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華中科技大學遊泳館、「人工智慧大樓」開工了,真漂亮!

2020-12-22 中國校園在線

重磅好消息!2020年1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遊泳館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大樓開工啦!

1月3日上午,校領導邵新宇、李元元、馬建輝、梁茜與現場嘉賓、師生代表一同揮鍬培土,為遊泳館奠基。

1月3日上午,校友龔虹嘉、陳春梅、陳浩、姚欣、李俊寶、任康,校領導邵新宇、李元元、許曉東與現場嘉賓、師生代表為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大樓奠基。

下面就讓小科帶你一起深度體驗這兩座未來的校園新地標,請注意!千萬別眨眼哦

遊泳館

遊泳館建築面積約32000平方米,總投資約2.16億元

遊泳館選址在主校區南門邊上,靠近城市幹道珞瑜東路。

方案立面以樹冠形狀抽象而來,以此呼應華中大「森林大學」的特色,同時也希望以此,體現基地原為樹林的「場所精神」。

貫穿式的結構單元側面看似一束光纖,展現出華中大與光學的密切聯繫。

整個設計採用集約高效的平面和網頁設計,能有效減少建築體積、節約能耗,各項功能空間多採用自然採光與通風,綠色生態環保,保證了後期運營維護的高效、低耗。

館內設置有2片共16泳道,可用於大型比賽的遊泳池,還設置有室內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田徑跑道、武術訓練房及體育學院辦公用房等

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大樓

大樓建築面積約87985平方米,計劃總投資約4.64億元

大樓擬建在東校區,南臨喻家湖東路,東鄰湖溪河,西側為住宅區,北側為景觀湖泊。

建築涵蓋

計算機學院、數據中心、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

在功能上分區設置,設有獨立出入口,方案基於「∞」(無窮)和「莫比烏斯環」理念,把立體庭院、屋頂平臺和架空草坪等活力空間串聯起來,形成「空中森林環帶」,讓師生們在立體的大自然中進行教學與科研。

在建築核心區中置入學科交流平臺,形成學科共享區域,師生在此匯聚,彼此融匯貫通打造新的科研綜合體,以「綠韻脈動,智匯華中」,為主要設計概念,重點打造「一軸、一環、一匯」三大亮點。

設計以南北貫穿的綠道生態軸為出發點,有機銜接大樓和景觀湖泊,串聯起科研、文化、交往、藝術等活力聚點,呈現出多層次的「校園生態活力長廊」,同時把湖溪河引入建築中,形成溼地公園景觀帶。

「森林式大學」躍然而出

設計亮點

森林式科研空間——科研與綠色相契合,具有豐富生態體驗的科研創新中心

自然的景觀湖面——大樓與周邊環境和諧相處

生態化溼地公園——沿湖溪河岸營造溼地景觀,豐富校園內部景觀

開放式入口廣場——首層大尺度架空結合地景式草坡營造開放氛圍

立體化共享軸線——貫穿南北軸線的空中共享平臺促進學科之間的互動

多層次退臺花園——辦公和空中花園相互滲透,創造立體的綠化場所

多樣化辦公場所——學習、辦公、研討,生活等多動能於一體,觀點,靈感迸發

順應校園,尊重環境——契合整體校園環境的新大樓

你知道嗎

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大樓

離不開華中大校友們的慷慨解囊

▲2018年10月18日,在計算機學院建院45周年系列活動期間,計算機專業1982級校友,中國視頻監控龍頭企業海康威視天使投資人、副董事長龔虹嘉,創始人、董事長陳宗年,創始人、董事、總經理胡揚忠聯合捐贈1億元人民幣,用於建立計算機學院大樓。

▲2019年9月4日,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自控956班校友捐贈3000萬元支持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新大樓建設。

那麼,下一個華中大新地標又會在什麼時間悄悄出現在校園裡呢?和小科一起期待下一個驚喜吧!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 資料由基建處提供 攝影 / 辛國勝 編輯 / 張雯怡 郭雨辰 校對 / 郭雨辰

相關焦點

  • 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
    12月18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在臨港校區開工奠基。作為一所以理工見長的高校,提升服務航運強國、服務行業企業、服務臨港新片區的能力,是海事大學的責任和義務。航運科技創新大樓的開工建設,不僅是上海海事大學「十四五」規劃發展的重要工程,也是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平臺,也是更好服務臨港新片區的有力抓手。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陳新書記代表建設單位致辭。
  • 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
    12月18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儀式在臨港校區舉行。根據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重大戰略部署,學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學」的總體規劃目標,提出「航運科技創新大樓」建設項目。
  •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誰才是華中地區最強的大學
    根據校友會和軟科的排行榜,華中地區排名比較前四名,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未參與排名)。不過稍微再看看排名,以及他們的數據對比,你就會發現,相比湖北的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湖南的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其實差距還是有點明顯。所以,範圍進一步縮小,華中地區最強的大學無疑將從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中產生。那他們誰更強呢?
  • 第二屆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人工智慧創新大賽決賽順利舉行
    近日,第二屆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人工智慧創新大賽決賽在騰訊會議順利舉行。本次大賽邀請了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伍冬睿老師、電子信息與通信學院楊欣老師、管理學院祁超老師、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陶波老師和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夏珉老師擔任評委,決賽由校研會學術中心符鵬主持。
  • 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計劃招生7180人 新增人工智慧和智能建造兩個...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據華中科技大學學生工作處副處長、本科招辦主任劉紅軍介紹,該校2020年計劃招生7180人,新增人工智慧、智能建造兩個招生專業。學校部分專業實施大類招生,同時將在部分大類內試行雙專業輔修制度,學生在修讀主修專業的同時,可輔修不同的本科專業大類學士學位。
  • 人工智慧在雪梨科技大學的發展
    然而作為評估是否存在人工智慧的標杆測試「圖靈測試」其實早在1950年就被提出,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雪梨科技大學裡的人工智慧是怎麼發展的。雪梨科技大學作為建校年齡小於50年的年輕大學排名澳洲第1全球第8,世界QS大學排名140的雪梨科技大學在2019年軟科世界大學排名中計算機專業排名全球第29。
  • 銘刻現在,奠基未來 | 愛數大樓正式開工
    4月22日,愛數隆重舉行「智能數據管理一體機生產產業化項目」基地開工典禮。上海市閔行區副區長吳斌、浦江鎮鎮長楊毅,以及閔行區規土局、建管委、經委、科委,莘莊工業區等領導一行出席此次典禮,共同為項目奠基。奠基儀式自成立以來,經歷了14年的日夜更迭,愛數始終專注於數據,致力於賦能行業企業數位化。在多方的支持下,愛數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 看完這26個理由,你還能「忍住」不pick華中科技大學嗎?
    此外,紫菘學生活動中心開放使用、新建的101間智慧教室全部投入使用,學校遊泳館、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大樓已正式開工建設……這麼多校園新地標,快來華中大打卡!OOpen 開放你渴望"走出去"認識一個更大的世界嗎?
  • 名校名院巡禮: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介紹!
    圖為班級在2019年畢業紅毯秀上的合影院系簡介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是國內電氣工程學科領域實力最雄厚的教學科研單位之一,是國家「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學科,在教育部歷輪一級學科評估中均名列全國前三,上一輪(2016年)評估結果為A(其中畢業生質量、社會服務貢獻等指標名列本學科全國第一
  • 襄陽這所大學最新進展!事關華中農業大學襄陽校區
    華中農業大學襄陽校區有最新消息啦
  • 華中科技大學,低調的王者!
    甚至有人提出了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科技大學誰更好的問題熱點君看不下去了,是時候讓你們了解一下華中科技大學真正的實力了!@華中科技大學華為四分之一的高管都出自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2000年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成立。
  •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烈雲:武漢發展人工智慧優勢得...
    9月5日,剛剛參加完一場學術會議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烈雲還來不及休整,欣然接受了長江日報的專訪。對於武漢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他充滿了信心。優勢:帶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作為方案編制的顧問,丁烈雲在武漢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前,深度參與了相關方案的編制過程。
  • 華中科技大學與亮風臺成立聯合實驗室,重點突破AR核心技術
    11 月 11 日, 華中科技大學與亮風臺宣布成立「華中科技大學—亮風臺增強現實聯合實驗室」, 在計算機視覺、人機互動等增強現實 (AR)、人工智慧 (AI) 核心技術方面展開產學研合作, 這也是華中科技大學在 AR 領域首次與業界達成合作。
  • 華中科技大學:醫工結合 科研抗疫有奇招
    國際在線消息:自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暴發以來,華中科技大學主動作為,奮戰在全國抗擊疫情一線,積極針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診療方法展開科技攻關。  作為一所工科、醫科優勢突出的綜合性、研究型重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瞄準最大限度縮短CT檢測時間的目標,把以人工智慧技術為代表的新工科建設內容融入醫學科研之中,由華中科技大學-華為智能創新實驗室聯合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華為雲、藍網科技等團隊,共同研發出一套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CT影像量化分析系統,在人工智慧技術運用下,該系統可以把檢測時間縮短至幾秒鐘,還能自動分離出毫米級微小病灶,並可自動計算出肺部病變面積的百分比
  •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概況
    華中科技大學是列入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學府。以六十年來取得的巨大教育成就和令人矚目的進展被譽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的縮影」。在華中科技大學由十二個門類構成的學科體系之中,法學學科如朝陽出世,新銳勃發,伴隨著當代中國法治化進程的步伐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顯著提升和快速發展。
  • 中央指導組在華中科技大學考察時強調:以科研攻關推動一線防控救治
    她高度肯定了學校科技抗疫的工作與成果,並對全校師生表示親切問候,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在此次戰「疫」中作出的重要貢獻。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於學軍,湖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楚平,校黨委書記邵新宇、校長李元元陪同考察。
  • 機械考研專業院校解析---華中科技大學
    今天還要講大湖北啦湖北省機械專業學碩招收院校(14):(10486)武漢大學(10487)華中科技大學(10488)武漢科技大學 (10489)長江大學(10486)武漢大學(10487)華中科技大學(10488)武漢科技大學(10489)長江大學(10490)武漢工程大學(1049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10495)武漢紡織大學(10496)武漢輕工大學(10497)武漢理工大學 (10500)湖北工業大學(10504)華中農業大學(10519)湖北文理學院(10525
  • 華為「天才少年」,華中科技大學佔一半,華中大為什麼這麼牛?
    近兩年來,計算機專業應屆博士生的薪資水漲船高,尤其是人工智慧領域博士畢業生,年薪高達百萬,一度令人驚嘆。「天才少年」計劃一出,震驚四座。親戚:「哦,武漢大學啊,那可是好學校!」我:「不是武大,是隔壁的華中科技大學。」親戚:「哦,是一本嗎?」
  • 2020中國理工類大學排名揭曉:華中科技大學全國第2,清華榜首!
    隨著2020年全國高考成績揭曉,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正式公布《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報告顯示,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中,華中科技大學名列校友會2020中國理工類大學第2名。
  • 重慶小夥報考華中科技大學,和媽媽做校友
    重慶劉光惠本科和博士都在華中科技大學就讀,兒子李常郡今年重慶巴蜀中學畢業,理科665分,也想報考華中科技大學。7月25日,劉光惠說:「我們母子希望成為校友!」由當事人提供劉光惠是重慶人,本科是1992年考入華中科技大學的,後來博士也是在華中科技大學就讀,所遇到的同學和老師都挺好。「我對武漢是有著深厚感情的。」劉光惠說,武漢九省通衢,交通方便,而且華中科技大學的學風以及校園環境都不錯,老師們特別敬業和關愛學生。現在這麼多年,武漢的高校發展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