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一隻貓的歉意上升到人生哲理——鄭振鐸《貓》

2020-12-13 作品推薦小亭子

一個悲傷的結局很可能會因自己而產生,弱小的群體也應該得到憐愛。

現代作家鄭振鐸曾創作過一篇發人深省的散文《貓》,他以平淡樸素的筆觸和「寫實主義」的方法描寫了自己三次養貓的經歷,在很簡單的小事中提醒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關愛弱小,不能忽略他人的感受,更不應該丟失心中情感和公平的道理,這一篇看似普通的記事散文可能需要人們花長久的時間去仔細品味,感受其中的那份與眾不同。

我家養了好幾次貓,結局總是失蹤或死亡

文章一開頭就交代了鄭振擇先生的寫作對象,第一隻貓是從先生隔壁家要來的,「花白的毛,很活潑,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陽光裡滾來滾去」,這是先生對這隻小貓的描寫,將貓比作「白雪球」也體現了先生對它的喜愛,下文中先生的三妹和這隻貓一起玩耍的畫面也是讓人眼前一新,在太陽光的照耀下時光仿佛都被放慢了速度,安寧而美好。

只可惜這隻貓後來卻沒有緣由的絕了食,通身雪白的毛兒也失去了光澤,終於有一天它在那毫無生意的鬱悶場景中離開了,這隻伴隨著先生和他妹妹兩個月的貓兒就這樣不在了,心中自是有酸辛之處,可是作者也只得安慰妹妹說「不要緊,我再向別處要一隻來給你」,就這樣第二隻貓出現在了先生和讀者的視線之中,這隻貓改白為黃,它比第一隻貓更活潑有趣,先生心中那份小小的傷感也隨之轉移。

這隻貓兒後來還學會了爬樹抓老鼠等技能,先生和他的妹妹也因此對它多了幾分喜愛,這隻小貓總愛往街外跑,先生的妹妹每次都要找半天,她曾笑罵到「你這小貓呀,要被乞丐捉去後才不會亂跑呢!」終還是一語成讖,這隻貓後來被人偷偷抱走了,先生對此悵然憤恨卻也還是不了了之。某個冬天的早晨,先生在門口看見一隻忍受著飢餓和寒冷小貓,為了防止它死去先生收留了它卻並不喜歡這隻「憂鬱」的貓。

一開始先生嫌它瘦,等它漸漸的肥胖了先生卻仍沒有顯現出喜愛之意,只因這隻貓並不活潑,也引不起先生的注意,所以它在家中的存在感也極低,即使有一次它因夜裡冷鑽到火爐底下被燒脫了毛,先生也只是覺得它更加難看了,但是如果是前兩隻貓兒的話結果一定不是這樣的吧,先生給了它食物和住所卻並沒有給它關心和愛護,如果說先生做錯了,這隻貓畢竟也只是在門口撿來的一隻臨近死亡的「小可憐」,恐怕這些給予已經是給它最大的恩惠,可若說這隻貓兒不對,天性中的懶惰和不活潑的性格又有何過錯呢?

後來則發生了一件先生永遠不能原諒自己事,也是最能觸動讀者內心的片段。先生的妻子買來了一對芙蓉鳥,這隻貓兒只是對著鳥籠凝望便引來了家裡人的不滿,生怕它會吃了這兩隻鳥,一天其中一隻鳥兒被咬死了先生便憤怒地認為是那隻貓所為,找不到便認為它是「畏罪潛逃」,看到它之後不分青紅皂白地就先打了它一棒子,隔幾天卻發現吃了鳥兒的是一隻未曾見過的黑貓,先生想表達自己對那隻貓的歉意,可是又如何表達呢?

先生面對的是一隻並不會說話的貓,即使先生自己的良心受傷,想要對此彌補也都無濟於事,更讓人傷感的是,先生還沒來得及好好地對待它,這隻貓兒就亡失了,先生永遠失去了改正自己過失的機會,因為心中懷著那份悔和歉,這隻貓的離去對先生來說比前兩隻更為難過,自此,先生再也沒有養過貓,也足以體現了先生的痛楚,這成了先生心中一個永遠的結,也成了一個引發讀者思考的點。

無論是對前兩隻貓還是那兩隻鳥先生和他的家人都對它們照顧有加,唯獨這只在門口撿來的貓兒卻受盡了冷落和排擠,這種對比不禁讓人落寞和心疼,先生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因為一句責罵引來了妻子對張嬸的埋怨,「它常常對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嬸要小心了。張嬸!你為什麼不小心」,一時間無論是妻子還是張嬸都對這隻貓充滿了敵意,冤苦了這只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先生後來說這件事是一根針,刺向自己良心的針。

讀完這篇散文後,大多數讀者都應該在為這只可憐的貓兒申辯惋惜吧,這的確會讓人感到悲憤和無奈,但是生活中這樣類似的事真的少嗎?有多少流浪的小動物正在遭受本不應該得到的虐待,又有多少處於弱勢的群體正在接受著本不應該擁有的歧視?不是所有的過錯都能有機會彌補,不要讓一時的衝動遺憾終生。鄭振鐸先生用這篇文章潛移默化地感染著讀者,使他們在文學欣賞中思考了人生,先生以自己身邊發生的事進行表述,也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效果,願人人都能憐愛弱小,讓世間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到來,我是作品推薦小亭子,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就快來關注我吧。

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我的貓很普通,我也不如豐子愷、鄭振鐸,但是它真的死了
    豐子愷的貓丟了,他儲薪以待,懸賞十萬法幣尋找。我也沒有像鄭振鐸一樣,對於貓的死那麼愧疚,因為鄭振鐸的貓是被他冤枉、驅逐而慘死房頂的。在他的貓死後,鄭振鐸寫下了這樣的話:我心裡十分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一隻不能說話申訴的動物。想到它無抵抗的逃避,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
  • 鄭振鐸《貓》:再也不養貓的原因,可能是自己真的傷不起了
    因為小貓的離去媽媽後來抱回家一隻小狗,我學會了控制自己的喜歡與情感,因為不想離去的時候再次傷心。不久,小狗也離開了。我就什麼都不養了。伴兒鄭在文中描述妹妹逗貓的場景,有的時候小動物們更是人的一個陪伴。在不見了的時候家裡的人張嬸啊妹妹和自己也是一直在找。沒找到之後心裡也是很不好受的。小貓的活潑可愛好像還是在眼前一樣,它們留給了我們太多美好和珍貴的回憶。
  • 《貓》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一、導入,出示學習目標1、同學們,喜歡貓嗎?能說說喜歡與不喜歡的理由嗎?2、交流3、著名作家、翻譯家鄭振鐸也曾經養過貓,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貓》,看看鄭振鐸與貓的感情怎樣?4、出示學習目標(1)識記「慫恿」「虐待」「蜷伏」等詞語的讀音、寫法,理解其意思。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17課《貓》知識點
    第17課《貓》一、作者簡介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人。現代作家、文學史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二、故事背景《貓》是鄭振鐸從事文學創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內容已經觸及五四時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個性解放等問題,即使是對不會說話的貓,因為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一隻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傷。
  • 《我是貓》|淺析夏目漱石為什麼用一隻「貓」的視角敘事?
    這部小說最特別之處,也是最精彩之處,就在於視角上的「偷窺感」,來自一隻毫無防備的宅中寵物——貓公。01、夏目漱石什麼用「貓的視角」來敘事?「貓」的行動空間不受限制,且打破人心理防禦性,所以跟隨貓視角,可以窺視到各類人在世人背後心理作為之陰暗面,小說結構上也有新意突破,忽東忽西可長可短,沒有情節推理邏輯需求,反而自成篇章自由文體,獨具創新。
  • 神奇貓書簡體中文版上市(圖)
    68隻可愛貓咪全部真身寫真出鏡,搭配暖心語錄,詳解272個名人軼事,以全新方式教你人生哲理:人生總會有辦法。本書每頁正面都是一幅可愛的貓咪照片,療愈內心的同時,貓咪們還把每個故事都總結成人生哲理,讓人找到工作與玩樂之間的平衡,實現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 故事|人生的胡克定律&薛丁格的貓
    其實,在自然科學的浩瀚世界中,許多理工科原理、定律、公式中都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從今天起,團中央學校部微信平臺開通「以理服人」專欄,和大家一起學習生活中的趣味科學知識,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探究自然現象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 一隻什麼都做不好的貓,卻帶給孩子們無窮快樂
    這本《跳舞吧,貓先生》一拿到,就被小傢伙據為己有了,每次到了閱讀時間,會拿出來讓我給他讀。除了裡面的那隻小貓咪,應該還有明亮的黃色背景,讓孩子們心生愉快吧。《跳舞吧,貓先生》是一隻什麼都做不好的貓,卻因為捉了一隻老鼠,變成了貓大街最受歡迎的貓先生了。
  • 李娟:我家的一隻貓
    到了我外婆那一代,不幸輪到了我外公。據外婆回憶,當時破草屋裡的一切家私被變賣得乾乾淨淨,只剩一隻木箱一面鐵鍋和五個碗。此外就只剩貼在竹篾牆上的觀音像及畫像下一隻破破爛爛的草蒲團。連全家人冬夏的衣裳都被賣得一人只剩一身單衣,老老少少全打著赤腳。但是外婆一直藏著一隻手掌心大小的銅磬。那是她多年前有一次走了五十裡的山路,去鄰縣趕一場隆重的廟會時買的。
  • 不要再叫哆啦A夢「叮噹貓」了,叮噹貓是另一隻貓
    不要再叫哆啦A夢「叮噹貓」了,叮噹貓是另一隻貓。哆啦A夢有很多種叫法,「小叮噹」、「叮噹貓」、「機器貓」、「藍胖子」,在這些大家覺得沒問題的叫法中,有一個不屬於哆啦A夢,那就是「叮噹貓」。哆啦A夢是來自22世紀的貓型機器人,所以很多人覺得「叮噹貓」就是它。但其實叮噹貓是另外一隻貓,並不是哆啦A夢。動畫作品《叮噹貓》又名《美琪家的叮噹貓》,同樣也是藤子不二雄的漫畫作品,由日本NHK電視臺於1993年改編成動畫片。
  • 一隻母貓可以繁衍多少只貓:9年內有1000萬隻?
    一隻貓在9年內會繁衍出多少只貓?真的可以是10,000,000隻小貓嗎?這些數字是指數級的,但是在看待這串數字時需要停下來想想,它是否真的可行。一隻母貓可以繁衍多少只貓:9年內有1000萬隻?今天看到美國的一篇文章,文章稱每隻小貓可以在6個月內產仔。結果是指數級的,如果不加以控制,一隻貓平均每窩產仔數為2.8隻,在9年內創造超過11,606,077隻小貓。狗的數據同樣令人不安。
  • 越是與貓相處,就越對人失望:「雲吸貓」青年和他們的貓型人生
    陳辰在社交平臺上是一位活躍的「雲吸貓」者,她剛從傳媒大學研究生畢業,找到一份工作,和兩名同事租住在北京通州的三室一廳裡。「我的室友人特別好,唯一一個條件就是不讓養貓,她對貓毛嚴重過敏,3米之內,她就打噴嚏不停。」陳辰從小家裡有一隻叫阿黃的貓,親人,懂事,寸步不離,到陳辰上大學阿黃已經14歲。
  • 《我是貓》:一百多年前,我是一隻生來就會說「脫口秀」的貓
    我是貓。名字還沒有。至於在哪裡出生,全然無從知曉。 ——夏目漱石《我是貓》因為家裡有一隻貓,我愛貓,從而結識了無數養貓人士;夏目漱石可是我認識的養貓人中,名氣最大的人物了。夏目漱石把人生種種不如意,訴諸筆端,寫出了《我是貓》。可以說,這本書,拯救了夏目漱石和他的家庭:書寫完,他的神經衰弱和抑鬱症好了,有了收入,也改善了家庭經濟狀況。一隻無名的小黑貓,居功至偉。《我是貓》採用全知視角,以一隻貓的異化角度來敘述,區別於一般的故事性小說,有點兒類似於今天的脫口秀。
  • 貓是群居動物嗎?家裡有一隻貓還能再養一隻貓嗎?
    家裡有一隻貓後是還能再養一隻貓的。貓咪雖然不是群居動物,但是它們並不會排斥有同類的存在,特別是在絕育以後。貓是屬於典型的機會主義者。英國著名動物學家莫裡斯博士曾說道:「事實 上,就社交生活而言,貓是機會主義者,要不要社交生活都無所謂。另一方面,狗卻不能沒有社交。獨居的狗很可悲;而獨居的貓,要說有什麼區別的話,則會因為落得清靜而鬆一口氣。」
  • 把武則天逼到東都洛陽的 竟是一隻貓
    文/唐三彩武則天可以說是史上級別最高的寵物控,她最喜歡的寵物是貓,是個名副其實的貓痴。各種名貓都在她的收集之列,然後養在宮中。她對貓兒們的愛,僅次於對權力的愛。可是後來,她不但見不得貓,連「貓」字都聽不得,下令宮中一律不得養貓,違者後果嚴重。
  • 機關大樓裡的一隻貓
    機關大樓裡的一隻貓機關大樓裡有一隻貓,大家對它都很友好,它呢,也不客氣,隨處走動,跟誰都很親切。應該說,這是一隻神奇的貓,是一隻智慧的貓,是一隻啥都知道,可是誰的面前也不去搬弄是非的貓,因為它知道,只要它說出去了,別人就再也不會信任自己了,因為別人不避諱它,所以它清楚地知道每個人的秘密,每個人的小動作,甚至是小報告,還有陰謀,誰最忠誠於企業,誰時時處處都在為公司著想,誰在裡面搗蛋,誰斷章取義,搬弄是非,誰跟誰合謀,給誰誰誰挖坑,
  • 曾經我也想過變成一隻貓
    同年,「龍蝦宣言」通過,聯合國開始推進人類指標工程,危害社會穩定的單身人群將被強制轉化成動物。2041年,「龍蝦」開始應對大危機的最終推演,閉關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青年人沒有合適的工作定位,不如變成一隻幸福的貓吧」。次年,新一輪轉化試驗首先在大學展開...
  • 家裡已有一隻貓,該怎麼「引進」第二隻貓?這些可以幫到你
    家有一狗一貓的人非常多,但同時有兩隻貓的不是很多,當然對於有些愛貓如命的人來說,飼養一隻貓咪哪能甘心情願啊,但是養貓家庭如何引進第二隻貓,是一件很難辦的事情,那麼如何讓原住貓順利接受新貓進家
  • 被一隻貓撩到了!小奶貓吃手萌炸天,網友:有組團去偷貓的嗎?
    女子家最近添了一個新成員,剛斷奶的小奶貓。小傢伙圓滾滾的眼珠子,水汪汪霧蒙蒙,小巧的鼻子,再加上一身蓬蓬的白毛,頭頂上還有一小撮的花紋,乖巧的樣子讓人直呼心都化了。這天,女子一如往常的抱著小貓咪逗弄,小貓咪突然的咬住了主人的手指。小貓咪的奶牙都是剛長好,咬起人來酥酥痒痒的,專心的樣子更是可愛到爆。女子抱著小奶貓,小奶貓卻含著她的手指輕輕的咬,表情專注又認真。
  • 一隻既死又活的貓——通俗易懂解釋薛丁格的貓原理
    薛丁格的貓是由薛丁格提出的一種理想實驗假說。實驗中,我們在一個封閉不透明的盒子中放置一個放射性原子,一個粒子探測裝置,一隻貓,一個錘子,一個放置劇毒的瓶子。如果放射性原子發生了衰變,粒子探測器就會接收到粒子,發出信號打碎瓶子,貓必死無疑。另一種是粒子不發生衰變,貓活著。然而,實驗不能受光和其他因素的幹擾,所以人們無法查看實驗結果。這樣一來,薛丁格的貓就是一隻既死又活的貓了。人們打開盒子查看是一種宏觀活動,而實驗研究的是微觀現象。打開盒子,就會使微觀和宏觀發生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