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背誦,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件讓學生死記硬背的項目,完全沒有技術含量,人們都看重的是理解,如果這段文章我已經理解了,那麼背誦感覺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但從港大畢業後,又求學哈佛的學霸——陳頡祺卻說:「背誦很重要,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重要。」
陳頡祺出生在浙江的小縣城,但是他的人生似乎就像是開了掛的人生,高中先後就讀於杭州第二中學浙江省理科創新實驗班、北京人大附中第一實驗班。
北京大學讀大一,香港大學讀大二,美國加州大學讀大三,24歲直接被哈佛大學錄取,簡直就是羨煞旁人!
在那些無限豔羨的父母眼中,這個「別人家的孩子」能修煉出無敵人生,一定是智商超群的,但提到求學之路,陳頡祺最願意談的學習經驗竟然是精讀和背誦。
但是他卻說:背誦和記憶帶他走進了名校。
陳頡祺一直有一個習慣——喜歡精讀和背誦,甚至一字不漏。你在他身上找不到那種淺閱讀養出來的浮躁。
陳頡祺說:從小時候被古詩這件事,我們就能看到背誦的重要性,背誦,好像沒有讓我們的語文水平提高,但是卻讓我們諳熟了中文的平仄韻律,憑直覺就能知道什麼樣的句子是朗朗上口的,什麼樣的句子是彆扭的。
我們的這種慢慢發生的變化和悄悄形成的能力,太多人都忽略了,因為偷懶,很多人一生都沒能養成這種能力。
智慧就是記憶力:你得給思考準備柴火
智慧就是記憶力,這是我通過自身的經歷體會到的。
我記得當年學英語時,我不如現在孩子,學英語起步晚,到初一音標題都不會做,更看不懂閱讀,但是,老師讓背誦的課文我都會老老實實背,頭天晚上背半小時吧,不知道啥時候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我學通了,語法單選也會了。
原來還不明白是為什麼?後來才知道是背誦的作用,從那之後也不為英語考試犯愁。
大聲朗讀和背誦是我們小孩子時老師教給我們第一個也是最古老的學習方法。一開始看這種方法覺得笨拙,效率低,可事實它是最了不起的方式之一,類似複利效應,效果是深遠的。
討厭背誦的你,千萬不要忘了,背誦帶來的最好效果,其實是另一個感情色彩截然相反的詞:博聞強識。
死記硬背不可取,背誦,是有法可循的
記憶力好,可以用過目不忘來形容,小說中有諸如黃蓉,王語嫣這樣過目不忘的天才,也有郭靖這樣後天勤能補拙擁有超強記憶的笨人。
浙江衛視的《最強大腦》也曾經為我們展示了中國乃至世界上不少記憶力超群的人。
那我們不禁想問,好的記憶力是天生的嗎?
其實並不是,好的記憶力靠的是方法和鍛鍊。擁有好的記憶方法,學習起來就能事半功倍。
尤其是現在的兒童時期,很多聰明的家長都已經開始培養孩子的記憶力了,0-6歲的孩子,是訓練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期。
那我們該如何提高孩子的記憶力的訓練?推薦大家一套書:
這套書將教育植入到遊戲故事中能能高度培養注意力的集中,由於是故事,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非常受孩子歡迎,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注意力會有所提高。
不管是玩玩具還是看書,都能很容易沉浸其中;能夠詳細地描繪出他對一個人的外貌觀察,故事聽一遍之後,就能大致複述出來......也就是說,記憶力訓練好了,孩子不管學什麼,能更快的記住、理解。
各位家長記住這句話:記憶力是知識、技能、能力學習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