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菜單規定英文譯法 豆腐和餃子名最難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6日 09:42 來源: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以統一併規範北京酒店內菜單英文譯法為目的的徵集活動已經過半。記者了解到,豆腐和餃子的英文譯法爭議最大。
口水雞被翻譯成英文「slobbering chicken」,即流口水的雞……北京很多酒店的外語菜單,由於不規範或者胡亂的直譯而鬧出一些笑話。這種情況,將依靠社會各界的建議有所改變。
從12月20日起,相關部門邀請社會各界及在京外籍人士對《北京市飯店業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的英文譯法提出意見及建議。記者昨天登錄相關網站看到,徵集意見分為中國酒、西餐主食、小吃、海鮮等十餘門類向市民進行徵集。很多市民對「討論稿」中的英文譯法進行「挑刺」。其中,頗具北京特色的豆腐和餃子爭議很大。在「討論稿」中,將餃子翻譯成「Dumplin」,將豆腐翻譯為「Bean curd」。有一些市民認為,英語裡已經有了「jiaozi」、「tofu」詞彙,為什麼不選用呢?老外都叫「jiaozi」了,我們為什麼卻叫「Dumplin」了?
此外,對於討論稿中「宮保雞丁」的翻譯,有市民認為,「在外國,大家都早已經習慣了Kung-pao Chicken的叫法,可謂家喻戶曉,不必捨近求遠。」
事實上,對於規範北京各酒店和餐館的英文菜單,大部分市民認為十分迫切。昨天,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市民,某公司的齊小姐告訴記者,目前很多酒店的英文翻譯都不規範,而一些小酒吧和餐館的翻譯更是亂來。如把夫妻肺片、饞嘴蛙等菜品直接翻譯,無法指導外國人點餐。「更重要的是,有的酒店乾脆就用漢語拼音根本不是菜名。」對於酒店菜單,有部分市民認為,除了英文菜名之外,每個菜名都可以附上照片,再加以簡短的方案說明主料。
據悉,對《北京市飯店業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的英文譯法提建議的徵集活動將於即日起至12月29日結束。市民可以登錄首都之窗、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官方網站、北京市旅遊局官方網站查詢本次活動的詳細情況。(作者:張煦)
責編: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