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構建「4+6」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
這是我省首次就服務業發展高規格出臺文件。這份文件的出臺有何背景?重點和亮點何在?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商務廳參與文件起草的相關人士。
A 意義重大
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既謀當前更看長遠
翻看《意見》,兩個時間點目標明確:2020年,力爭服務業增加值增幅高於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幅0.5個百分點以上;到2022年,初步建成現代服務業強省。
兩個時間點的目標有何深意?「《意見》的出臺既是當前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需要,也對全省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有重大意義。」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服務業造成巨大衝擊。提振服務業發展信心、推動消費回升迫在眉睫。《意見》既明確了今年的增長目標,也明確了具體做法、路徑,有較強的指導性。
一組數據說明,服務業在「六穩」工作、「六保」任務中的重要性。
去年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2.6%,服務業稅收收入達3564.6億元,佔全省稅收總收入的62.3%;服務業城鎮新增就業達76.9萬人,意味著全省新增就業中超過7成就業於服務業。
「當前,抓好服務業發展既是穩定經濟發展大局的需要,更是保就業,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求的需要。」上述負責人表示。
從長遠看,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同樣是必須的。「十三五」以來,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持續領跑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和一二產業。
結構上,繼2016年全省服務業佔比首次超過工業後,2019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達52.4%,較2015年提高12.1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收窄至1.5個百分點。
「總體上看,我省服務業發展已處於提質增效、提速增量的關鍵時期,面臨著搶抓機遇、佔領高地的重大問題,急需統一思想,明確方向,營造有利於全省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B 全新格局
梯次培育導向鮮明既突出重點又彰顯特色
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全省服務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著力加快構建的「4+6」現代服務業體系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根據我省服務業發展規律「循序漸進」。
在「十三五」初期,省政府提出了「5+4+4」服務業體系。2019年底,省委、省政府聚焦供需矛盾突出、帶動力強並能體現四川特色優勢潛力的重點產業,提出構建「4+6」現代服務業體系的工作設想,並經省委專題會議審議通過,確定了「4+6」現代服務業體系。
我省現代服務業體系為什麼是「4+6」?首先是「實力夠強」。2019年,僅商業貿易、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文體旅遊四大支柱型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1203億元,佔據了我省當年服務業增加值的46%,幾近「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實的支柱。
其次是能體現「梯次培育」。「4+6」中既有支柱型服務業,也有科技信息服務等成長型服務業,《意見》在目標中也有「差別對待」,明確對支柱型服務業是推動「轉型升級」,對成長型服務業是「做大做強」。「這樣安排符合我省服務業發展的現狀,也指明了服務業未來發展方向和前景。」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認為。
「導向鮮明」也是「4+6」現代服務業體系的特點之一。從6大成長型服務業具體門類來看,無一不具備高人力資本、高技術、高附加值等特點,無一不是未來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以商務會展服務為例,2019年全年成都會展業總收入達1332.6億元,相當於成都每天靠會展業賺錢3.65億元,經濟拉動能力可見一斑。
最後是凸顯「本土特色」。成長型服務業之一的川派餐飲服務業中,推動川菜傳承與創新、振興老字號川菜、實施川菜菜品及品牌文化創新工程等都極具四川特色。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認為,「體現本土特色能讓供給端和需求端相匹配、相協調,能通過改善服務供給來促進服務需求,為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抓手。」
C 實現方式
真金白銀給政策目標明確實施路徑清晰
《意見》提出,到2022年,初步建成現代服務業強省。這個目標如何實現?
靠含金量高的政策。「省級財政按規定連續3年每年支持10個服務業強縣,每個縣不超過1000萬元」「每年培育10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創新發展示範,對成功創建的地方政府,省級財政按規定一次性給予1000萬元激勵」……細看《意見》,多項「真金白銀」的政策躍然紙上。
靠指向明確的目標設定。《意見》對每項目標進行定量,讓目標實現更具可操作性。如現代物流不僅提出要讓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比率下降到14%左右,還明確了支持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打造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穩定開行中歐班列(成都)、發展智慧物流、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等實現方式。
靠路徑清晰的實施方式。《意見》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融合發展,區域協同、幹支聯動,優化供給、質效並重,深化改革、開放共享」4項原則,並以此作為每項目標實現的「參考答案」。
「改革就是如何實現服務業發展目標的答案之一。」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落實國家鼓勵類服務業用水與工業同價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參加電力市場化交易。」該負責人透露,接下來我省還將按部署分類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在一般競爭性行業和領域為社會資本進入提供條件。
靠「軟硬兼施」的要素保障。《意見》不僅在用地、資本、要素等硬體方面加強保障,在服務業領域探索劃撥方式供地、聯保聯貸、電力市場化交易等,還在軟體方面明確建立省領導聯繫指導「4+6」重點產業推進機制,分類分年度制定「4+6」重點產業推進方案,讓現代服務業發展「有據可查」「有章可循」。(記者 羅之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