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牽手走過幾十年,雖沒有血緣關係,彼此間的感情勝過親情,尤其女人為愛而生,把一生的幸福交給了心愛的丈夫。
若是上了年紀,丈夫離世,女人一定會痛不欲生,影響自己的生活,甚至有可能鬱鬱寡歡,隨之而去。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女性老人面對老伴兒的離世,當時有些難過,卻能很快從痛苦中走出來,並且活得輕鬆自在。
再看那些喪偶的男性老人,大部分很難接受老伴的離世,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曾做過調查,女性老伴兒過世,男性老人平均3-5年就離世,而男性老伴兒過世,女性老人平均15年以上才離世。
由此可見,女性老人承受孤獨的能力,遠遠超過男性老人,但是很多人則認為,女性老人是因為對丈夫無情,所以喪偶後才活得輕鬆自在,其實並非無情,與這三點有關。
01.盡到做妻子的責任,問心無愧
劉阿姨今年72歲,老伴兒去世8年了,她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每天的生活有條不紊,小區裡有些老人,曾說她是狠心的女人,老伴兒沒了,一滴眼淚沒掉太無情。
她的老姐們很不解,劉阿姨和老伴感情特別好,從來都是手挽手出門,怎麼會變成這樣?難道傷心過度受刺激了?
劉阿姨笑著說:「我是那種想不開的人嗎?人這輩子最自豪的事兒,就是問心無愧,良心上過得去,自己可以坦然地面對一切。
我從嫁給老伴兒那天,一直到他走的那天,我盡到了做妻子的責任,伺候老人,照顧孩子,家裡的事沒讓他操心過一點。
何況他去世的頭兩年,病魔纏身,我不分白天黑夜地伺候著,他總是握著我的手說,我不能陪你走下去了,要好好照顧自己,不準傷心難過。
老伴兒是因病過世,等於給了自己解脫,我沒必要傷心,他只是先走了一步而已,所以我要輕鬆自在地好好活,對得起他,更對得起自己。」
檢驗對錯的唯一標準:問心無愧。
女性老人面對老伴的離世,活得輕鬆自在,大多都是因為問心無愧,她們盡到了做妻子的責任,做到了奉養老人的義務,做到了撫育子女的職責。問心無愧,自然活得坦蕩,心境明朗,自然健康長壽。
02.生老病死,人生常態
世間最令人遺憾的莫過於,與自己最親的人陰陽兩隔,是人生最悲傷的一道坎。
趙阿姨也曾在老伴兒去世時傷心難過,甚至有時忘記吃飯,兒女們特別擔心,每天輪流安慰和開導,就怕她想不開。
老伴兒走後兩個月,有一天,趙阿姨換上運動裝,背著小包準備去爬山,兒女們嚇壞了,母親這是要幹啥?
趙阿姨微微一笑說:「傻孩子,我不會隨你爸而去的,這段時間只是想靜靜地跟以前的自己做個告別,你爸在世時,我什麼都不操心,突然沒了,我也要想想自己的生活該怎麼過?
人不可能總是活在美好的記憶中,那樣就會脫離現實,走的人已經走了,不會再回來,留下的人還要繼續生活。
生老病死是常態,即便再不舍,也只能選擇默默承受,用眼淚來完成最後的告別。
你們好好工作生活,不用擔心我,都說有媽才有家,我要保持身體健康,輕鬆快樂地多活幾年,你們覺得我這想法咋樣?」兒女們抱著趙阿姨,眼淚止不住地流。
曾看到這樣一段話:「生命無常是無法迴避的,我們應該面對它,認識它,超越它。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如同看春夏秋冬的輪轉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
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
03.脫離依賴,輕鬆自在
黃阿姨今年65歲,老伴活著的時候,對她一點都不好,經常發脾氣罵人摔東西,甚至外面沾花惹草,可是她一直不離不棄。
老伴兒離世後,她哭得跟個淚人一樣,別人都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生前對她再不好,也是有感情的,畢竟生活了這麼多年。
不可否認,她確實很愛自己的老伴兒,但是老伴兒去世七天後,她像變了個人,每天哼著小曲,扛起農具去地裡幹活,跟沒事人似的。
鄰居問她是不是太傷心了?她說:「他突然離世,我當時有點接受不了,可我真的解脫了,他這輩子對不起我,但我在情感上對得起自己,因為我從沒對不起他。
他讓我明白了一件事,為了得到老伴兒的另眼相看,我活在卑微乞討的愛中,依賴讓我失去了幸福和快樂。所以,脫離依賴的愛,我要輕鬆灑脫地活。」
有些女人對感情過於執拗,除非自己想明白,否則任何人都改變不了。
雖然這種改變是一種成長,但是付出的代價比常人大許多倍,比如:對方無情拋棄自己,或是像黃阿姨老伴兒離世,痛徹心扉才能大徹大悟。
不管女性老人,還是男性老人,對於老伴兒的離去,要看得開。
人生百年,轉眼成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悲喜皆由心定,看得透,想得開,放得下,開開心心,坦坦蕩蕩,不讓自己在悲傷中度過,人生一場,不過活一回心境。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親人的離世?
我是麗姐,每天分享婚戀情感,人生百態。點擊上面的關注,一起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