道經營、亂設攤點,佔32.98%;公共廁所日常管理不到位,佔9.57%;亂拉亂掛、亂寫亂貼(城市「牛皮癬」),佔6.70%。根據測評反饋,由於8月份雨天較多,亂拉掛晾曬衣物等情況減少,各園區、鎮(街)加強清理城市「牛皮癬」,亂拉掛、亂張貼情況有所好轉。
在機制測評方面,總體來說,8月份機制測評結果相比7月份有所提升,但仍在日常清掃保潔、「路(巷)長制」落實、領導帶頭、構建共治共享氛圍等方面存在問題,做得較好的是東城、長安、黃江、厚街、道滘共5個鎮(街);較差的是虎門、松山湖、樟木頭等園區、鎮。
此外,根據《東莞市「潔淨東莞指數測評」機制測評(20%)評分細則(修訂稿)》文件精神,從7月份開始,對村(社區)登上紅榜的園區、鎮(街)加5分,對其他區域登上紅榜的園區、鎮(街)加3分。從8月份開始,除了對登上紅榜的園區、鎮(街)進行加分外,還對往月登上黑榜的區域視整改情況進行相應加減分。8月,對村(社區)登上紅榜的東城街道加5分,對其他區域登上紅榜的長安、黃江、道滘、寮步4個鎮分別加3分;通過對7月份登上黑榜的區域進行「回頭看」,發現均整改較好,未有園區、鎮(街)被扣分。
在公共廁所日常保潔管理方面,8月份在全市範圍內一共暗檢了336座公共廁所,其中松山湖、東坑、茶山等園區、鎮做得較好,謝崗、塘廈、鳳崗等鎮做得較差。對比7月,扣分點仍是未配置洗手液和擦手紙等用品、巡查記錄缺失、衝刷不及時等問題。
在「行走東莞」方面,按照「潔淨城市」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行走東莞」發現問題整改情況作為扣分項,直接在「潔淨東莞指數測評」中進行扣分。8月份,市四套班子領導共行走了29次,覆蓋28個園區、鎮(街)和37個村(社區)。行走發現的問題,已通過數字城管平臺全部反饋相關園區、鎮(街)立行立改。據統計,8月份市領導「行走東莞」發現問題共立案93宗,其中,本月應結案90宗,已結案90宗,結案率為100%,市領導行走發現問題在限期之內全部完成整改。
將約談厚街、塘廈、高埗、麻湧分管領導
市城管委辦主任、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局長郭懷晉對8月「潔淨東莞指數測評」情況進行點評,並對排名墊底的鎮街進行原因分析。
其中,麻湧鎮主要是個別村(社區)城市「六亂」、品質問題拉低了整體分值,資料臺帳不齊全也導致被扣分較多。樟木頭鎮主要問題包括:日常清掃保潔不到位,主幹道、背街小巷環衛問題較多,市場商業街等地段佔道經營現象較普遍;要想徹底扭轉當前被動局面,要在管理方法、機制建設及執行力上下功夫。
此外,塘廈鎮在近月測評中名次波動較大,主要是長效機制、村(社區)領導積極性、監督管理及隊伍管理建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日常清掃保潔不到位,背街小巷亂扔垃圾、亂張貼問題多,市場商業街等地段佔道經營現象較普遍,垃圾桶無清洗現象突出。
郭懷晉表示,根據市領導的指示精神,將以市城管委辦名義,對排名退步較大的厚街、塘廈、高埗及排名最後的麻湧鎮分管領導、城管分局長進行約談。同時,將以市城管委辦名義發函到上述鎮的主要領導,告知排名退步或靠後情況,分析原因並提出建議。
活動現場還隨機抽點了7月整改較好的「黑榜」區域橋頭鎮逕聯公廁及橫瀝鎮田頭村新村南一街所屬鎮街城管分局相關負責人分享看法。抽點了8月登上「紅榜」的東城街道鰲峙塘社區代表分享工作經驗,登上「黑榜」的中堂鎮吳家湧村所屬的中堂城管分局代表談上榜的原因及下一步計劃。現場還點名8月潔淨指數排名靠後的樟木頭鎮城管分局負責人談感想。
橋頭城管分局相關負責人匯報公廁整治工作。
【延伸】
全市已有11個鎮獲得園林城鎮稱號
活動現場,市城管委辦常務副主任、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副局長陳創業介紹了東莞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相關情況。東莞自2007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以來,先後共有11個鎮獲得園林城鎮稱號,其中國家園林城鎮3個、廣東省園林城鎮8個。
據了解,近年來,通過「小山小湖」社區公園、廣深高速沿線景觀提升、「一鎮一公園、一村一景點」精品工程、「彩色林」、東莞大道綠脈提升項目以及今年的「千景繡東莞」、「增綠補綠」、「愛樹護綠」專項行動,東莞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氛圍越來越濃厚、範圍越來越廣、質量越來越高,但與市委、市政府以及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評比體系仍有差距,存在精品工程不多、管養不到位、「斷頭樹」屢禁不止、市民愛綠護綠意識不高等問題。
陳創業表示,各園區、鎮(街)要高位謀劃未來綠地分布、景觀設計的規劃,制定放眼長遠、優化環境、造福後代的綠地系統專項規劃;要以創建為抓手拓空間,通過見縫插綠、立體綠化,帶動園藝小品建設,運用中國文化元素,形成布局合理、層次豐富、生物多樣、特色鮮明的綠地系統;要以創建為抓手嚴管理,加強園林綠化行業培訓,以繡花功夫管好城市綠地公園,抓好精品工程,加強擅自砍伐、修剪城市綠化違法行為的打擊;要以創建為抓手齊參與,希望市民能自覺保護城市綠化,讓街頭小景進社區、園藝小品進家庭,積極反映和阻止破壞城市綠化的行為。
採寫:南都記者 田玲玲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