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 海南椰子油產業發展面臨「小弱散」問題 該如何化解?

2020-12-22 環球網

海南具有先進的椰子油加工技術和生產設備但生產原料不足,產業小弱散,行業標準滯後

滴滴椰子油如何「榨」成大產業

-海南日報記者 羅安明

7月25日,海口潤晨食品有限公司銷售人員周振明來到海口明珠廣場的旅遊商店推銷椰子油。與老闆剛一照面,那長串爛熟於心的推介詞就脫口而出了:「可以用來烹飪食物,也可以當護膚品,還有降脂、助消化等保健功能……」老闆沒等他說完,瞄了一下包裝盒,詢問價格後馬上搖了搖頭:「150元一瓶太貴了,有人賣40元一瓶我都沒要。」周振明有些尷尬,離開了。市場對椰子油認知度不夠,產品魚龍混雜,行業競爭互相壓價,讓他感到「下一家估計還這樣」。因為同樣的場景,他經歷了很多次。

海南是聞名遐邇的椰子故鄉,有全世界一流的椰子加工生產設備,但相對於椰子汁、椰子糖、椰子粉等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椰子系列產品,椰子油卻一直默默無聞。據統計,海南椰子加工產業有100多萬從業人員,而其中椰子油產業從業人員不到2000人,佔比不足五百分之一,折射出這一新興產業的毫末之微及廣闊的成長空間。

「正所謂柴米油鹽,油是生活必需品,如果把椰子油產業做起來了,將會是海南的一個大產業。」44歲的周振明說,希望有一天,遊客來海南旅遊,除了買椰子糖、椰子粉,還會很自然地帶走幾瓶海南生產的椰子油。到那一天,椰子油產業才算迎來了春天。

海南生產的椰子油產品。海南日報記者 羅安明 攝

1

海南僅15家椰子油企業,且規模較小

椰子油產業發展面臨「小、弱、散」的突出問題

椰子油是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因其含有豐富的中短鏈脂肪酸,是世界範圍公認的「健康油」。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歐美國家對椰子油的消費量逐年增長,印尼、菲律賓等國,已發展成為椰子油主產地區。據統計,2016年,全球生產椰子油達340多萬噸,我國進口椰子油13.3萬噸,對進口依賴度高。

我國椰子種植面積約70萬畝,90%以上分布在海南。不過,相較於東南亞國家,海南椰子油產業起步較晚,目前年產量僅幾千噸,生產能力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說,椰子油是近年來活躍在國際市場上的一種重要的特色油脂,市場前景很好,海南作為全國唯一大規模商業化生產椰子的地區,應該立足自身優勢,加快發展這一產業。

椰子油的經濟價值較高,500ML食用椰子油的售價在80元至320元不等。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和橄欖油一樣是一種高檔油脂,椰子油還是生產冰淇淋、爆米花、化妝品的一種重要原料,用途廣泛。業內人士表示,海南椰子油產業做大做強,完全可以發展成一個百億級的支柱型產業。

我省椰子加工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有企業400多家,吸納了100多萬從業人員,其中椰子油產業從業人員不到2000人。

海南椰子油產業,是一個剛剛破殼而出的新生物,直到2012年前後,才走出工廠化生產椰子油的第一步。目前,全省僅有正規註冊的椰子油生產企業15家,且規模較小,產業發展面臨著「小、弱、散」的突出問題。

2

售價竟比正常成本還低

行業標準滯後,監管依據不足,椰子油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競爭失序

在電商平臺上搜索「海南椰子油」,可以找到上百種椰子油產品,售價相差甚遠。

「目前市場秩序比較亂,4公斤鮮椰肉才能榨1公斤油,有的商家1公斤初榨椰子油才賣35元,這很明顯就是魚目混珠。」洋浦椰澤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福瓊,從事椰子油生產4年,對於海南椰子油產業目前存在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競爭失序等問題十分憂心。他介紹,目前市場上品質高出一等的是初榨椰子油,一些沒有任何生產許可的小作坊,用椰蓉、爛椰子生產初榨椰子油,以次充好。還有一些小企業,從國外進口工業用椰子油貼牌銷售,擾亂了市場。

在消費者對椰子油了解甚少的情況下,質量參差不齊的椰子油產品流入市場,給行業的健康發展埋下隱患。同時,行業標準滯後,監管依據不足,也給政府職能部門執法帶來難度。2015年,曾有省內一家椰子油企業生產的椰子油產品在三亞銷售時,被執法部門以「亞硝酸、亞麻酸超標」的名義,責令作下架處理,後發現執法「依據錯誤」,此事不了了之。

「沒有行之有效的行業標準,市場監管就沒有抓手。」海南椰子產業協會秘書長曾建軍介紹,目前椰子油產品的名稱有冷榨椰子油、生榨椰子油、鮮榨椰子油、初榨椰子油、VCO椰子油、特級冷榨椰子油、特級初榨椰子油,叫法多到讓人眼花繚亂,質量優劣難辨,必須儘快制定分類明確的行業標準,加以整頓規範,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才能把市場蛋糕一步步做大。

今年6月26日,食用椰子油系列標準研討會暨椰子產業發展論壇在洋浦舉辦,來自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等單位的專家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制定椰子油、椰子餅粕、油用椰子幹的行業標準,為海南椰子油產業的發展,吹來了一股東風。

3

多數椰子油生產企業仍在做粗加工

椰子油的醫用價值也很大,應科研開發先行,提升椰子油產品附加值

對許多人而言,椰子油是一個陌生的代名詞。其實,海南人食用椰子油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文昌市以及我省中部地區的黎苗村寨,用傳統手工方法,榨取椰子毛油的技藝,古已有之。

那麼,如何打開眼界,藉助現代化、產業化的思維和手段,將椰子油產業打造成海南新的經濟增長亮點?是一個亟待給出答案的課題。

海南大學教授白新鵬在海口高新區創立了生物活性物質與功能食品開發重點實驗室,在他看來,目前海南的椰子油生產企業,大部分做的是粗加工,深加工沒有走上軌道。「很多科研數據都表明,除了是一種健康的食用油,椰子油的醫用價值很大。」他建議,企業應把眼光放遠一些,關注醫學用途椰子油、化妝品用途椰子油,開發更多高端椰子油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

海南美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洪奎,經營著文昌的一家椰子油生產企業,最近他正籌備著引進北京、浙江等地的科研人員,在海南成立一個「椰子油藥用研究機構」。

「目前椰子油的價值嚴重被低估。」呂洪奎希望,通過研發推廣,讓更多人了解椰子油「食藥同源」的價值。

4

龍頭企業帶動,培育椰子油消費市場

走品牌化發展之路,擴大海南椰子油的知名度

消費者認知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椰子油也面臨著「油香也怕巷子深」的尷尬。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的食用油中,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大宗油脂,價格大部分不及椰子油的十分之一。除了旅遊商店擺放的禮盒裝椰子油,海口、三亞的許多超市、商店,難覓椰子油的蹤影。

開椰神器的發明人之一曾南春,創辦了一家椰子加工的小公司。相對於其他企業以生產椰子油為主業,他把業務核心放在了椰子油的延伸產品——椰油手工皂上。「椰子油作為食用油而言,價格偏貴,需要有一個消費習慣形成的過程,同時我也擔心,有朝一日金龍魚、魯花等大油企加入行業競爭,我們這些小企業將很快被吞噬。」曾南春認為,相對於椰子油,以椰子油為原料的手工皂等洗浴用品,更容易被市場快速「消化」,風險較小。

「我國剛剛提出國民營養計劃,椰子油產業是涉及生命科學的一個潛力產業,應該著力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向社會大眾普及椰子油的各類用途。」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餘序洲表示,政府應出臺政策扶持做大一批龍頭企業,走品牌化發展之路,擴大海南椰子油的知名度,培育未來消費市場,將這一特色產業,打造成海南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5

配套政策,為企業提供「硬支持」

政府應在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行業主管部門應嚴打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創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目前,廣東、山東等地已經相繼成立了一些椰子油生產企業,海南椰子油產業怎樣才能不走檳榔產業的老路,避免出現「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局面?

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吉建邦認為,這幾年海南檳榔產業「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其中的經驗值得借鑑。一個產業在發展初期,離不開政府的培育,目前椰子油產業的配套政策,尚是一片空白。政府應該在土地、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為企業在椰子及其相關加工產品的進出口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同時,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法行為,創造一個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海南昂生現代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滕飛,是從大宗油脂「轉型」做椰子油的一位創業者。公司成立前3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發上,自主掌握了一套椰子油生產技術。「目前我們的業務量不大,主要是通過網絡進行銷售,消費群體以年輕人和中年女性居多。」滕飛認為,椰子油產業至少還有一個5年至10年的潛伏期。除了等待政府出臺一些優惠政策給予支持,海南椰子油生產企業更應專注於「練好內功」,生產出更多高品質的產品,這樣才能一步步積累下海南造椰子油的信譽和口碑。

6

開放思維,借「一帶一路」東風走出去

原料不足是椰子油產業發展的瓶頸,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是優勢,海南的椰子油生產企業可走出去進行技術輸出

據了解,2009年我省啟動「百萬畝椰林」工程,椰子種植遍布全島。不過,近年來隨著椰子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椰子的產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據統計,我省年出產椰子2億多個,而椰子年需求量在26億個左右,90%的椰子依靠進口,原料不足是椰子油產業發展面臨的現實瓶頸。

「應該辯證地看待海南的椰子油產業,既看到它的優勢,也要看到它的不足。」吉建邦認為,經過20多年的累積,海南的椰子加工技術和生產設備,目前是全世界一流的。東南亞雖然椰子油產業規模大,但生產設備相對落後。海南出產的椰子,目前還不能「餵飽」椰子加工企業,但全國只有海南這一個「椰島」,海南出產的椰子油產品,具有天然的號召力。海南的椰子油生產企業發展壯大後,可依託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平臺,走出去進行技術輸出。

周福瓊對此表示贊同,「環南海的東南亞國家,種植了全世界80%的椰子,世界椰子主產區離我們並不遠,我們可以依託洋浦的『中國—東協椰子產業園』,藉助洋浦保稅港區的區位、政策優勢,採取『大進大出』的策略,發展椰子油產業。」他表示,一顆椰子,可以同時是椰汁、椰子油、活性炭的生產原料,採用產業園區模式集中發展椰子加工產業,可以實現原料隔牆供應,大大降低椰子加工原料在島內往返運輸帶來的二次物流成本。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為了防止同行「偷學技術」,海南為數不多的椰子油企業,生產車間幾乎都「謝絕參觀」。這個略帶神秘的新興產業,如何化解眼前難題,搶佔新一輪發展機遇,壯大做強,值得期待。(海南日報海口8月10日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滴滴椰子油如何「榨」成大產業
    海南僅15家椰子油企業,且規模較小  椰子油產業發展面臨 「小、弱、散」的突出問題  椰子油是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因其含有豐富的中短鏈脂肪酸,是世界範圍公認的「健康油」。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歐美國家對椰子油的消費量逐年增長,印尼、菲律賓等國,已發展成為椰子油主產地區。
  • 滴滴椰子油如何「榨」成大產業
    海南僅15家椰子油企業,且規模較小  椰子油產業發展面臨 「小、弱、散」的突出問題  椰子油是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因其含有豐富的中短鏈脂肪酸,是世界範圍公認的「健康油」。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歐美國家對椰子油的消費量逐年增長,印尼、菲律賓等國,已發展成為椰子油主產地區。
  • 海南椰子產業打造十大工程,擬在國外建立椰子種植加工基地
    文 | 國際旅遊島商報 李興民12月11日,由海南省林業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單位主辦的「2019海南(國際)椰子產業合作發展論壇」在海口舉行。來自國內外政界、商界及專家學者參會,共同對椰子產業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把脈會診、建言獻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子油 大自然的奇妙饋贈
    文\本刊特約撰稿 蒙樂生  編者按  8月15日至16日,第三屆椰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年會暨第二屆全球椰子產品展銷會在文昌舉辦,國內外專家圍繞椰子種植和加工的國際合作、全球椰子產業的現狀與投資分析、全球油脂發展趨勢和椰子油產業展望等內容進行了研討
  • 種植推廣難產業尷尬 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海南物流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科技人才匱乏,椰子加工產品單一,產品附加值低,這些因素很大程度制約了椰子產業的良性發展,亟需政府加快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讓品牌價值拉動市場規模,從而提高經濟效益。」柯佑鵬說。
  • 國內外150多名專家把脈海南橡膠椰子檳榔產業發展
    11月25日至27日,海南橡膠·檳榔·椰子三棵樹產業科學發展研討會在海口舉行。26日,來自國內外150多名三棵樹產業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代表、企業家及市縣領導齊聚海口,對海南橡膠、檳榔、椰子這三棵樹產業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把脈會診、建言獻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實習生 梁小奕  99%的種植面積,10%的綜合產值,這是海南椰子產業在全國的尷尬地位。  這種狀況已經延續了多年,問題究竟在哪?如何破解困局?業界的心一直揪著。
  • 2019海南椰子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旨在整合國內及東南亞國家椰子產業資源,提升我國椰子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2019海南(國際)椰子產業發展論壇暨第四屆椰子產業創新聯盟年會」於12月11日在海口舉辦。來自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湯加、萬那杜、印尼等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與國內外200多家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就海南椰子產業的發展、技術創新、區域優勢互補、產供銷聯動、產業園區設立等合作議題進行廣泛探討。
  • 椰子水、椰子油等深加工「網紅」產品 期盼「海南造」
    熱作深加工「網紅」產品期盼「海南造」  海南日報記者王玉潔 實習生劉妞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網購節來臨,在各大購物網站的滾動頁面上,初榨椰子油護髮護膚精油、維他coco椰子水、乳膠枕頭床墊等產品霸屏,成為「網紅」產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子的難題 政企的考題
    ■ 見習記者 馬珂  「既然海南椰子產業底子薄,發展面臨物流、資金、技術等重重障礙,其他省份躍躍欲試涉足椰子加工領域,海南有沒有必要去爭搶這塊市場大蛋糕?」有人質疑。  「當然有!
  • 海南大力發展椰子產業,選擇品種有學問,專家怎麼說
    海南在做椰子大產業大文章。省政府出臺了促進椰子產業發展的政策。椰子樹是海南的特色樹種。近日在海南省政府召開了研究椰子產業發展工作專題會上,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強調要帶著感情來研究椰子產業。椰子產業大會2019年9月5日下午,海南橡膠集團十萬畝水果型矮種椰子種植項目在位於定安縣的海南橡膠金雞嶺分公司啟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子油護膚很海南
    只需取2-5ml的椰子油塗於臉上,待彩妝及汙垢浮出後,用清水洗淨即可。  嫩膚。由於椰子油蘊含了熱帶植物獨特的生命張力,可提拉細胞間的緊密度,強化毛孔的收縮能力,幫助去除死皮細胞的外層,恢復受損皮膚,使皮膚表皮與真皮交界處更為健康、光滑。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農產品加工,如何念好精深二字訣
    這12個海南特色產業就包括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如何使農業「高效」,深加工顯然是其中的必選課程。  5月22日、23日兩天,劉賜貴在文昌實地檢查調研時,對春光食品有限公司立足椰鄉資源、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打造海南特色農產品牌,並帶動廣大農民群眾增收致富表示讚賞。在熱科院椰子研究所,劉賜貴指出,海南是椰子故鄉,要注重延伸椰子產業鏈。
  • 文昌椰子 海南旅遊新動力
    每到冬天,潮湧的「候鳥大軍」遍布全島,更令海南新鮮椰果無處藏身。海南省椰果產業協會秘書長曾建軍感嘆,「10多年來,椰子鮮果的市場價格只漲不降,較高的利潤讓農戶習慣短期採摘,用來作為水果滿足遊客們的需求。」近年來,在中國熱帶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的推動下,海南已啟動水果型矮椰子種植工程,以期滿足旅遊市場對椰子鮮果的需求。
  • 「文昌椰子」地標品牌賦能 產業發展提速
    椰子產業是文昌的傳統產業,文昌一直高度重視椰子產業發展。「文昌椰子」地標品牌建設,成為充分發揮文昌椰子產地資源優勢,整合產能,打造骨幹企業梯隊,做強企業,做大產業的新契機。對此,文昌市副市長符策萬信心十足: 「文昌椰子」品牌融合一、二、三產業,為產業發展賦能,使文昌椰子產業發展大大提速,擦亮「文昌椰子」品牌,做大做強文昌椰子產業,讓文昌椰子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進程加快。
  • 外包裝標籤不合規定 文昌這家椰子油加工廠被罰5000元
    1月24日,文昌市食藥監局經調查後,最終找到了文昌文城「龍傘園」椰子產品加工廠,該加工廠在未取得《海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備案證明》的情況下,生產標籤不符合規定的椰子油共14瓶。&nbsp&nbsp&nbsp&nbsp4月12日,記者從文昌市食藥監局了解到,該局對「龍傘園」椰子產品加工廠處以5000元處罰。
  • 堯香堂萬用海島椰子油 奇妙護膚小竅門
    熱帶天堂海南,也是植物天堂,四季如夏,綠植隨處可見,而最多也最常見的就是椰子樹了。這裡風景優美,陽光充沛,物產豐富,空氣清新,遠離汙染和霧霾,盛產出的椰子品質非常好,暢銷國內外。椰子是一種具有多種功效和作用的水果,不僅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及鈣、磷、鐵、鉀、鎂、鈉等礦物質,營養非常豐富,其提煉出的椰油還具有美容護膚的功效,深受眾多女性喜愛。
  • 2021-2027年椰子油二乙醇醯胺市場數據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年影響椰子油二乙醇醯胺市場運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2020-2026年影響椰子油二乙醇醯胺市場運行的穩定因素分析 三、2020-2026年影響椰子油二乙醇醯胺市場運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四、2020-2026年我國椰子油二乙醇醯胺市場發展面臨的挑戰分析 五、2020
  • 不是所有的「椰子"都是椰子(上)
    有很多朋友問了關於」椰子「的問題,很多與椰子無關,都是叫」椰子「的棕櫚科植物,感覺有必要給大家簡單的科普一下,先就整理一些材料供大家」思考「。
  • 椰子之鄉海南文昌旅遊蓄勢待發
    14日,新媒體記者一行踏訪了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以下簡稱椰子研究所)、椰子大觀園、下東村、白土村、春光食品廠、龍樓鎮和石頭公園。  文昌古稱紫貝,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椰子之鄉」,椰子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佔海南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