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藥品,調出醫保目錄,751個藥,有望調入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藥聞社

本文來源於醫藥觀察家網;

如果喜歡,歡迎在文末處點個「再看」,感謝您的支持!

9月18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印發《關於公布北京市第一批調出非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藥品品種的通知》。

《通知》稱,根據《國家醫保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的通知》(醫保發〔2019〕46 號)文件要求,為做好本市醫保藥品目錄內非國家醫保藥品品種的三年消化工作,經梳理比對涉及藥品近年來的醫保費用和採購等情況,現公布第一批調出藥品。

10月1日起,224種藥不報銷了,含多個常用藥

《通知》明確,自2020年10月1日起,將苯乙雙胍、布洛芬等224種非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品種從北京市醫保藥品目錄中調出。調出藥品發生的費用不再納入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支付範圍。

被調出的藥品中,有136種為西藥,88種為中成藥。梳理發現,本次被調出的藥品不乏大量常用藥,如治療糖尿病的苯乙雙胍、治療皮膚疾病的滷米松、抗生素類藥品克林黴素、解熱鎮痛類藥品布洛芬以及抗蛇毒血清注射製劑、感冒退熱顆粒、小兒感冒清熱片、感冒退熱顆粒、雙黃連注射劑、複方丹參注射劑等。

不過,參保人員不必過於擔心影響臨床用藥,北京市醫保局介紹,此次調出的藥品主要是已被國家藥監部門撤銷文號或在前期測算中顯示臨床使用量較少且有更好替代的藥品。因此,這一變化不會對參保人員臨床用藥產生過多的影響。

附詳情表:

多地發文,將非國家醫保藥品品種調出當地醫保

據了解,本次北京市將大批藥品調出醫保,主要是為了完成「三年消化各地醫保藥品目錄非國家醫保藥品品種」這一目標任務,北京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向北京日報透露「後續醫保藥品目錄可能還會有相應的調整」。

不止北京,為落實「用3年時間逐步消化各地醫保目錄內的非國家醫保藥品品種」這一全國統一要求,今年以來,已有多地醫保局陸續發文,明確大批藥品,醫保將不再報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甘肅、寧夏、新疆、廣西、浙江在內,共有20餘個省份落地執行地方增補目錄調出政策;其中,陝西、雲南、湖南、山東、吉林、天津、河北、安徽、西藏等地已經明確第一批調出地方醫保的增補品種;除此之外,北京、寧夏、新疆、廣西、重慶等地也同時公布了最終調整和消化時間。

9月14日,陝西醫保局發布《關於將部分藥品調出我省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的公示》。

為按期完成陝西省增補的乙類藥品消化任務,陝西醫保局確定了第一批消化藥品名單,涉及63個藥品,包括氫氧化鋁、莫沙必利、二甲雙胍馬來酸羅格列酮、曲安奈德新黴素、克黴唑、氨酚氯雷偽麻、阿莫西林雙氯西林、複方頭孢克洛、培氟沙星、曲克蘆丁香豆素、地西泮、多塞平、茶鹼沙丁胺醇、麻黃鹼、複方甘草、阿昔洛韋、葛根素、強力感冒片、藿香正氣滴丸、清熱靈顆粒、消咳平喘口服液、雙紅活血膠囊等。

被納入名單的藥品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剔除出陝西省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9月1日,山東省醫保局發布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家醫療保障局「原省級藥品目錄內按規定調增的乙類藥品,應在三年內逐步消化」的部署要求,山東省醫保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確定了省增補藥品2020年調出品種。涉及80中藥物,包括阿莫西林雙氯西林鈉、鼻炎寧顆粒、酮洛芬、丁桂兒臍貼等常用藥。

調出品種自2020年9月1日起不再予以支付。

據了解,這是山東省第二次調整醫保目錄,早在2020年7月1日,山東省已有10種屬於《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範圍的藥品被調出。

8月份,河南省醫保局公布調出醫保目錄藥品名單,涉及 180 個西藥和 140 個中成藥。被調出藥品包括了阿扎司瓊注射劑、曲美布汀口服液體劑、葡萄糖酸鋅口服液體劑、羅紅黴素緩釋控釋劑型、利巴韋林口服液體劑等西藥;還有風寒感冒顆粒、抗感顆粒、金銀花口服液、藿香正氣滴丸、腸胃寧片、注射用丹參、血脈通膠囊等知名中藥。

8月3日,安徽省醫保局發布省級增補乙類藥品2020年消化藥品的公示。共有合計160個藥品在2020年被調出安徽省醫保,包括91個西藥、61個中藥和8個民族藥。

7月1日,雲南醫保局發布《雲南省超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範圍藥品消化調整方案》的通知稱,為嚴格執行《2019版國家藥品目錄》,自2020年6月30日24時起,同步對《2019版國家藥品目錄》調出的藥品、超出國家醫保支付劑型的藥品、複合藥、國家明確不予支付的中藥飲片、國家重點監控藥品停止醫保報銷。據悉,雲南省超國家醫保目錄範圍藥品837個,其中西藥416個,中成藥421個。

6月29日,河北省醫保局下發《關於對2020年消化調出河北省省醫保藥品目錄暫保留增補藥品的公示》稱,為貫徹落實國家醫保局關於「今年6月底前將國家重點監控品種剔除出目錄並完成40%省增補品種的消化」的部署要求,現將河北省擬調出的增補藥品名單公示。據梳理,河北省共計公示171個品種,這些品種已在7月1日起調出河北省醫保目錄。

6月30日,上海市醫保局發布通知稱,189個品種將於2020年7月1日調出市醫保目錄。

6月30日,安徽省醫保局發布通知稱,在消化期內先調出354個品種,將於7月1日完成,其中包括化藥276個,中藥71個,重點監控品種7個。

6月30日,吉林省醫保局發布通知稱,192個品種將於2020年7月1日調出市醫保目錄。

6月29日,湖南省醫保局公布了省醫保消化期內的408種藥品有169個將於2020年調出的品種,包括72個西藥和97個中成藥。

6月24日,天津市醫保局發布通知稱,79個品種於7月1日完成調出醫保工作,其中包括化藥42個,中藥37個。

6月23日,四川省醫保局發布通知稱,有100個品種在8月1日前調出醫保,所有品種將於2021年8月1日前清完。

6月8日,重慶市藥監局發布公告稱,380個品種在3年內完成消化,其中181個品種與7月1日前調出,第二批將於2021年1月1日完成。

6月2日,浙江省醫保局發布通知稱,6月底前將4個重點監控品種調出醫保。

5月15日,廣西省醫保局發布通知稱,6月1日前將調出186個品種,其中化藥144個,中藥42個。

751有望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2019年8月20日,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明確對於原省級藥品目錄內按規定調增的乙類藥品,應在3年內逐步消化。消化過程中,各省應優先將納入國家重點監控範圍的藥品調整出支付範圍。

目前全國各省市已按照計劃相繼開展醫保目錄的剔除工作,未來三年,省增補品種應該能悉數消化殆盡,實現全國一個醫保目錄。

有調出就有增補。不久前,國家醫保局公布了《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明確對醫保目錄進行動態調整。

省增補藥品被調出省醫保無可避免,但三年的過渡期時間、醫保動態調整政策也給了藥企自救的機會,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的省增補品種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臨床數據證明臨床療效,進入國家版醫保,實現新一輪市場放量。

9月18日,國家醫保局公示《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75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可以申報進入國家醫保。

按要求,這些藥品符合《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提出的可以納入2020年藥品目錄擬新增藥品範圍的七大條件,有望在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中脫穎而出。

相關焦點

  • ...醫保靈魂砍價將至 378個獨家產品有望通過談判進入 T藥、九期一...
    》,共751個編號,對應708個產品進入名單。根據《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目前已經過了準備階段(2020年7-8月)、申報階段(2020年8-9月),目前可能在進行的是專家評審階段(2020年9-10月),即已完成由評審專家所形成的新增調入、直接調出、可以調出、調整限定支付範圍等4方面藥品的建議名單。
  • 疫苗、保健品等8類藥品不納入 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啟動 貴价藥會...
    8月3日,國家醫療保障局下發《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新一輪醫保藥品調入、調出做了詳細的規定。《辦法》要求,保健藥品、疫苗等8類藥品將不納入目錄,而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用藥、臨床急需藥等7類藥物則可以納入擬新增藥品範圍。調整工作9月份啟動,新版目錄將於2020年11月-12月公布。
  • 新版國家醫保目錄發布 這些藥品以後可以報銷啦
    -常規準入部分新增148個品種   眾所周知,只有進入醫保目錄的藥品才可以走醫保報銷,所以哪些藥品被納入,哪些藥品「出局」,無論是對醫療機構、藥品廠家還是用藥患者,都至關重要。  國家醫保局介紹,這次調整,從常規準入的品種看,中西藥基本平衡,調整前後藥品數量變化不大,但調出、調入的品種數量較多,藥品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
  •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於3月1日啟用——一批好藥新藥正向我們走來
    此次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力度空前,且首次嘗試對目錄內藥品進行降價談判。今後,每年對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工作將成為常態,有望進一步在「性價比」上拓展醫療保障的廣度和深度,切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讓人民群眾享受改革成果。日前,國家醫保局、人社部公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簡稱《目錄》)。
  • 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方案公布 抗癌藥、慢病用藥優先入醫保
    來源:人民日報此次調整涉及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藥品既有調入也有調出。基本藥物、癌症及罕見病用藥、慢性病用藥、兒童用藥等將優先考慮。普通藥品實行常規準入,價格較高或對醫保基金影響較大的專利獨家藥品,將通過談判方式準入。
  • 多家藥企產品入圍醫保目錄 目前128個藥品擬納入
    據上證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9版《目錄》僅調入的西藥獨家品種就超過70個,糖尿病藥、降壓藥、神經系統藥物這三種慢性病藥物佔據了新調入西藥產品的70%以上。其中,進口藥物依然佔據六成以上。而在本土企業中,通化東寶、華邦健康全資子公司華邦製藥、甘李藥業、江蘇豪森等藥企則較有優勢。
  • 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的時間表公布:此次原則上不再新增非處方藥
    現行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是2017年版,包括2017年、2018年兩次醫保準入談判的藥品在內,西藥和中成藥共計2588種。醫保藥品目錄分為凡例、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四部分。《公告》指出,藥品目錄調整涉及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三個方面,具體包括藥品調入和藥品調出兩項內容。
  • 2020年1月1日起重慶執行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2709個藥品均可查詢
    按照《關於實施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9年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2019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共計2709個藥品,能較好地滿足群眾的基本用藥需求。市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版目錄2709個藥品中,有118個國家談判藥品(西藥95個、中成藥23個),多為近年來新上市且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藥品,涉及癌症、罕見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藥結核、風溼免疫、心腦血管、消化等10餘個臨床治療領域。和2017年版相比,2019年版目錄調入藥品218個,調出藥品154個,淨增64個。
  •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實施 新增國家準入藥品297個 金醫保APP可查詢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已於1月1日在我市正式實施。記者通過走訪多家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店看到,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執行情況良好,藥品供應充足,參保患者用藥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 廣譽遠旗下龜齡集有望調入國家醫保目錄
    中證網訊(實習記者 常佳瑞)記者日前從廣譽遠獲悉,隨著國家醫保目錄調整方案出臺,公司旗下主打產品龜齡集有望調入國家醫保目錄。
  • 十類藥品醫保目錄直接出局!動態調整進入「企業申報」時代!
    並且,支持符合條件的基本藥物和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按規定程序納入《藥品目錄》。同時將建立企業申報制度,企業申報且符合當年《藥品目錄》調整條件的藥品納入該年度調整範圍。多種藥品從此無緣醫保意見稿指出,為維護臨床用藥安全和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益,《藥品目錄》對部分藥品的醫保支付條件進行限定,並明確了調入調出《藥品目錄》的條件。支付標準方面意見稿明確,除中藥飲片外,原則上新納入《藥品目錄》的藥品同步確定支付標準。
  • 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方案正式公布:優先考慮癌症等重大疾病用藥
    《方案》指出,藥品目錄調整涉及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三個方面,具體包括藥品調入和藥品調出兩項內容。以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的藥品信息為基礎,不接受企業申報或推薦,不收取評審費和其他各種費用。《方案》明確,調入的西藥和中成藥應當是2018年12月31日(含)以前經國家藥監局註冊上市的藥品。
  •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啟用 預計2021年可累計為患者減負約280億元
    核心閱讀新版國家醫保目錄調整結果出爐,通過本次調整,有119種新藥入圍,包括96種獨家藥品和23種非獨家藥品;另有29種原目錄內藥品被調出目錄。與往年相比,2020年談判降價調入的藥品數量最多,惠及的治療領域最廣泛。
  • 醫保目錄再調整,8類藥品不被納入!還有這些變化值得關注
    8類藥品不納入醫保保健藥品受關注《暫行辦法》在第二章《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制定和調整中,將藥品分為「納入」「不納入」「直接調出」「可以調出」4類。被「踢」出《藥品目錄》的8類藥品中,保健藥品受到大眾普遍關注,不少受訪者認為,保健藥品確實不應該納入醫保目錄。事實上,不少地方明確規定,醫保定點藥店不能使用職工醫保個人帳戶購買保健品,否則就屬於欺詐騙保行為。
  •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於3月1日啟用
    此次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力度空前,且首次嘗試對目錄內藥品進行降價談判。今後,每年對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工作將成為常態,有望進一步在「性價比」上拓展醫療保障的廣度和深度,切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讓人民群眾享受改革成果。日前,國家醫保局、人社部公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簡稱《目錄》)。
  • 湖南168個藥品調出醫保目錄
    湖南168個藥品調出醫保目錄168個品種調出目錄,包括72種西藥96種中成藥中人社傳媒訊(記者 黃潯 通訊員 曹亮)近日,省醫保局、省人社廳聯合發布《關於湖南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消化期內藥品調整的通知》,明確對《關於切實做好〈國家基本醫療保險
  • 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破解「用藥貴」難題
    這也標誌著我國已經初步建成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醫保藥品目錄進入動態調整時代。(12月15日 澎湃新聞)<br/><br/>  近些年,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凸顯,對醫保藥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國內醫療費用快速上漲,由此催生過度醫療、醫保基金支付壓力過大等問題。此外,「用藥貴」長期困擾普通老百姓,已是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大民生痛點。
  • 新版醫保藥品目錄3月1日啟用:新入96種 含17種抗癌藥
    一批好藥新藥正向我們走來  此次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力度空前,且首次嘗試對目錄內藥品進行降價談判。今後,每年對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工作將成為常態,有望進一步在「性價比」上拓展醫療保障的廣度和深度,切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讓人民群眾享受改革成果。  日前,國家醫保局、人社部公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簡稱《目錄》)。
  • 新版醫保藥品目錄3月1日啟用
    新版醫保藥品目錄3月1日啟用:新入96種,含17種抗癌藥】日前,國家醫保局、人社部公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
  • 小牛血類藥物被調出醫保目錄 興齊眼藥等上市公司受波及
    據南都記者結合新版《醫保目錄》,對比查閱2017版醫保目錄發現,本次被剔除醫保的小牛血類產品的製劑規格主要為眼用凝膠,原編號為1222和1223,屬於乙類醫保報銷範圍,但是在新版《醫保目錄》專家評議組看來,由於小牛血類產品在今年6月被國家衛健委列為重點監控藥品,因此小牛血類的眼用凝膠被全部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