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大到哈佛,這位學霸再次證明:背誦,遠比我們想像的更重要

2020-12-13 寶媽育兒字典

說到背誦,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件讓學生死記硬背的項目,完全沒有技術含量,人們都看重的是理解,如果這段文章我已經理解了,那麼背誦感覺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但從港大畢業後,又求學哈佛的學霸——陳頡祺卻說:「背誦很重要,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重要。」

陳頡祺出生在浙江的小縣城,但是他的人生似乎就像是開了掛的人生,高中先後就讀於杭州第二中學浙江省理科創新實驗班、北京人大附中第一實驗班。

北京大學讀大一,香港大學讀大二,美國加州大學讀大三,24歲直接被哈佛大學錄取,簡直就是羨煞旁人!

在那些無限豔羨的父母眼中,這個「別人家的孩子」能修煉出無敵人生,一定是智商超群的,但提到求學之路,陳頡祺最願意談的學習經驗竟然是精讀和背誦。

但是他卻說:背誦和記憶帶他走進了名校。

陳頡祺一直有一個習慣——喜歡精讀和背誦,甚至一字不漏。你在他身上找不到那種淺閱讀養出來的浮躁。

陳頡祺說:從小時候被古詩這件事,我們就能看到背誦的重要性,背誦,好像沒有讓我們的語文水平提高,但是卻讓我們諳熟了中文的平仄韻律,憑直覺就能知道什麼樣的句子是朗朗上口的,什麼樣的句子是彆扭的。

我們的這種慢慢發生的變化和悄悄形成的能力,太多人都忽略了,因為偷懶,很多人一生都沒能養成這種能力。

智慧就是記憶力:你得給思考準備柴火

智慧就是記憶力,這是我通過自身的經歷體會到的。

我記得當年學英語時,我不如現在孩子,學英語起步晚,到初一音標題都不會做,更看不懂閱讀,但是,老師讓背誦的課文我都會老老實實背,頭天晚上背半小時吧,不知道啥時候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我學通了,語法單選也會了。

原來還不明白是為什麼?後來才知道是背誦的作用,從那之後也不為英語考試犯愁。

大聲朗讀和背誦是我們小孩子時老師教給我們第一個也是最古老的學習方法。一開始看這種方法覺得笨拙,效率低,可事實它是最了不起的方式之一,類似複利效應,效果是深遠的。

討厭背誦的你,千萬不要忘了,背誦帶來的最好效果,其實是另一個感情色彩截然相反的詞:博聞強識。

死記硬背不可取,背誦,是有法可循的

記憶力好,可以用過目不忘來形容,小說中有諸如黃蓉,王語嫣這樣過目不忘的天才,也有郭靖這樣後天勤能補拙擁有超強記憶的笨人。

浙江衛視的《最強大腦》也曾經為我們展示了中國乃至世界上不少記憶力超群的人。

那我們不禁想問,好的記憶力是天生的嗎?

其實並不是,好的記憶力靠的是方法和鍛鍊。擁有好的記憶方法,學習起來就能事半功倍。

尤其是現在的兒童時期,很多聰明的家長都已經開始培養孩子的記憶力了,0-6歲的孩子,是訓練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期。

那我們該如何提高孩子的記憶力的訓練?推薦大家一套書:

這套書將教育植入到遊戲故事中能能高度培養注意力的集中,由於是故事,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非常受孩子歡迎,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注意力會有所提高。

不管是玩玩具還是看書,都能很容易沉浸其中;能夠詳細地描繪出他對一個人的外貌觀察,故事聽一遍之後,就能大致複述出來......也就是說,記憶力訓練好了,孩子不管學什麼,能更快的記住、理解。

各位家長記住這句話:記憶力是知識、技能、能力學習之母。

相關焦點

  • 「背誦」帶來的益處,讓他成為人生贏家,哈佛耶魯皆拋出橄欖枝
    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孩子兒童時期的時候,所學的東西,大多是需要背誦的,而我們會看到很多經典文章,很多經典詩詞也是需要背誦。而這個時候孩子會想,我背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呢?我平時根本就用不到這個啊,要用的話,網際網路那麼發達,搜一下就行呀。孩子牴觸情緒越來越重,很多家長心疼孩子,直呼:「孩子學習壓力太大了」。
  • 從上中到哈佛,這位牛娃的經歷無法複製!
    在哈佛大學,他都經歷了什麼? 為什麼他會說,上中的孩子智商並不輸給哈佛? 常被人稱為「學霸」的他,在奔赴哈佛之路上,都遇到了哪些挫折?
  • 許吉如:從班裡倒數的「學渣」到哈佛學霸,這兩點經驗可借鑑!
    在當時,這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的24歲女孩,進行了一場十分鐘的精彩演講,震撼了無數的國人。演講者聲音抑揚頓挫,語氣慷慨激昂,節奏掌握恰當,就連起承轉合都可圈可點。這位演講者有著優雅自信的舉止和超高的學歷,以及很多令人羨慕的人生經歷。
  • 7年前以高分進港大,剛入學便決定退學,復讀考入北大,現狀如何
    參加過高考之後,我們就能分辨出你到你是學霸,還是學渣;畢竟在高考中獲得的分數一般不會錯,也不會讓人有撒謊的可乘之機。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7年前的高考狀元,看看她當年的傳奇經歷,看看人家作為學霸的「任性」。
  • 哈佛學霸探訪6個國家,卻發現……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部紀錄片《學習的人》,說的是,哈佛大學4個學霸,走遍韓國、日本、印度、美國、以色列等國家,探索世界各地孩子們學習的事。 像我們熟知的愛因斯坦、馬克思、畢卡索、拉斐爾這些世界傑出人物,都是猶太人。他們在各領域的發明和創新上,都做出過非常傑出的成就。 猶太人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傑出的成就,跟他們特殊的學習方式是密不可分。 紀錄片裡,哈佛的幾個學霸,帶我們探訪了猶太人的圖書館。
  • 8年前,哈佛大學中國女學霸嫁給世界第三富豪,如今二人生活怎樣
    ——《詩經》無論是從古人的詩集還是現代人的真實生活中,我們都可以非常明確的看到美女是更受歡迎的。對於古代皇帝也有一句話說得非常明確,「愛江山更愛美人」,皇帝甚至都認為美人比江山更重要,但現實的生活中,我們也看到了很多與之相反的例子。
  • 親媽告訴你,哈佛學霸是怎麼煉成的
    Ben的媽媽Lisa是一個爽朗的北京人,她既不是虎媽,也不是學霸出身的「考一代」。聽她來講述Ben的故事,更覺得真實可接近,也藉由她的口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哈佛招生背後的秘密。學霸+?=哈佛錄取很多人問過我,你兒子能被哈佛錄取,是不是因為他是學霸?
  • 她是兩屆高考文科狀元,先放棄港大,後考入北大,如今怎麼樣了?
    人的一生要經歷很多考試,其中有幾場考試是很重要的,比如說高考,在中國,高考是比較公平的考試,能夠讓一個人從此改變人生軌跡,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為高考而努力,同樣也還要講究天分,有些人在高考的時候就考得很好,比如今年廣西的理科狀元楊晨煜,滿分750,他考了730,可以說是真正的學霸了,而學霸的想法往往是普通人捉摸不透的。
  • 學霸攻略:如何像哈佛學生一樣學習?
    (哈佛校園)作為一名哈佛大學的優秀畢業生,虎媽大女兒Sophia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份學霸攻略:如何像哈佛學生一樣學習?這也是我們今天想探討的重點——被虎媽這樣彪悍的母親培養長大的孩子,對學習又有著怎樣的理解?哈佛學生在學習中有什麼訣竅嗎?
  • 來看哈佛歸來的上中學霸!昔日「劍客」已成「騎士」丨WoW牛娃
    每一年,在整個中國範圍內被哈佛錄取的學生屈指可數。但唯獨在2015年,上海連中三元,重磅offer分別落到了上海中學、上外附中、復旦附中。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就是當年「哈佛三劍客」之一、畢業於上海中學的「陽光男孩」——李嘉昊。
  • 7年前以668分考進港大,放棄72萬獎學金退學的女孩,現狀如何?
    高考是我國學子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在高考面前,所有事情都要為高考讓行,工地停工、汽車禁止鳴笛等.而對於學生來說,高考可以說是他們人生中改變命運最重要的一個方式,只要考到一個好的分數,就可以上好的大學,而以後的人生也將更加的順暢,所以每一個學生都會拼盡全部的力氣去對待高考。
  • 哈佛學霸走訪多個國家為你揭秘答案
    這四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哈佛最高學府的學霸們,帶著3個學習的疑問到不同國家去尋找答案。比如:1、其它國家的學生都在怎樣學習?學習的動機是什麼?2、誰才是最會學習的人?四位哈佛學霸從離我們最近的亞洲國家開始,選擇了韓國、中國、日本、印度幾個國家進行走訪,再到法國、美國、牛津大學去看看。他們發現東西方國家學習模式、學習的動機都有很大差異,也帶來不同的效果。001 東方人的學習方式:喜歡獨自學習,喜歡背誦。
  • 高考狀元白湘菱請求「港大1事」,網友為內地逝去1位「學霸」痛惜
    每一年高考後都會浮現好多高考狀元導致各人的關心,但是本年白湘菱這位江蘇省高考狀元卻出盡了風頭網友為內地逝去1位「學霸」覺得痛惜消息1出導致軒然大波,白湘菱請求港大的消息瞬間傳遍收集,網友們對待此事的看法不1,好多人都為內地沒有留住1位「學霸」覺得痛惜,尚有好多人認為香港撿了漏。
  • 楊子女兒被哈佛precollege錄取,同齡人是如何拋棄你的
    楊子女兒申請哈佛   從楊子發布的微博照片來看,我們似乎可以窺見女兒楊海潤的海外求學生活過得並不輕鬆,畢竟學霸不是輕易可以煉成的。從他隨意而嫻熟的姿態中,我們似乎可以想像,主動看英語視頻應該是他已經養成的習慣。
  • 從無家可歸到哈佛全獎錄取,這位學霸小哥告訴你人生真的可以逆襲(附視頻)
    美國ABC電視臺報導指出,現年18歲的詹金斯(Richard 「Tre」 Jenkins)上周被哈佛大學錄取並獲得全額獎學金。這個在收容所成長,並在學校被叫做「書呆子」飽受霸凌的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認為這象徵著努力工作會換來回報,相信自己,我可以念哈佛,也可以選擇我要的人生。」 詹金斯在4年級到6年級時曾一度與母親無家可歸,輾轉於收容所和汽車旅館。
  • 尹希:哈佛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
    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又走出一位「大牛」:未滿32歲的尹希被晉升為哈佛大學正教授,再次刷新華人學者獲評哈佛大學正教授的年齡下限
  • 告白語錄:其實我遠比你想像中的,更愛你
    其實我遠比你想像的更愛你。I love you more than you think.其實我遠比你想像的更愛你,只是你不了解罷了。慢慢來,其實我很好,我又不差,我怎麼得不到你呢?所以我們相遇就一定會有研究,並不是沒有意義,要我們每天都可以如此相信。所以接受不同就是努力變得出眾,這樣才知道我對你的愛有沒有那麼熱烈。你知道嗎,我在問你一遍變得失控,是因為我對待這段感情有最大的忠誠。
  • 103歲學霸病床飈英語上熱搜,不設限的人生遠比你想像的精彩!
    小途說: 在年輕人談論一切順其自然,過著佛性生活的時代,上一輩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卻開啟了學霸模式,成為「如果您想學習,永遠不會太晚」的代言人!確實,人的一生又怎能被一個數字被框住呢?
  • 是奧斯卡影后也是哈佛學霸,娜塔莉波特曼為什麼這麼牛?!
    1968年開始,哈佛大學有一個Class Day活動,每年邀請一位傑出校友為當年畢業生演講。今年,這位優秀畢業生是女演員娜塔莉·波特曼。不過,當這位幾乎沒有瑕疵的完美女性回到哈佛演說時,分享的恰恰是「瑕疵」與「不完美」。相比於大張旗鼓的成功啟示,她的演講,相信無論對於即將步入大學的你,還是已經畢業的你,都會有不少啟示。
  • 陳衝女兒哈佛畢業上熱搜:比會讀書更重要的,是這件事
    評論中,很多人表示十分羨慕Angela這樣的學霸。但其實,能進入這樣的學校,絕不僅僅只是學霸這麼簡單。僅有好成績的學霸,曾一度遭到美國諸多大學的拒收。為什麼呢?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招生副主任Andrea Pien如是說:那些學生自己引以為傲的成就,其實並不能幫助他們從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