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老人失去老伴,反而活得輕鬆自在,並非無情,與這三點有關

2020-12-20 麗姐說說情感

夫妻牽手走過幾十年,雖沒有血緣關係,彼此間的感情勝過親情,尤其女人為愛而生,把一生的幸福交給了心愛的丈夫。

若是上了年紀,丈夫離世,女人一定會痛不欲生,影響自己的生活,甚至有可能鬱鬱寡歡,隨之而去。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女性老人面對老伴兒的離世,當時有些難過,卻能很快從痛苦中走出來,並且活得輕鬆自在。

再看那些喪偶的男性老人,大部分很難接受老伴的離世,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曾做過調查,女性老伴兒過世,男性老人平均3-5年就離世,而男性老伴兒過世,女性老人平均15年以上才離世。

由此可見,女性老人承受孤獨的能力,遠遠超過男性老人,但是很多人則認為,女性老人是因為對丈夫無情,所以喪偶後才活得輕鬆自在,其實並非無情,與這三點有關。

01.盡到做妻子的責任,問心無愧

劉阿姨今年72歲,老伴兒去世8年了,她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每天的生活有條不紊,小區裡有些老人,曾說她是狠心的女人,老伴兒沒了,一滴眼淚沒掉太無情。

她的老姐們很不解,劉阿姨和老伴感情特別好,從來都是手挽手出門,怎麼會變成這樣?難道傷心過度受刺激了?

劉阿姨笑著說:「我是那種想不開的人嗎?人這輩子最自豪的事兒,就是問心無愧,良心上過得去,自己可以坦然地面對一切。

我從嫁給老伴兒那天,一直到他走的那天,我盡到了做妻子的責任,伺候老人,照顧孩子,家裡的事沒讓他操心過一點。

何況他去世的頭兩年,病魔纏身,我不分白天黑夜地伺候著,他總是握著我的手說,我不能陪你走下去了,要好好照顧自己,不準傷心難過。

老伴兒是因病過世,等於給了自己解脫,我沒必要傷心,他只是先走了一步而已,所以我要輕鬆自在地好好活,對得起他,更對得起自己。」

檢驗對錯的唯一標準:問心無愧。

女性老人面對老伴的離世,活得輕鬆自在,大多都是因為問心無愧,她們盡到了做妻子的責任,做到了奉養老人的義務,做到了撫育子女的職責。問心無愧,自然活得坦蕩,心境明朗,自然健康長壽。

02.生老病死,人生常態

世間最令人遺憾的莫過於,與自己最親的人陰陽兩隔,是人生最悲傷的一道坎。

趙阿姨也曾在老伴兒去世時傷心難過,甚至有時忘記吃飯,兒女們特別擔心,每天輪流安慰和開導,就怕她想不開。

老伴兒走後兩個月,有一天,趙阿姨換上運動裝,背著小包準備去爬山,兒女們嚇壞了,母親這是要幹啥?

趙阿姨微微一笑說:「傻孩子,我不會隨你爸而去的,這段時間只是想靜靜地跟以前的自己做個告別,你爸在世時,我什麼都不操心,突然沒了,我也要想想自己的生活該怎麼過?

人不可能總是活在美好的記憶中,那樣就會脫離現實,走的人已經走了,不會再回來,留下的人還要繼續生活。

生老病死是常態,即便再不舍,也只能選擇默默承受,用眼淚來完成最後的告別。

你們好好工作生活,不用擔心我,都說有媽才有家,我要保持身體健康,輕鬆快樂地多活幾年,你們覺得我這想法咋樣?」兒女們抱著趙阿姨,眼淚止不住地流。

曾看到這樣一段話:「生命無常是無法迴避的,我們應該面對它,認識它,超越它。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如同看春夏秋冬的輪轉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

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

03.脫離依賴,輕鬆自在

黃阿姨今年65歲,老伴活著的時候,對她一點都不好,經常發脾氣罵人摔東西,甚至外面沾花惹草,可是她一直不離不棄。

老伴兒離世後,她哭得跟個淚人一樣,別人都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生前對她再不好,也是有感情的,畢竟生活了這麼多年。

不可否認,她確實很愛自己的老伴兒,但是老伴兒去世七天後,她像變了個人,每天哼著小曲,扛起農具去地裡幹活,跟沒事人似的。

鄰居問她是不是太傷心了?她說:「他突然離世,我當時有點接受不了,可我真的解脫了,他這輩子對不起我,但我在情感上對得起自己,因為我從沒對不起他。

他讓我明白了一件事,為了得到老伴兒的另眼相看,我活在卑微乞討的愛中,依賴讓我失去了幸福和快樂。所以,脫離依賴的愛,我要輕鬆灑脫地活。」

有些女人對感情過於執拗,除非自己想明白,否則任何人都改變不了。

雖然這種改變是一種成長,但是付出的代價比常人大許多倍,比如:對方無情拋棄自己,或是像黃阿姨老伴兒離世,痛徹心扉才能大徹大悟。

不管女性老人,還是男性老人,對於老伴兒的離去,要看得開。

人生百年,轉眼成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悲喜皆由心定,看得透,想得開,放得下,開開心心,坦坦蕩蕩,不讓自己在悲傷中度過,人生一場,不過活一回心境。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親人的離世?

我是麗姐,每天分享婚戀情感,人生百態。點擊上面的關注,一起學習成長。

相關焦點

  • 一位70歲老人坦言:老伴過世後,我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
    每個人都在想,當自己老了以後,身邊能有一個真心相伴的老伴一起牽手散步,一起安靜地坐著回想往事,這該是多麼美好的愛情,擁有這份愛,此生再無遺憾。但是,愛情和婚姻總是那麼現實,真正能夠走到最後夫妻,也不一定能夠幸福,而那些一個人走到最後的人,卻反而覺得自己活的很輕鬆。
  • 64歲老人坦言:老伴意外過世後,我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
    馬路邊人群熙來熙往,但是那些能夠牽手一起出門的老人少之又少,因為有的人在人生道路上走著走著就會失去了自己的另一半,剩下自己一個人活在追思與沉痛中。如果那些能從年少牽手到白髮暮年的時候,那樣今生就可以說是再而無憾。但,有的不人不是這樣的,他從結婚後,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活在婚姻的沉痛中,夫妻兩人一直怨恨著對方。
  • 一位73歲大爺坦言:老伴過世後,我反而活得輕鬆自在了
    深度|原創|優質|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大家在看電視劇時,應該在很多劇集結尾都能看到這句話:本故事由真實故事改編。每次在大街上看到那些白髮蒼蒼的老人互相攙扶著都忍不住熱淚盈眶,那是我所嚮往的生活,能夠和最愛的人白頭偕老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心願是美好的,現實卻總是事與願違。生活裡,平平淡淡的夫妻佔大多數,還有一部分人並不幸福。
  • 極簡人生:「讓你活得輕鬆自在。」
    不管是生活,還是感情,以及在工作上,我們都要用心去整理好,該扔的扔,該留的留,儘量活得簡單點,不要搞那麼複雜。這樣,我們才能輕裝上陣,活得輕鬆自在,活出自我。什麼是極簡人生呢?在古代,劉禹錫的《陋室銘》中說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餘生很貴,只要做到這三點,就會活得輕鬆自在
    餘生很貴,一定要活得輕鬆自在!如何活得輕鬆自在?只要你做到這三點,你就會在處世、待人、待己上得心應手,使你的餘生活得輕鬆自在。一、處世要隨緣境由心造,隨遇而安。快樂與煩惱並非一種客觀事物,而是一種主觀心態。
  • 老人活得太久,真的有福氣嗎?三位高齡老人的現況
    吳奶奶:93歲吳奶奶癱瘓在床10多年,上個月終於走了,連別人都說她終於解脫了,她家人也輕鬆了。老太太的老伴走了,老太太的兩個兒子也走了,一個五十歲去世,一個六十歲去世,大兒媳婦也去世了,跟著小兒媳婦一起生活。
  • 一位70歲老人坦言:老伴去世後,我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
    導讀我今年已經70歲了,我的老伴是在一年前去世的,我原本以為沒有他在我的身邊,我應該會孤獨寂寞的,沒有想到的是我竟然覺得格外輕鬆了,後來我想想,這都是有原因的。01我和老伴是家人安排相親認識的,我們就見了一面,家裡人都說好,也沒有徵求我們意見,就讓我們結婚了,那個年代的人都是這樣的。幸好我們在結婚之後相處了一段時間,還是有了一些感情的,加上我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生活就這樣過著。
  • 只要做好這3件事,不論窮與富,你都能活得輕鬆自在!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活得很累,每天一睜開眼就要面對各種壓力,催促自己不得不負重前行。但是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有錢沒有錢,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和煩惱,這是客觀事實。但為什麼有些人,有錢沒錢都能活得很輕鬆自在呢?是他們沒有壓力、沒有煩惱嗎?
  • 放下執念,才能輕鬆自在
    好不容易到這世間來走一趟,何必讓自己勞累過度呢?偶爾清一清自己的庫存,把那些早該丟掉的東西都捨棄,未來的路走起來才更輕鬆自在。不該背負的東西,繼續帶在身上就只能算是累贅,不管它有多麼昂貴,不管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回憶,只要拖慢了你的腳步,你就不能再繼續留存。
  • 人如何可以活得更自在些?
    有人想要自在,偏偏得不到自在,常常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還有人自在過了頭,最後樂極生悲;也有人身處自在之中,心頭卻布滿荊棘和藤蔓,負累重重,羈絆多多,浪費了自在的大好時光。自在靠什麼獲取?如何實現自在?我覺得,自在首先應是自己健在。
  • 一切隨緣,活得真實,才能自在
    人生要學會隨緣,才能活得灑脫自在。生活,在朝起暮落中輾轉;人生,在月缺月圓的沉浮中變換,行於人世間,重要是懷揣一顆隨緣自在的心,日子中最簡單的幸福不要太花哨,平凡中帶點快樂就好。人生苦短,最重要的是要快樂,要幸福,我們真想要活得快樂,就必須以一顆隨緣的心來面對這一切。面對失去的不再念念不忘,得不到的不去苦苦追尋,放手讓過去的過去,讓該來的都來,順其自然,以一種豁達的心態,面對萬事萬物的來來去去,以隨緣的心來面對這一切,才能活得自在。
  • 活得輕鬆、灑脫、自在的唯一辦法是活得真實
    你佔了一點小便宜,也是生活;你不佔那點小便宜,也一樣生活。結果你因為愛佔便宜而被人瞧不起!就算你佔了一點小便宜,因為怕被人發現,還要想辦法掩蓋自己,為自己辯護,還要活在恐懼中,多得不償失啊!如果你心裡亮堂堂的,坦坦蕩蕩地以真實面目示人,你做人做事就會輕鬆、自在。想要超越、灑脫、自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活得真實!你對自己真實了,你就是一個自在的人!
  • 生活裡,越懂得做這3件事的人,越活得輕鬆自在
    活得輕鬆,是很多都在追求的事情。生活裡,越懂得做這三件事的人,越活得輕鬆自在。1越懂拒絕的人,越活得不累。陳果教授說過:你的善良,應該略帶一點鋒芒。做一個有原則的壞人,遠比做一個無稜角的好人要輕鬆的多。《人間失格》裡有這樣一句話:「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懂得拒絕,人生才更輕鬆自在。就像啟功先生那樣。
  • 老伴去世後,另一半真的會很難過嗎?聽聽三位70歲老人的真實想法
    有幸採訪了三位70歲老人,他們在失去另一半時是怎樣的真實感受?希望大家看到他們的經歷後,能夠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莫及。70歲王大媽:老伴兒走了我反而很輕鬆我和老伴兒結婚有40幾年了,其中有10多年我們都不在同一個城市,他去城裡打工,而我則留在農村老家,照顧公婆和孩子,而他在外地和別的女人在一起,我知道後又哭又鬧,老伴兒為了家裡的孩子,還是和那個女人分了手。
  • 會給生活「做減法」的人,大都活得輕鬆自在
    會給生活「做減法」的人,大都活得輕鬆自在文/禮運暖天下山下英子《斷舍離》這本書,寫的就是讓大家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的身上,會發現生活變得輕鬆很多同樣的,化繁為簡,會給生活做減法的人,才會獲得舒心自在。減掉內心雜念當我們的房間堆滿很多雜物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特別的擁擠,甚至還會限制我們的行動。一旦我們把無用的雜物都扔掉,房間馬上就會變得敞亮起來,好像連空氣都變得清新了。
  • 活得真實,才能過得自在!
    人生,不要苛求太多,也沒有必要時時刻刻為難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做一個表裡如一的人,如沐浴清風,如飲一壺清茶,過得舒適、自在。做人,要把心態放寬,把日子過實,放下複雜,拾起簡單,活得開開心心,活出真實的自己,這輩子就足矣。
  • 活得又苦又累的人都有這三個毛病,趕緊改了吧
    走過歲月的長河,看過太多悲歡離合,你會發現凡是活得累的人,大多數都有這三個毛病,不知道你有嗎?一、付出型人格的人活得很累。什麼是付出型人格?就是我們在一段關係中,總是以他人為中心,喜歡盲目地付出,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甚至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 人要有這3種心態,才能活得輕鬆自在,擁有快意人生
    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時,我們要學會以下這三種心態,來面對人生的種種困難,才能活得輕鬆自在,讓自己擁有一個快意人生。能記住別人的好,同時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能去無私的幫助別人,這就叫感恩,每天清晨,用良好的心態來迎接嶄新的一天,知道感恩和寬容別人的人,生活才能活得快樂自在。朱子治家格言上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物力維艱。」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懂得感恩和節儉。
  • 人生在世,需要有這四種修為,才能活得輕鬆自在
    世人中,往往活得糊塗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幸福;反之那些活得清醒的人,卻很容易煩惱,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斤斤計較,生活便生煩惱;而糊塗的人,計較的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尋得了人生的真諦,修一顆淡定堅忍的心,不隨波逐流,安靜的豐盈自己。
  • 武志紅:真實的人,活得才輕鬆
    文/學乃身之寶知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曾說:「太多人,藏起了真實的自我,不敢拿真實的自我和現實世界相碰撞,而躲在了頭腦中,用頭腦活著,這是為了保護真實的自己,但是,最終你會發現,用頭腦活著,這很累,只有真實地活著,你才能自在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