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都難免會有許多的缺陷和遺憾,在生命的旅途中會遇到許多挫折,在生命的道路上會碰到許多的困難。而在生活中很多人也會因此而感到沮喪和不安。
在我們面對諸多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讓我們感到沮喪的往往不是困難本身,而是在面對它的時候,我們懷有怎樣的心境。
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時,我們要學會以下這三種心態,來面對人生的種種困難,才能活得輕鬆自在,讓自己擁有一個快意人生。
0101、要有感恩之心
古人說:「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
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它來自對生活的愛和希望。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朝氣蓬勃,豁達開朗,好運常在,遠離煩惱。心懷感恩之心,生命就會得到滋潤,並時時閃爍著純淨的光芒。
人的一生,無論成敗,都會得到很多人的幫助。父母的養育,老師的教誨,朋友的幫助。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會有人指點;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有人幫助我們。
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度過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從而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創造並享受著自己的美好生活。
無論遇到什麼,都要讓自己擁有一顆感恩之心。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難處和無奈,當我們學會得失隨意,學會承擔,知道感恩一切時,生活自然就會變得順遂美好。
能記住別人的好,同時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能去無私的幫助別人,這就叫感恩,每天清晨,用良好的心態來迎接嶄新的一天,知道感恩和寬容別人的人,生活才能活得快樂自在。
朱子治家格言上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物力維艱。」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懂得感恩和節儉。
時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是一種善良的美德,也是一個做人的基本條件,一個感恩的人,必定會有一顆知足的心,能對一花一草都能表示謝意的人,那他的人生,必定是豐盛而富足的。
百味人生,總有殘缺遺憾;學會感恩,知足常樂,才能自在逍遙。做人,千萬不要疑惑自己的人生,切莫攀比他人的幸福。
平凡的生活,需要一份平和的心態,命運公平地給了每個人歷練的機會,學會坦然接受。時刻都要對自己說:「要做一個知道感恩和知足的人,人之所以快樂自在,就在於感恩和知足。」
0202、要敢於承擔
我們都要先清楚,只有敢於承擔,才是人生成熟和成長的必經之路。
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時,該去承擔面對的,不必推諉,如果總是不起直面困難,那麼困難就會一直擺在那裡。
埃爾德裡奇克裡說過:「你不能解決問題,那你會成為問題。」
其實這句話適用於所有的人。只有敢於面對你的問題,承擔自己分內之責,我們才能得到歷練,慢慢地成熟起來,只有自己先成熟強大了,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不要輕易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學會承受應該擔當的一切;不要輕易訴說生活的狼狽,要學會面對雜亂無序的現實;不要輕易虛度每一天的光陰,因為那都是你餘生之中的第一天;不要輕易向世界妥協,它讓你哭,你就要在堅強中讓自己笑。
當我們身處人群的漩渦之中,要明白有些詆毀,有些不理解,哪怕你問心無愧,也會百口莫辯。
與其去做無謂的解釋,還不如學會自我消化,因為一個人,如果連這點承受力都沒有,就會活得非常累。
在這個過程中有些苦,你必須吃;有些難,你必須去承受,有些絕境,你必須靠自己走出來。
當我們學會了承擔,也就學會了與自己和解,也就學會了在前行的路上,以更加豁達的心胸,去面對一切坎坷不順。
0303、得失隨緣
「得失隨緣,心無增減;有求皆苦,無求乃樂。」——達摩祖師《入道四行書》
這句話就是要告訴我們,不要過多在乎生活中的得與失,一切隨緣,心無增減,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若沒有貪求,就會得到無限的快樂,我們應該靜下心來,在順應的緣分中做好當下。
隨緣並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珍惜當下,隨遇而安。隨緣讓我們認識到事物的因緣,所作所為,不能只想到自己,在日常處事中,凡事隨緣,少欲少求,身心才能自在輕鬆。
所以說,懂得隨緣才是一種自在,懂得立足於當下,生活中就不會有埋怨。就如同很多人在埋怨當下社會,那是不懂隨緣的心態,我們要適應環境,才能製造環境、改變環境。
隨緣的人是幸福和快樂的,心態平和,胸懷也會非常坦蕩,這樣的人,不是不在乎任何事情,而是微笑著讓世界給自己一個寬容的理由,坦然面對不公平、不順心的際遇。
隨緣是一種心態,面對萬事不強求、不糾纏,順其自然,不抱怨,積極樂觀,放得下恩怨,看得開得失,無論對誰,都能寬容忍讓,都能微笑面對。
隨緣是一種善良,也是一種能力,當我們學會了隨緣,你就會明白,得是偶然,失是必然,自然不去糾纏,很快就能放下心中所怨。
拿得起,放得下,一切得失很正常;站得高,望得遠,是非恩怨莫掛懷;想得開,看得透,生活困惑自然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