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後,隨著我國人均消費水平的增長、餐飲消費結構的調整以及生活節奏的變化,西式蛋糕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烘焙食品在我國步入了快速增長的時期,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年鑑》,我國糕點麵包業規模,從2011年的526.40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316.2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6.50%,遠高於同期食品工業整體5.44%的增長水平,也高於全球烘焙行業增速。從消費層面上看,烘焙零售市場增長迅速,2019年我國烘焙食品零售額達到2312億元,同比增長7.4%,預計2020年有望突破2500億元。
在行業整體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為何烘焙行業卻面臨著關店潮?關閉的店鋪中不乏連鎖門店,烘焙行業目前的狀況是怎麼樣的?小型門店下一步該怎麼走?
01向三四線城市擴張
烘焙市場從一二線城市,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滲透到三、四線城市。消費群體不斷擴大,消費者對烘焙食品認知度提高,促使烘焙食品消費加速升級,使得整個行業利潤和收入快速增長。隨著烘焙食品的普及,消費群體結構漸漸發生變化,消費覆蓋年齡層增加,從以前的青年群體擴展到中老年和少年兒童群體。
02區域化明顯
儘管烘焙行業迸發出了勃勃生機,巨大市場蛋糕吸引了眾多的蠶食者,但目前仍多局限於區域市場,真正實現品牌化連鎖的本土烘焙企業屈指可數。比如,好利來和克裡斯汀的年銷售額雖然在20億元左右,但好利來在南方市場缺失,克裡斯汀則在北方也難尋蹤跡。烘焙行業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在全國市場佔有絕對優勢的領軍品牌。
03同質化嚴重
當下國內烘焙產品同質化現象愈演愈烈,新產品開發能力不足,造成產品相似;店主不懂運營,模仿同行方案,但營銷效果卻適得其反;店主不懂得無法管理店鋪,店鋪的經營方式、管理方式非常相似,小型門店普遍缺乏特色。
04消費者更認可品牌
烘焙食品市場競爭激烈,而對於消費者而言,品牌消費意識日漸成熟,更認可高質量和品牌化的中高端產品,市場中高檔烘焙品牌將不斷增多,且更容易實現良性增長。
目前來看,80、90後是烘焙市場的消費者,輕餐飲依然非常流行。多元化與複合經營成為主流,不僅能夠提高客單價創造更高利潤,還能多方面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許多門店都已經積極擁抱網際網路,謀求轉型。比如從2014年開始,幸福西餅就開始入駐美團點評,完成了初始階段的流量積累。截止到2016年,幸福西點就已經輻射全國50多個城市,開啟了無門店,生產工廠+配送的模式。節約了大量的房租成本,讓店鋪良性運營。
小型烘焙門店面對行業的飛速發展,坐以待斃只能被淘汰,一定要謀求轉型。利用網際網路新零售工具,為自己的門店進行多樣化營銷,開發新產品,進行商品配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讓店鋪運營實現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