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開學季的到來,很多大學新生準備或已經踏入大學校園。初入大學,面對陌生的環境,由於缺少相應的經驗,大學新生比較容易上當受騙。
相信大多數新生進入大學校園裡,都帶了一個筆記本電腦,或者一部智慧型手機,總之,網絡已全覆蓋了大學生活,各種信息也充斥在我們周圍。
相對於高中單純的學習,單純的校園生活和單純的同學關係,突如其來的各種誘惑信息或者讓你茫然,或者讓你好奇,或者讓你情不自禁地想去試一試那些充滿誘惑的東西。
不錯,那些網絡背後的騙局設計者,正是分析了你這種心理,採取一系列手段,讓你一步一步入局,將你騙入陷阱。
不要認為你很聰明,不會上當,那些躲藏在背後的設計者,比心理學大師都還懂你心裡所想。
只要有欲望,就會有衝動,只要有衝動,他就能讓你入局。所以,這裡只能給你說一些哪些情況是騙局,讓你提早防備。
一、網絡兼職騙局
相信有很多同學步入大學後想憑藉自己的努力賺取生活費,為父母減負,同時也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鍛鍊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於是開始四處找兼職。
很多兼職都是辛苦的,如發傳單、做超市推銷員之類的,這一類的兼職的好處是可以日結,一般做兩天差不多可以賺一周的日常花銷,弊端是不常有且非常辛苦。
於是,通過網絡尋找兼職就成了一種選擇,網站有大量信息,那麼,網絡常見的兼職騙局會有這些。
1.淘寶兼職:主要是指淘寶刷單,的確有公司做刷單,但騙子公司卻誇大賺錢行為,在網站上發廣告,譬如:淘寶兼職,時間靈活,工資一單一結,多勞多得,無須任何其他費用等等。
行騙程序是:第一筆錢是:取得聯繫——團隊培訓——交培訓費
第二筆錢:付款購買指定產品然後評價——截圖返錢——第一次成功最得信任_——提示買的東西越貴得要的佣金越多——選最貴的產品多件同時支付——聯繫不上——被騙!
2.打字員兼職:網上有誘人的廣告比如:招網絡小說打字員,時間靈活,工資日結,多勞多得等。
打字對大學生來說實在太容易了,他們會以某某文化傳播公司來騙取你的信任。
騙局:一開始加入都要交一百到幾百的押金,然後要不閃人要不繼續騙。
3.外宣兼職:常見的就是在各種qq群裡面,經常有人發什麼寶媽,學生兼職,一部手機即可,時間自主,不收取任何其他費用,工資日結,這些都是外宣。
提醒:所有兼職,不論是網上的還是現實生活中的,還沒做事就讓先交錢的一定不可信,切記切記!這個世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好運也不會時時都來找你。
第二點就是不要輕易相信招聘網站上的信息,因為現在騙子太多,而且無所不用其極,
第三就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也是因為咱們求財心切,才能讓騙子抓住心理弱點進而得逞。所以最後要勸廣大同胞們不要太急功近利,以免得不償失。
二、感情騙子
對大學生來說,特別是大學男生,上當受騙的人實在太多,而且比較致命。
1.網絡交友:騙子通過各種社交軟體(如微信等)添加好友,先是文字了解你的性別、年齡和學習情況,然後通過經騙子高手設計的流程一步步將你帶入陷阱。
首先是扮演:比如用變聲器,假扮女聲,進行語音聊天。通過一套操作,可以讓你很快和她確定「戀人」關係,接下來,各種情況都發生了,很多故事也如段子一般出現,但都會圍繞一個字「錢」,讓你發紅包,讓你轉錢,如此等等。
當然,對方可能會給你發照片,給你發很私密的照片,還有小視頻,但這都不是他本人。
2.遊戲中的騙子:打遊戲成了大學男生最主要的娛樂和花錢方式,這個場所早就被那些騙子給盯上了。很多人在玩遊戲時,容易被其網名和頭像所迷惑,而且對方以女性的方式出現,讓你帶之判斷,清純可人的相貌,跟著你的感覺是不是很爽,然後就是加微信、網戀,隨後幾個月間,就是一陣神操作,把你的錢騙得精光,然後再也聯繫不上。
3. 短視頻網站、戀愛網站、交友App等,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的藏身之處。一旦有人上鉤,他們便包裝上成功人士、溫柔可人等身份特點,並迅速建立感情紐帶。
這些操作有共同點:第一步是從認識到籠絡感情;第二步開始進行感情考驗,對方會編造身世、工作經歷、突發事件、生活問題等理由對你進行情感攻勢,尋求受害人的同情心和保護欲望,有的以考驗其是否真心付出等;第三步就是收網,引誘你或者迫使你不得不轉帳給對方(如隱私,如威脅,如對方出車禍等)。
三、所有借貸平臺不要碰,不要相信。
1.大學生網貸絕對不能碰,那是一個毀掉尊嚴,毀掉精神的黑洞。校園貸的低門檻、審核快、操作便捷,逐漸演變為了詐騙者手中的工具。更有甚者,一些在校大學生利用同學、朋友的信任,把校園貸平臺當成了自己的提款機,利用網貸平臺詐騙的案件也開始出現,法律意識淡薄、社會經驗不足的一些大學生就這樣成為了校園貸詐騙的受害者。
2.不要相信你的帳戶出現問題那些鬼話。手法是冒充學生們熟悉的知名企業,以註銷貸款帳戶為由,誘導大學生綁卡、轉帳,已成為當下最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之一。利用學生急於擺脫不良徵信記錄的心理,詐騙分子編造出各種理由,並在「輸入密碼」「授予權限」等關鍵節點施加壓力。
特別提醒:不管騙子多狡猾,一定不要隨意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轉帳、不匯款。
以下口訣謹記:
凡是自稱行政、司法部門來電要求轉帳、匯款的都是詐騙;
凡是未經認證的網站發布購物、購票信息的都是詐騙;
凡是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要求轉帳、匯款至陌生帳戶的都是詐騙。
未知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不明帳戶不匯款,陌生連結不點擊。
個人密碼、驗證碼不要給;網絡購物、兼職、刷信譽不要貪;老闆要匯款、客服要退款不要信;不明連結不要點擊;接到洗錢、藏毒、公檢法電話不要害怕;未核實身份不要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