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北宋書法真跡,米芾行書《張季明帖》
米芾主張「真趣」,實際上就是主張書家要表達自已的真性情、真思想、真趣味、真愛好,不必一味模擬前人, 淪為書奴, 更不可矯揉造作, 陷於醜怪。「字有八面」是米芾「真趣」論對藝術實踐的具體要求:結字要靈活多變, 用法要豐富多樣, 總之要把字寫「活」,寫出「性格」。觀米芾書法, 點畫飛動, 無拘無束, 仿佛一顆自由的心在紙上躍動, 正是其「字有八面」的明證。
-
蘇軾行書《榿木卷帖》
《榿木卷帖》,又稱《書杜工部榿木詩卷帖》(杜甫堂成詩)。原臺北蘭千山館藏 現寄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蘇軾跋文為:「蜀中多榿木,讀如欹仄之欹。散材也,獨中薪耳。然易長,三年乃拱。故子美詩云『飽聞榿木三年大,為致溪邊十畝陰』。凡木所芘,其地則瘠。惟榿不然,葉落泥水中輒腐,能肥田,甚於糞壤,故田家喜種之。得風,葉聲發發如白楊也。吟風之句,尤為紀實雲。籠竹亦蜀中竹名也。」共12行103字。
-
蘇軾50歲行書《陽羨帖》旅順博物館鎮館之寶!
蘇軾行書《陽羨帖》,27.5×22.6cm,書於1085年(元豐八年),旅順博物館藏。此帖為蘇軾有關陽羨買田信札的後半部,雖只有60餘字,然字裡行間風流勝賞。其書體剛健阿娜,綿裡藏針,足見其秀偉之氣,系蘇氏晚年手筆,帖中鈐有元、明、清三代收藏者印章及清內府藏璽。有「抽」字編號,元代郭畀、陸友,明代沈周、崔深、項元汴,清初元揆曾收藏此帖。傳聞當年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攜帶大量歷代內府所藏的字畫名跡,偷偷密藏於東北(長春)偽宮「小白樓」,蘇軾此札亦在其中。日本投降後,溥儀倉皇逃命,不少宮內寶物棄之於「小白樓」中。
-
懷仁集字《千金帖》,後世行書學習的寶典,米字帖手機版更易讀帖
於是便有了傳承至今的「集字」的方法,就是自名家的帖上選字,重新組合為一篇文章、一句詩文,傳為美談,而且被視為風雅。最先集字的,且最為知名的大概要數唐代懷仁的《集王聖教序》了。因其完美地收錄王羲之行書精華,且單字最多,變化最為豐富,故歷來之書法人無不將其奉為圭臬,可謂學王的寶典。明代的王世貞曾評說此碑「備極八法之妙,真墨池之龍象,蘭亭之羽翼也。」
-
任政先生的45幅行書真跡展,被譽「行楷第一帖」,專家:印刷字
任政任政先生的書法,是公認的行書大家,甚至便成了公用標準字,但從書法角度看,不耐欣賞,越看越少趣味,得不剄愉悅感,他的字俗氣少韻致,適合公用,但缺藝朮味道,小學生習字是好範本,但作為藝朮去欣賞則太差小編認為:在當今書協一些以畫字為能的頭領、權威評委、教授眼中,這種體現帖學精神的書法是「俗書」,沒有「創新」,不是「藝術」。其實,這才是接地氣的真書法,好書法,繼承了中華書法的優秀傳統。全國書協那些號稱「大師」的有幾個書法能比得上?早在1979年,國家需用一種標準的行楷來規範報刊雜誌中的用字,於是向書法界招標。
-
三大行書中,蘭亭序 與 祭侄文稿書寫自然,而 寒食帖 則稍顯作做
在三大行書中,說《寒食帖》更接近於今天的創作,這種說法我很認同。古人的書法經典作品在意境上,遠勝於今人的書法創作,儘管在風格技法等技巧性方面,今人書法創作水平也許已經不輸古人,但在作品的文化內涵上,在藝術感染力方面今人卻遠在古人之下。
-
3500個常用字草書帖欣賞,學現代草書的第一選擇,好帖請收藏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我覺得寫字又不是打籃球,要會用力,腕用力送不到筆端字仍無力。
-
著名青年女書法家楊芸熙,行書《蒙惠帖》欣賞,承襲古帖的好書法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著名女書法家楊芸熙精美行書《蒙惠帖》欣賞:書者介紹:楊芸熙,女(1990-5-25--)生於遼寧鞍山曾用名楊洋,現用名楊芸熙,字號芸熙,齋號榮熙齋,雲雀館,在網絡上有"中國臨趙孟最好的美女書法家"的美譽,當代畫虎名家楊恆林之女,中國國畫名家、獨立藝術家陳仕彬先生的弟子。
-
名家法帖:天下第七行書——歐陽詢《季鷹帖》
《季鷹帖》 《季鷹帖
-
現代行書創作的標書範本,筆意雋秀章法自然,網友:學書法的好帖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行書的筆意及行書的空間意識簡述:行書中所要夾雜的草字,也要選擇為群眾所熟知、經常見於應用的寫法。
-
天下行書前十位,米芾《蜀素帖》僅排在第八位,而第一名是他
他的行書作品《松風閣》,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善藏鋒,注意頓挫,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結體從顏魯公《八關齋會報得記》來,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
-
陳從龍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精品書法作品欣賞高清收藏版
陳從龍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釋文:晉王羲之書法入神,一傅至獻之而筆法似之,豈一家授受有專門之秘,不然何千載而下,竟無有能似之者。國朝以來,惟吳興趙子昂學古,書法多蓄周、秦、漢、晉篆隸真草碑刻以善書名,當時其博古所得者多矣,至其書又自成一家,獻之保母帖書法之精,真本似此不可多得矣,由興寧幽壙所藏,而其志已知其後,八百載復出,今是帖自子昂四傅,而至豫章、龔本立,古物去留固是有數,獻之志壙,而卜年顯晦如期,豈書法之神,而數亦神耶。至正十七年六月廿日,長沙陳從龍題《保母帖》後。
-
行草書法標準帖,寫好字的首選範本,字體溫潤流美清雅俊健,好帖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行書的點千變萬化,多姿多態,在結體上也是點睛之筆。點在行書在大體可分為三類:一是字的結構本身的點;二是由於行書字形變化而派生出來的點;三是本來結構中沒有點,但是為了裝飾和平衡結構而附加的點。行書結體靈活多變,它在入規矩而出規矩之間,達到情感上的自由抒發。
-
當代極品草書常用字臨習帖,筆走龍蛇行書流水,楷草對照的好作品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丁文雋在《書法精論》中精闢地指出:「就一字觀之,真之結構密而大草之結構疏,就全幅觀之,真之結構疏而大草之結構密。」以人求異之心而論,草書之章法最異,最能滿足人們求異心理的需要,最能吸引人的視線。
-
蘭亭序乃第一行書,那第五行書是什麼?
第一天下聞,第二無人知 要是問你中華前五行書是什麼,蘭亭序肯定脫口而出。蘭亭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 作者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
董其昌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高清大圖
董其昌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釋文:書家得宋拓已為罕見,況唐拓乎?
-
學行書筆法,這些經典名帖必不可少!
談到學行書,許多人都只重視具體步驟和方法。其實在學行書前有個問題一定要弄清楚。那就是學習行書認識和態度方面的問題。
-
書法並非都是古人好,此帖筆勢犀利,超越古人之法,範笑歌行楷上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初學者的選帖及行楷特點簡述:作為初學者來說,選好第一個帖尤為重要。如果第一個帖不好,卻己養成此帖的書寫習慣,再要改弦換轍就「積重難返」了。譬如學語言,第一個「帖」如果是南方話,改學普通話,就難免帶有南方口音。當然,事在人為,第一個帖的積習是可以得到徹底改變的。
-
學行書,中國書法史上五大行書你總要選一個!
第一天下聞,第二無人知 要是問你中華前五行書是什麼,蘭亭序肯定脫口而出。蘭亭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 作者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
清朝狀元王傑行書作品欣賞,筆勢雋秀飄逸,結體筋骨老健,好書法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清代書法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