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誕生了很多珍貴的文物,但因為晚晴的衰落,致使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我們的大門,搶奪了我們不少文物,這些文物至今還珍藏在這些外國博物館中。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了我國兩個定窯寶物,是北宋時期的文物!
東京國立博物館建立於1872年,位於東京臺東區,展館面積1.4萬餘平方米,是日本最大的國家級博物館。館內約有11萬件藏品,中國文物數量在一萬件以上,這些藏品類型包括骨器、瓷器、書畫、青銅器、飾品等,每一件都很具有歷史研究價值。
而在我國流失海外的定窯文物中,日本收藏的數量最多,這些定窯作品大多珍藏進了這座東京國立博物館裡。其中有兩件特別有名,一件叫做定窯白瓷蓮花紋缽,一件叫做定窯白瓷金彩雲鶴唐草紋碗。兩件定窯皆是北宋年間的文物,至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
定窯是宋朝六大窯系瓷器之一,由唐朝的邢窯白瓷加工演變而來,因為當時這批瓷器統統交由定州管轄,因此叫做定窯。我國古代的所有定窯中,數北宋年間的最為出名,也最為珍貴值錢。定窯瓷器中,以燒制白瓷為主,偶爾也會燒制其他顏色的瓷器,但在大家的認知中,白瓷才能算得上定窯中的極品。
而被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北宋定窯白瓷金彩雲鶴唐草紋碗和北宋定窯白瓷蓮花紋缽正好用的是上等白瓷燒制,一個高5.6cm,口徑17.6cm,一個高8.3cm,口徑18.7cm,碗的高度和口徑比列剛好恰到好處,使碗看上去非常和諧美觀,在定窯中實屬罕見。
1894年,日本對中國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獲勝後,強迫清政府籤訂了不平等條約,裡面除了割地賠款之外,還向日本開放了好幾個通商口岸。從此日本的商品開始輸入到中國,中國的文物也逐漸開始流失到日本。1931年,小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後,由於他的戰略物資不足,便制定了以戰養戰的策略,從中國大肆收撈值錢的東西,這些值錢的東西一部分被變賣來購買戰爭所需要的物資,另一部分被運回日本。
1945年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後,咱們對小日本比較寬容,沒讓他們割地賠款,也沒讓他們交還從我們國家掠走的文物,所以到今天為止,這些文物還存放在小日本的各大博物館裡。
時至今日,小日本的很多博物館都需要買門票進去才能參觀,這也就罷了,小日本還不承認曾經請略過我們,屠殺過我國人民,甚至還不願承認這些文物是從我國搶奪過去的。在他們的心中,這些東西一開始就是他們自己的文物,但文物雖然不會說話,文物下方的標籤、烙印終究寫的是北宋定窯、中國文物。
而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北宋的國家就只有中國一個,大家說,小日本這是不是打自己的臉,小編在想,每次當他們把這些藏品從藏品庫中拿出,看到下面寫著的幾個字,而自己嘴上說是自己國家的文物時,不知道他們心中會不會感到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