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化幹預可以改善心理健康

2020-09-21 大話精神

精神疾病是非常普遍的,並且是導致殘疾的主要因素。的確,抑鬱症是世界範圍內導致殘疾的最大因素。除了個人負擔之外,精神障礙造成的經濟成本也相當高,超過了其他常見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支出。隨著年輕人的心理困擾、自殺和自我傷害趨勢的增加,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措施。


據統計,40%的就醫與精神疾病有關,但只有不到35%的人可以獲得治療和心理護理,這表明迫切需要可獲得和負擔得起的治療工具。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為這些工具提供了一個交付平臺。之前的研究表明,遊戲化——將幹預內容轉化為遊戲形式——可以提高預防和早期移動幹預的參與度。

一項新的隨機對照試驗發現,將移動心理健康幹預變成智慧型手機遊戲,可以潛在地改善健康狀況。該研究於2020年9月2日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並表明遊戲化化的內容幹預可降低抑鬱的易感性、壓力和焦慮。

移動心理健康應用程式有可能成為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幹預手段,但研究顯示,它們的效果似乎有限,因為人們無法長時間堅持這種常規程序。為了提高其有效性,研究者建議將幹預內容轉變為遊戲,其中包括需要傳球、反饋、得分和其他遊戲元素的關卡。

該研究旨在探討遊戲化的移動心理健康幹預對提高易感性的影響,並將其與主動和非主動控制條件進行比較。此外,還評估了個人成長、焦慮和心理健康變化條件之間的差異,以及流失率的差異。

eQuoo應用程式是在所有領先的移動平臺上開發並發布的。這款應用程式通過心理教育、講故事和遊戲化來教育用戶有關心理概念的信息。


358名參與者完成了一項為期五周的隨機對照試驗,他們被分為三組:遊戲幹預應用程式eQuoo、正常幹預應用程式認知行為療法app和無幹預組。通過三個時間點的自我報告調查來測量易感性和焦慮。在第1、17和35天對所有參與者進行相關量表的測量。

重複測量方差分析顯示,與兩組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在5周內的易感性有顯著的改善。該應用程式還顯著提高了個人成長、與他人的積極關係以及焦慮感。

在90%的依從性下,eQuoo組堅持下來的參與者比對照組或無幹預組多21%。與對照組相比,通過eQuoo進行的幹預顯著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減少了自我報告的焦慮,同時提高了依從性。

眾所周知,促進心理健康是預防抑鬱和焦慮症發展的有效途徑。然而,由於各種原因,即使是最需要幹預的人,幹預措施也很少。遊戲化的心理健康幹預程序,可以保持用戶興趣並提高易感性,可以通過預防抑鬱症和焦慮症來最大程度地提高移動幹預的收益,同時使用方便,價格低廉,並且可以避免獲得專業的幫助和經歷相關的汙名化和負面情緒。

由於五周時間相對較短,尤其是對心理健康幹預而言,未來的研究應該對這款遊戲化應用的長期有效性進行檢驗。使用更敏感的工具來測量eQuoo對焦慮的影響,並研究eQuoo對臨床人群的影響。

研究者稱,「eQuoo (遊戲幹預應用程式)能夠證明它不僅對參與者的心理健康產生了顯著有益的影響,而且遊戲化治療平衡了極大多數心理健康應用程式的高損耗率,尤其是在18-35歲人群中。因此,遊戲化的行動應用程式可以成為健康和心理健康幹預的一個有價值和有效的平臺」。


參考文獻

Silja Litvin, Rob Saunders, Markus A. Maier, Stefan Lüttke. Gamification as an approach to improve resilience and reduce attrition in mobile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ONE, 2020; 15 (9): e0237220 DOI: 10.1371/journal.pone.0237220

相關焦點

  • 明天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日 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總體改善
    2018年5月24日訊,5月25日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日,今年的主題是「新時代,心夢想,心健康」。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改善,這與目前國家、社會、高校對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視密不可分。
  • 遊戲化測評(GBA)遊戲化測評的定義 haneo
    遊戲化測評一、定義遊戲化測評是一種新型的測評工具,英文全稱Game-based Behavior Assessment,簡稱GBA。遊戲化(Game-based)的測評方式源自於心理測量學當中的行為實驗法。2014年,英國研究機構Arcticshores率先將經典的行為實驗從實驗室中搬到了遊戲的環境中,在保留科學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規避了傳統問卷測評中的主觀偏見,重塑測評工具的客觀性與科學性。
  • 構建教育領域心理健康預警幹預體系
    疫情暴發以來,您多次前往武漢,並參與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創傷後應激障礙診療中心建設,現在又成立了「陸林院士疫後症候群工作室」,可以談談相關工作嗎?請問疫情對武漢民眾精神健康是否產生了影響,特別是對教師、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是否造成了影響?
  • 早發現、早幹預,共同守護兒童心理健康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題:早發現、早幹預,共同守護兒童心理健康  新華社記者趙琬微、林苗苗  兒童青少年時期是人類生長發育和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與此同時,兒童青少年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屬於心理最脆弱的人群之一。
  • 做好心理幹預和疏導工作 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可以利用現有的網絡教育平臺,增加學生心理健康維護頻道,為學生提供合理宣洩的途徑,緩解居家學習期間溝通交流的不暢,不形成心理垃圾的積壓。平臺可以提供視頻心理輔導、音頻心理輔導和文字心理輔導等多種形式。除平臺之外,鼓勵開放心理熱線,用音頻心理輔導的方式,使中小學生使用更加便捷,提高心理幹預和疏導的覆蓋面。
  • 陽江召開秋季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危機預防幹預工作視頻會議
    保健所所長陳青同志對上半年全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危機預防幹預工作情況及存在問題進行總結通報,解讀國家、省、市有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文件,並對下半年工作目標與任務進行了部署。包括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繼續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繼續加大在全員教師、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教師分類師資培訓中設置校園心理危機預防與幹預的相關培訓實操技能等幾個方面。二是繼續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定期監測和排查。
  • 幹預訓練可改善執行功能障礙
    狄龍(Carol Dillon)等人通過神經心理測驗、神經精神症狀評定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DLA)對不同老年抑鬱組進行測量發現,抑鬱組間神經心理測驗差異顯著。貝克抑鬱量表(BDI)和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是區分抑鬱組的重要變量,並且在老年抑鬱症緩解後,通過執行功能障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預測老年抑鬱症復發。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早幹預
    2020-10-10 09:39:38 來源:央視網原標題:【世界精神衛生日】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應早幹預央視網消息: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當中,約3000萬人受到了各種
  • 新聞觀察:重視心理幹預!
    我們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取消了休假,都在這裡為大家,能夠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  據了解,為解決廣大市民在疫情期間產生的一些心理上的困擾,除了廈門市心理援助熱線外,廈門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心理危機幹預小組還組織全市幾十條免費心理援助熱線,為大眾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疏導和幹預服務。  新聞連結:面對疫情如何調整心態?
  • 保障心理健康 提升應急能力 貴州組織開展專業心理危機幹預培訓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王子茜)11月18日上午,貴州省第二屆心理危機幹預培訓班在貴陽啟動。本次培訓旨在進一步做好突發事件及新冠疫情防控心理危機幹預,保障人民群眾及應急救援人員心理健康,提升心理應急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救援水平。
  • 遊戲化測評(haneo.cn),GBA 遊戲化測評GBA在中國,在海外
    GBA 遊戲化測評GBA在中國,在海外GBA在海外截止目前,GBA的人才測評方式已經在全球40多個國家的500強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西門子(UK)表示,希望通過測評不僅能夠吸引和篩選出最有潛力的候選人,而且可以:提高測評中心的通過率(2016年只有24%)提高女性員工通過率提高候選人的滿意度在連續幾年使用GBA之後,西門子(UK)的項目反饋成果十分顯著
  • 遊戲化測評|識人鑑人新玩法,還不快來試試?
    近年來,「遊戲化」這個新名詞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而「遊戲化測評」搭配著聯合利華、四大、西門子等領先企業的校招造勢,顯得神秘而又充滿吸引力。「遊戲化」究竟是什麼呢?「遊戲化測評」又為何能吸引了如此多名企的目光?
  • 成都150名心理教師入選專家庫,深入未成年案件心理幹預
    因此,在審理案件的同時,加強心理疏導工作,引導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成員正確認識問題癥結,改變認知,修復彼此感情,改進家庭教養方式,切實改善親子關係,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旨在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心理幹預機制的積極作用,加強校地共建,整合資源,服務民生,建立完善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並進一步推進成都市國家級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區建設,以及法院系統全省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工作。經過前期準備。
  • 做一名幸福的心理人 ——記方洲小學心理健康工作會議暨危機幹預培訓
    首先,德育處倪闈闈老師點讚了上學期方洲心理團隊老師的付出與收穫。然後,她和大家強調了本學期園區心理健康發展中心的工作計劃重點。接著,倪老師梳理了新學期的工作日程,明確了本學期的工作計劃並向全體心理教師提出建議:認真備課,準時上課;做好年級特殊學生幹預和輔導;積極參加本學期的心理培訓,辦好周末家長沙龍活動;以第十一屆心理健康節活動為契機做好心理團輔等。
  • 【科研】正念認知治療和正念減壓課如何改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正念起源於東方傳統,它最近在西方心理學中的普及主要歸功於標準化的基於正念的幹預措施(MBIs)的發展和廣泛應用。MBIs將傳統正念練習的精髓與當代心理學實踐相結合,以改善心理功能與健康。然而,顯而易見的是,這些可供選擇的幹預措施與MBSR和MBCT在正念練習的持續時間和頻率,包含的正念心理教育,和非正念治療成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本研究將僅關注MBCT和MBSR,以確保研究的一致性,並將使用術語MBI來指代這兩種幹預措施。這兩個幹預措施在其核心要素中有許多共同之處,並且已經發表了在研究試驗中遵守的治療方案,有大量研究實證。
  • 成都中院和成都市教科院籤約 共同開展未成年人案件心理幹預
    日前,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與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未成年人案件心理幹預機制運行規則》籤約儀式暨首次培訓會議在成都中院舉行。成都中院表示,近年來,未成年人及家事案件綜合審判工作和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開始向縱深發展,全國多地法院陸續將適用於刑事審判中的心理疏導機制引入到民事領域,有針對性地對涉少民事審判及家事案件開展心理疏導工作。因此,在審理案件的同時,加強心理疏導工作,引導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成員正確認識問題癥結,改變認知,修復彼此感情,改進家庭教養方式,切實改善親子關係,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
  • 基層心理危機幹預培訓班開班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11月25日,由市衛生健康局、市教育局聯合主辦,湛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年湛江市基層心理危機幹預培訓班開班
  •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成都市教科院聯合籤署 《未成年人案件心理幹預機制運行規則》
    因此,在審理案件的同時,加強心理疏導工作,引導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成員正確認識問題癥結,改變認知,修復彼此感情,改進家庭教養方式,切實改善親子關係,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因此,在審理案件的同時,加強心理疏導工作,引導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成員正確認識問題癥結,改變認知,修復彼此感情,改進家庭教養方式,切實改善親子關係,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
  • 心理危機幹預
    心理危機幹預諮詢是一種熱切而直接的心理諮詢形式,是以應對具體的危機為目標,而不涉及全面的態度、行為和價值觀的改變。心理危機工作是心理諮詢師執業生涯中的最大強度最高水平的工作。引起心理危機的大多是社會關係變異和當事人反社會人格的交互作用,因此,在歐美國家,自殺是一種犯罪行為。
  • 【教師心理與健康】呵護教師心理健康
    要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婦幼保健院、中醫院等開設精神(心理)科,加大對非精神專科醫師的培訓,提高抑鬱症識別和診療能力。四是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針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分別提出心理健康服務措施。五是強化心理熱線服務。要求將心理援助熱線建設成為公眾進行心理健康諮詢、求助、疏導、危機幹預、轉介的便捷平臺。六是及時開展心理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