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2020-08-02 看新聞掙大錢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再好的母親也不能代替父親,再好的父親也不能代替母親,父母攜手共育希望,才是教子成功最可靠的保障。」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作者:孫雲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二級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國務院婦兒工委兒童工作智庫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曾被國務院表彰為有突出貢獻的教育科學研究專家。

有網絡調查顯示,超八成受訪者認為當前社會「父教缺失」現象嚴重,家庭教育的主力仍是媽媽。

● 「父教缺失」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怎樣的影響?

● 父親應該在孩子成長中扮演什麼角色?

● 做一個好父親,對男人、對妻子以及家庭又意味著什麼?

為此,《媽咪寶貝》在父親節前夕,獨家採訪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在他看來,父教缺失的孩子可能終身「缺鈣」!母性教育是一種「葉根」的教育,目標是達到生命的滋潤、豐滿;父性教育就是一種「主幹」的教育,目標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實現生命向空中的充分伸展,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聯盟,父教缺失可能導致三代人的悲劇!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好父親是孩子一生的定海神針

媽咪寶貝:在您看來,怎樣才算一個好父親?

孫雲曉:我在《好好做父親》一書的序言裡,列舉了好父親的8個品質,如認真負責、意志堅定、勇敢獨立、目光遠大、是非分明、胸懷寬廣、勤勞自律、愛好運動。其實,這是一種理想化的概括,具體到每一位父親難以面面俱到。但是,有兩條標準是根本性的,它決定了父親是否稱職或是否優秀,即好父親一要陪伴孩子的成長,二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按照哈佛大學等專業機構的研究,人的發展有兩個方向,一是親密性,母親有天然的優勢;二是獨立性,父親有天然的優勢,即培養孩子獨立、頑強、自律、創造等優良品質。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媽咪寶貝:您研究家庭教育這些年,您認為「父親」這一角色在時代的發展中都有哪些變化?

孫雲曉:「父親」這一角色在時代的發展中的確是有變化的。70後及60後、50後等父親是較為傳統的,以自己的勤勞與責任感影響孩子,對孩子管得較為粗放,因為那些年代兄弟姐妹多,孩子的諸多問題是在兄弟姐妹中解決的。

自80後、90後父親開始有了顯著的變化,因為他們中許多父親是獨生子,許多孩子也是獨生子女,進入了獨生子女養育獨生子女的時代,這是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與前幾代不同的是,80後、90後父親更關愛更理解孩子,給孩子更多的陪伴與支持,主要的問題是父母的壓力大,給孩子的壓力也大,因為期望之高遠非前幾代可比。

我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30年,曾經連續多年跟蹤研究全國中小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狀況,發現孩子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其中一個重要的壓力來源於父母。當然,這是大數據顯示的信息。實際上,也有許多父親在反思和覺醒,他們開始解放孩子,注重身心健康,走個性化成長的道路,毫無疑問這是希望所在。

媽咪寶貝:您和父親的關係如何?您作為父親,覺得自己是什麼樣的父親?

孫雲曉:我的父親14歲離開農村進入青島打工,用今天的話來說屬於進城務工的農民,後來做了一輩子工人。父親雖然沒有多少文化,卻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因為他敢闖天下,認真負責,勤勞節儉,並且理解和支持孩子自由選擇職業,包括支持我23歲時離開家鄉青島來北京工作和生活。

我做了父親之後,同樣尊重女兒的選擇,雖然女兒從小學到中學都沒有進重點學校,但她受我的影響養成閱讀與寫作的習慣,並且有擔任中小學生記者的實際體驗,大學畢業後如願以償成為記者,甚至受國家委派成為長期的駐外記者。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好好做父親》作者與女兒

因為理解和尊重,我們父女關係一向良好,女兒說她每逢重大選擇都願意聽聽父親的意見。2019年,我們合著的《遇見文學的少年妙不可言》一書出版並引起廣泛關注,就是父女倆深度精神交流的結果。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好爸爸,與孩子一起成長

媽咪寶貝:在孕期以及嬰兒期,父親如何才能更快地進入父親的角色當中,早一點意識到父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孫雲曉:在孕期以及嬰兒期,好父親首先體現在做一個體貼妻子的好丈夫,因為在這一特殊時期,妻子非常辛苦非常寂寞,也容易焦慮或者抑鬱。妻子的情緒極容易影響孩子,所以,好丈夫的關愛能夠讓妻子的心態積極陽光,這是好父親對妻子兒女的最大幫助。同時,父親參與嬰兒的養育,經常抱抱孩子,都會對孩子的發展有益。也可以說,孕期以及嬰兒期是一個關鍵期,也是好父親的起點。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媽咪寶貝:在孩子的早期,父親的角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在這個初期階段,爸爸可以去做些什麼?

孫雲曉:養育(0-2歲)嬰兒的過程中,一般來說,母親是主角,父親是配角,但父親的配角角色也具有特殊作用。有研究發現,父母抱孩子的原因不同,母親約花38%的時間與孩子遊戲,父親則花54%的時間與孩子遊戲。父親之所以是一個更受歡迎的遊戲對象,主要原因是父親有與母親不一樣的遊戲風格,如更開放更有力度等等。所以,多陪孩子遊戲是父親的特殊使命,這樣可以提升孩子的體質健康、獨立性發展、對外部世界的興趣和人際關係能力。

媽咪寶貝:現在所謂的「喪偶式」養育很普遍,很多爸爸在家庭的參與度不足夠,而有些爸爸不是不想參與,是無從下手,或者因為工作忙,在這種情況下,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父親的參與度?

孫雲曉:我不贊成「喪偶式」養育的說法 ,因為「喪偶」是死了,而父親不僅活著,他心中也會有愛妻之情和愛子之心,只是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其實,做父親也是男人真正走向成熟的神聖修煉,如果錯失良機,他可能永遠長不大。改變的關鍵在於改變觀念和價值觀,即好好做父親是男人不可推卸的神聖責任,妻子和孩子都極為需要父親的重要作用。觀念改變了,方法無限多,甚至可能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方法。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媽咪寶貝:媽媽如何協助爸爸成為「好父親」?

孫雲曉:如今的媽媽往往特別能幹,不僅學歷和收入不低於爸爸,帶孩子更比爸爸得心應手,更容易看到爸爸的缺陷,甚至在育兒過程中將其排除在外。這是極不明智的。夫妻關係是家庭最重要的關係,是第一位的關係,將深刻影響親子關係。因為孩子非常需要爸爸,有無爸爸陪伴的孩子成長水平差異明顯。同時,爸爸與媽媽密切合作本身就是有益於孩子認識愛情與婚姻等兩性關係。當然,有許多媽媽說爸爸是最難教育的「兒子」。所以,這需要媽媽的智慧,比如多鼓勵爸爸,也多給爸爸機會和任務,相信你可能會有驚喜的發現與收穫。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媽咪寶貝:對於單親家庭,尤其是孩子判給母親撫養的,這時候爸爸該如何發揮「父教」?

孫雲曉:夫妻離婚並沒有改變是孩子父母的關係,應該按照法律規定繼續履行父母的責任。如果是孩子判給母親撫養的,父親應該理解母親的辛苦,給予積極主動的配合,協商選擇發揮「父教」的內容和方法。讓孩子在生活中確信:父母雖然離婚了,但我依然有父親和母親。一般來說,父親比母親更擅長運動和動手操作,可以多帶孩子運動或動手操作,這樣對於母親和孩子都是有利的。同時,離婚後的正常生活與友善合作,也是在發揮「父教」的積極作用。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嬰幼兒開始

和爸爸開始建立安全的父子依戀

依戀是嬰幼兒與其他重要的人所建立的親密關係聯結。心理學研究表明,嬰幼兒時期良好依戀關係的建立,對人的一生都很重要。嬰兒先建立的是母子依戀,到了一歲半左右時,嬰兒開始建立父子依戀。

父子依戀對嬰幼兒的健康發展具有什麼樣的獨特作用呢?研究者用實驗研究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了44個兒童在遇到一個快樂友好、穿著小丑服飾的陌生人時的反應:

● 與父母都是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兒童,反應最正常(恐懼表現最少);

● 跟那些與父母雙方都是非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兒童相比,與父母一方有安全依戀關係的個體的反應較為正常(表現出的恐懼較少)。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近期的其他研究也發現,

和父母雙方都有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兒童,比其他兒童更少表現出焦慮和退縮,

在入學時的適應情況更好,在兒童和青春期表現出更好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和與同伴交往的社會能力,以及較少的問題和犯罪行為。甚至在長大離開父母后,和父親形成的安全的、支持性的關係也有利於個體的成長和健康。

可見,對於兒童發展的許多方面(也許是所有方面),父親都會有潛在的影響,而且和父親形成的安全型依賴,會減少非安全型的母嬰依戀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如何建立安全的父子依戀呢?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這有賴於父親的撫養方式,並認為以下四種做法有利於幸成安全的父子依戀:

1.對嬰兒表現出積極的關心和愛。

2.與嬰兒建立默契、雙向的交往。

3.在交往中和嬰兒共同注意同一件事情。

4.對嬰兒的活動給予密切的注意和情感支持。

相關連結:

《好好做父親》

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意味著規則與監督、威與信賴。中國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父教缺失的現象。雖然母親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但是父教缺失對孩子和社會有破壞性的影響,孩子往往會缺乏一個威和榜樣,容易出現行為或社會問題。本書的大部分數據來自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研究發布數據,科學嚴謹;所引用和涉及的案例來自有關名人的演講、自傳和作者們對當事人的採訪等。

送書啦!

快來評論區講講爸爸和寶寶之間的故事吧,小編會從中選擇5名幸運讀者,送出《好好做父親》一本~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媽咪寶貝傳媒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送書活動」孫雲曉:好好做父親,激發「父」能量

相關焦點

  • 【免費講座】周日預告丨孫雲曉:好好做父親
    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父親的巨大影響裡這種影響往往超越生死超越時間與空間而父親本周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將與我們共同探討如何好好做父親主題:好好做父親地點:深圳圖書館五樓報告廳時間:10月27日(周日)15:00—17:00
  • 孫雲曉:父教不可缺,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聯盟
    「父教的缺失為家庭教育埋下了巨大的隱患。父教缺失的孩子可能終身『缺鈣』,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聯盟,父教缺失可能導致三代人的悲劇!對於這樣的現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特別指出:「我覺得全社會都應當推廣這樣的理念:父教不可缺!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明確父親的責任,像瑞典就有《父親法》。現在絕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教育是媽媽的事,實際上是很不夠的。如果是男孩的話,父教缺失的傷害會更大。」
  • 【活動公告】等你來「炫父」 !父親節照片徵集活動開始啦!
    【活動公告】等你來「炫父」 !父親節照片徵集活動開始啦!爸爸是世界上最嚴肅的那個人也是最孤獨的那個人 」他總是生氣的時候假裝說你的人生與他無關他總是把最好的給你,假裝的很不在意他總是在外默默扛起一切,卻假裝一切很輕鬆可是,現在的他日漸老去……2020年6月21日,世界第110個父親節,
  • 【日語】「ちち」和「お父さん」有啥區別!
    您的關注將是我們繼續奮鬥的動力*\(^_^)/* 「僕」、「私」這兩個都是「我」的意思,怎麼用呢?「私」,「僕」的區別:「私」是第一人稱「我」的通用語。最普遍也常用。男女老少通用。一般在正式的場合,用私(わたし)是最保險的。「僕」是男子對同輩及其以下者使用的,通俗的說法。不能在正式場合使用的。
  • 告別「影子爸爸」 激發家庭教育「父能量」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得到母親的慈愛,也需要得到父親的影響,比如陽剛、堅毅、韌性等品質。在培養獨立性,比如自主自立、勇擔責任等方面,父親的作用尤為重要。甚至有人用「缺鈣」來形容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的「缺位」。同時,學校裡女教師佔比越來越大,孩子成長教育過程中,受男女性別比例失調的影響更為明顯,不利於培養孩子的「陽剛之氣」。
  • 何超儀父親節發文念賭王父,重溫澳洲婚禮惹哭讀者:也是人間父親
    這周日父親節,賭王二房女兒,影星何超儀提前一天,在IG及微博長文懷念,並回顧了與父之情,還有父親送自己出嫁時的心路。2003年這位賭王最叛逆的女兒嫁給了小明星陳子聰,在澳洲舉辦婚禮,她穿著白紗挽著父親的手出閣。
  • 寧波舉行「以父之名,愛與責任」的父親節主題幫教活動
    寧波舉行「以父之名,愛與責任」的父親節主題幫教活動 2015-06-23 08:24:00 導讀:這個情景劇由一名獄警和9名服刑人員共同表演,講述一個服刑人員從對父親的冷漠、誤解,到從獄警那兒獲知父親身患癌症卻還省下看病的錢給他後,頓時激情喊出:「爸,等我回家!
  • 領100冊實體書 | 免費「賞故宮」,趣味互動激發孩子閱讀興趣
    在公眾號內回復「送書」開啟活動▼ ⭐️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先生鄭重推薦⭐️色彩、數字、大門、動物等8大視角切入⭐️趣味互動激發孩子閱讀興趣⭐️限量50份 免費包郵領取⭐️活動截止至8月5日或送完為止」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耳朵裡的博物館」公眾號回復「送書」開始領書▼
  • 孫雲曉:父母為主、祖輩適當參與的兒童養育方式利於家庭發展
    孫雲曉介紹,人到了青少年階段有兩個發展方面,第一是親密性,母親有天然的優勢——溫柔、善良、細膩,另一個是獨立性,勇敢、完全、有擔當、有責任感,這是父親的擔當責任。所以最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的聯盟,相互的配合。
  • 敬畏語言中的能量!我們怎麼才能好好說話?
    語言是有聲的思想,它具有強大的能量!我們怎麼才能開始「好好說話」?只因:真,自然能生善。善人,懂得好好說話。思想具有能量,語言是有聲的思想,所以語言具有很強的能量。有些人喜歡罵人,或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他可沒想到——聽到每一句壞話的那個人,是他自己!
  • 1個好父親=200個老師,當爸的都好好看看
    當爸的都好好看看,以後孩子不給力別怨別人,孩子是父親的影子,希望每個閱讀完全文的父親,都能成為一個好父親,爸爸的素質有多高,孩子就能飛多高!「給我滾出去」「這麼多年,真是白養活你了」「沒見我正忙嗎,以後再說」「看我怎麼收拾你」「你看隔壁家的××,比你強多了」「別以為你長大了,我就管不了你」10、爸爸教育孩子的
  • 子不教,父之過 | 從一個父親的視角談育兒
    「子不教,父之過」,《三字經》裡面的「父」在過去主要指代父親,是由於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的傳統觀念中,很長一段時間男性都佔據著家庭生活以及社會職能的主導地位,承擔著主要責任。「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是典型的家庭範本,父親責無旁貸地承擔者創造物質基礎的重任,母親則更多活躍在家庭場所中承擔養育職責。這樣的觀念是特定的社會制度下的產物。
  • 「原神」未歸的熄星活動解析——「詭夢之星」
    「未歸的熄星」開啟了活動的第二階段「詭夢之星」,旅行者在完成第二階段活動劇情後,即可參加新玩法:隕星殘骸回收,除此之外在活動第二階段「詭夢之星」開啟時間段中,旅行者在第一階段中未收集的熄星碎片仍然可以繼續在地圖收集(原傳送熄星碎片消失bug已經被修復)本篇攻略將會給旅行者們帶來活動第二階段
  • OPPO 和士力架搞事情,「超閃能量棒」高能來襲
    近期,OPPO 與士力架聯合推出了一款充能神裝——「超閃能量棒」,手機廠商與食品品牌的合作非常奇妙有沒有?「超閃能量棒」內含四段隱秘裝備,分別代表四種能量,都能在關鍵時刻救急。第一段是一柄士力架聯名摺疊傘,幫助抵擋雨水、烈日,堪稱出行「能量罩」。第二段是一個手搖充電寶,不但能夠在手機電量告急時充能,還可以變身為手電筒,讓黑夜不再黑暗。第三段能量則是小型補光燈,能在自拍時為顏值充能。
  • 一個普通父親是如何啟蒙兒子成為「超級科學家」的?
    中國大部分家長,做的所謂「思維教育」,都是「學科能力教育」。學科能力教育 ≠ 思維教育在這個方面,我一直推崇的「教育家」,是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美國科學家理察·費曼的爸爸。10歲的費曼但事實恰好相反,父親教過費曼。
  • 「馬雅曆法-能量生活實踐」教學工作坊 (上海2015.6/12-6/14)
    當你開始學習馬雅曆法,你會全新的認識你身邊的人,重新認識你的孩子、你的伴侶、你的父母、你上司或下屬、你的家人與朋友,你會更加明白,為何這些人會出現在你身邊,都是有些宇宙精心的微妙安排與巧思在裡頭的意義呢!如果你聽過馬雅曆法但沒有學過,或者你曾看過書自學但是覺得不知道如何運用實踐馬雅曆法,歡迎受到召喚的你一起來學習,一同連結馬雅智慧的奧秘能量!
  • 專家稱父教普遍缺失易致女孩戀父男孩女性化
    許多人陷入深思:自己是一個好父親嗎?如何做一個好父親?節目的大熱讓一個詞開始愈漸清晰地浮現:父親教育。  此前,杭州採荷三小的老師任志康在其做過的「家庭環境與小學男生性格弱化相關性調查」發現,63%的母親承擔了教育、照顧孩子的責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而父親承擔的責任普遍不足。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敬畏語言中的能量!我們怎麼才能好好說話?
    當我們說一些不中聽、不吉祥的話時,常會聽到人們說:「快閉上你的烏鴉嘴!」因為當「負能量」的語言一出,你已經在發出振波,更明白說,你是在吸引「同頻道」的事件上門,這也就是為什麼烏鴉嘴會特別靈驗。尤其是在忿怒和怨恨時所說的話,額外帶有很強的情緒能量,極大地強化了負向的振波,它吸引來的結果往往讓人意想不到。
  • 日語課堂 | 「借りる」和「貸す」的區別
    學習日語的時候,偶爾會遇到「貸す」和「借りる」。
  • 「好好住」第三屆「營造家獎」,助力中國萬億家裝市場結構升級
    業主與設計師互信度極高,是「好好住」平臺的一大特色。二者通過社區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親密」關係。第三屆「營造家獎」做了大膽嘗試:業內首創業主為自己家的設計師投獎。大賽還專設「業主推薦獎」投票通道,增加「最打動你的住友家」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