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餐英文名徵集意見 首次規範"童子雞"譯法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給中國菜起「英文名」繼去年12月首次向社會徵集意見之後,8月23日至9月1日,經過調整的「中文菜品英文名」升級版第二次請市民、專家指正。在公開徵集意見的第一天,就已接到了不少市民的反饋意見。

    據介紹,為解決北京市飯店業、餐飲業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存在的突出問題,自2006年3月起,北京市外辦、市旅遊局等相關單位就啟動了對本市飯店業、餐飲業的中英文菜單進行核查以及專家翻譯審核工作。此次徵集意見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共收錄2753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譯法,涉及冷菜、熱菜、羹湯、主食、小吃、中國酒、洋酒、飲料等多個品類。據市外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與去年12月相比,此次新增近500條菜品,主要是老百姓熟悉的家常菜、小吃等菜品的譯法。諸如「童子雞」、「獅子頭」等此前由於譯法不規範而引發「國際笑話」的菜品,此次也首次公布了規範的翻譯方法。

    曾被翻譯成「沒有性生活的雞」的「童子雞」,此次公布的翻譯方法為「Spring  Chicken」;曾被譯為「燒紅了的獅子的頭」的「紅燒獅子頭」此次公布的規範譯法為「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在吸收首次徵集到的意見之後,此次公布的已被外國人接受的傳統食品,使用漢語拼音進行翻譯,比如餃子(Jiaozi);使用地方語言拼寫或音譯拼寫的中國特色菜名也仍保留其拼寫方式,比如宮保雞丁(KungPao  Chicken);餛飩(Wonton);豆腐(Tofu)……一些無法體現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中文菜名,使用漢語拼音,並在後標註英文注釋,比如窩頭「Wotou」(Steamed  Black  Rice  or  Corn  Bun);咕嚕肉「Gulaorou」(Sweet  and  Sour  Pork  with  Fat)等。

    市民可登錄首都之窗(www.beijing.gov.cn)、市旅遊局網站(www.bjta.gov.cn)、市外辦網站(www.bjfao.gov.cn)、市民講外語活動網站(www.bjenglish.com.cn)查看《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並留下意見,還可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bjenglish@vip.sina.com;或郵寄至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在首日徵詢意見中,已有北京飯店培訓部等單位專業人士反饋了相關意見。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考慮市民的意見,最終確定中餐菜品的規範「英文名」在全市推廣。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國際新聞與傳播系的老師鄭保國表示,中國的飲食中有許多有典故的菜名,對於這種菜倒不如直接音譯,外國人通過發音點菜就可以了。如果更周到一些的話,可以在菜名後面附上菜的材料、味道,如果能有相關的小典故就更有意思了,讓外國人能夠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

(責任編輯:牟修銳)

相關焦點

  • 「童子雞」譯為「春雞」 2158道中餐定統一英譯名
    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近日聯合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為2158道中餐飯菜「正名」。正名 中餐菜名將統一規範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本市越來越多的餐館開始提供英文或中英文對照菜單。但中餐菜名一直沒有規範的翻譯方法,很多餐館老闆將中文菜名直譯成英文,鬧出不少笑話。
  • 迎奧運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揭曉 中餐新洋名
    為了避免這些民間不規範的菜名在奧運期間鬧出笑話,北京市外辦、市旅遊局 相關單位從去年3月起就開展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規範工作,對北京餐飲業的中英文菜單進行核查。去年12月經過網上徵集市民建議後,形成了最新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  目前這個包含近3000種菜品、酒水的「標準」英文翻譯正式掛上「首都之窗」、「北京市民講外語官網」,再次邀請市民提建議。
  • 2158道中餐有了官方「英文名」
    昨日,北京市政府外事辦消息,新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共規範了3102個中西餐飲食名稱,其中包括2158個中餐,並向北京市各大餐館推廣。據介紹,《美食譯苑》共分三章,分別對中餐、西餐、飲品進行了標準的英文翻譯,其中中餐部分細化到八大菜系,包括魯菜、川菜、閩菜等特色飯菜的介紹和重點翻譯。
  • 2158道中餐有了官方「英文名」 以音譯為主
    昨日,北京市政府外事辦消息,新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共規範了3102個中西餐飲食名稱,其中包括2158個中餐,並向北京市各大餐館推廣。  據介紹,《美食譯苑》共分三章,分別對中餐、西餐、飲品進行了標準的英文翻譯,其中中餐部分細化到八大菜系,包括魯菜、川菜、閩菜等特色飯菜的介紹和重點翻譯。
  • 2158道中餐有了官方"英文名" 向餐館推廣
    昨日,北京市政府外事辦消息,新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共規範了3102個中西餐飲食名稱,其中包括2158個中餐,並向北京市各大餐館推廣。  據介紹,《美食譯苑》共分三章,分別對中餐、西餐、飲品進行了標準的英文翻譯,其中中餐部分細化到八大菜系,包括魯菜、川菜、閩菜等特色飯菜的介紹和重點翻譯。
  • 菜譜英文譯法今起徵集意見
    《北京市餐飲業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完成編寫  本報訊(記者楊華雲)宮爆雞丁如何翻譯才能讓老外明白?為避免酒店外語菜譜鬧「國際笑話」,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對完成《北京市餐飲業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的編寫,今起至本月29日向市民徵集意見。
  • "宮保"後人為中餐英譯正名 "沒有性生活雞"成歷史
    此次中餐英文新譯法以突出原料、烹調方法和味道的翻譯原則為主,其次是儘量還原文化、歷史典故和地方特色的韻味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陳雪蓮發自北京曾幾何時,對來華的外國人來說,到中餐館裡點菜是一件傷透腦筋的事兒。
  • 中國菜名英文譯法初稿完成 "叫化雞"翻成"乞丐雞"
    「童子雞」被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讓人啼笑皆非近日,一份《中文菜名英文譯法》討論稿正式由北京市旅遊局對外公布,此稿初步確定了2753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譯法,並徵求市民建議千變萬化的中文菜名讓在中國的「老外」傷透了腦筋,曾有飯店想當然的把「童子雞」譯為「沒有性生活的雞」,把「紅燒獅子頭」變成「燒紅了的獅子頭」,出了不少笑話。從去年3月起,北京市外辦、北京市旅遊局等相關單位便著手開展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規範工作,對北京餐飲業的中英文菜單進行核查。經過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專家及顧問審核後,形成了最新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
  • 北京:組織機構職務職稱將有統一「英文名」
    北京:組織機構職務職稱將有統一「英文名」 2008年07月08日 10:11 來源:北京日報 )各組織機構、職務職稱將擁有按照統一標準譯法翻譯的「英文名」。統一譯法,將有助於這一問題的改進。  自去年3月啟動編寫的《譯法通則》,以外交部相關規範為指導,儘量體現職能分工和級別特徵,同時參考國外習慣用法,方便外國人理解。此次徵求意見的機構和職務譯法涉及「市」、「區」、「委」以及「市長」、「局長」等名稱百餘個。
  •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出臺 奧運菜餚取了英文名
    隨著北京《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日前的正式出臺,上述這些曾出現在北京餐館、讓外國遊客飽受「驚嚇」的譯法將會消失,代之以相對準確和易懂的譯法。「這個中文菜單的翻譯工作共耗時兩年多,在翻譯過程中,我們收集和借鑑了來自世界各國中餐館的菜名譯法,而且為了使得翻譯更為準確,國內一級大廚親自講解和演示菜品的做法。」
  • 中餐將推廣英文菜單 但很多譯名還讓老外「暈」
    但專業人士認為,目前不少中餐譯名,同樣會整的老外犯「暈」。    隨著《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正式出爐,1571道中餐、225道西餐、629種酒水飲料有了自己的「正式英文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遵守五大翻譯原則。
  • 北京為菜單規定英文譯法 豆腐和餃子名最難起 - CCTV.com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以統一併規範北京酒店內菜單英文譯法為目的的徵集活動已經過半。記者了解到,豆腐和餃子的英文譯法爭議最大。   口水雞被翻譯成英文「slobbering chicken」,即流口水的雞……北京很多酒店的外語菜單,由於不規範或者胡亂的直譯而鬧出一些笑話。
  • 官方發布2158道中餐飯菜英文譯名
    北京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近日聯合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為2158道中餐飯菜「正名」。正名 中餐菜名將統一規範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北京市越來越多的餐館開始提供英文或中英文對照菜單。但中餐菜名一直沒有規範的翻譯方法,很多餐館老闆將中文菜名直譯成英文,鬧出不少笑話。
  •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出爐 餃子就用Jiaozi命名
    討論稿曾徵求民眾建議《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是為提高奧運會期間服務接待水平,規範北京市飯店業、餐飲業菜單英文譯法,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和北京旅遊局編輯出版,對中國常見的2000餘個菜品、主食小吃、甜點、酒類的名字做了英文的翻譯。其討論稿自去年8月由北京市旅遊局公布,通過各個途徑,徵求了廣大民眾的建議。
  • 中國菜名英文譯法初稿完成 將在全國飯店普及
    千變萬化的中文菜名讓在中國的「老外」傷透了腦筋,曾有飯店想當然的把「童子雞」譯為「沒有性生活的雞」,把「紅燒獅子頭」變成「燒紅了的獅子頭」,出了不少笑話。  從去年3月起,北京市外辦、北京市旅遊局等相關單位便著手開展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規範工作,對北京餐飲業的中英文菜單進行核查。經過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專家及顧問審核後,形成了最新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
  • 2158道中餐有了官方英文名 翻譯儘量使用音譯
    昨日,北京市政府外事辦消息,新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共規範了3102個中西餐飲食名稱,其中包括2158個中餐,並向北京市各大餐館推廣。據介紹,《美食譯苑》共分三章,分別對中餐、西餐、飲品進行了標準的英文翻譯,其中中餐部分細化到八大菜系,包括魯菜、川菜、閩菜等特色飯菜的介紹和重點翻譯。
  • 新版《美食譯苑》規範3102個中西餐飲食名稱
    昨日,北京市政府外事辦消息,新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共規範了3102個中西餐飲食名稱,其中包括2158個中餐,並向北京市各大餐館推廣。  據介紹,《美食譯苑》共分三章,分別對中餐、西餐、飲品進行了標準的英文翻譯,其中中餐部分細化到八大菜系,包括魯菜、川菜、閩菜等特色飯菜的介紹和重點翻譯。
  • [視頻]北京推出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規範
    為了方便外國遊客在北京就餐,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和北京市旅遊局日前編輯出版了《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些飯店餐館開始陸續更改修正。    把中國的傳統菜餚翻譯成英文,這確實需要仔細斟酌。在有些餐館,很多菜的翻譯直接用單詞生硬的套用。比如,口水雞被翻譯成「流著口水的雞」,四喜丸子被翻譯成「四個高興的肉團」,麻婆豆腐被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等等。
  • 北京就菜單英文譯法徵意見 部分菜名用漢語拼音
    本報訊 (記者 左林)北京市旅遊局昨日消息,《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已成文,即日起至9月1日期間,市民可上網發表意見。市旅遊局網站昨日掛出公告顯示,自2006年3月起,市外辦、市旅遊局等相關單位開展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規範工作,現已形成《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共收錄2753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譯法。
  •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出爐 2425種菜有了英文名
    今後,在北京的酒店、餐廳推出的英文菜單上,紅燒獅子頭將不再被翻譯成Red Burned Lion Head(燒紅了的獅子腦袋),而是統一被命名為『Braised Pork Ballsin Soy Sauce』(用棕色調料燉爛的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