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觀測中的注意事項

2021-02-15 青島星趣天文愛好者

天文觀測的效果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因此在觀測過程中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現總結如下。

  一.燈光

  當你好不容易避開城市燈光的幹擾,找到一個足夠理想的觀測場地時,心裡一定是很興奮的。但要記住以下幾點,以免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要知道,正常人在黑暗中至少要經過半個小時才能完全適應黑暗,使瞳孔張到最大,增大人眼的通光量,達到最佳狀態。如果在適應過程中有意或無意望向明亮的物體(如燈、火甚至是月亮),都會使瞳孔猛然縮小,使剛才的適應過程前功盡棄,你不得不再花半個小時來適應黑暗,浪費了寶貴的觀測時間。因此,在適應過程中和觀測時都要絕對避免強光對眼睛的刺激。 

  1.照明 

  平時使用的白熾燈和節能燈等較亮的燈具是決不可以在觀測中使用的。在黑暗中,紅光對人眼的刺激最小,因此,可以用一塊適當厚度的紅布或者是紅色塑料布罩在功率較小的手電筒上,來進行短時間的照明。 

  2.閃光燈 

  在觀測和適應過程中,萬萬不可使用閃光燈。閃光燈的亮度是極強的,雖然發光時間只是短短的幾十分之一秒,但它也足可使你半個多小時的適應白費,並且影響到觀測。如果周圍有人進行天文攝影,你的閃光燈也許會使別人一晚上的心血前功盡棄。如果必須拍照,那麼應在所有觀測進行完畢,並且周圍幾十米沒有任何觀測者時進行。 

  二.取暖

  在冬天觀測天氣往往很冷。如果需要取暖,一定不可以生火,尤其是在望遠鏡附近。燃燒放出的熱量會使空氣劇烈的抖動,造成天體模糊不清,而且影響的範圍很大。並且,明亮的火光對人眼也有很大的刺激。同樣原理,大功率的電暖氣也不可使用,不但效果不佳,還會浪費大量的電能。最好的方法還是多穿衣服,可以帶上毯子。如果實在太冷,還是儘早回家為好。畢竟,身體是最重要的。 

  三.防蚊蟲 

  夏天郊外夜晚的蚊蟲是極多的。稍不注意,不出半小時,身上就會被蟄得痛癢難忍。野外和家裡畢竟不一樣,有些在家中很管用的方法在野外便失去了作用。比如點蚊香,由於戶外空氣流速較快,燃燒蚊香放出的有驅蚊作用的物質會很快的擴散,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最管用、最方便的方法還是穿長衣、長褲,雖然可能會熱些,但總比被蚊蟲蟄後的滋味好受些。另外,應在臉上和手上噴灑適量花露水等一類藥品,以確保蚊蟲沒有可乘之機。  

  四、天文觀測場地的選擇

  要進行天文觀測,沒有一個好的場地是絕對不行的。觀測場地周圍的環境直接影響著觀測效果:如果障礙物過多,很難見到觀測目標,就更甭提觀測了;如果氣流變化過大,會造成圖象的抖動和變形,使望遠鏡的解析度降低;如果天空被燈光照得很亮,極限星等(肉眼可見最暗恆星的星等)就會降低,換句話說,也就是看到的恆星數就會減少,對觀測和攝影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根本無法進行……為了使觀測活動達到預期效果,選擇一個合適的場地是必須的,選擇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擇一個開闊的場地,如運動場,使能看到的天區增到最大。如果住在高樓林立的居民區內,在樓下隨便找個地方是絕對不能觀測的。可想而知,在幾棟樓之間要想看到天頂以外的部分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運動場之類的地方就可以避免這些麻煩事了。

  二.其次,要注意氣流的影響。若在建築物附近觀測,應特別注意要避開開著的窗戶,因為在開著的窗口附近,很容易產生複雜的氣流,以至於影響觀測效果。此外,還應該注意儘量避免直接在水泥地面上觀測,因為水泥的比熱容(降低同樣溫度放出熱量的多少)很小,所以在夜間溫度會很快下降,也會造成氣流變化。土地就比水泥地面好得多,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選擇在草地上觀測,因為草地含有大量水分,水的比熱容又大,所以不易引起氣流的劇烈變化。當前,許多天文臺都建設在海邊或海島上,主要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三.再次,燈光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燈光越來越多,天空被照得越來越亮,而且許多燈都是徹夜不關的,正如上面所說,這對天文觀測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雖然你不能為了進行觀測而不讓城市發展,但是我們可以主動的去避開燈光。在美國,天文愛好者們為了躲避燈光的影響,自己駕車幾十,甚至幾百公裡來到野外進行觀測的事情已是屢見不鮮了——我們也只能學他們,找一塊自己認為足夠黑暗的地方——當然,應該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千萬不要到自己毫不知情的荒郊野外,以免發生危險。

  綜上所述,中間帶草坪的大運動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許樓頂的平臺也可以參考,但要注意安全!還有一點,那就是儘量找一個離家近的地方,否則,觀測時間會因此大打折扣的。最後,祝大家在觀測中學到知識,取得滿意的成果。

相關焦點

  • 國科大學生赴興隆觀測站實地天文觀測
    觀日·第一次天文觀測實操同學們排起了長隊從小小的目鏡中窺伺著太陽的秘密。有的同學在幾番努力後頹然放棄,也有的同學剛把眼睛湊上去就發現了黑子。這應該是多數同學第一次親手調整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  據陸老師介紹,這是個口徑152mm的專用太陽望遠鏡,在科普望遠鏡中屬於口徑巨大的。只是可惜最後並未拍到合適的黑子照片。
  • 清華天文成果登上《自然天文》雜誌 實現觀測方法革新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5月11日晚,《自然天文》雜誌正式發布了清華大學天文系教授馮驊課題組的論文,清華大學主導的空間天文項目「極光計劃」在觀測一年後首次發現了脈衝星自轉突變和恢復過程中X射線偏振信號的變化,這一探測結果標誌著,因技術困難停滯了40多年的天文軟X射線偏振探測窗口重新開啟
  • 廣州市民在粵博觀測「火星大衝」天文奇觀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凌浩翔報導:7月27日晚出現「火星大衝」天文奇觀,引發了廣州天文愛好者們的觀測熱潮。在廣東省博物館的西門廣場,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了「我和火星面對面」科普公益活動。記者在現場看到,主辦方準備了十數臺天文望遠鏡供市民觀測。
  • 地月系中最好的天文觀測地,卻在月球的背面,條件不是一般的好
    在整個地月系中,最好的天文觀測環境地就是月球的背面了,可以預見的是,這裡在將來肯定會建造大型天文望遠鏡。而在這一個月中,月亮的背面會有半個月的時間處於向陽面,也有半個月的時間處於背陽面,那麼在半個月的背陽面時間中,將時進行深空天文觀測的最佳時間。這是因為當月球的背面處於背陽面的時候,那裡將不會受到太陽光的幹擾影響,同時也不會受到地球上光線、微波和無線電波的幹擾影響,可以說是地月系中最為清靜和清潔的天文觀測環境。
  • 觀測月球、天文拓印,北京天文館舉辦新年活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館長星夜秀、天文觀測、天文拓印……今晚,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傳播中心主辦的新年活動在北京天文館舉行
  • 青海:確定賽什騰山天文臺址水汽觀測設備安裝地點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璐 祁棟林 肖宏斌報導 5月22日, 青海省氣象局技術人員與GNSS/MET(水汽觀測系統)承建單位技術人員共赴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臺址,根據山地實際情況和需求,篩選確定了水汽觀測設備安裝地點,並對賽什騰天文臺址西部周邊地區進行氣象環境觀測分布
  • 臺灣科學家參與天文望遠鏡大型黑洞觀測計劃
    新華社臺北5月29日電(記者賈釗、陳鍵興)記者29日在此間獲悉,臺灣天文研究團隊參與架設的格陵蘭望遠鏡4月加入參與大型黑洞觀測行動——「事件視界望遠鏡」全球陣列計劃,該計劃未來可望為人類首次取得「超大質量黑洞」影像。  臺「中研院」當日召開記者會,介紹有關情況。
  • 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虛擬天文觀測及天文數據處理教學實驗平臺...
    一、項目編號:中大招(貨)[2020]309號(招標文件編號:中大招(貨)〔2020〕309號)  二、項目名稱: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虛擬天文觀測及天文數據處理教學實驗平臺採購項目  三、中標(成交)信息  供應商名稱:廣州景派科技有限公司  供應商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中666號1309室
  • 流星雨、日全食……2020年底天文「收官大戲」別錯過!一份觀測指南...
    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時正值殘月,月光對流星雨觀測完全沒有影響,輻射點日落即從東北方升起,天文愛好者可以選擇13日入夜後觀賞流星雨。  這一月亮遮天蔽日的天文現象,將把正當中午的南美籠罩在一片夜幕之下,可以在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觀測到。
  • 分野理論溯源的幕埠山為上古天文觀測中心考
    但自1786年發現以來也只觀測到大約60次,而且是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古人用眼睛當然不會觀測到每次彗星的出現。依據以上分析,29種彗星當至少需要3000的觀測史。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後岡一期文化墓葬左青龍右白虎、還有北鬥的擺塑,就是後來二十八宿所形成的四天象中的兩個象,再加上北鬥等的擺塑,顯示中國的天文、曆法史至少在6000年以上。湖南省內的高廟文化發現了典型的太陽鳥、八角星圖案這種八角星圖案學者多有論述,與新石器時代以來眾多出土的八角星符號一樣是古代河圖洛書,亦即曆法工具的前身。
  • 天文觀測條件哪家強?南極崑崙站臺址拔得頭籌
    依託安裝於我國南極崑崙站的自主研製設備,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團隊,首次測量了南極冰穹A的夜間大氣視寧度,發現冰穹A是地球上夜間觀測恆星最清晰的地方,證明了崑崙站所在冰穹A地區的光學天文觀測綜合性能優於已知的其他任何地面臺址。相關研究成果2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上。
  • 雲南天文愛好者炸鍋了!雙子座流星雨來啦!僅憑肉眼便可觀測!在璀璨...
    在人們的期待與注視下,雙子座流星雨突破夜幕,在漆黑的夜色中劃出一道道光芒,又緩緩落下,最終墜入黑暗,留下無數感動與驚喜。據了解,雙子座流星持續時間長,大多是明亮的、速度中等的流星,除白色流星外,還有紅、黃、藍、綠等多種顏色,因為僅憑肉眼便可觀測,非常適市民遊客觀賞。
  • 最新天文觀測到海蛾魚星雲隱藏著巨大恆星簇
    目前,天文學家最新觀測發現「海蛾魚星雲」,在其腹部位置可能是銀河系中最大質量的年輕恆星簇。最新天文觀測到海蛾魚星雲隱藏著巨大恆星簇2010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穆迪-拉罕曼(Mubdi Rahman)和諾曼-默裡(Norman Murray)首次發現海蛾魚星雲的重要線索,這是一個距離地球3000光年之遙的電離氣體雲
  • 2020年9月天象預告 晴天數增多 進入適於天文觀測的季節
    【2020年9月天象預告】9月份,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晴天數開始增多,並進入適於天文觀測的季節。本月,火星伴月、英仙座ε流星雨等天象將陸續登場。9月6日 火星伴月北京天文館天文專家寇文介紹,火星合月這個天象每月都會出現,本次月亮最接近火星的時間發生在北京時間9月6日的中午,在南美洲中部地區可以觀測到月掩火星的現象,也就是月亮可以把火星遮擋住
  • 什麼樣的天文望遠鏡可以清晰觀測月球表面的細節?
    (大氣湍流)經常乘坐飛機旅行的人會有這樣的體驗,明明飛機是在晴朗的天空中飛行,但美麗的空姐卻在廣播中要求我們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帶,說會有顛簸。這就是大氣湍流造成的。大氣湍流不僅會給幾千米高空中飛行的飛行員和旅客帶來麻煩,它也一直是困擾天文學家們的一件頭痛事。因為無論通過多大的光學望遠鏡看天空中的星星,它都是閃爍不定的,更不用說看得有多清楚了。如果你從地面上用光學望遠鏡觀察月球表面的細節圖像,會看到月球就像是水波下躺著的一枚硬幣,它會不規律地晃來晃去。
  • 中國第一座天文館,可以觀看精彩的高科技電影,觀測天文臺!
    館內以精彩的劇場展示為主,遊客可以通過觀賞震撼刺激的高科技電影、觀測天文臺、參觀展覽等活動來了解宇宙的起源與發展,學習天文知識。天象廳是A館中最重要的館區,廳內有直徑23.5米的球幕穹頂,用先進儀器逼真還原地球上肉眼可見的9000顆左右的恆星,為觀眾帶來最真實的星空體驗。
  • 我中心天文專家戴明老師指導學生在天文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北京市海澱區中科科學文化傳播發展中心天文教師,其作品橫跨風光、星野、深空、紀實、生態等多個領域。中國星空攝影聯盟成員,早在1995年就開始科學性的觀測星空,曾經歷過20世紀末的大彗星、日全食和流星雨,擁有深厚的積澱。1999年至今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作品數十篇,攝影作品獲得過2013年TWAN國際攝影大賽提名,並在全國各類天文攝影大賽中都有所斬獲。
  • 雙語:看日食中的天文用語
    300年一遇的日全食現象激起了廣大天文愛好者們的關注,相信大家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觀測這難得的景觀。但是您知道日全食的一些小常識嗎?是不是很想了解,在英文中和日全食相關的一些說法呢?就讓英孚教育來給您做一個嚮導,帶您一探美國人眼中日全食現象的真面目。
  • 天文觀測,引力速度僅為光速的百分之一?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首先要說明的是,引力的速度還沒有直接在實驗室被測量出來,引力相互作用太弱,這種實驗已經超出了現有的技術水平。因此,「引力速度」必須從天文觀測中推導,而且推導的答案取決於人們用於觀測的引力模型。
  • (科普向)天文觀測基本概念之星等
    在天文觀測上經常要用到星等這個概念。中小學教材裡也有學過,星等是衡量天體亮度的量,用以標記衡量星星的明暗程度,但是在一些常用的星圖星表裡經常有標視覺星等和絕對星等,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以及星等的量化標準,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