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錯誤的能源政策,肇致荒謬的決策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臺媒:錯誤的能源政策,肇致荒謬的決策

2018-03-20 14:39:27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2018年03月20日 14:3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 

  臺媒:錯誤的能源政策,肇致荒謬的決策

  臺灣核二廠二號機決定重新啟動、深澳電廠環評過關之後,臺當局「經濟部」電價費率委員會隨即於日前決定,自四月起較大用戶電價調漲3%。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此系列作為證明民進黨當局能源政策完全失敗,顯示民眾將面臨電價全面上漲及空汙加劇的威脅。全球電廠都在推動「無煤化」,各國家和地區陸續訂定「減煤」甚至「無煤」行動目標,只有臺灣地區用燃煤電廠彌補非核及再生能源跟不上的供電落差,這種做法既背離國際趨勢,更以犧牲民眾健康為代價。

  社論摘編如下:

  核二廠二號機決定重新啟動、深澳電廠環評過關之後,臺當局「經濟部」電價費率委員會隨即於日前決定,自四月起較大用戶電價調漲3%。凡此系列作為證明民進黨當局能源政策完全失敗,顯示民眾將面臨電價全面上漲及空汙加劇的威脅。

  蔡英文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承諾,將通過替代能源、提升發電效率、節約能源、調整產業結構和電業自由化,讓臺灣在2025年不必依賴核能發電,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在此總目標之下,將致力改善火力發電設備,以增加發電效率,並減少碳排放;至於新建電廠則以天然氣電廠優先。蔡英文並多次信誓旦旦,保證不會缺電也不會調漲電價。

  民進黨執政之初加速廢核,全臺三座核電廠六部機組,只有核三廠一號機、核一廠二號機運轉;核一廠一號機及核二廠一、二號機,核三廠二號機都暫停運轉。但缺電危機日增,再生能源發展又不如預期,臺電不得不再打核電算盤。儘管反核團體強烈抗議,臺灣「立法院」日前仍加速通過臺電再運轉審查專案報告,只要「原能會」核准,前年五月停機的核二廠二號機,最快三月底就可並聯發電。

  按照臺電的說法,核二廠二號機完成再轉程序,將增加98.5萬千瓦,大約3%的備轉容量,除了解決四月與今年第四季供電吃緊的危機之外,預估今年後八個月核能替代減少油、氣發電度數,可節省一百億新臺幣的燃料成本,有助於減輕電價調整壓力。

  一部核能機組重啟就有這麼大的作用,如果另三部暫停的機組也重新啟動,再搭配核四完工啟用,屆時臺灣既不會缺電,電價也不必調整,這證明民進黨能源政策完全錯誤。諷刺的是,民進黨在野時全力阻撓核電,以錯誤資訊誤導民眾,現在又強行啟動核二廠二號機,還大言不慚「時空環境不一樣了」。

  深澳電廠事件亦復如此。由於爭議很大,民進黨當局避開重做「環評」而以「環境影響差異分析」較佳為由,強行讓深澳燃煤發電廠擴建計劃闖關,臺當局「環保署」揚言「新的電廠規劃案比過去汙染更少」,賴清德更宣稱「深澳火力電廠使用乾淨的煤,設備是『超超臨界』機組,排放汙染量與天然氣差不多」。

  根據學者研究,「超超臨界」機組發電效率,確實較傳統「亞臨界」火力機組高,防制空汙效率也較高。但每度電的汙染量,林口燃煤機組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大潭天然氣機組加裝脫硝設備後的1.84倍,二氧化硫是138倍,粒狀物是48倍。預估深澳電廠運轉後,每年至少排放1438公噸硫氧化物、1034公噸氮氧化物、268公噸懸浮微粒,將在北部地區增加約30%的PM2.5。

  全球電廠都在推動「無煤化」,各國家和地區陸續訂定「減煤」甚至「無煤」行動目標,只有臺灣地區用燃煤電廠彌補非核及再生能源跟不上的供電落差,這種做法既背離國際趨勢,更以犧牲民眾健康為代價。

相關焦點

  • 臺媒:蔡當局偏執的能源政策 讓臺灣更黑暗
    臺媒:蔡當局偏執的能源政策,讓臺灣更黑暗。(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18日訊 815大停電不但是臺灣18年來最黑暗的一天,更讓人驚心的是,從領導人到「行政院長」、「部長」到臺灣中油公司董事長的反應與檢討,無視問題的根源在能源政策,太堅持理念卻輕忽風險,依然執著「我們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今天的事件只會讓我們的決心更堅定。」
  • 蔡英文「非核家園」政策致霧霾嚴重 臺媒:馬英九早有預言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12月3日報導,近日臺中地區飽受霧霾所苦,有許多人將矛頭均指向臺中火力發電廠。不過火力發電廠存在已久,為何直到今日才如此嚴重?馬英九時期「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說原因出在蔡英文的能源政策錯誤,過分強調「非核家園」。羅也指出,臺中在短短兩年,變成「霾都」,這一切,其實馬英九早就預言了。
  • 蔡英文當局「空心」能源政策遭諷「用愛發電」
    中國臺灣網10月18日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7日晚召開「執政決策調會議」,拍板「電業法」修正方向,強調展現「邁向非核家園」及「啟動能源轉型」的決心。不過與「空心蔡」一貫作風相同,這一次的能源政策調整依然呈現空心狀態,究竟方法為何?效果如何?蔡未給與充分說明。
  • 停電最大的「人為疏失」 是蔡英文錯誤的決策
    殊不知,造成電力危機最大的「人為疏失」,正是蔡當局的錯誤決策,它訂出天馬行空的目標,卻指不出通往目標的安全路徑。    我們並不是說蔡英文不應該追求「非核家園」的目標,而是說,她訂出2025年完成「非核」的政策,沒有經過審慎的評估,也未務實衡量社會的用電需求,更未認真考慮政府和臺電等部門的因應能力。
  • 臺電力危機最大的疏失,是蔡當局的錯誤決策
    殊不知,造成電力危機最大的「人為疏失」,正是蔡當局的錯誤決策,它訂出天馬行空的目標,卻指不出通往目標的安全路徑。當「用愛發電」已成笑柄,蔡當局會不會只剩下「用意志發電」?社論摘編如下:8月15日,臺灣民眾意外迎來18年來最嚴重的大停電,全臺頓時陷入錯愕和驚慌。
  • 臺媒:蔡英文遠遠不如柯文哲 光嘴炮就能揭其荒謬
    臺媒:蔡英文遠遠不如柯文哲 光嘴炮就能揭其荒謬 2017-06-26臺媒:蔡英文遠遠不如柯文哲,光嘴炮就能揭其荒謬。(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縣市首長不必負全臺施政之責,因此柯文哲可以盡情嘴炮,評東評西而不必負責。只是他許多的發言,點出了蔡處理臺灣當前重大困境的盲點。柯文哲也許沒有比較好,但他就像揭發國王沒有穿衣的小孩,意外凸顯了蔡施政格局不足,待民心態鄙薄,以一黨之私,陷全臺於險境的重大局限。
  • 「能源政策」是什麼?蔡英文表示沒有
    臺「監察院」俗稱「拍蒼蠅院」,通過報告糾正「行政院」及「經濟部」,指他們;執行核四政策的過程中迭次反覆,造成重大變動,如運轉中核電機組完成大修後,長期處於停機狀態,導致資源浪費、「能源轉型」未經完整評估等,予以糾正。
  • 臺媒:蔡英文「監委」提名的矛盾與荒謬
    更荒謬的是,在審查會大發議論的陳師孟,聲稱陳水扁「沒有貪汙」,並威脅未來將彈劾辦過綠營政務官的法官,竟也獲得綠營「立委」一致的支持。民進黨「立委」的眼界讓人無言,蔡英文提名這樣的監委,則是自取其辱。社論指出,這樣的提名,基本上反映了蔡英文國家認同的矛盾與荒謬。利用臺當局領導人的權威來肢解「憲法體制」,用領導人的權柄製造社會分裂。
  • 美打「臺灣牌」發錯誤信號 臺媒:臺當局想打擦邊球,有籌碼嗎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美國聯邦眾議院9日通過的兩項友臺法案,在臺媒看來充滿「更多危機和風險」,一旦落實,「將幫助大陸下決心解決臺灣問題,臺海局勢從此進入新的階段」。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1日敦促美方慎重處理臺灣問題,不得向「臺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
  • 簡歷荒謬錯誤逗樂網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鏡報》消息,近日一位女士簡歷中的荒謬錯誤把網友逗樂,這令她3個月找不到工作。故事中的女主角一次曾要求自己的愛人在家用計算機上找到她的簡歷,然後將其保存到新文件夾中。她的伴侶滿足了她的請求,但他沒有注意到,程序自動將文檔中這名女子的名字更改為她的帳戶名。
  • 港媒:蔡英文決策模式將掐死臺灣命脈
    原標題:港媒:蔡英文決策模式將掐死臺灣命脈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分析指出,四年了,蔡英文仍然沒有擺脫「空心蔡」的別稱,蔡英文再度出戰,不僅兩岸政策被抨擊得體無完膚,其他政見也備受批評。島內輿論擔心,蔡英文「不敢做決定、不表達己見」的決策模式,會貽誤臺灣的機會、掐死臺灣的命脈。
  • 蔡英文談供電「口誤」 臺網友諷:整個能源政策都是口誤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9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7日接受電視臺專訪,談論「2025非核家園」政策,並提到供電問題,蔡英文以Gogoro電動車裡面的2顆大電池舉例,指稱經過她計算,「可以維持一個家庭至少5到6天用電量」,遭外界猛酸數學爛。對此,蔡英文當日晚間在Facebook稱自己「口誤」犯錯,網友卻不買帳,反諷「整個能源政策都是口誤」。
  • 蔡英文選前狂送「免費午餐」 臺媒:選後民眾就慘了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圖源:臺媒)臺當局「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日前決議不調升電價,自2017年新版電價公式上路後,這已是連續第三次凍漲。此次凍漲將維持到明年3月底,亦即,明年大選前不論國際能源市場出現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臺灣電價都將不動如山。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在「三連凍」的電價糖衣底下,包裹著臺電的巨額虧損,電價調整機制的崩壞,以及民進黨拿公款拼選舉的私心。評論指出,蔡當局去年三月宣布調漲電價,曾引發民怨四起。
  • 臺媒: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只是遲來的正義
    原標題:臺媒: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只是遲來的正義  臺灣《旺報》27日社評表示:臺灣「立法院」今天將就大陸學生納入全民健保案做最後決定,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表示,朝野若無共識就用表決來通過;民進黨團則表示,將召開黨團大會決定是否支持,據了解,民進黨傾向不反對。
  • 臺中火電廠機組許可證申請展延遭退 臺當局能源政策受質疑
    據臺媒報導,提供臺灣19%以上電力的臺中火力發電廠,9部機組許可證申請展延遭臺中市政府退回補件,臺當局能源政策受到廣泛關注。有民間團體質疑,臺當局追求「非核家園」將對環境和經濟產生衝擊。
  • 爭議政策致島內民怨四起 蔡英文蘇貞昌執政滿意度持續降低
    爭議政策致島內民怨四起 蔡英文蘇貞昌執政滿意度持續降低
  • 臺媒:深澳電廠環評爭議如未爆彈 後座力值得觀察
    臺媒:深澳電廠果然深奧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邱文彥的評論文章指出,深澳電廠環境差異審查通過,引起軒然大波。  評論表示,其次是決策過程:深澳電廠爭議引爆相關「部會」互嗆,不僅是臺當局內部整合協調的問題,也產生決策過程的疑義。重大開發計劃的決策應如何形成?公眾知的權益和參與機制又如何?  表論指出,三是信息黑洞:臺灣是否缺電,始終是謎,相關的數字看似「黑洞」。花1000億新臺幣蓋深澳電廠,備用容量率究竟減少0.1%,還是2026年電力備用容量率會少1.5%?
  • 臺灣新聞晚播報:臺灣能源緊缺 蔡英文只能"用愛發電"
    據臺媒報導,針對蔡英文當局官員始終避談「九二共識」的情形,國民黨民代顏寬恆18日質疑,蔡當局不敢講「九二共識」,如同奇幻小說《哈利波特》中,無法被提及的「伏地魔」一樣,臺當局正在大興「文字獄」。顏寬恆表示,蔡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對農民到底有何契機?難道會像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日前說的「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
  • 抗美援朝是錯誤的?荒謬!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意義
    但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學者詆毀、否定抗美援朝戰爭,認為毛澤東決策出兵抗美援朝是錯誤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失敗的,所謂勝利不過是心理上的;中國在戰爭中的損失遠遠大於收穫。事實是這樣的嗎?抗美援朝的出兵決策,是新中國成立剛滿一周年,國家處於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極端困難狀態下被迫作出的。
  • 臺媒:大陸惠臺政策贏民心 臺當局「恐嚇牌」失效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原標題:臺媒:大陸惠臺政策贏民心 臺當局「恐嚇牌」失效中新網5月14日電臺灣《旺報》近日發表社評表示,大陸近年來不斷釋出各項對臺優惠政策,希望吸引更多臺灣基層民眾和青年前往大陸創業、就業和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