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現巨型鯨魚雕塑:用藝術引發環保意識

2020-12-25 網易旅遊

據悉,這頭鯨魚是比利時人創作的一個藝術品,目的是展開一場關於環境的對話。

(原標題:西班牙現巨型鯨魚雕塑:用藝術引發環保意識)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6日報導,近日,西班牙馬德裡附近的塞戈維亞大橋下的池塘裡出現了一尊栩栩如生的鯨魚雕塑。路人敬畏地凝視著,並拍下了這一令人震驚的景象。

9月14日拍攝的一段視頻中顯示,這頭鯨魚「躺」在塞戈維亞大橋附近的池塘裡,工作人員穿著白色工作服檢查它。這個15米長的龐然大物看得路人們目瞪口呆,他們走上前去觀看,然後紛紛拿起手機拍照。

據悉,這頭鯨魚是比利時人創作的一個藝術品,目的是展開一場關於環境的對話。馬德裡市議會說:「這是為了讓人們通過藝術來思考他們想要居住的城市類型,以及他們在保護環境方面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王濤_NBJ9727

相關焦點

  • 鋼鐵雕塑藝術家攜環保藝術作品走進望城
    ▲鋼鐵雕塑作品走進田園。軸承、扳手、閥門……你見過由「廢銅爛鐵」變成的騰飛天馬、萌動靈猴、威武巨龍嗎?日前,鋼鐵雕塑藝術家侯中民攜帶40多件歷時8年精心創作的環保藝術作品,走進長沙市望城區青天寨現代農業種植園,把冰冷的鋼鐵環保藝術雕塑放進綠色盆栽菜園。侯中民從長沙理工大學美術系畢業後一直從事攝影。一次,他在為一個用廢棄零件做出的鋼鐵雕塑拍照時,被其強烈的視覺衝擊感所震撼,就開始逐漸嘗試一些鋼鐵雕塑原創,一發不可收拾。
  • 美媒:貴州劍河縣「仰阿莎」雕塑巨型雕像引發爭議
    來源:環球網美國《紐約時報》11月26日文章,原題:一座紀念美神的雕塑引發爭議 仰阿莎安詳微笑著俯瞰層巒疊嶂的綠色景象,以歡迎姿態伸出手。建造在貧困地區的雕塑尤其引發爭議。一些地方官員正沿襲無錫市的模式——該市建造的一尊高大佛像吸引了大量遊客。但近來建造的一些巨型雕塑缺乏同樣的吸引力。仰阿莎所在的劍河縣位於貧困地區,這令其遭到不少批評。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說「把這些錢用於減貧會更好」。但支持者們說,該雕塑及其代表的地區所能夠提供的,不僅是一座沒有思想的建築。
  • 被大漠擁抱著的孩子,巨型嬰兒雕塑《大地之子》已在瓜州落成
    近期,一座長15米、高4.3米、寬9米趴伏在地、恬然入睡的巨型嬰兒雕塑《大地之子》在甘肅省瓜州縣紅山坡戈壁灘上落成。成為一處壯觀的沙漠景觀。被大漠擁抱著的孩子,巨型嬰兒雕塑《大地之子》已在瓜州落成雕塑《大地之子》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董書兵教授創作。通過對當下全球大型雕塑的梳理和研究,對目前國內可運用的大型雕塑創作材料進行應用嘗試後,選定以紅砂巖為主要材質,利用三維掃描獲取模型數據,再分塊進行3D雕刻,最後逐塊雕砌安裝成型的大型戶外主題雕塑作品。
  • 看看鄰國的巨型雕塑什麼樣(俄羅斯篇)
    建於1967年,以紀念二戰期間著名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紀念碑高85米,是伏爾加格勒的主要標誌物,從城區、伏爾加河等不同地方都會遠遠看到該巨型雕像。紀念碑85米高,「母親」雕像高52米,她右手舉著一把長33米的利劍,左手呈現召喚姿勢,昂首挺胸,氣勢恢宏。該座紀念碑的總重量為8000噸,僅劍的重量就有14.6噸。
  • 調查顯示:西班牙是「最具環保意識」的國家之一
    中國網8月4日訊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8月3日報導,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基金會最新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歐盟的十個國家裡,大部分國家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在飲食上,他們會減少攝入肉類和含農藥的蔬菜。該調查結果把西班牙列為「最不唯物主義和最具環保意識」國家之一,同時位列其中的還有丹麥,瑞典,法國,義大利和德國。
  • 「大鯨魚」裡遊出了「小鯨魚」!上海兒童藝術劇場今年有的不止好戲
    2700餘場劇目,觀眾人次超過126萬,經過六年運營,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用藝術「餵飽」了一批批的孩子。 日前,這座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大鯨魚」的劇場亮出了2020年演出季的節目冊,圍繞「經典、創意、快樂」的40個主辦演出節目,好戲迭出。
  • 關公上去了地基卻下沉了,巨型雕塑是景區不能承受之重?
    北京大學規劃學博士、博看文旅公眾號負責人劉傑武告訴新旅界(LvJieMedia),通過打造巨型雕塑形成景區地標,是塑造景區爆點最快的路徑之一。在很多景區資源匱乏或者一般的地方,打造巨型雕塑相當於短時間內從無到有創造景區資源。其次,建成巨型雕塑後,當地通過申報其在國內或者世界範圍內的唯一性後,可以迅速拉高城市或者景區的旅遊資源級別,無論是對景區營銷還是對遊客的吸引都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 KAWS新雕塑空降長沙IFS SEEING/WATCHING引發討論熱潮
    近期雕塑作品的各組件    深夜抵達長沙   更是引發了大家的討論熱潮   以及對雕塑安裝進展的熱切關注   昨日,雕塑正式吊裝中   *雕塑吊裝中   巨型雕塑8米高   他們將成為長沙的一員   在城市中心   以最佳角度俯瞰   長沙
  • 從一根木頭到4米長的巨型章魚木雕,創作過程曝光
    近幾年網絡變得越來越發達,人們對藝術的喜愛和關注程度變高,難免會探究一些精彩的作品是如何創作而成。許多藝術家也十分大方地將他們創作藝術品的過程拍攝下來供大家欣賞。創作這座巨大章魚的藝術家名叫傑弗裡·麥可·薩穆多斯基,從事木雕藝術行業已經三四十年的時間,精彩的作品也不計其數,這座木雕章魚在傑弗裡·麥可·薩穆多斯基的作品中,算是較為大型的雕塑,藝術家傑弗裡·麥可·薩穆多斯基也對這座雕塑十分滿意。
  • 環保插上藝術的翅膀 深圳國王學校創新「娃娃們」的社會責任啟蒙
    深圳2020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自9月1日起,深圳全面實施《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為了倡導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從小培養學生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近日,深圳市南山區坎特伯雷國王學校(如下簡稱「深圳國王學校」)創新開展一系列與Recycle相關的學習活動,將環保理念教育融入其中,在「娃娃們」心中種下環境保護的種子
  • 400億爛尾樓後,貴州又現50米高巨型雕塑,上癮嗎?
    雕像2016年開工,現高度有20多米,建成後高度有50多米。 網友見狀操壞了心,削山劈嶺的就建了個這?值得嗎? 貴州出了名的「家境比較困難」,別又是跟獨山縣似的,花了政府400多億,欠了一屁股債,結果搞了一堆怪異恢弘的破門樓子。
  • 西班牙留學丨西班牙藝術留學申請流程
    (1)專業藝術教育  適用於西班牙中學教育階段,中學階段教育分為義務教育及非義務教育,中級職業藝術設計為非義務教育。學制為6年制。  (2)職業藝術教育  職業藝術教育主要涉及音樂及舞蹈職業教育和中級及高級設計及雕塑藝術。為進入相關專業學習,須通過專業考試。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西方雕塑與我國古代雕塑
    亨利摩爾評價他時說:「自哥德式藝術以來,歐洲的雕塑上都長滿了青苔、雜草,表面繁瑣累贅的東西蓋住了形體。直到布朗庫西出現,才徹底清除了這些多餘部分,使我們重新有了形體的意識。」20世紀的上半葉是雕塑領域空前活躍的時期,各種風格的雕塑層出不窮,藝術家們採用各種新的藝術觀點和抽象形式,試圖表現一種永恆和絕對的精神。他們對雕塑的體量與空間的關係提出了新的理解。
  • 57米的關公,88米的苗族女神,巨型雕塑能帶來什麼?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趙志疆 近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的「仰阿莎」雕塑再次引發爭論。今年3月剛剛宣布脫貧的劍河縣在2017年投資8600萬建設了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劍河縣人民政府官網2017年公示信息顯示,仰阿莎雕塑預算耗資8600多萬元,高度總高88米,其中人物高度66米,基座高度22米。同年12月16日,經世界紀錄認證機構現場測量核實,該雕塑被確認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並頒發了世界紀錄證書。不久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一則通報,主要內容是,湖北省荊州市巨型關公雕像項目和貴州省獨山縣水司樓項目需要整改。
  • 「木頭人」的思考——美國陶瓷雕塑家用逼真的作品提醒我們注重環保
    這個作品是一位年輕的美國陶瓷藝術家所作,他的名字叫Christopher David White,尤為喜歡用黏土來創作逼真寫實充滿深意的雕塑作品。他很注重作品細節,很多作品讓人以為是木頭做的,嘆為觀止!Christopher David White,2012年畢業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陶瓷藝術系,並獲得了學士學位。
  • 用蠟筆做雕塑
    赫伯·威廉士也是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一位流行音樂歌手,發行過唱片,在業界頗有知名度,他躋身當代裝置藝術創作,並非是用蠟筆來畫畫,而是把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利用蠟筆製作出許多栩栩如生的雕塑藝術品。本次「蠟筆達人展」的許多展品由細小的彩色蠟筆製作的雕塑組成,展品造型別出心裁,充滿想像力。蠟筆是兒時常用的繪畫工具,然而極少人知道它自身也可以作為材質製作藝術裝置。
  • 俄羅斯最著名的10座巨型雕塑,每一座都沾滿了血和淚!
    就當今世界而言,除了中國和印度特別痴愛製造巨型雕塑之外,俄羅斯也算得上是最熱愛巨型雕塑的國家了。俄羅斯人雖然搞經濟的能力不行,但是在藝術文化領域的水平卻令人瞠目結舌,俄羅斯不僅有大量的巨型雕塑,而且每一座雕塑背後都隱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意義。
  • 吳為山:用雕塑講述中國故事|藝術|雕塑作品|齊白石_網易訂閱
    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作品的這份深情,這份友誼,這份真情,將載入中法藝術交流史。」2020年11月25日,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捐贈揭幕儀式上說。  多年來,吳為山致力於中國文化精神在雕塑創作中的獨特表達,致力於中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
  • 300餘噸巨型雕塑《錢王射潮》杭州揭幕
    300餘噸巨型雕塑《錢王射潮》杭州揭幕 2008年10月24日 01: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杭州10月23日電(記者 龔讀法 實習生 王磊 通訊員 濱宣)日前,歷時兩年的巨型雕塑
  • 遊覽西班牙 去看 歐洲首家水下雕塑博物館
    資料圖片    經過歷時近3年的籌備,歐洲首家水下雕塑博物館於去年年底全面落成。博物館位於西班牙的蘭薩羅特島水下10多米的海床上,共展出300多具真人大小的雕像,分12處安放。    這家名為「大西洋博物館」的水下雕塑博物館由英國藝術家賈森·德凱爾斯·泰勒一手打造,是他自2006年開始水下藝術作品創作以來的又一驚人之舉。    泰勒既是雕塑家和攝影師,還是自然主義者,熱愛潛水。他的水下雕塑採用酸鹼度為中性的材料製成,能夠保存數百年,隨著時間流逝,雕塑逐漸轉變成人工珊瑚礁,有珊瑚在上面生長,魚群在雕塑中安家,作品與海底環境更加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