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推廣難產業尷尬 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

  我省椰子種植推廣難 進口椰子也解不了「渴」

  海南椰子種植總面積僅60餘萬畝,年產椰子約2.4億個,而我國每年需從東南亞進口椰子約25億個,椰子產品加工原料基本靠進口,卻仍然供不應求

  8月18日清晨,萬寧市禮紀鎮蓮花村老羅村民小組,54歲的椰子種植大戶羅世傑領著收購商在他的椰子園採收椰子。與海南島上傳統種植的椰子不同,他種的椰子樹個頭矮,椰果金黃,採摘人員不需要爬樹,踩著半人高的梯子,便能輕鬆地將一串串金黃的椰子摘下來。

  「這是文椰3號,是從馬來西亞引進後經篩選改良培育出的新品種,我們管它叫『金椰子』。」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2002年,聽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培育出新品種,他決定用20畝地進行試種。種植3年後,他的椰子樹就開始掛果。此後,他又逐步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0畝,並成立了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種植。如今,正進入穩定產果期的椰子園就像一座「綠色銀行」,每隔10天半個月,就可採收一批椰果,他一年賣椰子的收益可達近百萬元。

  「農民都是靠地吃飯的,當然是什麼賺錢就種什麼!」羅世傑說,海南傳統的高種椰子不像金椰,一般要七八年才掛果,且產量低,一株傳統高種椰子一年的產量只有40個果左右,而一株金椰一年可以結果120個,傳統高種椰子的價格也遠遠低於金椰,經濟效益低,所以農戶都不願意種,「鮮食椰子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截至目前,全國99%的椰子樹分布在海南,海南椰子種植總面積有60餘萬畝,年產椰子約2.4億個,而我國每年需要從東南亞進口椰子約25億個,椰子產品加工原料基本依靠進口。

  推廣種植椰子為何不順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所長王富有認為,一方面,一些地方管理不善,導致椰子低產;另一方面,未選用高產高效的椰苗,傳統椰子經濟效益不高。

  對此,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專家團隊提出,要加快培育椰子良種良苗,引導企業、農戶種植良種椰子,建立高產高效良種椰子示範基地,推動椰子種植業發展。同時,要扶持發展椰子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培育椰子產業龍頭企業。

  椰子產業是塊大蛋糕,海南加大挖掘椰子品牌價值

  海南產值過億的椰子加工企業不超過7家,中小企業居多,年加工椰子產品綜合產值僅200億元,不到全國總量的10%。但海南椰子品牌的價值卻無可限量,多家大企業布局、深挖椰子產業潛力

  儘管椰子產量有限,但海南島椰子品牌的價值卻無可限量。

  今年37歲的邢少戀是海南本地人,從小在椰風海韻的文昌市長大。近年來,在海口做外貿生意的她偶然注意到,隨著健康生活的理念漸入人心,外地許多打著「海南島」旗號售賣的椰子油產品銷路非常好。於是,2016年,她返鄉創業,註冊「三禾椰娘」商標,開始專注海南本土高品質椰子油產品的生產。短短兩年多時間,椰子油年銷售額達300餘萬元。

  「海南島品牌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我們格外珍惜,因此特別重視產品的質量。」邢少戀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三禾椰娘」在不走商超渠道、不做鋪天蓋地宣傳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取得這麼好的銷售成績,出乎她的預料。

 文昌市龍樓鎮的春光椰子王國觀光工廠,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遊覽。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不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內地同類企業強大的營銷攻勢,讓邢少戀感覺壓力不小,有時,她也不得不為內地企業品牌代加工產品。

  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柯佑鵬認為,由於缺少大財團的支持和大企業的帶動、缺乏創新意識,我省椰子產品加工企業與島外企業相比,整體規模較小,市場競爭力不強,部分廠家甚至仍停留在家庭小作坊的階段,同質化現象嚴重。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註冊的椰子加工企業共1280家,其中海南省僅有359家,佔全國總數的28.1%;且海南省產值過億的椰子加工企業不超過7家,中小企業居多,年加工椰子產品綜合產值僅有200億元,不到全國總量的10%。相比而言,廣東的60多家生產椰子汁的企業,年產值就超過200億元,超過我省所有椰子加工企業年產值的總和!

  「海南物流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科技人才匱乏,椰子加工產品單一,產品附加值低,這些因素很大程度制約了椰子產業的良性發展,亟需政府加快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讓品牌價值拉動市場規模,從而提高經濟效益。」柯佑鵬說。

  由於看好發展前景,2018年以來,海膠集團開始布局椰子產業,計劃在2018至2025年間種植椰子10萬畝,同時發展精細化的高端產品加工業,海膠集團總經理魏忠東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透露。

  作為一家年產值近40億元的中國飲料民族品牌——椰樹集團對海南椰子產業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格外受到關注。日前,椰樹集團總經理趙波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雖然獲得過多項榮譽,但是一直以來,椰樹集團都受困於原材料供應不足的問題,「由於本島椰果產量不足,椰子價格10年間上漲了3倍以上,企業加工成本快速上漲。為降低成本,企業不得不從國外大量進口椰子,這一方面較大程度地受出口國政策及價格的影響,另一方面,生產原料自給難以保障,很大程度上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埋下隱患」。

  當然,除了「老生常談」的原料供應問題,市場上魚龍混雜的仿冒品牌也讓椰樹人哭笑不得。

  「仿真到什麼程度?外包裝幾乎一模一樣!不仔細看,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認不出來。」趙波說,椰樹集團曾經做過市場調查,據不完全統計,島內外仿冒「椰樹」品牌的椰子汁企業有100多家,雷同的外包裝、相似的營銷模式,對椰樹集團的市場產生了很大的衝擊。

  此外,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產品加工研究室主任夏秋瑜介紹,我省傳統椰子汁生產工藝是「椰肉鮮榨」,質量更高,但不可避免的是成本也相應地增加。而國內現行的椰汁生產行業標準,由於制定時間已久,部分指標定得不嚴格,未對原料用量及原料含量制定具體的規範。因此,有外省部分企業往往執行更低的標準,用椰漿製成椰汁,卻宣傳是「椰肉鮮榨」,對我省企業造成一定影響。夏秋瑜說,2018年,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對《植物蛋白飲料椰子汁及復原椰子汁》行業標準公開徵求意見,但至今尚未頒布實施。

  「這些年來,各級政府越來越重視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對保護椰樹品牌也付出不少努力,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從法制的層面,制定行業標準,維護市場秩序,推動行業公平競爭。」趙波表示。

  據悉,目前,有關廳局根據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正在對此展開調研。調研結束後,將列出需要制定和修訂的系列椰子標準清單,就完善椰子系列標準徵求意見。

  「椰子+」,還能加什麼?

  最具海南地域特色的椰子產業不光要涉及種植、加工業,也要與休閒旅遊產業結合

  中國椰子看海南,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市東郊鎮的海南春光集團從20多年前的家庭式小作坊一路走來,現如今已實現年營業額近8億元。

  「海南島的椰子產量是有限的,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原料供應不足是大家面臨的共性問題,估計短時間內也難以解決,不妨先學習借鑑內地椰子企業發展的經驗,另闢蹊徑。」 春光集團創始人黃春光告訴海南日報記者,2016年,春光集團在印尼建設椰子供應基地,解決了原料供應問題。此後,他開始探索春光的轉型發展之路——在離東郊椰林不遠處的龍樓鎮,春光打造的全國首個椰子文化主題觀光工廠——椰子王國去年正式建成運營。「海南要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那麼最具地域特色的椰子產業就不光要涉及種植、加工業,也可以與休閒旅遊產業結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黃春光說。

  如何推動椰子產業做大做強?黃春光認為,海南島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應搶抓機遇,加大對椰子產業的扶持,爭取減免椰子產品進出口關稅和增值稅等,以此吸引更多的椰子企業落戶海南,帶來人流、資金流和就業崗位,鼓勵行業公平競爭,促進產業良性循環。

  對此,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博士範海闊表示贊同,他建議,一方面,政府要鼓勵有實力有條件的龍頭加工企業「走出去」,到東南亞國家建設椰子種植園,確保椰子原料的供應;另一方面,也要在海南省及附近能種植椰子的省份加大對高效、矮種椰子的種植推廣,例如可進一步打造以東郊椰林、椰子大觀園等為代表的具有椰風海韻的特色旅遊觀光園區,分別在中部地區、東南部地區扶持新建或改建椰子主題旅遊景區;結合條件好、特色強的生產基地、休閒農莊建設椰子生態休閒農莊等。

  此外,學界建議,還應深入挖掘椰雕、椰子傳說、民間故事等椰子文化,可在文昌市建設椰子文化博物館、在瓊海市建設椰文化影視動漫基地等;培育壯大「文昌椰子」「陵水香椰」「萬寧金椰」等現有品牌,扶持培育新的全國知名椰子品牌。(李佳飛 梁小奕)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實習生 梁小奕  99%的種植面積,10%的綜合產值,這是海南椰子產業在全國的尷尬地位。  這種狀況已經延續了多年,問題究竟在哪?如何破解困局?業界的心一直揪著。
  • 海南椰子產業打造十大工程,擬在國外建立椰子種植加工基地
    近年來,東南亞等椰子生產大國逐步加大了對椰子出口的限制,我國椰子產業發展面臨卡脖子的巨大風險。打造十大工程拓展產業發展影響力王任飛介紹,海南橡膠集團將椰子產業作為公司的重要產業,聯合省內外同行,共同推進椰子產業十大工程布局。
  • 深讀| 海南椰子油產業發展面臨「小弱散」問題 該如何化解?
    海南具有先進的椰子油加工技術和生產設備但生產原料不足,產業小弱散,行業標準滯後滴滴椰子油如何「榨」成大產業-海南日報記者 羅安明7月25日,海口潤晨食品有限公司銷售人員周振明來到海口明珠廣場的旅遊商店推銷椰子油。
  • 關於大力扶持椰子新品種種植的建議
    再加上品種不純,海南本地高種椰子樹,效益低下,就造成目前海南椰子樹種植產業,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尷尬局面。   海南農業長期以來都是橡膠、甘蔗、水稻構築了三足鼎立的主導產業,時至今日,前者已成為夕陽產業,第二個沉淪了,後一個也極度萎縮。海南進入到一個多樣化的農業格局,從類別上看,有原生態農業、大陸轉移農業、炒作農業、度假旅遊共享農業和熱帶農業,如蘭花、種桑養蠶、蜜柚等。
  • 海南大力發展椰子產業,選擇品種有學問,專家怎麼說
    海南在做椰子大產業大文章。省政府出臺了促進椰子產業發展的政策。椰子樹是海南的特色樹種。近日在海南省政府召開了研究椰子產業發展工作專題會上,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強調要帶著感情來研究椰子產業。椰子產業大會2019年9月5日下午,海南橡膠集團十萬畝水果型矮種椰子種植項目在位於定安縣的海南橡膠金雞嶺分公司啟動,
  • 國內外150多名專家把脈海南橡膠椰子檳榔產業發展
    11月25日至27日,海南橡膠·檳榔·椰子三棵樹產業科學發展研討會在海口舉行。26日,來自國內外150多名三棵樹產業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代表、企業家及市縣領導齊聚海口,對海南橡膠、檳榔、椰子這三棵樹產業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把脈會診、建言獻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滴滴椰子油如何「榨」成大產業
    據統計,2016年,全球生產椰子油達340多萬噸,我國進口椰子油13.3萬噸,對進口依賴度高。  我國椰子種植面積約70萬畝,90%以上分布在海南。不過,相較於東南亞國家,海南椰子油產業起步較晚,目前年產量僅幾千噸,生產能力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子的難題 政企的考題
    海南的細菌纖維發酵製造技術,將椰子水發酵製作食用細菌纖維素(在海南俗稱「椰果」),作為食品添加組份在果凍、酸乳、果奶飲料、椰子汁等廣泛應用;這一技術也只有在海南,才能在天然的氣候條件下得以運用。  「為什麼攥著金鑰匙,卻不想辦法用它來打開市場的大門呢?」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海南椰子產業困局已現,如何破局,已成椰子加工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必須面對的「考題」。
  • 海南三大椰子新品種介紹,你都吃過嗎?
    海南全島椰子產量不到3億個,需求量卻是10倍左右,90%靠國外進口。傳統高種椰子生育期過長,是造成海南缺少大規模商品化椰子種植的主要原因。海南熱科院椰子所自主選育的「文椰2號」、「文椰3號」及「文椰4號」等矮種椰子新品種將在未來有效改善了這一現狀。
  • 海南西部地區已種植萬畝「文椰」新品種
    椰子樹長勢良好,部分已結果;年畝產值可達1.62萬元海南日報海口4月30日訊 (記者傅人意)椰子產業是我省「三棵樹」(椰子、檳榔、橡膠)產業之一。海南日報記者4月30日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獲悉,截至目前,我省西部地區已經種植萬畝「文椰」椰子新品種,長勢良好,且部分椰子樹三年時間已結果。「中國椰子冠海南,海南椰子半文昌」,椰子在自然分布的條件下多集中在海南島的東南部。「傳統的觀點認為海南省西部地區不適合種植椰子,實際上這是一種誤區。」
  • 2019海南椰子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旨在整合國內及東南亞國家椰子產業資源,提升我國椰子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2019海南(國際)椰子產業發展論壇暨第四屆椰子產業創新聯盟年會」於12月11日在海口舉辦。來自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湯加、萬那杜、印尼等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與國內外200多家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就海南椰子產業的發展、技術創新、區域優勢互補、產供銷聯動、產業園區設立等合作議題進行廣泛探討。
  • 滴滴椰子油如何「榨」成大產業
    據統計,2016年,全球生產椰子油達340多萬噸,我國進口椰子油13.3萬噸,對進口依賴度高。  我國椰子種植面積約70萬畝,90%以上分布在海南。不過,相較於東南亞國家,海南椰子油產業起步較晚,目前年產量僅幾千噸,生產能力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 六萬椰子樹引進海南,來自泰國的香水椰子
    在海南,椰子可謂是海南本地相當重要的產業。而海南本地的椰子樹,一株一茬果只能長50個椰子。但泰國的香水椰一株一茬果可以達到200個椰子。從去年11月至今年,海南農墾科學院,已經陸續從泰國引進6萬株香水椰子種苗。
  • 海南金椰子高球公開賽舉行臺灣站巡迴推廣賽
    原標題:海南金椰子高球公開賽舉行臺灣站巡迴推廣賽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11月15日電(記者吉羽)11月15日,2013海南金椰子高爾夫球公開賽 巡迴推廣賽在寶島臺灣永安鄉村高爾夫俱樂部圓滿收杆。活動當天吸引120餘名臺灣當地的精英前來參賽。
  • 椰子之鄉海南文昌旅遊蓄勢待發
    14日,新媒體記者一行踏訪了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以下簡稱椰子研究所)、椰子大觀園、下東村、白土村、春光食品廠、龍樓鎮和石頭公園。  文昌古稱紫貝,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椰子之鄉」,椰子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佔海南一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子油 大自然的奇妙饋贈
    文\本刊特約撰稿 蒙樂生  編者按  8月15日至16日,第三屆椰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年會暨第二屆全球椰子產品展銷會在文昌舉辦,國內外專家圍繞椰子種植和加工的國際合作、全球椰子產業的現狀與投資分析、全球油脂發展趨勢和椰子油產業展望等內容進行了研討
  • 海南省資訊|海南椰子最多的地方,到處都是椰林美景!
    海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海南椰子最多的地方,到處都是椰林美景!海南椰子最多的城市是哪一座?不是三亞和海口,而是東北部的文昌,文昌椰子樹最多的地方是東郊鎮,三亞、海口,乃至全國多數城市的椰子都產自這裡。東郊椰林的椰子產量到底有多高?據數據統計,達到文昌全市椰子產量的一半,接近海南椰子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東郊椰林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參天的椰子樹,一些飯店就開在馬路邊的椰林裡。東郊椰林有數座村落,椰子樹成為村民主要收入來源。
  • 東泰公司引進"香水椰",海南椰子更新換代
    2000年,臺資企業海南東泰農業開發公司引進「香水椰」新品種,對於優勝劣汰、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來說,椰子品種更新換代已在所難免。東泰公司於90年代初來海南投資水產養殖,在海南經過近十年摸索,看準市場潛力大的椰予項目。1999年11月,公司從東南亞等地引進優良椰子品種——香水椰,並開始育苗培植。
  • 文昌椰子 海南旅遊新動力
    在海南,從喝椰子水開始的旅遊行程,開啟一路椰香瀰漫。以致,海南年產近3億個椰果,絕大部分成為遊客們迫不及待的天然飲品,摯愛美食,熱情之高,椰風擋不住。每到冬天,潮湧的「候鳥大軍」遍布全島,更令海南新鮮椰果無處藏身。海南省椰果產業協會秘書長曾建軍感嘆,「10多年來,椰子鮮果的市場價格只漲不降,較高的利潤讓農戶習慣短期採摘,用來作為水果滿足遊客們的需求。」近年來,在中國熱帶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的推動下,海南已啟動水果型矮椰子種植工程,以期滿足旅遊市場對椰子鮮果的需求。
  • 海南椰子的生長與用途
    海南栽種椰子自漢代開始,至今已有多年的歷史。其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一半,海南對於椰子種植又有著海南椰子半文昌的說法。椰子全身皆寶,果肉、果汁、果殼皆有用處。每年秋天是椰子收穫的旺季。文昌椰子,果肉具有補虛強壯,益氣祛風。椰子性味甘、平,入胃、脾、大腸經;消疳殺蟲的功效,久食能令人面部潤澤,益人氣力及耐受飢餓,治小兒滌蟲、薑片蟲病;椰水具有滋補、清暑解渴的功效,主治暑熱類渴,津液不足之口渴;椰子殼油治癬,療楊梅瘡。而外邦獨一的椰子研討所便設正在文昌文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