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美術館館藏的中國國寶都是怎麼得來的?

2020-12-14 騰訊網

美國東部的波士頓美術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擁有藏品數量約50萬件。其也以豐富的東方藝術品收藏聞名於世,尤其該美術館收藏的宋、元繪畫數量在全美排第一,一共有213幅。

波士頓美術館

1876年,波士頓美術館正式開放民眾參觀。當年恰逢美國獨立一百周年,費城舉辦了一個萬國博覽會,博覽會有中國館,也有日本館。波士頓美術館的創辦者們都參觀了這個博覽會,當時就買了一些中國陶瓷。

在博覽會上,大家對日本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決定去一趟日本,了解那裡的文物狀況。其中的幾個人後來就在日本定居了,其中包括一位叫費諾羅薩的教授。他留在日本教西洋美術史,還在當地成立了藝術學院。在那裡,費諾羅薩開始研究日本藝術,並進行收藏。當時日本人非常迷戀西方,不太關心本國的歷史與藝術,所以費諾羅薩買到了很多古董藝術品。後來,費諾羅薩帶回了美國一大批藏品。

費諾羅薩還引薦他的日本學生岡倉天心到波士頓美術館工作。岡倉天心不但對日本藝術有研究,對中國藝術也很感興趣。他很早就去過中國,研究過中國藝術史,所以他也協助波士頓美術館收藏中國藝術品。岡倉天心為波士頓美術館購買的中國藝術品中,有不少來自於日本。就繪畫而言,波士頓美術館早期收藏的中國畫就反映了日本人的品位。當時美術館與中國沒有太多的聯繫,可以說是通過日本來了解中國的。

岡倉天心後來成為了波士頓美術館的亞洲部部長,正是在他主管的1911年到1930年代,波士頓美術館收入了大量唐、宋、元的繪畫。

辛亥革命時,許多中國藏家大量拋售藏品。當時,岡倉天心幾乎每年都去中國,他的學生早崎幸吉在當地幫他張羅藝術品買賣網絡與渠道,為波士頓美術館收入了一大批珍貴文物。波士頓美術館館藏的南宋陳容的《九龍圖》據說就是早崎所經手的。

南宋 陳容的《九龍圖》(局部)

那時收進波士頓美術館的還有據傳為宋徽宗所作的《摹張萱搗練圖》和《五色鸚鵡圖》也都被波士頓美術館所收藏。在《摹張萱搗練圖》中,宋徽宗臨摹了他所收藏的唐代《搗練圖》,所以畫中的女人都看起來像胖胖的唐朝仕女。

北宋 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

北宋 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局部)

北宋 宋徽宗《五色鸚鵡圖》

北宋 宋徽宗《五色鸚鵡圖》(局部)

有一座隋代金銅佛群像,是十九世紀後期在河北趙州橋附近出土的,後來被端方收藏。端方是滿人,當過兩江總督。1911年,他在四川被起義新軍殺死。辛亥革命後,端家需要錢,決定出售端方的藏品。這座金銅佛群像先被賣到日本,後來被轉手賣給了波士頓美術館。佛像的表情非常動人,安詳又憐憫。

隋 「金銅佛群像」

波士頓美術館中國藝術品的最大捐贈者是鄧曼 羅斯,他曾捐贈了一批中國書畫,其中最為珍貴的,是5張描繪羅漢的南宋早期繪畫。有可能是1178-1188年間周季常和林庭珪的作品。南宋時期,寧波郊區的一座廟請一些畫家畫一百幅畫,每幅畫中必須有五位羅漢,所以總共五百位。作品畫得非常精細寫實。這些畫在廟裡陳放了約一百年。13世紀時,寧波和日本貿易往來密切,也有不少日本人到寧波研究佛學。這五百羅漢圖恰好被日本人看到,將它們買下,帶回了日本,留在京都的大德寺中。1894年,當這批畫中的44件赴美國參展時,被鄧曼購到其中的5幅。波士頓美術館館藏的中國國寶都是怎麼得來的?

南宋 周季常《五百羅漢圖軸:應身觀音》

1853年,鄧曼 沃爾多 羅斯出生於美國辛辛那提市。鄧曼的父親是精明的企業家,與自己的兄弟一起在波士頓北部開辦企業掙了很多的錢。1871年,鄧曼進入哈佛大學學習歷史。鄧曼最後跟隨歷史學家約翰 亞當斯拿到了美術史的博士學位。1884年,鄧曼的父親去世,給他留下了很大的遺產,使他可以一生都週遊世界,對藝術、繪畫研究和收藏。鄧曼後來被任命為波士頓美術館的董事,在他一生中,他向波士頓美術館贈送了11000件藏品。

1886年,鄧曼開始去歐洲旅行,去欣賞歐洲的古典傑作。後來,他們又前往墨西哥、和亞洲旅行。一路上,他頻繁與古董商見面,大量收購東方文物。

1913年,鄧曼向波士頓美術館捐贈了一尊東魏石質菩薩像,它出土於洛陽白馬寺,是鄧曼在巴黎古董商保羅 馬龍的店鋪中買到的。

鄧曼捐贈的另一幅著名繪畫據傳是初唐時期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這成為了波士頓美術館的鎮館之寶。1928年,日本裕仁天皇登基時,東京曾展出過這幅畫,之前,它屬於中國福建省的一個林姓家族。1931年,鄧曼 羅斯通過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買到了《歷代帝王圖》。

唐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

《歷代帝王圖》,設色絹本,縱51.3釐米,橫 531釐米。共畫了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漢昭帝劉弗陵,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吳主孫權,蜀主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加上侍從等共四十六人。畫家力圖通過對各個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畫,揭示出他們不同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那些開朝建代之君,在畫家筆下都體現了「王者氣度」和「偉麗儀範」;而那些昏庸或亡國之君,則呈現委瑣庸腐之態。畫家用畫筆評判歷史,褒貶人物,揚善抑惡的態度十分鮮明。人物造型準確,用筆舒展,色彩凝重。《歷代帝王圖》的藝術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畫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繪畫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歷代帝王圖》,曾經宋代富弼、楊褒、吳升、周必大等人收藏,南宋時入內府,清代輾轉於李吉安、蔡友石、孫星衍、李佐賢等之手。曾經參展於民國18年(1929年)在日本東京舉辦的《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最後的中國收藏家為大連的梁鴻志,據記載是從此人手中流落海外的。

波士頓美術館還有一件北宋汝窯的青瓷盤。全世界只有六七十件汝窯器存世。美國一共有四件,其他三件分別在克利夫蘭博物館、聖路易美術館和費城博物館。

北宋 「汝窯青瓷盤」

宋代「水月觀音」是波士頓美術館向山中商會買的。這是一家日本人經營的古董店。他們趁中國比較亂的時候在中國收購藝術品,然後向歐美出售。觀音的背後有很多字,說明它來自山西稷山縣。大約在明代,稷山縣有位官員出錢幫助修復了觀音,為這尊觀音上過漆。

宋代 金銅 「水月觀音」

ps: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的館藏物品非常豐富,有很多藏品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真跡。展品有按地理位置分布的,也有按展品類別分布的。從地理位置上分,有亞洲館、非洲館、美洲館、歐洲館等。按展品類別分,有古典藝術、樂器、當代藝術、歐洲繪畫等。由於展館眾多,展品豐富,如果每件展品都要細看一番,那就是在博物館呆上三天,也許就看不完全部展品。所以,只有波士頓當地市民才有可能對每件展品都品味一番。對大多數遊客來說,全都只能走馬觀花地瀏覽一下,或是對自己感興趣的展館進行重點參觀。

古典藝術品是該館的重要藏品,包括中國古代書畫精品,古希臘、古羅馬、伊特拉斯坎的青銅、陶瓷、雕塑、錢幣、寶石、金銀器、玻璃等。該館還擁有世界上除法國外最大的C.莫奈繪畫館和世界第一流的19世紀美國藝術館。它的埃及古王國實物收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1927年該館設立附屬藝術學校。1979年該館在波士頓市中心法納爾大廈商場設立了分館。該館定期出版學術雜誌《美術博物館館刊》。

2001年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展出了「東方的轉變:中國陶瓷」。79件陶瓷作品中有新石器時代的穀倉,因為在一個廣口陶罐的頂部有一個人類頭部的造型。在當時的條件下,無疑是非常珍貴的。除了史前的陶罐,還有一些早期玻璃製品,看起來五光十色,流麗繽紛,雖然是18世紀為皇家專用,清朝皇帝深受西方的影響,在紫禁城內建立工作室,鼓勵藝術家學習西方藝術。

2004年3月份,中國嘉德經過調查研究市場需求並反覆論證,首次在四季拍賣會上推出古籍善本專場,立即獲得廣大藏家的熱烈追捧,總成交額達529.2萬元。在此基礎上,本屆四季拍賣會上又專門闢出「來自波士頓美術館中文古籍」拍賣專場,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由此可見,在中國嘉德大力推動下,古籍善本市場已日漸成熟,藏家對古籍善本的專業了解不斷提高,市場價格上升趨勢明顯。

該專場不僅使藏家看到了真正的博物館館藏之品,也為國內博物館和圖書館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目前,國內博物館和圖書館古籍善本的保存工作步履維艱,存量巨大、保存條件差及經費不足是當前的主要問題。而在國外,由於重新確定或調整館藏方向,將部分館藏品委託拍賣用於調整藏品結構屬於常規操作。波士頓博物館將部分館藏中文古籍委託拍賣,既調整了藏品結構又實現了資金周轉,更為國內博物館和圖書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鑑。

相關焦點

  • 日本藤田美術館藏國寶重器將現身紐約
    其中部分堪稱國寶的重器曾讓整個收藏圈熱議,佳士得曾為此攜部分精品於2016年秋拍期間來香港預展,既方便亞洲藏家一飽眼福,更為第二年春拍提前造勢。那麼藤田博物館是怎樣的背景?一批驚世館藏背後又能牽扯出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 波士頓美術館藏敦煌繪畫品
    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Boston)由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聯合籌建,於1876年開館,館藏數量30餘萬件,是世界上著名的藝術博物館。我國的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張萱《搗練圖》(宋徽宗摹)就收藏在這裡。
  • 2018美國東部波士頓紐約費城自助遊攻略(12)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估計都沒明白啥意思...........現如今中美貿易戰,是不是中國也應該雕塑一個,來個投訴無門的感腳的?屋頂畫像和門廳的雕塑,讓人們對館藏的藝術品更多了一份期待和嚮往。最讓人氣憤難過的是,這些個精美的雕塑,都是中國的............
  • 「翁氏家藏」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開展啦!
    捐贈藏品予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2018年12月中旬,波士頓美術博物館隆重對外宣布,館方欣然接受翁萬戈家藏中國書畫的重要捐贈。此次捐贈包括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繡,作品年代橫跨13個世紀,共5個朝代。
  • 鑑賞|波士頓美術館展出館藏莫奈作品,感受光影世界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FA)擁有法國以外數量最多的莫奈作品。2020年是MFA建館150周年,同時也是莫奈的180周年誕辰。MFA近期策劃了新展「莫奈與波士頓:永恆的印象」,展出館藏35幅、以及私人收藏家處借出6幅——總計41幅莫奈經典畫作,時間跨越莫奈整個創作生涯,從1860年代的早期作品,到莫奈後期的印象主義作品《乾草垛》、《魯昂大教堂》和《睡蓮》系列。疫情期間,MFA在線上分享這些令人驚嘆的經典之作。莫奈有志於描繪法國鄉村風景,對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
  • 那個館藏了無數中國國寶的大英博物館
    女兒問我最想去的是哪個博物館,我說British Museum,因為那裡藏著大量中國的國寶,曾經的大英帝國,靠坑蒙拐騙,「順走」了無數的中國國寶,每每想起這事,就心痛不已。今天,這些珍貴的國寶就藏著大英博物館裡。當得知,大英博物館免費向世人開放時,我的怒氣稍微平息一些,畢竟免費讓世人看到中國的文化瑰寶,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 來自寧波的南宋 《五百羅漢圖》 奠定了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中國藏品...
    昨日,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高級訪問學者、中央美術學院邵彥教授在天一閣博物館開講《海外遺珍:美國博物館藏中國書畫》,以學術眼光和實地考察經驗,分享了這些中國古代書畫在美國的分布情況,以及它們前世今生的故事。美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最多的六家博物館分別是: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弗利爾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 水彩書寫人生 劉海粟美術館館藏金立德作品研究展開幕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0月16日報導: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一樓展廳,「漸悟自然——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館藏金立德作品研究展」正在舉行。談起金立德的名字,或許很多人會頗感陌生,但他與藝術教育卻有很多交集。潘思同的弟子、傅抱石的同事、新中國第一代專業藝術院校畢業生、中國水彩畫學會副會長、上海教育學院美術系創始人……一個個頭銜,一段段履歷,無不彰顯了含蓄低調的老先生不平凡的人生經歷。
  • 輝熠異域——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中國古代青銅器
    商 象尊 高17.2cm 寬10.7cm 長21.4cm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這件象尊由兩部分組成—器身是一隻完整的象,體型強壯,長長的鼻子呈『S』形彎曲;象背開口,連接器蓋,器蓋上立一隻與器身象造型幾乎完全相同的小象,只是體積不足器身的十分之一。
  • 彩繪木雕觀音坐像:只將慈眼視眾生(現藏于波士頓美術館)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的館藏物品非常豐富,有古埃及、兩河流域考古文化遺存;有希臘、羅馬文明的展廳;也有歐洲各時期的繪畫流派作品;以及東亞、印度的古代藝術品。當時,因為國內戰亂,許多中國藏家大量拋售藏品,岡倉幾乎每年都帶著自己的助手早崎梗吉來到中國,為波士頓美術館收入了一大批珍貴文物。
  •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共接收翁萬戈235件捐贈,永遠緬懷他
    2018年7月28日,翁萬戈於自己百歲誕辰當天宣布向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捐贈183件文物,為該博物館接受的史上數量最大的一批中國古代文物。近日,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近日刊文悼念翁萬戈先生並透露:2018年底,翁萬戈先生委託子女與博物館溝通,希望捐贈另外183件家藏,2019年,翁氏家族追加了更多家藏,其中涵蓋了家族祖先畫像及先人墨跡。截止至最後一次捐贈,博物館共接收了235件作品。
  • 九大國家重點美術館這五年
    從設計覆審制度到組織實地考察,從各館做法到改進方法,專家小組對首批國家重點美術館予以全面考察,尤其是從美術館的綜合管理、建築與環境、藏品資源、展覽與社會影響、公共教育與公共文化服務五方面進行了認真評估。結果顯示,中國美術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廣東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湖北美術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9家全國重點美術館全部通過了覆審。
  • 日本人收藏的文物中,這8件中國瓷器被他們尊為國寶
    中國古代生產出的精品瓷器,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很多都流落到了海外。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就有八件精品瓷器流落到當地,有的還被尊為國寶。本文就來帶你看看這八件中國瓷器。一、建窯曜變茶盞 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1966年被指定為國寶
  •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館藏陳達《望仙閣》、《青山瓊樓圖》
    中國傳統繪畫中除了以注重筆墨暈染的水墨山水外,青綠山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 陳達 民國 名稱:《青山瓊樓圖》 紙本 尺寸:69×141cm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館藏著名國畫家陳達的這兩幅山水作品畫面工整不亂
  • [杭州]館藏龍井6元1袋 茶博館打造「中國立頓」
    [杭州]館藏龍井6元1袋 茶博館打造「中國立頓」 2008年12月29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波士頓的中國藝術品
    【清】帶捕獵圖的外銷潘趣碗 景德鎮瓷 1722—1735年 來源:《中國美術報》第116期 美術副刊 一 18世紀,新英格蘭和中國之間貿易頻繁與日本藝術品相較,參展的中國藝術品絕大多數是外銷畫和外銷瓷,它們的陳列方式也問題重重,這使得中國藝術品贏得的關注度遠遜於日本藝術品。 1894年,波士頓人首次接觸到中國經典繪畫。時任波士頓美術館日本部主任的費諾羅薩組織了一次京都大德寺藏南宋佛教繪畫展。
  • 「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
    張昱/攝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並舉辦新聞發布會。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位法蘭西藝術院院士163件作品中精選118件作品,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 《中國館藏國家珍寶——中國陶瓷大系》(15卷)出版
    已故中國古陶瓷研究專家、上海博物館前館長汪慶正曾這樣指出。國家「十三五」出版規劃項目《中國館藏國家珍寶——中國陶瓷大系》(15卷)歷經兩年餘時間籌備及編輯,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將在今年上海書展亮相。這套凝結中國幾代陶瓷藝術研究專家及幾代出版人努力的煌煌巨著,可謂我國當今陶瓷專著中工程最浩大、收錄瓷器數量最多的一套中國陶瓷大系。
  • 無法回家的十大中國頂級國寶,大英博物館獨佔其三,件件讓人心痛
    中國是世界上文物外流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僅入藏各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就有大約164萬件之多,而在私人藏家手中的則更是不計其數。這些國寶絕大部分都是清末至近代,西方列強利用各種手段從中國各地掠奪或洗劫的,並且至今歸還寥寥。 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無法回家的十大中國頂級國寶。
  • 「藝心同音——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美術館藏作品研究展」在中國美術...
    2020年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藝心同音——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美術館藏作品研究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展為「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入選項目」。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收藏古今中外各類美術作品12萬餘件,其中國際美術作品3500餘件。展覽從中國美術館藏品中遴選出20世紀以來中外藝術名家作品46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