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媽告訴你,哈佛學霸是怎麼煉成的

2020-08-23 澳新遊學

圖&文 小怪獸在南半球


張一彬(Ben Zhang)是紐西蘭去年最優秀的高中畢業生之一。他以極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紐西蘭最高學術獎學金,並被哈佛大學錄取。


很多華人擔心紐西蘭太過寬鬆的教育環境,會導致孩子無法成才,那麼Ben就是緩解此種焦慮的明證。但Ben的故事不僅於此,每個人的成績並非偶然,也不能將其歸功於環境的或寬或嚴,只能說在培養一個完整的人格方面,紐西蘭的教育優勢是明顯存在的。


Ben的媽媽Lisa是一個爽朗的北京人,她既不是虎媽,也不是學霸出身的「考一代」。聽她來講述Ben的故事,更覺得真實可接近,也藉由她的口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哈佛招生背後的秘密。


學霸+?=哈佛錄取


很多人問過我,你兒子能被哈佛錄取,是不是因為他是學霸?是啊,他是個學霸,但這不是哈佛錄取他的原因。哈佛什麼樣的學霸沒見過,你的學術成績再好,它都不會覺得稀罕。


哈佛因為歧視亞裔學生被起訴,從去年開始公開考生的錄取檔案。之前是沒有的,考生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什麼被哈佛錄取,很幸運,我們趕上了第一撥兒,這才知道哈佛究竟看上了他什麼。


其中一個招生官寫道,一開始看到Ben的申請,很擔心是刻意美化過的,直到看到他一直在紐西蘭兒童熱線(Kidsline)做志願者,接聽電話,幫助了很多有自殺傾向的孩子,這才相信他確實是一個有高度同理心,懂得關照他人的人。


(手捧Dux獎盃,Ben與Macleans College校長在一起)


在Kidsline做義工完全是他自己的選擇。我一直在醫院工作,可能是受此影響,Ben從小就立志要做一名醫生。他問過很多人,怎樣才能做一名醫生,有人跟他說,想做醫生,從小就要去做志願者,於是他就聽進去了。


他很喜歡Kidsline的工作,除了是志願服務,他也因此挽救了人,他覺得這跟醫生的職業追求是一樣的。可以說,他做義工完全沒有功利的追求,可能這才是哈佛認為的真的社會工作,而不是為了美化簡歷。


完成了美國大學的申請,Ben也差不多了解了幾所美國知名高校的錄取偏好。


哈佛所培養的是能夠改變世界的領袖,因此在學術成績之外,它希望招收那些全面發展,有奉獻精神的人;


麻省理工非常看重學術能力,申請的時候不能展現出自己在多個學科上有同時優異的成績,因為它可能會覺得你不夠專注。它希望招收那些在某一學科上有強大科研能力的人,因此招收的中國學生比例也比較高,它不太在乎你的社會活動。


斯坦福喜歡招收腦洞大開、不走尋常路的學生它最喜歡。在申請的幾所大學裡,唯一沒有錄取Ben的就是斯坦福,他總結原因,覺得是自己太乖了,學習好,同時是學生領袖,不太符合斯坦福的要求。


這是Ben對美國頂級高校的個人見解,同時也是他與升學顧問多次交流之後慢慢建立起來的印象。


(Ben與哈佛校友在一起)


Ben讀的是公立高中Macleans College,學校不可能有專門的老師輔導你進行海外學校的申請,於是就找了社會中介機構輔導美國大學申請。


給Ben做輔導是一個常青藤畢業的顧問,靠的是自己親身經歷和行業浸淫摸索出來的經驗和規律。他對Ben最有幫助的一項是修改大學申請文書(College Essay)。


文書是考生自己寫的小文章,內容是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它對美國大學申請非常重要,因為其他材料都是數據羅列,唯有文書可以自由地表達出考生的觀點和個性。Essay的題材不一定要高大上,往往記錄一些小事反而更能打動人。


(Ben為Macleans College拍攝的宣傳照)


Ben的文書寫的是自己在貧富對比中獲得同理心、歸屬感的故事。他六歲時跟著我們移民到紐西蘭,讀的是奧克蘭西區最差的小學,是學校裡唯一的一個亞洲人。他寫自己剛上學的時候很孤獨,想加入同學的遊戲,但是那些腳上鞋都破了洞的同學卻嘲笑他手裡有豐盛的三明治。


我們在他讀初中前搬到了奧克蘭東區最好的學區,在這裡他看到別人手裡都用的是Macbook,只有他用ThinkPad。一開始他拒絕別人借給他Macbook的好意,總跟人辯論買高級電腦不值得,當別人操作電腦遇到麻煩時還總想嘲笑他們。


直到有一次,他話到嘴邊沒說出來,他才意識到他終於可以戰勝自己的羞恥感了。他想起小時候的三明治,想起他在貧困地區的小學同學,他們的心情其實是一樣的。經歷過貧與富的環境,他理解了曾經的那些怨恨,如何來面對貧窮帶來的自卑,如何更有同理心,如何去正視這些問題。


文書主題確定之後,遣詞造句費了相當大的力氣。升學顧問要求他一遍遍修改每一個細節,改得太多後來都開始犯噁心。


(哈佛校園)


升學顧問還給他看了往年一些成功錄取的學生的文書,其中有一個是同樣考上哈佛的師姐寫的,升學顧問的評價是,是他見過的文書裡寫得最完美的一篇。


寫的內容是什麼呢,是自己小時候使用膠捲相機拍攝照片時,更能表達真實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能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現在改成了數位相機,記憶反而在海量的照片中泯滅了。


你看,沒有什麼宏大的主題,都是很個人化、個性化的內容。申請哈佛的學生成績都是個頂個的棒,考官只有通過文書這樣的軟性材料來斟酌誰才是更合適的錄取人選。


學霸如何煉成


說實話,我對我兒子沒有太高的要求。


你看我們讓他讀的小學就知道了,是一分的學校(紐西蘭曾按照社區富裕程度,對各區學校進行十分位評級,一分代表最貧困,十分最富裕。2017年,教育部宣布取消這項評分政策,但民間普遍認為,分數越高的學校,教學質量越好。)我和他爸都是普通人,你說我們怎麼能要求孩子成為多優秀的人,比我們強點就得了。


要說孩子在小學期間的表現,確實各門功課都是很優秀的。但華人子女普遍成績都好,也不能說在那個時候就確定說這孩子真是個學霸。


(Ben與父母在哈佛留影)


在兒子五年級的時候,他爸曾經想過讓他跳級,於是我們就去找了初中的校長,想跳過六年級直接讀初中。


結果肯定是不可能的。那位校長跟我們說,你們只看到了他學習成績好,有沒有想過其他方面他是否同步成熟。他說,「你的孩子只有10歲,初中的孩子是已經進入青春期的Teenager了,你讓他跟比他成熟很多的大孩子們在一起,他很可能不會快樂。」


我想這就是紐西蘭的教育吧,學生不是只有學術的一面,他們是否健康、快樂,能否與周圍環境建立起強大穩定的關係,跟學習是同等重要的事。


他讀初中之前我們搬到了東區。初中的時候他成績依然很好,但他從來沒在課後上過任何輔導班。用他自己的話說,「學習不好的才去補習呢。」他每天下午都是在體育場上度過的,要做大量的體育活動,網球、排球和足球都很喜歡,是校隊的成員。


(一年一度的哈佛耶魯橄欖球賽上,Ben與哈佛校長合影)


但我並不是說,學霸的養成是不費吹灰之力的。


我們雖然對他沒有太多要求,但有一點做到了,就是從小給他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他直到現在讀大學了,上課之前還是要提前預習的。


從上小學開始,我們就要求他每天必須學習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看似不多,但能每天堅持下來很不容易,即使我們一起出去旅行,或者他跟同學聚會回來很晚,都要先學習一小時才能睡覺。


再一個是給他買了國內直到高三的課本,家裡人陪著他全部學完。上高中之後,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大多都是概括性的東西,他基本都不聽,全在自學。為了準備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克大賽,他也是買了一本奧克蘭大學的生物教材自學,再參加了一段時間集訓後去英國參賽,最後獲得了世界金牌。


(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中,Ben與紐西蘭的其他隊友)


但我們家長能做的其實很有限,Ben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還是他自己的天資決定的。有這樣的兒子,只能說我們很幸運。


他在高中時的學習成績已經顯現得足夠優異了,足以證明自己是個學霸,也因此擁有了申請哈佛的底氣。


除了13年級的生物奧賽金牌外,12年級時,他還獲得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銅牌;


劍橋CIE考試中,AS Level物理紐西蘭第一名,A Level化學、英語紐西蘭第一名,總成績紐西蘭第一名。所有劍橋考試成績都是A+;


獲得紐西蘭總理獎學金(紐西蘭最高學術獎學金,每年只有10名左右高中生獲此殊榮),在總理獎學金考試中,物理排名全國第一,全部九門獎學金考試全部獲得單科獎學金;


ACT獲得36分的滿分。SAT 2所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門,均獲得800分滿分。


(在總理獎學金頒獎典禮上,Ben一家與懷孕的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合影)


他的理科都很強,尤其是生物。但最讓我驚喜的是他的英語成績,雖然不是母語,但在劍橋考試中拿到了英語全國第一。


我記得高中有一次開家長會,他的英語老師跟我說,「能夠教你的兒子,我感到非常榮幸。別的孩子需要布置作業才會完成,Ben是每周主動交一篇作文讓我批改。」


如何讓哈佛更容易看到你


我們這些哈佛的華人家長有一個微信群。


剛入學的時候,學校給我發了封郵件,介紹大三的一個澳洲華裔學生家庭給我們認識,學校的目的是更好地幫助新生熟悉環境。我通過這個媽媽,認識了哈佛的華人家長。


去年哈佛新生有1000多人,我們微信群裡有兩百多個家長,有一部分是父母雙方都在群裡的,那麼這屆新生裡應該有100多個華裔學生。


挺有意思的,我們這些遍布世界的華裔家長們因此湊在了一起,北美的最多,還有國內的,還有我們這些其他國家的。


(紐西蘭前總理Bill English在哈佛講課時,與校內紐西蘭學生一起晚餐)


群裏海外的華人家長比較活躍,可能因為文化環境更接近一些,共同的話題比較多。群裡國內的家長往往不愛說話,這些家長們很多都是公務員,或者是名校畢業,但是都特別低調。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美國五所名校群,裡面是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普林斯頓和耶魯的華人家長。


這五所學校是北美華人家長心目中的Top 5,沒錯,這就是華人眼中的美國名校歧視鏈。


這裡面哈佛肯定是站在家長歧視鏈最頂端的。在國內以及第一代華人移民裡,很多都有哈佛情結,覺得哈佛世界第一,當然這也是種偏見,老外就沒有這樣的名校情結。作為移民二代的華人子女也不太會這麼想,如果小孩同時被哈佛和斯坦福錄取,多數都傾向於選擇斯坦福。


但聽Ben講他的課程和校園活動,還是覺得哈佛真的不一般,聽完連我都覺得熱血沸騰。


(Photo from Pexels)


像我那時候讀大學,覺得上課特沒意思,大學一直是在混日子。之前我真想像不到,哈佛的學生對上課能那麼痴迷,那麼喜歡。


Ben現在還沒有確定專業,會選很多不同門類的公共課。


比如他們有一門課叫未來文化場所,請的全是世界最一流的文化界人士來輪流講課。第一節課請來的是波士頓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第二節課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設計師,第三節課來的是愛馬仕的藝術總監。


還有一門中國政治課,研究的是民國至文革以前的中國,裡面好多研究比國內學界做得更深入。我們家長在微信群裡也討論來著,好多人感嘆,從小到大在孩子的學習上沒幫上過什麼忙,現在終於有機會解答他們的問題了。說到「大躍進」、「文鬥武鬥」,我們肯定比他們熟啊。


今年暑假他只回來了三個星期。他要回去參加一個哈佛和麻省理工合作支持的項目,在世界最知名的生物醫學中心用試紙測試流感病毒,希望未來可以廉價快捷地檢測出流感病毒的DNA。


(Ben在哈佛分到了大多數人不太喜歡的宿舍,但他自己依然很喜歡)


Ben一直是一個很主動爭取機會的孩子。紐西蘭高中畢業在年底,美國高校開學在年中,這中間有半年的空閒時間,他跑去奧克蘭大學醫學部,跟教授一起研究漸凍人。


他跟奧大沒什麼關係,機會全靠他自己主動爭取。他在生物奧賽集訓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奧大的生物老師。那位老師給了他奧大醫學研究課題組負責人的郵箱,他挨個給人發郵件,問誰有項目他可以去參與,於是他獲得了這個機會。


這可能也是小小的紐西蘭的一個優勢吧,優秀的部分能夠高度集中,只要走進了這個圈子,資源獲得不是難事。


(Photo from Pexels)


Ben讀的高中Macleans College是傳統公立名校。在申請哈佛的時候,需要校長和兩名老師寫推薦信,所以想讀海外名校的學生和家長就要注意了,學校真的很重要。如果是知名高中的校長,歷年又有學生考進哈佛,對招生錄取來說,就有了先入為主的好印象。


Ben在Facebook上聯繫了一個考上哈佛的高中師兄,跟他請教了很多問題。國外的孩子這點兒特別好, 很樂於助人,知無不言,不怕麻煩也沒有私心。如果學校有這樣優秀的前輩,也能幫上你不少忙。


甚至哈佛在大洋洲的招生官去年還去Ben的學校跟有志於上哈佛的學生見過面,Ben當時就給招生官留下了印象,你說這對錄取他能沒幫助嗎?


Ben讀哈佛給我們一家帶來了極大的幸福感,移民之後的一些不如意通通因此抵消了。不僅如此,Ben還拿到了哈佛的助學金,家庭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下的學生可以申請。


赴美留學的高額學費嚇退了很多人,紐西蘭一些學生和家長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選擇留在本國讀大學。Ben能如願入讀哈佛,我們家也沒有因此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真的是非常幸運和幸福。


相關焦點

  • 哈佛學霸是如何學習的?做到這幾點,你也有機會成為哈佛一員
    其實能夠考上或被保送至知名院校的同學並不是最厲害的,而最厲害的同學則是到了知名院校後仍然是一個學霸的身份,而哈佛大學可以說是學霸聚集的地方,對於他們來說,學習是再簡單不過的。
  • 學霸是如何「煉」成的?哈佛學霸的學習方式,值得大家學習借鑑
    哈佛大學不缺學霸,對於他們來說,學習是件簡單又輕鬆的事,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的學習方法得當,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接著往下面看吧。哈佛學霸真實案例從建校至今,哈佛大學已經培養出了非常多的優秀人才,例如我們熟知的李拓遠。
  • 哈佛大學的學習法則:頂尖學生的時間管理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每天,大家都處於無窮無盡的忙亂之中,背單詞、刷題、寫作業...甚至會經常佔用睡眠時間來做事,學霸們的時間管理究竟是如何煉成?雖然疫情當下,我們只能宅在家中,但這也是一個好機會讓大家學會如何利用好時間。 今天就和化肥哥一起去看看哈佛學霸們的學習法則是時間管理方法 01.
  • 哈佛學霸許吉如告訴你,一個學渣到底該如何逆襲!
    現在社會中,存在很多的網絡用語,例如學習好的學生,人們稱他為學霸。而那些學習很差勁的人,則被人們稱為學渣。人們總是在誇獎學霸,同時貶低學渣。但沒有人生來就是學霸,也沒有人心甘情願,就要做學渣。可是,學習能力不如別人,再怎麼追趕,學渣似乎也無法變成學霸!
  • 如果能重來,我要逆襲成學霸|《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很快,各家學霸的資料被曝了出來,不光是學習好,書法也棒,不光是會彈琴,攝影還厲害,這些學霸不出手則已,一出手樣樣行。看著學霸各學習妙招紛紛出臺,一時間看得人眼花繚亂。論學渣們到底是各科刷題,還是科科補習班,還是琴棋書畫統統安排上?
  • 「我畢業於哈佛,但我不是學霸。」
    還記得這張被傳說中稱為凌晨四點鐘哈佛圖書館的著名圖片嗎?我可以告訴你——  這是假的。  我的一位老師拜訪哈佛時,特地選在凌晨2點鐘跑去圖書館,想如旅遊景點打卡一般好好看看傳說中燈火通明的哈佛圖書館。  沒想到,圖書館裡就三個人:兩個人在聊八卦,一個人在打遊戲。  我的老師好失望啊,跟我說:「這不合理啊,哈佛怎麼能沒有凌晨四點鐘的燈火通明呢?」
  •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學業之路何其艱辛,品讀古代學子逆襲之路
    作為一名補課班老師,我很清楚所謂的鳳凰逆磐絕對是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才能換取,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所以帶著心領神會但又有些好奇之心的我翻開了《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跟著作者一起去探索古代學子如何逆襲的秘訣,原以為會有很多頗沒營養,已經被大眾耳熟能詳的乾貨,卻不料在漫畫與文字的結合處,了解到文人騷客的求學旅程,心態著實變化很多,但更多獲取到無盡常識。
  • 哈佛學霸挑戰中國高考,拿到數學卷後表情凝固:這題我真不會!
    事實告訴你真的有必要。哈佛學霸挑戰中國高考,拿到數學卷後表情凝固:這題我真不會!因為光是高考的考試難度就足以讓考生精疲力盡,如果還有其他幹擾的話那麼考生怎麼可能考出高分。中國的高考試卷到底有多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外國的哈佛學霸怎麼說吧。
  • 河北高考文科第一名,689分考入北大:告訴你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什麼樣的學生能稱之為學霸呢?那肯定不能是死讀書的角色,一定是在頭腦上有高人一籌之處,同時還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每年的高考過後,網絡上就有各種各樣的學霸層出不窮,很多家長也像嗷嗷待哺的小鳥一樣,等待學霸分享經驗。從中找到一些教育孩子的新方法。
  • 哈佛美女學霸,怎麼墮落成作精網紅?
    開播第一集,精英美女學霸許吉如用一道「要不要說正確的廢話」的辯題拿到了第六季的首場高光,吸粉無數。 從頭頂清華、哈佛學霸光環的美女學霸,到現在走到哪都被集體開罵的「淘汰郎」。 許吉如怎麼就變得這麼招人厭了? 被罵「奇葩說之恥」 精英女學霸怎麼混到如此下場?
  • 姚安娜曬芭蕾舞照,一天只睡5小時,煉成「學霸名媛」靠的是自律
    有網友贊道:煉成「學霸名媛」靠的是自律。98年出生在昆明的姚安娜原名就叫姚思為,後來去到國外讀書後曾用名Annabel Yao。上中學時,姚安娜已經開始修讀大學的先修課程,包括寫作、心理、物理、經濟和微積分等8門課程;在她17歲的時候,以AC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滿分的成績,提前被哈佛大學本科錄取。「那一年哈佛在中國一共就招生四個人,而姚思為就是其中一個。」
  • 小山村裡飛出了金鳳凰,學霸村是如何煉成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一個小小的山村就能夠飛出這麼多「金鳳凰」?「學霸村」竟是這樣煉成的!縱觀全村學霸們的成長軌跡,就會發現他們都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學霸們的養成有著規律可循。對此你還有什麼看法,戳戳評論告訴我,「一起考教師」旗下的「大學小喇叭」不僅為你提供諮詢,更願意傾聽你的見解、
  • 「全能學霸」是如何煉成的
    25日被媒體輪番採訪的兩名深圳高分考生不僅學習優秀,興趣涉獵也非常廣泛,堪稱「全能學霸」。   隨著教育國際化等因素,如今高中生畢業後的選擇更加多元化,「千軍萬馬過高考獨木橋」不再是唯一的升學途徑。只要你是「全能學霸」:成績夠牛、經歷夠豐富、思想夠獨特、對某個學科夠痴迷……全世界都會是你的舞臺,也許你也可以輕鬆敲開牛津、劍橋等全球頂尖大學的校門。
  • 哈佛學霸+奧斯卡影后 - 娜塔莉波特曼:我對自己十分苛刻 趣味閱讀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娜塔莉波特曼在哈佛的演講視頻。哈佛學霸+奧斯卡影后是如何煉成的?並憑藉在該片中的表演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她卻選擇走上了才女的道路上:高中時的論文進入了英特爾科學天才獎準決賽(以前這個獎項的獲得者一共產生了7項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兩項菲爾茲數學獎,六枚美國國家科學獎章,以及一長串的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全A被哈佛和耶魯同時錄取,進入哈佛,心理學博士會講6種語言(希伯來語
  • 看學霸是如何煉成的……
    河南省2020年高考成績公布我縣各科高考狀元也新鮮出爐今天小編有幸採訪得到了今年的文科狀元李建達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學霸是怎麼煉成的吧616分超出了自己預期當家人知道自己成績後紛紛向李建達表示祝賀父母知道李建達是我縣高考狀元時更是高興地跳了起來(李建達父母)李建達部分學習筆記雖然李建達是大家眼中的學霸
  • 哈佛學霸對話武漢學生:敢於做與眾不同的自己
    楚天都市報11月18日訊(記者柯稱 通訊員張紫璇 郭肖雲)哈佛那麼牛,和那裡的學霸交流會有怎樣的收穫?日前,武漢市旭光學校邀請到美國哈佛大學學霸——馬修·卡普奇(Matthew Cappucci)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以「我們為什麼愛上科學(氣象學)?」為主題的演講。
  • 全球通大講堂:家庭教育秘訣,學霸是如何煉成的
    家庭教育秘訣,學霸是如何煉成的?8月7日下午17點30,全球通大講堂教你輔學秘訣!快掃碼打開北京移動app,點擊右下角懸浮窗觀看直播!
  • 聊城晚報推出: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之一)
    」的人總是很神秘;在他們看來,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其實也沒有什麼秘訣;在老師看來,有好的習慣、明確的目標加上堅韌的毅力,學霸就是這樣鑄成的。  「聊晚家長課堂」今起推出「學霸是怎樣煉成的系列」,聚焦聊城一中與聊城三中的部分「學霸」們。他們有的樂觀開朗,視學習為最大樂趣,有的方法靈活,把做題當成消遣方式,有的目標明確,朝國內一流高校發起衝擊。  這些學霸不僅成績優秀,也有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他們很少讓父母操心,卻是同學眼中的好榜樣;他們很少讓老師特殊照顧,卻成績一路領先成為學校的「寵兒」。
  • 「哈佛校訓」的勵志把戲怎麼煉成
    導語:關於哈佛大學圖書館牆上的訓言在中國網際網路上盛傳已久,而近日哈佛大學圖書館一位管理員表示哈佛任何牆壁上都沒有所謂的校訓流傳的首爾大學校訓「人生是一種實驗,越多的實驗,讓你變成更好的入」,真身是「Veritas lux mea(真理是我的光明)」;「哪一個登上成功頂峰的人心中沒有傲視群雄?」
  • 哈佛學霸李柘遠,行走著的「知識型人」
    摘要:他是揭露了流傳多年哈佛圖書館凌晨4點半現實的學生,他是那個擁有逆天顏值和大長腿的頂級學霸,是那個放棄高盛百萬年薪回國創業的90後少年。他說: 「我不是網紅」「我不會寫雞湯」「我周六晚上也會去Party」你印象中的他,可能是那個揭露了流傳多年哈佛圖書館凌晨4點半現實的學生,也可能是那個擁有逆天顏值和大長腿的頂級學霸,或是那個放棄高盛百萬年薪回國創業的90後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