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好消息!2020年1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遊泳館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大樓開工啦!
1月3日上午,校領導邵新宇、李元元、馬建輝、梁茜與現場嘉賓、師生代表一同揮鍬培土,為遊泳館奠基。
1月3日上午,校友龔虹嘉、陳春梅、陳浩、姚欣、李俊寶、任康,校領導邵新宇、李元元、許曉東與現場嘉賓、師生代表為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大樓奠基。
下面就讓小科帶你一起深度體驗這兩座未來的校園新地標,請注意!千萬別眨眼哦
遊泳館
遊泳館建築面積約32000平方米,總投資約2.16億元
遊泳館選址在主校區南門邊上,靠近城市幹道珞瑜東路。
方案立面以樹冠形狀抽象而來,以此呼應華中大「森林大學」的特色,同時也希望以此,體現基地原為樹林的「場所精神」。
貫穿式的結構單元側面看似一束光纖,展現出華中大與光學的密切聯繫。
整個設計採用集約高效的平面和網頁設計,能有效減少建築體積、節約能耗,各項功能空間多採用自然採光與通風,綠色生態環保,保證了後期運營維護的高效、低耗。
館內設置有2片共16泳道,可用於大型比賽的遊泳池,還設置有室內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田徑跑道、武術訓練房及體育學院辦公用房等
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大樓
大樓建築面積約87985平方米,計劃總投資約4.64億元
大樓擬建在東校區,南臨喻家湖東路,東鄰湖溪河,西側為住宅區,北側為景觀湖泊。
建築涵蓋
計算機學院、數據中心、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
在功能上分區設置,設有獨立出入口,方案基於「∞」(無窮)和「莫比烏斯環」理念,把立體庭院、屋頂平臺和架空草坪等活力空間串聯起來,形成「空中森林環帶」,讓師生們在立體的大自然中進行教學與科研。
在建築核心區中置入學科交流平臺,形成學科共享區域,師生在此匯聚,彼此融匯貫通打造新的科研綜合體,以「綠韻脈動,智匯華中」,為主要設計概念,重點打造「一軸、一環、一匯」三大亮點。
設計以南北貫穿的綠道生態軸為出發點,有機銜接大樓和景觀湖泊,串聯起科研、文化、交往、藝術等活力聚點,呈現出多層次的「校園生態活力長廊」,同時把湖溪河引入建築中,形成溼地公園景觀帶。
「森林式大學」躍然而出
設計亮點
森林式科研空間——科研與綠色相契合,具有豐富生態體驗的科研創新中心
自然的景觀湖面——大樓與周邊環境和諧相處
生態化溼地公園——沿湖溪河岸營造溼地景觀,豐富校園內部景觀
開放式入口廣場——首層大尺度架空結合地景式草坡營造開放氛圍
立體化共享軸線——貫穿南北軸線的空中共享平臺促進學科之間的互動
多層次退臺花園——辦公和空中花園相互滲透,創造立體的綠化場所
多樣化辦公場所——學習、辦公、研討,生活等多動能於一體,觀點,靈感迸發
順應校園,尊重環境——契合整體校園環境的新大樓
你知道嗎
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大樓
離不開華中大校友們的慷慨解囊
▲2018年10月18日,在計算機學院建院45周年系列活動期間,計算機專業1982級校友,中國視頻監控龍頭企業海康威視天使投資人、副董事長龔虹嘉,創始人、董事長陳宗年,創始人、董事、總經理胡揚忠聯合捐贈1億元人民幣,用於建立計算機學院大樓。
▲2019年9月4日,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自控956班校友捐贈3000萬元支持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新大樓建設。
那麼,下一個華中大新地標又會在什麼時間悄悄出現在校園裡呢?和小科一起期待下一個驚喜吧!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 資料由基建處提供 攝影 / 辛國勝 編輯 / 張雯怡 郭雨辰 校對 / 郭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