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胰島素能防止糖尿病治療期間低血糖

2020-12-20 健康一線視頻網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生物工程師和他們的同事開發了一種新型胰島素,可以幫助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人預防低血糖。該療法正在評估潛在的臨床試驗,如果成功,可能會改變糖尿病治療,這項研究發表在《PNAS》上。

圖片來源:PNAS

胰島素是胰腺自然產生的一種激素。它幫助身體調節葡萄糖,葡萄糖通過食物被消耗,為身體提供能量。當一個人的身體不能自然產生胰島素(1型糖尿病),或者不能有效地利用所產生的胰島素(2型糖尿病)時,就會發生糖尿病。在這兩種情況下,醫生都會給患者開常規劑量的胰島素來控制這種疾病。

一般來說,需要使用胰島素的人用血糖儀或連續血糖監測系統監測血糖水平,然後計算相應的胰島素劑量。此外,有規律地攝入碳水化合物對保持血糖水平正常很重要。這兩個需求都必然受到人為錯誤的影響,而人為錯誤可能帶來潛在的破壞性後果。

當血糖過低時,過量的胰島素會導致低血糖。這可能導致癲癇發作、昏迷,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死亡。

為了安全起見,UCLA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名為i-胰島素的"智能"胰島素,可以防止血糖水平降得過低。

胰島素在體內起著"關鍵"的作用,幫助葡萄糖從血液中進入細胞。當胰島素附著在細胞表面時,它會激活細胞內的一種蛋白質,稱為葡萄糖轉運體,然後進入細胞表面。這個分子隨後把周圍的葡萄糖從血液帶入細胞。

研究小組在胰島素中添加了額外的分子來製造新的智能胰島素。這個添加的分子,稱為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在化學上阻止葡萄糖轉運蛋白分子到達表面。它的存在不會阻止所有葡萄糖進入,也不會永久地阻止轉運分子。相反,這是一個動態過程的一部分,取決於存在多少抑制劑和葡萄糖分子。

"我們的新胰島素就像一個'智能'鑰匙,"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Samueli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學教授顧臻博士說道。"胰島素讓葡萄糖進入細胞,但當血糖正常時,添加的抑制劑分子會阻止過多的葡萄糖進入細胞。這可以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降低低血糖的風險。"

"這種i-胰島素也能對高糖水平做出快速反應,"該研究的聯合首席作者、顧教授研究組的博士後研究員王金強(音譯)補充道。"例如,飯後,當血糖水平上升時,血液中的胰島素水平也會迅速上升,這有助於血糖水平正常化。"

加州大學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患有1型糖尿病的老鼠身上測試了這種智能胰島素。第一次注射後,胰島素i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長達10小時。三小時後的第二次注射延長了對低血糖的保護。

"下一步是在進行臨床試驗之前在動物模型進一步評估這種修飾胰島素系統的長期生物相容性,"該研究合作者、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糖尿病護理中心的主任John Buse博士說道。如果這一願望得以實現,將是糖尿病治療領域最令人興奮的進展之一。"

顧教授說:"新的胰島素有潛力優化響應時間,以及它在體內可以持續多久。它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傳遞,比如自動監測血糖水平的皮膚貼片,或者藥片等。"

參考資料:Zhen Gu et al. Glucose transporter inhibitor-conjugated insulin mitigates hypoglycemi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 DOI: 10.1073/pnas.1901967116

相關焦點

  • 甘精胰島素-300 或將開啟糖尿病治療新時代
    目前為止,甘精胰島素 100 個單位/mL(Gla-100)已經成為近幾十年糖尿病治療的一個標準治療方案,作為一種長效胰島素,每天皮下注射一次就可以提供 24 小時胰島素的需要量,同時還有較好的療效和安全性。
  • 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低血糖? 糖尿病為什麼會出現低血糖?
    原標題: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低血糖? 糖尿病為什麼會出現低血糖?   糖尿病最可怕的是會誘發併發症,低血糖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其實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如果不及時急救會有死亡的風險。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低血糖的防範措施,以免發生意外。   什麼是低血糖?
  • 中國糖尿病患者怎樣正確胰島素治療?
    循證豐富的胰島素增加了臨床用藥的「底氣」!我國糖尿病患者群體日益龐大,患者血糖全程有效管理一直是領域內討論的熱點,值此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CDS)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期間,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李焱教授分享了胰島素治療方案的選擇需要因地制宜,因需而變!
  • 糖尿病新型治療方式出現 新型胰島素吸入藥物終被批准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糖尿病患者可能很快就迎來新的治療選擇。
  • 開啟糖尿病治療新格局:中國第一個雙胰島素注射液上市
    首個可溶性雙胰島素製劑,開啟糖尿病治療新格局。5月2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諾和諾德公司研發生產的諾和佳(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在中國的上市申請,用於治療成人2型糖尿病。除了更好地模擬了患者在餐前餐後「胰島素分泌」自然生理過程,其還可以減少注射次數提高依從性,避免夜間低血糖事件,為中國糖尿病患者帶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
  • 中國發布丨研究發現胰島素不適合2型糖尿病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在新冠患者中,有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汪道文介紹,不少文獻報導,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將其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
  • 走出胰島素治療的三大誤區
    胰島素是人體重要且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可以促進蛋白質、糖原、脂肪合成的激素。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於胰島素不足和胰島素抵抗引起的,所以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使用胰島素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降糖手段。但有些糖尿病患者非常牴觸使用胰島素,以為胰島素是糖尿病晚期才使用的治療藥物,而且一旦用了就會上癮。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島素治療,也不是只有糖尿病晚期才需要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是人體本身就存在的物質,並沒有「上癮」一說。糖尿病患者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先了解清楚胰島素的治療,走出誤區,不抵抗,也不盲目使用。
  • 胰島素治療或與患2型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高死亡率有關
    汪道文介紹,不少文獻報導,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將其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
  • 【妊糖】糖尿病孕婦為什麼更適合使用胰島素泵
    近年來,較多使用胰島素泵來治療妊娠糖尿病,這可以更好地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婦血糖。 胰島素泵的使用可以更易精確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發生率,降低由糖尿病妊娠導致的新生兒先天畸形、代謝紊亂及病死率。
  • 胰島素是什麼 哪種人群要用胰島素
    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形形色色的藥品,很多藥品我們雖然聽說過,但卻不知道它是具體是什麼,胰島素就是這樣的藥物,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話題便是:胰島素是什麼?對胰島素的認知誤區、胰島素的分類。胰島素是什麼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激素,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參與調節糖代謝,控制血糖平衡,可用於治療糖尿病。其分子量為5808道爾頓。
  • 降血糖糖、改善β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治療迎來新的曙光
    轉自《國際糖尿病》原標題:從機制到臨床,GLP-1RA引領糖尿病管理新變革編者按:隨著人類對糖尿病疾病的不斷認識,臨床治療的需求不斷演變。從胰島素的發現,到T2DM核心缺陷的研究——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和胰島素抵抗,再到血糖水平、降糖藥物與糖尿病遠期併發症的相關性探討,T2DM治療的理念不斷完善。
  • 【健康微課堂】未雨綢繆,預防糖尿病低血糖
    對於這次住院治療,張阿姨感到很疑惑,自己一直用藥規律,並沒有自行增減藥,怎麼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經過系統的治療,張阿姨的血糖逐漸穩定,也終於掌握了科學的服藥、控制飲食及運動的方法,這一系列改變都得益於糖尿病腎病科醫生根據其身高體重及BMI數值,核算出的主食總量(早、午、晚的飯量)、輔食量,適合的運動方式及時長,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等注意事項的健康宣教。
  • 胰島素泵臨床治療優點多 但是真的適合你嗎?
    雖然有很多方法能使血糖控制良好,但是只有胰島素泵給予的強化胰島素治療可使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最接近正常而又不增加低血糖的危險。西安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病房已成立16年,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醫院先後引進多項輔助檢查設備、治療儀器等。
  • ADA2016:諾和諾德速效門冬胰島素治療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降血糖...
    該研究在1型糖尿病(T1D)患者和2型糖尿病(T2D)患者中開展,將速效門冬胰島素與NovoRapid(品牌名:諾和銳,通用名:insulin aspart,門冬胰島素)進行了對比。數據顯示,治療1型糖尿病時,與NovoRapid相比,速效門冬胰島素使HbA1c實現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更大降幅;治療2型糖尿病時,速效門冬胰島素降低HbA1c幅度與NovoRapid相當;治療1型和2型糖尿病時,與NovoRapid相比,速效門冬胰島素具有改善的餐後血糖(PPG)控制。
  • 低血糖的症狀是什麼?什麼原因導致?怎麼治療?一次性全告訴你!
    簡單來說,低血糖源於體內胰島素和葡萄糖水平之間的不平衡。除糖尿病外,低血糖症很少見,可能是非糖尿病相關疾病或某些藥物的副產物。但是,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通常是由於胰島素過多引起的。了解碳水化合物如何影響您的身體對於防止低血糖的冒犯至關重要。疾病或嘔吐–如果您丟棄碳水化合物,最終結果是血液中的胰島素過多。除此之外,疾病還可能困擾整個生物過程,包括胰島素敏感性的暫時轉變。激素 –婦女在生活的各個階段都可以享受額外的刺激,即激素波動會周期性地影響胰島素敏感性。真是一團糟!
  • 糖尿病出現低血糖是怎麼回事?
    許多人肯定會有疑問,糖尿病患者應該是高血糖,為什麼會出現低血糖呢?很多人一看到高血糖嚇得不行,反而對低血糖的重視很低。事實上,低血糖帶來的危害更加兇猛。低血糖不容易被察覺,低血糖不等於飢餓感,低血糖的表現輕者就是感覺心慌、嗜睡、出冷汗、突然感覺沒力氣、噁心、渾身發冷發涼,嚴重的會發生意識的混亂、障礙,昏迷,抽出昏厥等。低血糖會使機體反應性的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反射性的增高,血糖的波動大,對機體各個系統和血管帶來很多危害;血糖本來控制得還不錯,但是出現低血糖可能會使最近的努力白費。
  • 治療糖尿病的時候,胰島素的品種有很多,它們的作用都相同嗎?
    有好幾個糖尿病患者給華子留言,問華子很多關於胰島素的問題。其中的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是,現在的胰島素品種有很多,在治療糖尿病的時候,這些胰島素的作用是一樣的嗎,它們之前有沒有什麼區別呢?華子回答說,目前常用的胰島素從來源、作用時間、結構特徵等方面分為不同的類型,都可以降低血糖。
  • 糖尿病患者要怎麼做才能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呢?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見的併發症,尤其是糖尿病病史較長的患者,其自身胰島素調節功能較差,很容易出現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毫不遜於高血糖,一旦失治誤治,後果非常嚴重。輕度的低血糖會出現頭暈、心慌、出汗、乏力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症狀,但長期高血糖的患者對於交感神經的敏感度較低,對低血糖的反應也不夠靈敏,所以很可能在沒有上述症狀的前提下,直接進入昏迷狀態。前幾天急診上接了個78歲昏迷的女患者,查即刻血糖:2.3mmol/L,尋其原因才知是因為家屬疏忽,多服了降糖藥,還好發現的及時,否則老太太就有生命危險了。
  • 吃了降糖藥出現低血糖怎麼辦?糖尿病用藥這些需注意!
    糖尿病藥物眾多,該如何選擇?糖尿病用藥選擇眾多,病人如果缺乏對糖尿病疾病與藥物知識的基本了解,跟風用藥、隨意停藥、隨意合併用藥,也會導致血糖控制並不理想。那麼,該如何合理選擇糖尿病藥物呢?選擇藥物之前,最重要的先要搞清楚引起高血糖的病因。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區別。
  •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進行藥物治療?
    在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中,二甲雙胍不但能有效降低血漿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也能減肥。二甲雙胍在孕期使用的另一個優點是不刺激胎兒胰腺過度分泌胰島素。3.噻唑烷二噻唑烷二是另一類提供胰島素治療的代替性藥物。該藥改善了外周組織的胰島素抵抗;在全身和局部組織中,脂質可用性的減少可有助於控制糖尿病。雖然沒有報告顯示該藥物可在孕期使用,但他們仍然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