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唐氏篩查」的那些事

2020-12-19 中國網財經

  經歷了小心謹慎、吃吃吐吐的孕早期三個月,終於迎來了最愜意最舒服的孕中期。但不少準媽媽被那「高風險」的唐氏篩查報告弄得心煩意亂、焦慮不安!到底該怎麼辦呢?這是很多唐氏篩查高風險媽媽最頭痛的問題。

  每位孕婦必須做「唐氏篩查」

  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遺傳中心主任強榮指出,因為每一位孕婦都可能懷上唐氏兒,所以都應進行唐氏症候群的產前篩查。國際上通用的方法是在妊娠9周—20周,通過血清學和B超聯合檢查,並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病史等進行綜合風險評估,得出胎兒罹患唐氏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和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的風險度。篩查高風險人群再通過各種產前診斷方法進行確診試驗,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產前篩查方法的檢出率為60%~80%,假陽性率為5%。

  「事實上唐氏篩查的監測結果只是作為預測的一種參考,並不能作為確診的依據。對於『高風險』 及『臨界風險』的孕婦一定要引起重視,需進一步檢查以排除胎兒異常。」強榮主任告訴筆者,而假如唐氏篩查結果為高危,一定要按時複診,因為只有做產前診斷才能確定胎兒有沒有問題。

  無創DNA產前檢測準確性高

  據強榮主任介紹,在無創DNA產前檢查還未問世以前,正常的寶寶「被高危」(假陽性),只能通過有創的侵入性的手術排除高危,這樣的情況還是幸運的;但如果是高危的寶寶「被正常」(假陰性),有缺陷的寶寶「被正常妊娠」直至出生,這些不幸的家庭如何承擔這樣的後果呢? 無創產前DNA檢測方法是通過採集12周到26周單胎孕婦外周血10mL,提取胎兒游離DNA,採用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即可準確得出胎兒發生染色體非整倍體,即21-三體症候群(唐氏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愛德華氏症候群)、13-三體症候群(帕陶氏症候群)的風險率。無創取樣、高靈敏度,對於唐氏症候群被稱為近乎於確診的篩查。

  而無創DNA產前檢測也有一定的適應人群。它主要適用於12周-26周的單胎孕婦;唐篩結果為高風險或者單項指標值改變,不願選擇有創產前診斷的孕婦;孕期B超胎兒NT值增高或其它解剖結構異常,不願選擇有創產前診斷的孕婦;不適宜進行有創產前診斷的孕婦,如病毒攜帶者、胎盤前置、胎盤低置、羊水過少、RH血型陰性、流產史、先兆流產或珍貴兒等;羊水穿刺細胞培養失敗不願意再次接受或不能再進行有創產前診斷的孕婦;產前篩查臨界高風險的孕婦等。 王少薇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唐氏篩查——孕媽媽千萬不能省掉的產前篩查
    你是否見過這樣的面孔微張的嘴巴茫然的眼神過寬的瞳距這是唐氏兒的特殊面容唐氏患兒具有嚴重的智力障礙醫學上對此疾病既無有效預防手段.也無有效治療手段,只能通過產前篩查和診斷儘可能及早發現以終止妊娠來防止患兒出生。唐氏篩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一定程度上規避胎兒先天愚型的風險。誰會生出「唐氏兒」唐氏症候群是一種偶發性疾病,所以每一個懷孕的婦女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兒」。
  • 懷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唐氏篩查的Q&A
    超聲首先應排除有無合併胎兒結構畸形及其它遺傳標記物,若為孤立的超聲標記物,需根據不同的超聲軟標記物的似然比(即增加唐氏症候群的風險)及背景風險,重新糾正唐氏症候群的風險值來決定是否需要有創的產前診斷。8. 唐氏篩查提示臨界風險怎麼辦?
  • 孕期檢查那些事,唐氏篩查
    所以唐氏的學名叫21-三體綜合症。而且現在來說沒有藥物可能治療。只能說有人非常有耐心的教育讓他們可以自理。對於所以的家庭來說一個唐氏兒都是一個巨大的心理壓力的負擔,對於社會來說同樣是。所以我們一定要產前就要注意進行篩查。篩查要講的是:只是說選出一些可能更可能得唐氏的胎兒,然後進一步的進行檢查。很多前期篩選再複查的卻很無事。所以我們的準媽媽儘量平常心。
  • 您孕期做唐氏症候群產前篩查了嗎?
    您孕期做唐氏症候群產前篩查了嗎?     1993年美國遺傳學會正式向全美醫生推薦將AFP和hCG作為唐氏症候群的篩查指標,如今許多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荷蘭等都正式推廣使用。我國大中城市已開展了此項工作,對孕中期孕婦的血清使用AFP+hCG二聯法進行篩查。正常人群為1.0 MoM 。
  • 唐氏篩查、羊膜穿刺、無創DNA,這三項產前檢查是幹什麼的?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大家都知道在妊辰期孕婦都會接受各種各樣的產檢。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唐氏篩查,無創DNA產前檢查,和羊膜穿刺。聽到這些專業術語很多還沒有做全的孕媽可能不太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說一下這三種檢查主要針對的問題。
  • 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是什麼
    對於準媽媽來說,懷孕的時候在每一個不同的階段都要做相應的檢查,而唐氏篩查就是其中的一項檢查。很多準媽媽對這項檢查不是十分的了解,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唐氏篩查是什麼,唐氏篩查目的都有哪些。唐氏篩查是什麼唐氏篩查是唐氏綜合症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是產檢必做項目之一,是一種通過抽取孕婦血清,對母血清中某些生化指標水平的檢測,篩選出胎兒非整倍體21-三體、18-三體綜合症的高風險孕婦,計算生出唐氏兒的危險係數的檢測方法。唐氏篩查有必要做嗎唐氏篩查有必要做嗎?
  • 無創DNA產前基因檢測與傳統唐氏篩查哪個結果更準
    現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技術名稱為NIPS,NIPS可篩查出21-三體,18-三體和13-三體三種疾病及其它共66項染色體疾病,受限於技術發展水平,目前國內無創DNA主要篩查常見的三大染色體疾病,分別是T21染色體異常(唐氏症候群),T18染色體異常(愛德華氏症候群)和T13染色體異常(帕陶氏症候群),而現裕力健康就可以提供NIPS產前無創DNA檢測項目。
  • 德州唐氏篩查等產前篩查不再收費
    為切實做好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不斷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進一步提升全市出生人口素質,15日,德州市免費產前篩查項目啟動暨業務培訓會議舉行,今後凡符合條件者免費享受一次產前血清生化篩查服務,可評估罹患目標疾病為篩查唐氏綜合症
  • 唐氏篩查主要是檢查什麼,唐氏篩查多少錢
    核心提示:說起孕期一項重要的檢查項目——唐氏篩查,很多寶媽表示對此項檢查印象非常深刻,等待結果時忐忑心情記憶猶新。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唐氏篩查,為何它能牽動那麼多寶媽的心。  唐氏綜合症的確診方法  理論上,對孕婦進行羊水穿刺和染色體核型分析能確診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但羊水穿刺為有創手段,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一般先通過唐氏篩查儘可能準確地發現唐氏兒高危孕婦,並對高危孕婦進一步確診,才是避免唐氏兒出生的方法。  唐氏篩查的一般方法  目前,有兩種主流篩查方法,一種是傳統的唐篩,一種是新型的DNA檢測。
  • 產前篩查顯示「高風險」,置之不理 二胎媽媽產下唐氏寶寶,後悔不已
    摘要:產前篩查結果顯示「高風險」,由於怕羊水穿刺影響胎兒,於是選擇忽視診斷結果,結果生下「唐氏寶寶」……昨天是「世界唐氏症候群日」,記者從市婦幼保健所了解到,去年全市篩查出113例唐氏患兒,
  • 唐氏篩查什麼時候做,唐氏篩查多久出結果
    說起孕期一項重要的檢查項目——唐氏篩查,很多寶媽表示對此項檢查印象非常深刻,等待結果時忐忑心情記憶猶新。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唐氏篩查,為何它能牽動那麼多寶媽的心。   什麼是唐氏綜合症?
  • 國外逐漸淘汰唐氏篩查?這樣就失去了產前檢查的意義了!
    幾年前,國外唐氏篩查已經開始被淘汰,無創基因檢測技術在很多地方已經取代了唐氏篩查,也就是醫學上的母血胎兒游離DNA檢測。很多外國的媽媽都信宗教,她們認為,無論胎兒發育呈現什麼樣的狀態,他們都視孩子為上帝賜予的最好的禮物,無論孩子出生時候是什麼樣子,他們都能欣然接受。
  • 做唐氏篩查多少錢,孕檢唐氏篩查多少錢
    核心提示:說起孕期一項重要的檢查項目——唐氏篩查,很多寶媽表示對此項檢查印象非常深刻,等待結果時忐忑心情記憶猶新。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唐氏篩查,為何它能牽動那麼多寶媽的心。  唐氏綜合症的確診方法  理論上,對孕婦進行羊水穿刺和染色體核型分析能確診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但羊水穿刺為有創手段,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一般先通過唐氏篩查儘可能準確地發現唐氏兒高危孕婦,並對高危孕婦進一步確診,才是避免唐氏兒出生的方法。  唐氏篩查的一般方法  目前,有兩種主流篩查方法,一種是傳統的唐篩,一種是新型的DNA檢測。
  • 孕期千萬不能遺漏的唐氏篩查
    這其中有一項檢查叫做——唐氏篩查。今天馬姐姐就來說說關於唐氏篩查的那些事兒到底什麼是唐氏篩查?什麼是唐氏篩查呢?唐氏篩查的全程叫做唐氏綜合症產前篩選檢查,是產檢必做項目之一。唐氏篩查結果為高危及35歲以上孕婦建議選擇羊水穿刺檢查。此外數據顯示,70%的唐氏症候群發生在小於35歲的孕婦當中,因此,建議每一位孕婦都要進行唐氏篩查。媽媽問:唐氏篩查結果怎麼看?唐氏篩查,不容錯過。
  • 今年起,蚌埠這項篩查免費啦!|唐氏篩查|孕婦|衛健委|唐氏症候群
    今年全市範圍內所有符合條件的「準媽媽」都可享受醫院提供的免費唐氏篩查服務記者從市衛健委了解到,今年出生缺陷防治項目已納入省民生工程,為健全和完善我市產前篩查「集中篩查、統一管理」制度和體系建設,促進產前篩查率穩步提高,我市今年計劃在全市所有縣、區開展免費產前篩查工作。
  • 每個孕媽必須要做唐氏篩查嗎?未做唐氏篩查怎麼辦?
    唐氏篩查並非產前檢查必查項目,但作為一種篩查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手段,它具有簡單、無創、安全、費用低等優勢,是非常適合普查的,所以目前臨床上很多醫院普遍通過唐氏篩查來計算孕媽懷有「唐氏兒」的風險高低。唐氏篩查分為孕10~13+6周的早期唐氏篩查(早唐)和孕15~20周的中期唐氏篩查(中唐),兩者對唐氏症候群的檢出率分別約為85%和60%~75%。但要明確一點,唐氏篩查只是一種篩查方式,而不是確診方式。未做唐氏篩查怎麼辦?
  • 提醒孕媽:產前診斷≠產前篩查
    其中,最讓人糾結的莫過於唐氏篩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以及羊水穿刺的選擇。這三者到底有什麼不同?海南省人民醫院有多年產前診斷經驗的醫學博士吳棟才為您一一解答。  唐氏篩查(血清學篩查)  通過抽取準媽媽的血清,檢測母體血清中甲胎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游離雌三醇的濃度,並需結合孕婦年齡、採血時體重和孕周等方面來判斷胎兒患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
  • 怎樣正確看待唐氏篩查?
    我們做唐氏篩查,還包括有18-三體症候群和13-三體症候群,同樣是先天愚型,但這兩種嬰兒生後會死亡,唐氏症候群的孩子可以一直存活,生活無法自理,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只有災難,因此我國推行唐氏篩查的目的就是儘早發現儘早終止妊娠,減少這種孩子出生。唐氏篩查的目的在於通過化驗孕婦的血液,來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危險程度。
  • 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知多少
    21-三體症候群(唐氏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和神經管缺陷的風險。唐氏篩查價錢便宜,適用於35歲以下孕婦,但準確率為60%-70%,假陽性率高、漏診率高。適用於35歲至38歲高齡孕婦或唐氏篩查臨界風險人群,價格相對昂貴,但準確率高達99%以上,假陽性率低。
  • 無創產前篩查結果為低風險 但依舊生下唐氏病兒!準爸媽必看
    近日,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中稱湖南一孕婦經過「無創DNA檢查」獲得結果為「低風險」,但依舊生下唐氏病兒,一時間,以華大基因為代表的產前無創篩查技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看完這個新聞,我還是會選擇無創產前篩查,多一樣檢查,多一份心安,整個孕期關於產前檢查的其他項目我也會悉數完成。」持相同態度的還有來自白雲區的方女士,得知自己懷孕後,她便做了不少功課。幸運的是,她在早期產檢時,在NT篩查和早唐篩查後發現並無風險,便沒有再進行無創產前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