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的波士頓美術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擁有藏品數量約50萬件。其也以豐富的東方藝術品收藏聞名於世,尤其該美術館收藏的宋、元繪畫數量在全美排第一,一共有213幅。
波士頓美術館
1876年,波士頓美術館正式開放民眾參觀。當年恰逢美國獨立一百周年,費城舉辦了一個萬國博覽會,博覽會有中國館,也有日本館。波士頓美術館的創辦者們都參觀了這個博覽會,當時就買了一些中國陶瓷。
在博覽會上,大家對日本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決定去一趟日本,了解那裡的文物狀況。其中的幾個人後來就在日本定居了,其中包括一位叫費諾羅薩的教授。他留在日本教西洋美術史,還在當地成立了藝術學院。在那裡,費諾羅薩開始研究日本藝術,並進行收藏。當時日本人非常迷戀西方,不太關心本國的歷史與藝術,所以費諾羅薩買到了很多古董藝術品。後來,費諾羅薩帶回了美國一大批藏品。
費諾羅薩還引薦他的日本學生岡倉天心到波士頓美術館工作。岡倉天心不但對日本藝術有研究,對中國藝術也很感興趣。他很早就去過中國,研究過中國藝術史,所以他也協助波士頓美術館收藏中國藝術品。岡倉天心為波士頓美術館購買的中國藝術品中,有不少來自於日本。就繪畫而言,波士頓美術館早期收藏的中國畫就反映了日本人的品位。當時美術館與中國沒有太多的聯繫,可以說是通過日本來了解中國的。
岡倉天心後來成為了波士頓美術館的亞洲部部長,正是在他主管的1911年到1930年代,波士頓美術館收入了大量唐、宋、元的繪畫。
辛亥革命時,許多中國藏家大量拋售藏品。當時,岡倉天心幾乎每年都去中國,他的學生早崎幸吉在當地幫他張羅藝術品買賣網絡與渠道,為波士頓美術館收入了一大批珍貴文物。波士頓美術館館藏的南宋陳容的《九龍圖》據說就是早崎所經手的。
南宋 陳容的《九龍圖》(局部)
那時收進波士頓美術館的還有據傳為宋徽宗所作的《摹張萱搗練圖》和《五色鸚鵡圖》也都被波士頓美術館所收藏。在《摹張萱搗練圖》中,宋徽宗臨摹了他所收藏的唐代《搗練圖》,所以畫中的女人都看起來像胖胖的唐朝仕女。
北宋 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
北宋 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局部)
北宋 宋徽宗《五色鸚鵡圖》
北宋 宋徽宗《五色鸚鵡圖》(局部)
有一座隋代金銅佛群像,是十九世紀後期在河北趙州橋附近出土的,後來被端方收藏。端方是滿人,當過兩江總督。1911年,他在四川被起義新軍殺死。辛亥革命後,端家需要錢,決定出售端方的藏品。這座金銅佛群像先被賣到日本,後來被轉手賣給了波士頓美術館。佛像的表情非常動人,安詳又憐憫。
隋 「金銅佛群像」
波士頓美術館中國藝術品的最大捐贈者是鄧曼 羅斯,他曾捐贈了一批中國書畫,其中最為珍貴的,是5張描繪羅漢的南宋早期繪畫。有可能是1178-1188年間周季常和林庭珪的作品。南宋時期,寧波郊區的一座廟請一些畫家畫一百幅畫,每幅畫中必須有五位羅漢,所以總共五百位。作品畫得非常精細寫實。這些畫在廟裡陳放了約一百年。13世紀時,寧波和日本貿易往來密切,也有不少日本人到寧波研究佛學。這五百羅漢圖恰好被日本人看到,將它們買下,帶回了日本,留在京都的大德寺中。1894年,當這批畫中的44件赴美國參展時,被鄧曼購到其中的5幅。波士頓美術館館藏的中國國寶都是怎麼得來的?
南宋 周季常《五百羅漢圖軸:應身觀音》
1853年,鄧曼 沃爾多 羅斯出生於美國辛辛那提市。鄧曼的父親是精明的企業家,與自己的兄弟一起在波士頓北部開辦企業掙了很多的錢。1871年,鄧曼進入哈佛大學學習歷史。鄧曼最後跟隨歷史學家約翰 亞當斯拿到了美術史的博士學位。1884年,鄧曼的父親去世,給他留下了很大的遺產,使他可以一生都週遊世界,對藝術、繪畫研究和收藏。鄧曼後來被任命為波士頓美術館的董事,在他一生中,他向波士頓美術館贈送了11000件藏品。
1886年,鄧曼開始去歐洲旅行,去欣賞歐洲的古典傑作。後來,他們又前往墨西哥、和亞洲旅行。一路上,他頻繁與古董商見面,大量收購東方文物。
1913年,鄧曼向波士頓美術館捐贈了一尊東魏石質菩薩像,它出土於洛陽白馬寺,是鄧曼在巴黎古董商保羅 馬龍的店鋪中買到的。
鄧曼捐贈的另一幅著名繪畫據傳是初唐時期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這成為了波士頓美術館的鎮館之寶。1928年,日本裕仁天皇登基時,東京曾展出過這幅畫,之前,它屬於中國福建省的一個林姓家族。1931年,鄧曼 羅斯通過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買到了《歷代帝王圖》。
唐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
《歷代帝王圖》,設色絹本,縱51.3釐米,橫 531釐米。共畫了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漢昭帝劉弗陵,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吳主孫權,蜀主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加上侍從等共四十六人。畫家力圖通過對各個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畫,揭示出他們不同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那些開朝建代之君,在畫家筆下都體現了「王者氣度」和「偉麗儀範」;而那些昏庸或亡國之君,則呈現委瑣庸腐之態。畫家用畫筆評判歷史,褒貶人物,揚善抑惡的態度十分鮮明。人物造型準確,用筆舒展,色彩凝重。《歷代帝王圖》的藝術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畫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繪畫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歷代帝王圖》,曾經宋代富弼、楊褒、吳升、周必大等人收藏,南宋時入內府,清代輾轉於李吉安、蔡友石、孫星衍、李佐賢等之手。曾經參展於民國18年(1929年)在日本東京舉辦的《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最後的中國收藏家為大連的梁鴻志,據記載是從此人手中流落海外的。
波士頓美術館還有一件北宋汝窯的青瓷盤。全世界只有六七十件汝窯器存世。美國一共有四件,其他三件分別在克利夫蘭博物館、聖路易美術館和費城博物館。
北宋 「汝窯青瓷盤」
宋代「水月觀音」是波士頓美術館向山中商會買的。這是一家日本人經營的古董店。他們趁中國比較亂的時候在中國收購藝術品,然後向歐美出售。觀音的背後有很多字,說明它來自山西稷山縣。大約在明代,稷山縣有位官員出錢幫助修復了觀音,為這尊觀音上過漆。
宋代 金銅 「水月觀音」
ps: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的館藏物品非常豐富,有很多藏品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真跡。展品有按地理位置分布的,也有按展品類別分布的。從地理位置上分,有亞洲館、非洲館、美洲館、歐洲館等。按展品類別分,有古典藝術、樂器、當代藝術、歐洲繪畫等。由於展館眾多,展品豐富,如果每件展品都要細看一番,那就是在博物館呆上三天,也許就看不完全部展品。所以,只有波士頓當地市民才有可能對每件展品都品味一番。對大多數遊客來說,全都只能走馬觀花地瀏覽一下,或是對自己感興趣的展館進行重點參觀。
古典藝術品是該館的重要藏品,包括中國古代書畫精品,古希臘、古羅馬、伊特拉斯坎的青銅、陶瓷、雕塑、錢幣、寶石、金銀器、玻璃等。該館還擁有世界上除法國外最大的C.莫奈繪畫館和世界第一流的19世紀美國藝術館。它的埃及古王國實物收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1927年該館設立附屬藝術學校。1979年該館在波士頓市中心法納爾大廈商場設立了分館。該館定期出版學術雜誌《美術博物館館刊》。
2001年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展出了「東方的轉變:中國陶瓷」。79件陶瓷作品中有新石器時代的穀倉,因為在一個廣口陶罐的頂部有一個人類頭部的造型。在當時的條件下,無疑是非常珍貴的。除了史前的陶罐,還有一些早期玻璃製品,看起來五光十色,流麗繽紛,雖然是18世紀為皇家專用,清朝皇帝深受西方的影響,在紫禁城內建立工作室,鼓勵藝術家學習西方藝術。
2004年3月份,中國嘉德經過調查研究市場需求並反覆論證,首次在四季拍賣會上推出古籍善本專場,立即獲得廣大藏家的熱烈追捧,總成交額達529.2萬元。在此基礎上,本屆四季拍賣會上又專門闢出「來自波士頓美術館中文古籍」拍賣專場,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由此可見,在中國嘉德大力推動下,古籍善本市場已日漸成熟,藏家對古籍善本的專業了解不斷提高,市場價格上升趨勢明顯。
該專場不僅使藏家看到了真正的博物館館藏之品,也為國內博物館和圖書館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目前,國內博物館和圖書館古籍善本的保存工作步履維艱,存量巨大、保存條件差及經費不足是當前的主要問題。而在國外,由於重新確定或調整館藏方向,將部分館藏品委託拍賣用於調整藏品結構屬於常規操作。波士頓博物館將部分館藏中文古籍委託拍賣,既調整了藏品結構又實現了資金周轉,更為國內博物館和圖書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