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百年一夢一高僧——沉痛悼念夢參長老

2020-12-25 佛教頻道

百年一夢一高僧

——沉痛悼念夢參長老


寬運

  2017年11月28日清晨,一位虔誠的信眾來電說:「夢老走了!」我以為自己仍在「夢」中?連忙撥通五臺山隆明法師的電話,以證實這個消息:「佛門耆宿,一代高僧上夢下參長老已於27日(農曆丁酉年十月初十)下午4時30分在真容寺安詳舍報,享壽一百零三歲,僧臘八十七。」

  哀耗傳來,禁不住悲傷的淚水,沉默地一滴一滴的打在我衣襟之上;而電話中的隆明法師早已哽咽難語、泣不成聲,就像頓失慈父的稚子,哀痛不已。回想多年來,家師永惺長老與夢老的深厚道誼,彼此時有往還,期間有幸數次親切會面,親聆教晦,獲益良多,心存感念。二老慈祥和藹的音容笑貌,此刻猶歷歷在目,勾起我無限的緬懷與追思。

  淚眼中,我執筆寫下了對長老沉痛悼念的輓聯:

  夢幻人生亦真亦假一笑拈花生極樂

  參透本源不增不減剎那離塵到蓮邦

  夢參長老年高德劭,道心如磐,一生弘法諸方,致力於僧才培養、海內外佛教文化交流。回想長老的一生,正如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蔣堅永評價為「美麗且艱辛的一生」——對佛教中國化和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以下本文試從其坎坷、苦難、堅毅而又不平凡的一生,以及與家師交往的情誼點滴中,略述「夢」之一字,與「發菩提心」的深義,以寄哀思與懷念。

美麗且艱辛的一生

  夢參長老(1915年生~2017年圓寂),原籍中國黑龍江省開通縣,十六歲在北京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出家,法名為「覺醒」,乃北五臺「臨濟」派下「本覺昌隆能仁聖果」法脈。因自覺大夢未醒,且因作夢因緣而出家,故自號為「夢參」。

  同年,在北京拈花寺禮上量下源和尚受比丘戒,戒期圓滿,南下九華山,朝禮地藏菩薩道場,正遇上六十年舉行一次開啟地藏菩薩肉身塔法會。由於因緣殊勝,為老和尚爾後弘揚地藏法門下深遠的影響。

  夢老出家後,雖曾先後依止過慈舟、虛雲、倓虛、弘一等耆宿,卻從未以一宗一派自居。其後赴西藏十年,1950至1982年被錯判入獄三十三年。

  1982年平反後,先後任教於北京中國佛學院、閩南佛學院,1987年赴美國弘法,此後法緣鼎盛,不斷在美國、加拿大、臺灣、中國廈門等地弘法,主要講述的經論,以《華嚴經》、地藏法門、般若經典等大乘經為主,並經常隨機開示,接引不同的眾生;講筵不絕,隨緣度眾,廣結法緣。

  本年11月27日夢老圓寂的消息傳出後,四眾弟子紛紛前來悼念,短短數天,五臺山聚集了來自海內外各地數萬名信眾,為夢老弔唁送行。

往事如煙.塵緣夢影

(一)

  夢老平反出獄後,早年常往返於美國、臺灣大陸之間,每次途經香港時,都會來香港菩提學會與家師會面。有時亦會在學會五樓為四眾弟子講經。家師是夢老在香港為數不多的摯友之一,同為東北老鄉,又都是倓虛老法師座下的同學。因此,不自覺地把與家師及覺光長老會面,當成是來港最重要、最歡喜的事。

  其後在家師病重之時,夢老專程來港到西方寺探望,給予家師種種安慰與鼓勵,並緊握著家師的手說:「有事找我。」簡單而有力的四字,透出了兩位前輩至誠真切,彌足珍貴的道誼。

  每次會面,總會出現如此動人的一幕:二老相互緊握彼此雙手,親切問候。家師更常以東北風俗款客,用熱滕滕的餃子招待夢老;相見歡喜,溫情無限。二老難以言喻的友誼與道情,在我心中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

  我自己也曾到五臺山看望夢老多次。一次,正值普壽寺大雄寶殿佛像開光慶典,有幸親聆老人家開示。結束之後,夢老請大家吃餃子,當時覺老也在。夢老與家師情長義厚,每次聚會都是喧寒問暖,關懷備至,令人動容。

  後來夢老到深圳,我亦前去拜見。老人家每次都鼓勵我發心,勿忘弘法使命,任重道遠。他曾語重心長地說:「菩薩無形無相,而人是有形有相的。要做菩薩,要發心、發大心!」

  猶記得2009年4月20日,夢老結束臺灣弘法之行,轉往香港弘法,適逢香港西方寺舉辦「首屆三壇大戒」,以此勝緣,特別禮請夢老為新戒子開示。夢老語重心長地對戒子們說:「你們要發心做菩薩,菩薩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成佛的正因!不發菩提心,不能成佛。所以發心跟成佛這兩個心;如是二心,就是初發心到成正覺……你發這個心、種下這個因,將來一定能能成佛,但是中間要經過好多劫。不過,無論怎樣變化,你這菩提心的種子永遠不會失掉,直至成佛!」

  說到發心,不禁令我憶起夢老與倓老和青島湛山寺的因緣,以及禮請弘一法師到湛山寺講學前後的感人經過:

  1936年,年輕的夢參法師赴青島湛山寺,依止倓虛老法師學天台四教,並擔任湛山寺書記,負責倓虛老法師的庶務以及對外連絡事宜。在湛山寺擔任書記期間,一方面向倓虛老法師習天台四教,及宣揚慈舟老法師的戒律精神。

  隨後奉倓虛老法師之命,禮請慈舟老法師北上青島湛山寺講律,又護送慈舟老法師到北京,開講《華嚴經》。倓虛老法師在《影塵回憶錄》中說到:「三六年秋末,慈舟老法師去北京後,湛山寺沒人講律,我對戒律很注意,乃派夢參師到漳州萬石巖把弘老請來。在他來之前,夢參師來信說:弘老來有三個條件:第一,不為人師;第二,不開歡迎會;第三,不登報吹噓,這約法三章,我都首肯了。」於是,弘一大師同意北上,並於三七年初夏到湛山寺開講《隨機羯磨》。他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也在此時開印。

  由於弘老持戒精嚴,「愈是權貴人物,他愈不見」;當時有位朱子橋將軍,多少年來羨慕弘老的德望,只是沒見過面,欲拜見弘老,故設宴邀請;弘老因而留下「昨日曾將今日期,短榻危坐靜思維,為僧只合居山谷,國士筵中甚不宜」婉言謝絕宴請的佳句。朱將軍欣賞的,正是他這一份不媚世俗的清高。

  弘一大師在湛山寺弘律期間,夢參法師擔任弘一大師的侍者,以護弘老生活起居,深受弘一大師身教的啟發。當時並就近依《佔察善惡業報經》所描述的佔察輪相,請弘一大師親手製作一付,以供修習。

  從來灑脫的弘一法師,給人的印象總是漫不經心──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沒有任何的人、事、物可以把他留住;可是這夢參老親自把他接來,最後亦親自把他送走,因此為了報答他半年來的照顧,特別為他寫了一部《華嚴經淨行品》以表謝忱;由此可見弘老待人至誠而厚道,倍覺難能可貴。其一言一行皆令人畢生銘記,縈迴於心。(詳見《影塵回憶錄》〈弘一大師行誼略記〉)

(二)

  在此還要特別一提夢老到港、臺弘法的因緣。2009年5月夢老首次於香港理工大學禮堂開講「法華大意」。又於香港大學佛學系做佛學開示「夢參人生」,聽眾上千人,座無虛席。2009年春節,於臺北復講《佔察善惡業報經》,盛況空前,成為臺灣佛教界弘法之美談。同年6月,於香港大學開講《法華大意》,又於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作佛學開示,聽眾逾千人,座無虛設。

  我們都知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是夢參長老追隨慈舟長老研習的第一部大乘經典,也是他平常日課的典籍,歷八十餘年,未曾中斷。雖經魔難、病難之苦煉,仍舊以默念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安然渡過。

  夢老用他的一生踐行菩薩道。即便是漫長的牢獄生涯也沒有把他打倒。「假使熱鐵輪,在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這成為他在獄中堅定的信念。面對禁錮的牢房,夢老就觀想這是閉關的好地方。自1950年直到1982年,畢竟33年的獄期不算短,幾乎佔了人生的一半。1982年夢老出獄後,曾想對照獄中時光當再弘法33年。在夢老重獲自由之後的三十餘年裡,他步履中外,講經說法無有疲厭。以超人的毅力圓滿了他弘法利生、做菩薩的大願。

  當年在坐牢時,獄長說他太固執了,一輩子也出不了監獄。出獄後,夢老去找那位監獄長:「你看,我出來了!」

  1995年,夢老80歲時患上直腸癌,做了手術。當時醫生告訴夢老最多不過三到五年。五年後,夢老對那位醫生說:「你看,我還活的很好!」由此可見,監獄也關不了他,腸癌也打不倒他。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行菩薩道的人,都是打不倒的。如來如去,如去如來,是真正的如來!  

坐水月道場.修空華萬行

  綜觀夢老挫折顛簸、傳奇而又曲折的一生,應如何去概括?

  (一)海雲繼夢法師作為第一個打破長老出家六十年沒收徒弟底線的人,在《百年一夢參本覺》一書序文中曾說:「九十歲那年想為他(夢老)立傳,被他喝斥了一頓『不立傳,立傳皆虛偽!』九十二歲那年,想為他慶生,也被喝斥一頓:『不慶生,我不搞排場!師父的談吐、行事、作風與為人向是如此!』」

  「曾經在九十五歲那年請示華嚴宗風傳承,只落個:『我是釋迦宗,什麼宗啊!虛雲老和尚要把禪宗五家傳承給我,我一個也不要!』……這種只重裡子,不受表面的功夫,難有人能會得來的!」

  「我與夢參老人既是師徒,亦如父子之情深……隨後之十年是我們顛簸與考驗的十年,父子兩人各自發展。老人家雲遊四方,隨遇而安,名氣漸大,隨從漸多,追隨者亦夥,自成一家之風。」

  「雲遊四方,隨遇而安」二句,確實是老人出獄後雲水生涯的最真實寫照。

  (二)在本年12月3日的「夢參長老追思永懷大會」中,長老衣缽弟子、真容寺方丈隆明法師(筆者法兄弟,同為天台法脈四十六代傳人)在致辭中,如此深情地懷念道:「長老百年雲水,廣結善緣,也得到了海內外無數大德善信的護持愛戴,以一個世紀的生命軌跡,宣說甚深妙法,所達到的生命境界望塵莫及,但我們要永遠以恩師之心為心,恩師之志為志。」

  「百年雲水,廣結善緣」二句,更是長老借假修真,實參實學最深刻的描述。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比喻世上人事無常,一切皆空。「空」是一種動態的密切關連生命時間的智慧;故莊子有「虛空生白」和「維道集虛」之說;老子講「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指的是人們在感知所「見」的許多實體之外,還存在一種由精神所「感」的「虛空境界」,表達為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和無形之相。

  禪宗說,「夢覺不二」。一個人做夢時自以為覺,在清醒的生活中又何來與夢不同呢?所謂「不二」,即是夢與現實世界的幻想本是同根,都是人的經驗。       不過,經驗有不同層次,如《迷悟話》詩偈說:

  迷者將空作色,悟者以色作空;

  迷兮悟兮如夢,色兮空兮本同 。

  所謂「色」即是實物,也就是物質,而「空」則是實物以外的廣闊空間或精神世界。人若執著於物質世界,就是「迷」者,若能做到「物物而不物於物」(《莊子》),超然於物外,體悟「空」之實義,此則為「覺」者或「智」者。

  古詩曰:「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宋.蘇軾《前赤壁賦》)在茫茫的大宇宙中,只能接受人生渺小的真實。「休信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蘇軾《西江月(三過平山堂下)》),這夢不是空虛的,而是充滿了佛道思想的空曠與圓達。又如《北寺悟空禪師塔》詩云:「已將世界等微塵,空裡浮花夢裡身。」「笑勞生一夢」,「拈花一笑生極樂」——惟願長老這「深山裡的一盞明燈」,不舍眾苦,倒駕慈航,乘願再來,不違本誓,慧燈長明,法焰永續,普度無量眾生!

  (期間正值西方寺彌陀佛七法會,四眾弟子,同心念佛,敬向夢參長老致以無盡的緬懷與哀悼。)

相關焦點

  • 寬運法師追思覺光長老:香江弘法七十餘載,長老就是菩薩
    2020年11月16日,為覺光大長老圓寂六周年紀念日。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西方寺方丈寬運法師率西方寺眾法師,專程前往粉嶺觀宗寺總持殿內祭拜覺光長老,並恭誦悼念祭文,追思長老香江弘法七十餘載「悲心無盡願無窮,啟建道場演臺宗」的崇高願行。
  • 海內外宗教界及各界人士紛紛致唁悼念本煥長老
    張高麗二0一二年四月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向中國佛教協會和弘法寺發去唁電,表示悼念。電文如下:驚悉本煥長老不幸逝世,心情十分悲痛,謹表示沉痛哀悼。尼泊爾中華寺二0一二年四月二日上海玉佛禪寺方丈覺醒法師發表唁電聞悉一代高僧、佛門泰鬥上本下煥長老遽然圓寂,深感震驚和痛惜!
  • 一代高僧上夢下參長老圓寂兩周年紀念日
    一代高僧上夢下參長老圓寂兩周年紀念日 2019年11月6日 十月初十日 上夢下參長老圓寂紀念日
  • 六月初二 | 夢參老和尚冥誕 【一夢因緣 · 帶你認識夢參老和尚】
    夢參長老自述:一夢因緣
  • 當代佛教大事:夢參長老講解過華嚴經,明海大和尚正在講華嚴經疏
    當代佛教大事:夢參長老講解過華嚴經,明海大和尚正在講華嚴經疏明海大和尚:夢參長老在漢傳的教理傳承上也傳承華嚴宗,師從慈舟老和尚。慈舟老和尚是民國年間弘揚華嚴宗、弘揚戒律的一位高僧,夢參長老和他學華嚴教理。夢參長老認為《地藏菩薩本願經》跟《大方廣佛華嚴經》平等無二,《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小本的《華嚴經》。
  • 沉痛悼念鄭張尚芳先生
    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鄭張尚芳先生2018年5月19日仙去,萬分悲痛,深切悼念,先生走好!
  • 棲霞寺法宗長老百歲壽誕 海內外高僧出席恭賀
    參加壽誕高僧大德以及嘉賓與法宗長老合影(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馬江洲) 出席壽誕慶典的高僧大德有: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健釗長老;香港寶蓮寺住持淨因大和尚;臺灣弘淨寺住持慧德大和尚;新加坡自度庵住持賢祥大和尚;新加坡雙林寺監院傳顯法師;澳大利亞觀音寺住持光毅大和尚;上海西林禪寺住持悟端大和尚;上海玉佛寺監院長春法師;上海龍華寺監院慧真法師;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雞鳴寺住持蓮華法師;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建初寺住持大初大和尚
  • 鳳凰網佛教通訊員首次參訪香港 寬運法師做特別開示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佛聯會會長、西方寺方丈寬運大和尚為培訓營全體學員做特別開示,並接受了鳳凰網佛教通訊員的聯合採訪。本次參訪是鳳凰網佛教通訊員首次赴香港佛教寺院參訪,對加強內地與香港佛教交流,具有重要意義。西方寺座落在香港荃灣老圍村,背靠大帽山,前臨三迭潭,花木青蔥,流水潺湲,環境清幽。西方寺由永惺長老創建於1970年,2007年,寬運法師升座成為西方寺第二任方丈。
  • 緬懷古德 夢參長老靈骨舍利昨日入塔安葬
    一代高僧 夢參長老佛教在線五臺山訊 2018年7月14日(農曆六月初二),一代高僧夢參長老靈骨舍利入塔儀式在五臺山真容寺舉行諸山長老、護法大德居士、國內外善信居士參與了此次法會。四面八方前來的僧俗信士幾千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一代高僧根通長老圓寂 封龕儀式山西崇善寺舉行
    一代高僧根通長老圓寂 封龕儀式山西崇善寺舉行 2015-11-04 14:12:47在封龕說法後,諸山長老、護法居士至長老法體前問訊,依次告別,現場氣氛凝重。 隆群 攝  中新網太原11月4日電 (範麗芳)4日早間6時30分,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山西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交城玄中寺方丈根通長老封龕儀式在山西太原崇善寺舉行。據山西省佛教協會消息,根通長老於2015年11月1日23時51分在太原崇善寺舍報安詳示寂,世壽88歲,僧臘70夏,戒臘68夏。
  • 中佛協副會長覺醒法師致唁電悼念智敏上師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覺醒法師悉知智敏上師示寂,悲痛難捨,發唁電悼念智敏上師,表達對智敏上師的深切緬懷之情。唁電上智下敏長老治喪委員會:驚悉一代高僧、佛門泰鬥、多寶講寺中興之祖上智下敏長老舍報西歸,殊感痛惜,謹致深切哀悼!上智下敏長老一生愛國愛教,持戒精嚴,宗說兼通,顯密圓融,修正功深,辯才無礙。
  • 禪心耀明月 宗風續千古——純聞大和尚追憶一誠長老
    文革期間,寺院被破壞,改革開放後,一誠長老又重興梵宇,再修塔林。時長老白天修禪,晚上繪圖。唐代以來,雲居古塔共百餘座,都是長老一手修復的。 每年冬季大雪封山,雲居山都要舉行七七四十九天禪七,一誠長老帶著全寺僧眾放下萬緣,勇猛精進,一心參究。這一傳統從80年代到現在從未間斷過。92年因為一些原因,有人宣布臨時解七,一誠長老說,「哪怕只剩一個人,也要把禪七打下去」,從而讓禪七圓滿,可其中艱苦,不言而喻。
  • 歷代高僧:白聖長老—弘化利生 託缽行化 賑濟貧困
    白聖長老(圖片來源:資料圖)白聖長老,著名佛學大師。字潔人,法名白聖,湖北省應城人。白聖長老歷任上海楞嚴佛學院教務主任,杭州西湖鳳林寺住持,上海靜安寺監院兼佛學院長。赴臺後,曾任臺北市十普寺、監濟護國禪寺主持,佛教三藏學院、佛教研究院院長及佛教理事長多年,還兼任泰國佛光學苑和馬來西亞極樂寺主持。白聖長老常舉辦講經會,畢生宣揚佛學,於1989年圓寂。 1921年白聖長老於陝西大香山龍巖和尚座下剃度,並在安徽九華山祇園寺妙參法師處受戒。
  • 純一法師:紀念師父一誠長老 光大佛教優良傳統
    師父一誠長老,俗姓周,1927 年2 月2 日生於湖南。於1949年6 月8 日在湖南長沙縣(今望城)洗心庵禮明心法師剃度出家,法號一誠。師父於1956 年赴江西雲居山參禮虛雲老和尚,同年11 月在廣東韶關南華寺受具足戒。稍後返回雲居山協助虛雲老和尚復興真如禪寺。
  • 夢參法師:讀《地藏經》感應不同,看見鬼神、發冷,這不是壞現象
    恭錄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講記》夢參法師如果人心裡有鬼,就是人怕鬼。如果人心裡沒有鬼,就是鬼怕人。---宣化上人「無畏城」,成了佛之後,有四無所畏,畏是畏懼的,我們現在懼怕的情形很多。這個時候你都要問一問,這是他有畏懼,不敢再讀經。本來讀經是消除畏懼的,但是他有了畏懼,由讀經而感受畏懼,這種情況很多。不只是《地藏經》,讀別的經也會有,你要先明了,讀誦大乘經,就有護法護持,怎麼會有這種恐怖感呢?本來讀經的時候,能夠趣向無畏,趣向沒恐怖。佛的四無畏是一切智無畏,障道無所畏。你修道的時候,說清楚那些障道法。在說的時候,無所畏。
  • 聽高僧法師講《金剛經》:如何了卻痛苦煩惱?
    本文是我看(聽)了一位高僧法師講《金剛經》的演講視頻後的觀後感,純屬個人心得感悟。常言道:沒錢有苦惱,有錢也很煩惱。生活之中,痛苦煩惱好像總是揮之不去,人的一生,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幸福生活也就唾手可得。
  • 淨空法師是清淨比丘的鐵證!
    當時擔任得戒阿闍黎的是道安老法師(1907-1977,臺北松山寺住持、臺灣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羯磨阿闍黎南亭老法師(1900-1982 ,江蘇籍高僧、中國佛教會秘書長,創華嚴蓮社);教授阿闍黎賢頓老法師(1903-1986,臺灣籍高僧、臺北臨濟寺住持、臺北佛教會理事長),七位尊證阿闍黎分別為:續祥法師(1910-1973,湖北籍高僧、曾於揚州高旻寺親近來果禪師,臺北十普寺監院,是白聖法師幾十年同參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