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書畫原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書法臨帖的的意境及墨法簡述:
臨帖先是要打進去,然後要再拉出來,拉出來的形態有多種,各人的情況都不一樣。行筆變速太快易造成腰力弱,顯得太匆率,在審美感覺上讓人感到「急」,藝術意境上不沉穩。寫大篆線條內質要深沉,不能過於誇張抹、擦的筆法,抹擦的線條雖外表鬆動,但內在不沉實。功力與性情二者要越來越貼合。寫墓誌,橫、豎筆畫的起筆處多增加一些直切的筆法,能體現肯定、果斷的精神。
書法除黑線外,還有灰線。墨色、墨態是營造書法境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淡墨中必須體現出美學層次,體現出濃淡變化,若無變化,則平勻,與全部濃墨無異。有意於濃淡不可取,要防止「花」,整體色彩亦要和諧。用淡墨要特別強調線條的筋骨。毛筆含墨點水有正點、側點,在水和墨還未達到調勻的狀態時書寫,墨色變化就會好。
墨色變化的因素主要有幾方面:1、用筆速度不等勻,墨的流動量不均等。2、蘸一筆寫若干線條,墨量由多到少,墨色發生變化。3、用水的量、角度不一樣。
嚴仲良行書品鑑
筆法要有古意,趨向於樸素,而不趨向於妍美。應不著急追求妍美、表面漂亮,否則線條內涵不容易充實,要追求「廣」和「深」。不能太強調一定要寫出什麼不同的風格,否則將走上造作之路。無論臨摹或創作,書法形式美的基礎是對立統一的規律,其次是情感因素。要以對立統一規律來審視書法的形式能否成立。
書者書法特點介紹:
嚴仲良孜孜不倦地研習書法藝術。作品融各家之所長,楷書中含魏隸韻味,行書中含魏篆之意,獨創自己的風格。嚴仲良是企業家,是儒商,對社會和人生自有獨特的理解,其書法作品有一種雄奇豪放,而又坦誠古樸的風貌。
嚴仲良最出色當為小楷。一幅幅小字長卷,宛如和風細雨,纖巧優雅,清新自然,而又端正有力,一如作者之為人,謙遜低調,溫文爾雅,但出言擲地有聲,極有原則和主見。
行書點畫及墨法技巧概述:
行書常常出現將分開的點畫連起來寫的現象,這就是點畫簡化。輕者由牽絲相連,使點畫成串,重者把數筆寫成一筆。如三點水旁可簡化成兩筆甚至一筆,四點底可用數筆或一筆代替。
溼墨是指筆中含水多,書寫出的點畫的豐腴。倘筆力不足,運用溼墨會出現見墨不見筆,成為有肉無骨的「墨豬」。墨法技巧頗多,笪重光說「磨墨越熱,破水用之則活;蘸筆欲潤,蹙毫用之則濁。」康有為也總結道:「幹研墨則溼點筆,溼研墨則幹點筆。」除了水墨變化的技巧外,蘸墨次數及蘸一次墨寫的字數的多寡所形成的由濃到枯的節奏變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墨法技巧之一。如果『副作品之中同時出現枯溼濃重的變化,可增強作品的韻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