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永州12月2日訊(通訊員 鄭天紅 陳志軍)今年以來,道縣著眼於提升基層幹部隊伍政策理論水平和能力素養、打造忠誠乾淨擔當基層幹部隊伍、提升群眾生產技能和增強發展致富後勁,大力加強鄉鎮黨校建設,取得明顯實效。目前,全縣22個鄉鎮(街道)黨校建設實現全覆蓋,通過鄉鎮黨校的系列培訓活動,全縣基層黨組織服務大局、落實工作有了便捷「指南針」,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獲得高效「充電站」,基層治理和產業發展裝上了有力「發動機」。
緊扣大局,為工作指方向
鄉鎮黨校培訓聚焦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基層黨員幹部工作上明方向。今年初,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全國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當時道縣鄉鎮黨校剛好掛牌成立。「疫情防控下的經濟恢復、農業春耕生產如何進行」成為一道現實的問題,道縣把解決此項問題作為鄉鎮黨校開學第一課的課程安排。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們作為鄉鎮(街道)黨校校長紛紛親自上課傳經解惑,營江街道黨工委書記楊英治以「黨建引領、抓實工作」為題論述以黨建引領促防疫和生產工作落實的方法措施;西洲街道書記工委書記唐亞輝以「攻堅克難顯擔當、戰勝疫情保平安」為題號召大家發揮擔當精神抓好街道社區防疫;仙子腳鎮黨委書記黃愛平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奪取全面勝利」為題分享防疫與發展兩不誤的心得體會……鄉鎮黨校課程緊密結合當時實際,為村、社區的基層黨員幹部及時送上了一份「工作指南」。鄉鎮黨校開辦以來,還緊密結合時政開展活動,通過組織基層黨員幹部在鄉鎮黨校及教學點集中收看兩會直播、上廉政黨課、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不斷更新全縣黨員幹部政治認知。
西洲街道黨校因時因勢開講疫情防控相關的第一課。
蓄能充電,為幹部提能力
新形勢下的基層治理、集體經濟發展一直是困擾基層幹部的難題。道縣鄉鎮黨校根據實際建成了修義村、陳熊村三變改革、八家村基層社會治理等現場教學示範基地供全縣其他鄉鎮學習觀摩,還引來了其他縣區的同志前來參觀取經。西洲街道黨校請來「何順成調解工作室」負責人為社區幹部講解如何調解群眾矛盾糾紛。祥霖鋪鎮黨校組織全鎮村支部書記、鄉鎮幹部80多人到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藍山縣毛俊鎮毛俊村參觀學習,邀請全國人大代表、毛俊村黨支部書記廖仁旺就村級治理、集體經濟發展現場授課。全縣各地鄉鎮黨校還通過舉辦村支部書記培訓班、集體經濟發展專題培訓、紅色文化進黨校、到陳樹湘紀念館等紅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等方式為基層幹部鑄牢理想信念、提升素質能力。
零陵區石山腳街道黨員幹部組團到修義村參觀取經。
送技下鄉,為群眾興產業
道縣鄉鎮黨校結合黨員教育中心的工作大力開展「鄉村學堂進黨校」系列培訓活動,把課程送到基層黨員幹部群眾的家門口、送到農民的田間地頭,通過理論授課加實地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現場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幹。聚焦疫情下「六穩」「六保」糧食生產任務,梅花鎮黨校邀請省勞模、高級農藝師為參訓學員課堂講授水稻高產種植技術,隨後還在該鎮糧食種植示範基地上現場演示新型飛機殺蟲作業,讓在場學員大開眼界。針對道縣厚樸種植水平滑坡的癥結,邀請洪塘營鄉種植大戶、專家劉道餘在800米高山上現場傳授厚樸種植經驗。針對如何發揮道縣地理優勢發展蔬菜產業的展望,邀請該縣聞名的供粵港澳蔬菜規模種植公司「正禾農場」的專業技術員為當地農民講解「道縣區域遲心菜和紅菜苔」種植要領。截至目前,道縣「鄉村學堂進黨校」系列培訓活動已舉辦三期,不僅為黨員幹部群眾現場傳授實用技術,並特別攝製成專題教學課件供大家日後傳播學習,受到了基層黨員幹部群眾的熱烈歡迎。
營江街道黨校開展「鄉村學堂」活動邀請專家講授蔬菜種植技術。
道縣把鄉鎮黨校作為全縣黨員教育工作重要的橋頭堡和示範田,全力抓好建管學用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把培養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的政治素質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姓「黨」而立;多渠道開拓教學途徑,不斷豐富培訓手段,緊跟時代步伐,充分體現「鄉」而不土;精確聚焦脫貧攻堅、社會治理、產業發展和民生福祉,讓學員們在鄉鎮黨校的課堂中學有所「獲」。截至目前,道縣22名鄉鎮(街道)黨委書記作為鄉鎮黨校校長帶頭講課66期,邀請師資庫內的30餘名專家學者講課30餘期,開展各類現場教學活動22期,共培訓學員6000餘名,在不斷深耕細作中,道縣各鄉鎮黨校必將成為值得基層黨員幹部群眾信賴的身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