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方法可以防治面部皮膚壓迫損傷,請擴散給一線所有的醫務人員

2020-12-15 騰訊網

來源:超級丁醫生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月15日(星期六)9時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賀勝介紹:「截至目前為止,全國各地共抽調了217支醫療隊,醫務人員達到了25000多名在湖北各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當然,除了湖北之外,全國還有不計其數的醫務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戰鬥。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20多天來,許多的醫務人員於口罩、護目鏡、防護屏等用具層層疊加和長時間佩戴,導致他們的頭面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壓痕和破潰,即「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

下圖就是我的一些同事們出現的面部壓力性損傷

壓力性損傷的定義

是指皮膚和/或皮下軟組織受到壓力或壓力和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作用,導致的局限性損傷。通常發生在骨隆突處。

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列入壓力性損傷範疇。2016年由美國壓瘡諮詢委員會(NPUAP)提出。

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MDRPI)

是由於體外醫療器械產生壓力而造成的皮膚或/和皮下組織(包括黏膜)的局部損傷,損傷形狀與壓迫部位器械形狀一致。近期的醫務人員壓力性損傷就屬於此類。

MDRPI好發的部位

壓力性損傷導致皮膚破潰甚至感染,不光給一線醫務人員救治病人帶來不便,也進一步給醫務人員增加了被感染的機會。

導致頭面部皮膚損傷的原因

1、壓力:長時間使用口罩、護目鏡、防護屏等造成頭面部皮膚直接受壓。

2、剪切力和摩擦力:直接與防護用具接觸的額部、鼻部、面頰和耳後等凸出部位皮膚薄弱,易受剪切力和摩擦力的影響。

3、潮溼:長時間佩戴防護用具,易引起頭面部大量出汗或者水蒸氣等,導致皮膚處於潮溼環境,從而引起局部皮膚耐受力降低。

4、過敏:對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具的材質過敏。

選擇和佩戴合適的防護用具很重要

如下圖超級丁醫生拍攝了幾種防護鏡,可以看出,上面兩種是全封閉式的,適合二級預防的與病人近距離操作以及三級預防。底下兩種是簡易的,適合於一級預防或者日常防護。

就圖片上來看,上面兩種全封閉式的防護鏡由於皮膚接觸面積大,更加容易引起面部的壓力性損傷。我在火車站測體溫時候,四個小時就引起了眼眶四周皮膚潮紅色壓痕,局部有痛感,一直到24小時後才基本消失。

所以我們醫務人員在使用的時候要進行評估。比如現有的防護用具的類型和作用如何?結合工作需要和持續使用時間是多少?根據自己的臉型選擇合適型號、材質、軟硬度、貼合性的防護用具。

還要對額部、鼻部、面頰和耳後等易受損區域皮膚的完整性、顏色、感覺及溫溼度等進行評估。正確佩戴和固定防護用具,根據實際情況對鬆緊進行調節,避免多層疊加和受壓過度。

如何預防和治療壓力性皮膚損傷?超級丁醫生近日對相關專家進行了採訪。

國際造口治療師、南通市傷口造口失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嚴紅燕主任認為,預防性保護很重要,可以使用水膠體敷料按三部曲進行預防。

第一步:先用溫水清潔面部,去除面部油脂。

第二步:待皮膚乾燥後裁剪自粘性水膠體敷料,按照鼻梁、額部、耳廓等受壓處尺寸和形狀修剪合適,保證鼻孔正常呼吸。

第三步:先粘貼鼻梁處,再貼面頰部等處,確保皮膚和敷料平整無皺褶。如果無移位、無汙損、無脫落,可以每日更換一次,否則需及時更換。

嚴紅燕認為水膠體敷料有保護皮膚、吸收少量滲液,減少局部摩擦力對皮膚損傷的作用,能夠有效保護鼻梁和面部皮膚,預防損傷。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在保證防護效果的前提下,如果情況允許,建議每2-4小時變換防護用具位置或摘除,使局部壓力重新分配。

對於已經出現了頭面部防護用具相關壓力性損傷如何治療?

嚴紅燕主任認為,對於局部發紅或破損的區域,可以水膠體敷料或者薄型泡沫敷料根據皮膚受損位置和大小進行裁剪,裁剪範圍大於發紅或破損區域1-2cm。每天更換一次。

中國燒傷瘡瘍中心南通分中心主任,南通大學附屬南通三院燒傷整形中心主任趙賢忠教授建議醫務人員在佩戴防護用具前,可以預先在頭面部、耳廓等易受損區域塗抹薄薄一層MEBO(美寶溼潤燒傷膏)也能夠起到較好的保護。

趙賢忠主任認為:皮膚軟組織長時間受壓,造成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產生缺血、缺氧和營養物質缺乏,導致皮膚軟組織破潰和壞死,形成潰瘍。皮膚毛細血管可承受的壓力為16mmHg~33mmHg,最長承壓時間為2小時。

長時間的低壓壓迫造成的組織危害往往大於短時間高壓壓迫。此外,局部潮溼和汗液的刺激會影響皮膚的防禦功能,而皮膚潮溼會增加摩擦力,從而加重皮膚損傷。

溼潤皮膚組織產生壓瘡的可能性較乾燥皮膚高5倍,且正常皮膚偏酸性,酸鹼值為4.0~5.5,潮溼可使皮膚的酸鹼值改變,導致皮膚酸性降低,進而致使皮膚角質層的屏障功能降低、表皮損傷及細菌增殖等,又加劇了皮膚的破潰。

趙主任認為,使用美寶溼潤燒傷膏時,不建議大家使用其他清洗劑、消毒劑(碘 酒、碘伏、酒精)、抗生素藥膏等。如果僅有發紅、輕度腫脹、壓痕等症狀的創面,可直接塗抹美寶溼潤燒傷膏 ,厚度小於1毫米 ,每日塗抹2~3次即可。如果皮膚已經破潰,每日需要塗抹4~6次。最好對創面進行暴露治療,一般不需要包紮。

每次換藥前先用消毒紗布或者幹棉籤將創面上殘留的藥膏、滲出物、液化物等輕輕蘸淨 ,再重新塗抹藥膏。不要用紗布來回擦拭創面,以免產生疼痛和造成創面再損傷。

武漢肺炎感染病例持續增加,中國醫學論壇報為您持續報導最新資訊、前沿熱點,並對疫情提供科學防控策略,敬請關注壹生專題:

相關焦點

  • 面部皮膚損傷 這樣治療有效
    隨著隔離病房內醫護人員工作強度的增大、工作時間的延長,當他們脫下防護服,特別是摘下護目鏡和口罩時,面頰及鼻梁部往往出現深深的勒痕,甚至出現皮膚發紅、發紫、破潰現象,從而為其救治工作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皮膚損傷的形成 這種面部、鼻梁上的勒痕及破潰正是因皮膚長時間受口罩和護目鏡等壓迫,以及汗液浸漬所致,也稱為壓瘡。
  • 新冠肺炎期間 如何防治戴口罩帶來的皮膚損傷
    如何防治戴口罩帶來的皮膚損傷  1. 選擇規格合適的口罩  ①寬沿口罩,邊緣寬則皮膚受力面積增加,降低局部單位受力。但在特殊環境下,如隔離區醫務人員等需按防護要求選擇性佩戴。  ②非耳掛式口罩如綁帶式,可減少對耳後皮膚的摩擦及壓力。  ③對易過敏者,佩戴前應檢查口罩說明書,了解口罩材質,避開過敏成分,同時避免使用偽劣產品。
  • 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面部壓痕累累惹人心疼,如何應對醫療器械相關性...
    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面部壓痕累累惹人心疼,如何應對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當一張張前線醫務人員臉部的「最美畫面」傳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藥劑科和護理部的專家們心疼不已,他們聯手制訂了這一部充滿關愛的《醫護人員面部醫療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防護指導手冊》,還拍攝製作了一個小視頻。唯願這一場疫情早日結束,唯願我們的天使少受傷害。
  • 武大:投身湖北疫情防治一線的湖北和援鄂醫務人員子女領取獎金
    武漢大學通知:投身湖北省疫情防治一線的湖北和援鄂醫務人員子女可以領取獎金啦! !!@全體成員 請符合以下條件的同學9月17日中午12:00前上報:【通知】各位輔導員老師,根據學校公告,現需搜集相關材料。
  • 一線醫務薪酬水平提高2倍是真的嗎?一線醫務人員指哪些人?
    據國務院客戶端消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廣大醫務人員義無反顧衝上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頑強拼搏、日夜奮戰,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
  • 讓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感受到溫暖關懷
    光明日報評論員疫情當前,醫務人員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人員夜以繼日、連續奮戰,一些醫務人員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體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疫情來勢洶洶,面對新冠病毒、面對確診患者,醫務人員即使有再大壓力也不會後退,因為他們心中秉持信念,因為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責任心和理想信念,是廣大醫務人員無私奉獻、化解壓力、迎難而上的信心來源。他們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學生誓言》——「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 專家教你如何應對皮膚損傷
    疫情期間,長時間佩戴口罩使很多人產生了皮膚不適。尤其是一些工作性質特殊的人群,如醫務工作者,由於從早到晚佩戴口罩,甚至出現了「肉眼可見」的皮膚損傷。口罩之下,存在著哪些皮膚隱患?該如何保護好「臉面」,應對皮膚損傷呢?
  • 氣管插管引起唇部壓力性損傷,護士哪裡做錯了?
    3、氣管插管留置時間及呼吸機使用時間:由於氣管插管的固定位置位於唇面部,固定後長時間、反覆留置,長時間間斷呼吸機輔助呼吸,管路的重力作用容易壓迫唇面部,形成壓力性損傷。4、護理人員的關注度不足:護士主要關注常見的與體位相關壓瘡的防治與護理,對此部位的壓力性損傷關注度不夠。
  • 甘肅進一步落實防疫一線醫務人員薪酬待遇
    我省進一步落實防疫一線醫務人員薪酬待遇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文潔)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為進一步落實我省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的薪酬待遇,激勵他們以更堅定的信心和更堅強的戰鬥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 「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發布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宣部、全國婦聯、國家衛健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今天(7日)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向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巾幗英雄致敬。此次發布的「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共20人。
  • 面部精華是一種促進皮膚護理的好方法 怎麼使用面部精華
    面部精華是一種促進皮膚護理程序的好方法。精華素通常是水性護膚品,具有豐富的液體質地。由於精華質地如此薄,皮膚瞬間吸收,立即享受其益處。精華幾乎總是含有能夠嚴重控制和消除皮膚脫水的成分,這可以被認為是它們的主要益處。如果您的皮膚感覺乾燥和乾燥,那麼您應該考慮添加到您的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
  • 光明日報評論員:讓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感受到溫暖關懷
    疫情當前,醫務人員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人員夜以繼日、連續奮戰,一些醫務人員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體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疫情來勢洶洶,面對新冠病毒、面對確診患者,醫務人員即使有再大壓力也不會後退,因為他們心中秉持信念,因為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責任心和理想信念,是廣大醫務人員無私奉獻、化解壓力、迎難而上的信心來源。他們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學生誓言》——「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 收藏丨口罩戴久了悶痘、過敏、壓迫難受?皮膚科醫生建議請收好
    總之,戴口罩期間,就不要再給皮膚太多負擔啦~我們可能也看過前線醫護人員脫下口罩和防護服的一些照片,額頭、鼻梁、眼睛下方都出現了深深的勒痕,讓人看著心疼。事實上這種現象也被稱為「醫療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指的就是用於診斷及治療的醫療器械所引起的壓力性損傷。
  • 這項科研成果讓一線醫護人員告別勒痕,首批6000份防護貼片已送往...
    科技記者20日從海軍軍醫大學獲悉,為減輕醫護人員面部不適,預防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由該校藥學系專家牽頭研發的「預防口罩和醫用護目鏡壓力性損傷的防護凝膠貼片」已於近期完成了研製、備案、註冊和生產定型。目前,首批6000份由該校發至武漢火神山醫院,用於一線醫務人員的醫療防護。
  • 面部法令紋嚴重怎麼辦?你可以試試這兩種方法!
    面部法令紋的出現,是非常拉低面部顏值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面部膠原蛋白的流失,法令紋也會越來越嚴重。相信很多求美者們為了去除法令紋,也沒少下功夫,比如使用昂貴的去皺產品,以此想將這可惡的法令紋消除掉,可是最終卻並沒有收穫到自己理想中的效果。那麼可能是因為這種方法不適合你,對此,不妨試試以下兩種方法!
  • 人民日報評論員:向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致敬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讚揚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充分肯定他們付出的巨大努力、作出的重大貢獻,鼓舞和激勵著廣大醫務人員堅守一線,英勇奮戰,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戰袍,醫生護士就是戰士。面對病毒肆虐的疫情,廣大醫務工作者響應黨中央號召,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精神,聞令而動、不怕犧牲,衝鋒陷陣、連續奮戰。
  • 高校為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滿足第一志願專業
    中國青年網宜昌8月26日電(通訊員 魏瑤)8月23日,三峽大學招生辦發布公示,汪天九、範啟瑞、張姝揚3名新生成為第一批享受到「湖北省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關愛政策」的錄取新生。該公示內容不僅包括了錄取新生的相關信息和高考成績,還包括其父親或母親的所在醫院、參與抗疫人員的姓名及第一志願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