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頭行色匆匆的市民。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擁擠的人群在香港新樓發售抽籤現場。資料圖片
近日,20多萬香港建造業工人「薪喜臨門」。香港建造業總工會公布2015/16年度薪酬調整方案,16個工種加薪6%至17%不等,平均加幅10.3%。模板工人日薪加幅最高,由1750元(港幣,下同)增加17%至2050元;混凝土工加後日薪最高,為2300元,加幅15%。
依照慣例,初入行的建造業工人經一年學徒出師成為「大工」後,即可享受如此「優厚待遇」。如果按每周工作5天計算,他們的月薪可達40000元上下,遠高於具同等職場年資的大學畢業生。
最新調查顯示,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約為每月12000元(約等於10000元人民幣)。而這樣的月薪,在香港能過怎樣的生活?有人算過一筆帳,如果一名單身人士每個月收入12000元,那麼在扣除強積金、房租、水電、三餐及交通等日常消費外,是妥妥的「月光族」。
一碗粥50元
月薪12.8萬元才「快樂」
在內地,月薪10000元人民幣應是不低的工資,但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月薪12000港元在香港僅屬中下水平。
衣食住行中,佔最大消費比例的是住。根據政府數據,全港約有一半人租住房屋,在已購住房的人群中,也有七成背負貸款。粗略統計,每人每月平均花費5000元於住房。
記者曾在黃大仙與人合租一套兩室一廳,每間臥室大約4平方米,不到10平方米的廳在擺入冰箱、餐桌椅、鞋櫃和晾衣架後基本只剩下一條狹窄的走道。就是這樣的房子,每月租金要12000元。
另一個「大頭」是食。以九龍塘為例,一碗最普通的皮蛋瘦肉粥就要50元,叉燒飯70元,如果加一碟白灼芥藍,再計入茶位費和10%服務費,一頓簡單的午餐就要100多元。上些檔次的壽司或者牛排店,一餐人均三四百元屬平常。
不久前,一則《21世紀,月入三萬的港人》視頻在網絡迅速躥紅,戳中了無數香港年輕打工仔的心聲。片中主角安仔為結婚和買房存錢,過上「煙要戒、飯要帶、擠巴士、吃翠華(平價茶餐廳)」的生活;買房後,每月供房開支更佔掉收入大半。外人眼中,安仔事業、愛情「雙收」,卻沒人發現他「眼含心酸和無奈」。
12000元太少,30000元也不多,那麼每月要掙多少「人工」才足夠呢?曾有英國財富管理公司進行全球調查,結論是香港人需要月薪12.8萬元才感到快樂,足足是美國人的兩倍多。
轉行為「錢途」
電力、燃氣與教育業收入稱冠
養家壓力大、物價瘋漲,往往逼得香港打工仔頻頻跳槽,轉行是常事。
三年前於香港城市大學翻譯系本科畢業的萬茂斌,現在是國泰航空「空少」。他說,不是不喜歡做翻譯,而是空乘每月18000元的人工實在誘惑太大,當年翻譯系本科畢業生任職口譯或筆譯,月工資平均僅為11000元。
27歲的阿彭現為南豐集團深水灣徑項目工地的一名紮鐵工人,他曾在香港專上學院修讀市場營銷學,畢業後做保險代理,收入不穩定,月入最多也就14000元。兩年前他毅然轉行建造業,成為一名紮鐵工,經過學師和訓練後,如今阿彭已升為管理崗位,月入60000元。
所做非所學,他們並不是特例,只不過很多人在理想和麵包之間,不能免俗地選擇了後者。
與內地類似,香港公務員是各高校畢業生趨之若鶩的職業。除了「仕途」穩定,更重要的是平均起薪高、晉升階梯清晰。一名香港公務員介紹說,普通公務員共分50個薪點,0點代表月入10855元,例如非技術性初級工人;49點代表月入117080元,例如政府新聞處總新聞主任。大學本科畢業生若考取政府行政主任,起薪點約為15點左右,即26785元;如果是入職衛生署、機電工程署等的專業人才,起薪點可達23點,即39360元。
與內地公務員薪級制不同,香港公務員屬於薪系制,不同部門的工資有差異,紀律部隊及律政人員更是自成體系。以香港警務人員為例,初級警員入職起薪為每月19605元,架構最頂端的警務處「一哥」月入可達255050元,整體薪資較普通公務員更高。而消防員、海關官員等則按一般紀律人員薪級表運作,例如初級消防員入職起薪為每月18895元,消防處處長則月入229150元,均略低於警務人員。
除了公務員,還有什麼高薪行業可選擇?政府統計調查報告將各行業的薪資「擺上檯面」。電力及燃氣供應和教育行業並列「收入冠軍」,月入中位數達24500元;緊隨其後的是金融及保險業,為23800元;另外專業科技類工種也可拿到20000元人工。排名墊底的則是保安及清潔服務,月入中位數僅為10000元,飲食和零售業也收入欠佳,分別為10500元和1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