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觀測的效果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因此在觀測過程中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現總結如下。
一.燈光
當你好不容易避開城市燈光的幹擾,找到一個足夠理想的觀測場地時,心裡一定是很興奮的。但要記住以下幾點,以免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要知道,正常人在黑暗中至少要經過半個小時才能完全適應黑暗,使瞳孔張到最大,增大人眼的通光量,達到最佳狀態。如果在適應過程中有意或無意望向明亮的物體(如燈、火甚至是月亮),都會使瞳孔猛然縮小,使剛才的適應過程前功盡棄,你不得不再花半個小時來適應黑暗,浪費了寶貴的觀測時間。因此,在適應過程中和觀測時都要絕對避免強光對眼睛的刺激。
1.照明
平時使用的白熾燈和節能燈等較亮的燈具是決不可以在觀測中使用的。在黑暗中,紅光對人眼的刺激最小,因此,可以用一塊適當厚度的紅布或者是紅色塑料布罩在功率較小的手電筒上,來進行短時間的照明。
2.閃光燈
在觀測和適應過程中,萬萬不可使用閃光燈。閃光燈的亮度是極強的,雖然發光時間只是短短的幾十分之一秒,但它也足可使你半個多小時的適應白費,並且影響到觀測。如果周圍有人進行天文攝影,你的閃光燈也許會使別人一晚上的心血前功盡棄。如果必須拍照,那麼應在所有觀測進行完畢,並且周圍幾十米沒有任何觀測者時進行。
二.取暖
在冬天觀測天氣往往很冷。如果需要取暖,一定不可以生火,尤其是在望遠鏡附近。燃燒放出的熱量會使空氣劇烈的抖動,造成天體模糊不清,而且影響的範圍很大。並且,明亮的火光對人眼也有很大的刺激。同樣原理,大功率的電暖氣也不可使用,不但效果不佳,還會浪費大量的電能。最好的方法還是多穿衣服,可以帶上毯子。如果實在太冷,還是儘早回家為好。畢竟,身體是最重要的。
三.防蚊蟲
夏天郊外夜晚的蚊蟲是極多的。稍不注意,不出半小時,身上就會被蟄得痛癢難忍。野外和家裡畢竟不一樣,有些在家中很管用的方法在野外便失去了作用。比如點蚊香,由於戶外空氣流速較快,燃燒蚊香放出的有驅蚊作用的物質會很快的擴散,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最管用、最方便的方法還是穿長衣、長褲,雖然可能會熱些,但總比被蚊蟲蟄後的滋味好受些。另外,應在臉上和手上噴灑適量花露水等一類藥品,以確保蚊蟲沒有可乘之機。
四、天文觀測場地的選擇
要進行天文觀測,沒有一個好的場地是絕對不行的。觀測場地周圍的環境直接影響著觀測效果:如果障礙物過多,很難見到觀測目標,就更甭提觀測了;如果氣流變化過大,會造成圖象的抖動和變形,使望遠鏡的解析度降低;如果天空被燈光照得很亮,極限星等(肉眼可見最暗恆星的星等)就會降低,換句話說,也就是看到的恆星數就會減少,對觀測和攝影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根本無法進行……為了使觀測活動達到預期效果,選擇一個合適的場地是必須的,選擇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擇一個開闊的場地,如運動場,使能看到的天區增到最大。如果住在高樓林立的居民區內,在樓下隨便找個地方是絕對不能觀測的。可想而知,在幾棟樓之間要想看到天頂以外的部分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運動場之類的地方就可以避免這些麻煩事了。
二.其次,要注意氣流的影響。若在建築物附近觀測,應特別注意要避開開著的窗戶,因為在開著的窗口附近,很容易產生複雜的氣流,以至於影響觀測效果。此外,還應該注意儘量避免直接在水泥地面上觀測,因為水泥的比熱容(降低同樣溫度放出熱量的多少)很小,所以在夜間溫度會很快下降,也會造成氣流變化。土地就比水泥地面好得多,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選擇在草地上觀測,因為草地含有大量水分,水的比熱容又大,所以不易引起氣流的劇烈變化。當前,許多天文臺都建設在海邊或海島上,主要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三.再次,燈光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燈光越來越多,天空被照得越來越亮,而且許多燈都是徹夜不關的,正如上面所說,這對天文觀測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雖然你不能為了進行觀測而不讓城市發展,但是我們可以主動的去避開燈光。在美國,天文愛好者們為了躲避燈光的影響,自己駕車幾十,甚至幾百公裡來到野外進行觀測的事情已是屢見不鮮了——我們也只能學他們,找一塊自己認為足夠黑暗的地方——當然,應該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千萬不要到自己毫不知情的荒郊野外,以免發生危險。
綜上所述,中間帶草坪的大運動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許樓頂的平臺也可以參考,但要注意安全!還有一點,那就是儘量找一個離家近的地方,否則,觀測時間會因此大打折扣的。最後,祝大家在觀測中學到知識,取得滿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