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思維回譯法

2021-02-19 萬紫秦楓

本文將講述我最近了解到的一個,如何建立英語思維的方法,名字如標題所示。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在參考資料處找到原文。說起建立英語思維或者說把英語說得地道,可能就會有一種疑問,我能夠做到常規的交流不就行了?別人也能聽得懂呀。為什麼要講的地道呢?而且,在這個大家都會一點英語的時代,會英語這件事還能讓你脫穎而出嗎?答案是,能,只要你的英語夠地道。地道的英語是一張巧妙彰顯個人能力的名片。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些「會」英語的人,有時候並不能聽懂旁邊的人在笑什麼,因為笑話是兩種語言之間最難翻譯的,不用英語思維去理解英語講的笑話只能是懵逼。這也反映出一個現實,「能基本溝通」的英語是和高層級的社交沒有交集的。在介紹方法之前,我們先看一下英語不地道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英語不夠地道——中文思維的錨定效應

這個概述起來是這樣,當我們要去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其實還是用的中文思維組織英語。表面上是英文的單詞和語法,內在還是中文的表達習慣。這就好比建房子,手上有一堆西式建築材料,參考的確實中式建築圖紙,那麼搭建出來的是什麼呢?可能就是一個四合院。在語音識別領域,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裡程碑,提高了語音識別的準確度。科學家們拋棄掉了針對每一種語言進行特定識別的方式,而是覺得各種語音表達的意思都一樣,只是用的加密方式不一樣而已。中文的「世界」,跟英文的「world」其實表達的是一個意思,聽起來不一樣,其實是針對這個含義進行了不同方式的加密。在英語思維這一塊也是一樣,語言說的地道,其實就是用不一樣的圖紙把相同的意思進行加密而已。圖紙就是語言思維。

我們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醫院搶救傷員的時候,醫生會跟傷者說,保持清醒。保持清醒用英語怎麼說?可能首先想到的是:Wake up/ Don't sleep/ Don't fall asleep. 但實際上醫生說的是:Stay with me. 其實跟 sleep 沒有太大關係。

如何獲得英語思維——中英文思維回譯法

這個方法的核心理念還是利用中文,有人可能要問了,建立英語思維不應該摒棄中文環境才更好嗎?這個從現實的角度來講,完全拋開中文很難,因為中文已經在腦袋裡存在很多年了。其次,在掌握一門新的語言思維的時候,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能夠達到流暢的切換不同的語言思維,而不是隔開。況且,通過中文思維做一個映射到英文思維上面會更快一點。簡單講就是在中英文思維之間建立一個「通道」,能夠方便的到達兩邊。

如何能夠有效地建立「通道」呢?這就是今天一直說的中英文思維回譯法了。一共有四個步驟:英譯中--重建中文--埋鉤子--思維逆轉。詳情可以查看下面的圖片。

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更好的理解。

原文:

I'm sorry about not getting back to you sooner.

I couldn't access the internet from my laptop for some reason.

第一步:英譯中。

我很抱歉沒能更早回覆你。出於某些原因,我的筆記本無法連上網。

第二步:重建中文。直譯過來在我們的中文表達會有點彆扭。

不好意思這麼晚回覆你。我的筆記本一直無法連上網,不知道怎麼回事。

第三步:埋鉤子。拆解一個句子你不熟悉的結構。

這麼晚(回覆你),英文表達不一定用 so late,還可以用 not…sooner;

連上網,沒有用我們更熟悉的 connect to ,而是採用了 access

「筆記本連不上網」,主語是筆記本,原文用的是:I couldn't access the internet from my laptop,主語是我

「不知道怎麼回事」,原文沒有用 I don't know why, 或者 for no reason。而用了 for some reason。

第四步:思維逆轉。講重建好的中文翻譯成英文。如果能夠看著符合中文表達的句子,逆推到原文,這就成功了。當然前期可能說的還是中文思維的句子,不過你提醒自己切換表達思路,不斷糾正,會記得更牢固。

最後,原文還有更多的信息——練習的素材推薦,如何鞏固練習效果等等。這裡不展開了,感興趣可以去查看原文。

參考資料:得到課程:韓亮·如何建立英語思維。

相關焦點

  • 用「回譯法」學《新概念英語》,效果比背誦好得多!
    有的,這就是「回譯」法!所謂回譯法,就是指讀完一篇文章後,中文譯文再次翻譯回原文,然後將回譯內容與原文進行比較,檢查自己的語法錯誤並體會原文用詞的好處。回譯法可以提升自己對語言的敏感度,學習他人遣詞造句的精靈之處,提升語言能力。因為有些文章讀起來很簡單,但一到自己動筆才發現自己根本寫不出原文那麼地道的句子。
  • 青島發布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法標準
    新華網濟南6月26日電(記者蘇萬明)為解決公共場所、道路等標識翻譯不夠規範的問題,日前,青島市發布了《青島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地方標準,使公共場所英語標識有了一個標準的、規範的、與國際接軌的翻譯法則。
  • 北京800多家酒店用上新版中英文菜單
    北京800多家酒店用上新版中英文菜單 2008年07月08日 10:42 來源:北京日報 「譯法」)正式出臺已經將近一個月,新版菜單在京城酒店、餐館內的實施情況如何?
  • 北京市800多家酒店用上新版中英文菜單
    北京日報訊(記者楊汛 實習生宋揚)備受關注的新版《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以下簡稱「譯法」)正式出臺已經將近一個月,新版菜單在京城酒店、餐館內的實施情況如何?昨日,北京市旅遊局飯店處相關負責人透露說,目前北京市已經有超過800家星級酒店、餐館領取並開始使用新版《中文菜單英文譯法》。
  • 【觀點爭鳴】Stakeholder譯法商榷
    Stakeholder的中文翻譯並沒有形成絕對統一,各行各業存在多種譯法。為了對這些譯法的使用頻率有個對比,筆者在權威的學術文獻網站中國知網(CNKI)上對各種可能的譯法進行學術文獻的關鍵詞檢索,並對檢索結果進行排序。
  • 上海將出臺公共場所中英文翻譯統一標準
    記者隨行時獲得了一個最新消息:上海實際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中英文翻譯不統一、不規範譯法濫用又無統一標準可循的局面將得到改觀———上海將對這方面制定出統一的規範標準。  採訪中,記者發現:中英文翻譯不統一、不規範譯法濫用的情況已經引起了市人大領導、專家的關注。
  • 【英語思維(二)】中英文的本質異同及轉換公式
    本文將詳細說明中英文的本質異同以及如何用理工科的思維用公式去作為兩種語言之間轉換的媒介。文章結構:① 中英文的本質異同概述 ② 中英文對切公式的應用 ③ 英語學習的高高階方法論一、中英文的本質異同我們把中英文比作兩個系統,中文單詞和英文單詞都比作這個系統內部的元素,中文有「狗」,英文就有「dog」, 中文有「男人」 英文就有「man」,中文有「功夫」,英文沒有,沒有不要緊隨便組合一個「kung fu」,所以中英文本質差別不在單詞(元素)。
  • 北京中餐英文名徵集意見 首次規範"童子雞"譯法
    據介紹,為解決北京市飯店業、餐飲業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存在的突出問題,自2006年3月起,北京市外辦、市旅遊局等相關單位就啟動了對本市飯店業、餐飲業的中英文菜單進行核查以及專家翻譯審核工作。此次徵集意見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共收錄2753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譯法,涉及冷菜、熱菜、羹湯、主食、小吃、中國酒、洋酒、飲料等多個品類。
  • 迎奧運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揭曉 中餐新洋名
    為了避免這些民間不規範的菜名在奧運期間鬧出笑話,北京市外辦、市旅遊局 相關單位從去年3月起就開展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規範工作,對北京餐飲業的中英文菜單進行核查。》(討論稿)的「中國菜翻譯稿」在網上公示了10天,首稿共收錄了2000多條譯法。
  • 學術爭鳴: Stakeholder譯法問題商榷
    但偏偏在這個如此重要的關鍵術語的翻譯上,卻讓我們讀者不得不面對一個非常令人驚訝和難於接受的譯法(「相關方」)。儘管該譯法已經定稿付梓,不過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還是有必要在此發聲表達一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觀點。
  • 中餐新譯法簡單力求易懂 網友贊成使用漢語拼音
    為了避免這些民間不規範的英文菜名在奧運期間鬧出笑話,日前形成了最新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對2753道中國菜和酒水進行了相對規範的命名。  新譯法「新」在何處  新譯法簡單力求易懂。  老外網友有說法  對於新鮮出爐的《中國菜單英文譯法
  •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出臺 奧運菜餚取了英文名
    隨著北京《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日前的正式出臺,上述這些曾出現在北京餐館、讓外國遊客飽受「驚嚇」的譯法將會消失,代之以相對準確和易懂的譯法。「這個中文菜單的翻譯工作共耗時兩年多,在翻譯過程中,我們收集和借鑑了來自世界各國中餐館的菜名譯法,而且為了使得翻譯更為準確,國內一級大廚親自講解和演示菜品的做法。」
  • 成都小吃將有英文譯法 夫妻肺片率先「洋化」
    四川新聞網訊  為在奧運會來臨之前規範北京用餐語言環境,《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將於春節前出版,成都方面表示也將跟進。    北京奧運會即將到來,為規範北京的用餐語言環境,備受關注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也將在春節前出版。
  • 中國菜名英文譯法初稿完成 "童子雞"已改為"春雞"
    中國菜名英文譯法初稿完成"童子雞"已改為"春雞" 08-29 中廣網     中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 近日,一份《中文菜名英文譯法》討論稿正式由北京市旅遊局對外公布,此稿初步確定了2753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譯法,並徵求市民建議。
  • 街頭路牌多為全拼音標註難煞老外 南昌路牌能否使用英文譯法?(圖)
    為此,讀者建議南昌可以學習上海、長沙等城市的做法,將路名的通名部分使用英文譯法。    王女士說,南昌要與國際接軌,就應將路標採用中英文對照標註,方便外國遊客認路,「上海、長沙、武漢等地都採用了中英文對照標註。」    王女士表示,對比鄰近的長沙和武漢兩座城市,可以發現,在武漢民主路的翻譯是「Minzhu Rd.」,解放路則是「Jiefang Rd.」。長沙的嶽麓大道翻譯是「Yuelu Ave」,這些和南昌的全拼音式翻譯相比,顯然有所不同。
  • 天津餐飲業將推廣權威中英文菜譜服務奧運賓客
    新華網天津7月21日電(記者孟華)記者從天津烹飪協會了解到,為更好地服務奧運,提升餐飲業服務水平,天津烹飪協會奧運期間將在全市餐飲企業推廣由權威專家編譯的中英文對照菜譜。
  • 當王安石變Vans,古人姓名的正確譯法有哪些?
    簡單來說就是中英文名字一樣,例如周瑜是Joey,當然人紅是非多,部分人對於「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的英文名Vans也存在不同的意見,因王安石字介甫,難道不應該叫做Jeff嗎?正是由於新的需求催生出新的解決方式,於是其二便是字譯法,但此字非彼字,因古人除了「名」之外還有「字」,也就是對「名」的解釋和補充,所以詩聖杜甫字子美(Jimmy),李商隱字義山(Eason)。
  • 中國菜名英文譯法初稿完成 "叫化雞"翻成"乞丐雞"
    「童子雞」被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讓人啼笑皆非近日,一份《中文菜名英文譯法》討論稿正式由北京市旅遊局對外公布,此稿初步確定了2753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譯法,並徵求市民建議從去年3月起,北京市外辦、北京市旅遊局等相關單位便著手開展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規範工作,對北京餐飲業的中英文菜單進行核查。經過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專家及顧問審核後,形成了最新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2753道中國菜有了英文名「中國菜名是我們文化中非常複雜的一個部分,我們必須以長短適中的英文向外國來賓傳達出基本意思。」
  • 各區縣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譯法
    本報訊(記者劉昊)市外辦、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辦公室日前向各區縣發布了本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市外辦有關負責人要求各區縣外辦依照標準,努力配合相關部門,今年10月前完成本區縣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的規範工作。
  • 評公廁的「英文譯法」
    北京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規定"廁所Toilet";上海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規定"公共廁所 Toilet"。我們認為,北京市"英文譯法"的規定,有據有理,是正確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