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隨著社會的發展,個體情感的滿足、生命力的弘揚必然要求藝術突破人倫教化的束縛。晚明思想家李贄的「童心」說就是這種要求的必然產物:「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李贄要求以「童心——真心」作為創作基礎和方法,得到徐渭、袁中郎、湯顯祖、馮夢龍等各藝術領域主要人物的極力讚賞和推崇,終於促成了晚明浪漫主義藝術風潮。
米芾的「真趣」論何嘗不是書法藝術領域的「童心」說!米芾主張「真趣」,實際上就是主張書家要表達自已的真性情、真思想、真趣味、真愛好,不必一味模擬前人, 淪為書奴, 更不可矯揉造作, 陷於醜怪。「字有八面」是米芾「真趣」論對藝術實踐的具體要求:結字要靈活多變, 用法要豐富多樣, 總之要把字寫「活」,寫出「性格」。觀米芾書法, 點畫飛動, 無拘無束, 仿佛一顆自由的心在紙上躍動, 正是其「字有八面」的明證。
不過, 米芾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思想家, 他並未將其觀點提升到理論化、系統化的高度;北宋也不象晚明, 晚明的在野文人普遍有一種反傳統意識。否則, 米芾的藝術精神何至於要等到晚明才得到徐渭、王鐸、張瑞圖、黃道周等浪漫主義大師的普遍繼承和大力弘揚。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收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北宋書法真跡,米芾行書《張季明帖》。
米芾行書真跡欣賞
米芾行書《張季明帖》 紙本。
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釋文
餘收張季明帖。雲秋氣(衍字點去)深,不審氣力復何如也,真行相間,長史世間第一帖也。其次"賀八帖"。餘非合書。
局部放大圖片
【感謝閱讀,更多碑帖,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