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臨夏構建全季旅遊產品體系 2萬餘貧困人口「美麗」脫貧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11月27日,「臨夏州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在蘭州舉行。 杜萍 攝

中新網蘭州11月27日電 (杜萍)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李登旭27日在蘭州表示,近年來,該州建成46個旅遊扶貧重點村,創建14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扶持貧困戶發展661個農家樂,「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玩雪」的全季節旅遊產品體系已經形成,「通過旅遊帶動2.2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11月27日,「臨夏州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在蘭州舉行。臨夏州副州長馬軍表示,近年來,該州藉助旅遊資源富集的優勢,通過頂層設計保障、推動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拓展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精準施策、優化營商環境等,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今年前10月,該州累計接待遊客1115.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4.3億元。

圖為臨夏州臨夏市羅家灣村村民開辦的農家樂。(資料圖) 魏建軍 攝

臨夏,古稱河州,位於黃河上遊,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交界地帶,是古絲綢之路的南道重鎮,也是歷史上溝通中原與青藏以及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歷史上,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這裡交錯伸展,構成發達的交通商貿網絡。

同時,臨夏州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和甘肅兩個民族自治州之一,是國家重點扶持的「三區三州」之一,坊間甚至有「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臨夏」的說法。近年,該州亦在持續探索針對不同貧困「病因」的診療「良方」。如今,該州已全部脫貧「摘帽」。

「沒想到,我們這個純農業村,有一天因葵花吃上了旅遊飯。」臨夏州臨夏市南龍鎮羅家灣村村文書馮建國感慨說,葵花成了貧困戶致富「寶典」,村民也因此開辦了農家樂,過上了「向陽花開」的好日子。

圖為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舉辦的鄉村文化旅遊節上,遊客穿著卡通服裝在體驗雪上飛碟項目。近年來,臨夏州形成了「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玩雪」的全季節旅遊產品體系。(資料圖) 高展 攝

李登旭介紹說,近年來,臨夏州建成了一批鄉村旅遊特色景點,其中臨夏市折橋村和馬家莊村、臨夏縣錢家村被評為省級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並列入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通過項目實施和鄉村旅遊景區創建,鄉村整體環境大幅改善,有效帶動了貧困人口就近就業和穩定增收」。

此外,臨夏州培訓鄉村旅遊從業人員4100餘人次,提升了鄉村旅遊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舉辦全國滑翔傘錦標賽、全國徒步大會等系列特色鄉村旅遊節會,激發了鄉村旅遊發展活力;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等,助推鄉村旅遊大發展。

李登旭說,下一步,面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臨夏州將抓住未來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農村產業中,進一步打造特色鄉村旅遊名鎮名村、發展鄉村旅遊民宿、提升鄉村旅遊文化活力,打造一批「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旅遊景點,進而讓脫貧後的農民能持續「吃上」旅遊飯,進一步增收致富。(完)

相關焦點

  • 從「馬上發財」到「雪上歡谷」 臨夏馬家莊吃上全季「旅遊飯」
    12月28日上午,伴隨臨夏市委、臨夏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臨夏馬家莊鄉村文化旅遊節在臨夏市南龍鎮馬家莊村開幕,馬家莊馬術遊樂城冰雪歡樂谷正式開門迎客。從即日起,一直到2019年2月20日,馬家莊迎來了元旦、春節的歡樂時刻。這不僅是臨夏市首次嘗試舉辦的冬季旅遊節會,也是甘肅的一個村莊辦起了跨年的旅遊節會。
  • 甘肅推廣「非遺+扶貧」模式 傳承創新擔使命,實幹攻堅助脫貧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 | 楊虹王斌保安腰刀、東鄉刺繡、臨夏磚雕……作為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的橋梁和藝術匯集融合的重鎮,甘肅擁有著豐富的非遺文化。近年來,甘肅省創新發展「非遺+扶貧」模式,帶動越來越多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
  • 甘肅省累計減貧581萬人 貧困發生率下降到5.6%
    靶心不偏 幸福感和獲得感穩步提升 過去,甘肅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2012年底,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時,甘肅共有貧困人口692萬,貧困發生率達33.2%,全省86個縣中有58個被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任務十分繁重。 「70年來,隴原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文旅促減貧 甘肅更美好——我省文化旅遊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全省文旅系統緊緊圍繞發展大局,大膽探索「文旅繁榮絲路、美麗戰勝貧困」發展路子,使文化旅遊在服務國家戰略、助推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我省把文化旅遊業定位為全省十大綠色生態產業之首,將文化旅遊帶動脫貧人數佔脫貧總人數的比例調為20%。對這一定位和目標,全省文旅系統千方百計扶持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文化旅遊業。
  • 一個臺灣女生在臨夏的感慨
    按照我國扶貧標準,1978-2010年累計減少了2.5億貧困人口。參考國際扶貧標準,我國共減少了6.6億貧困人口。  歷史經驗表明,一國貧困人口數佔總人口10%以下時,減貧就進入「最艱難階段」。2012年,中國這一比例為10.2%。2013年底,我國還有近1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 甘肅臨夏從「草包莊稼」填肚子漸到「鐵桿莊稼」掙票子
    中新網甘肅臨夏12月22日電 (艾慶龍)甘肅省臨夏州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張卓21日表示,近三年,臨夏新增高原夏菜、食用菌、中藥材、經濟林果等特色種植88.11萬畝,扶持11.96萬戶貧困戶發展養殖業,正在結束祖祖輩輩種「草包莊稼」的歷史。  當日,「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臨夏專場舉行。
  • 甘肅:17個民族縣市脫貧摘帽
    天祝藏族自治縣、東鄉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陸續迎來70華誕工人日報客戶端7月29日電 記者從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有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甘肅民族地區的19個貧困縣市中已有17個縣市脫貧摘帽,東鄉縣、臨夏縣也將於今年脫貧摘帽
  • 【省媒看臨夏】臨夏:扶貧工廠裡的「上班族」
    何平霞正在指導工人縫製合格產品。為鼓勵貧困人口就業,凱琳公司制定了建檔立卡戶職工獎補制度,對到公司就業的建檔立卡戶,前三個月每人每月獎勵500元。「為了能夠帶動更多的貧困群眾脫貧,我們與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謀劃制定電商培訓合作協議,對貧困家庭 『兩後生』和大學畢業生進行電商培訓,並吸納就業,真正做到『造血式』扶貧。」臨夏凱琳鞋業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何玉芳告訴記者。
  • 信息鋪就幸福路:甘肅電信「六大」精準扶貧方略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
    作為基礎通信運營商,中國電信甘肅公司脫貧攻堅本著網絡先行的原則,通過提升網絡覆蓋水平,加快光纖寬帶、4G網絡建設,消除「數字鴻溝」,讓貧困地區的人民群眾也用得上、用得好通信服務,通過「網絡扶貧」開闊貧困群眾的眼界,夯實精準扶貧的「底盤」。
  • 林鐸:牢記初心使命 決勝脫貧攻堅
    2016年以來,甘肅累計減少貧困人口278.5萬,貧困發生率由14.3%下降到0.9%。2017年,甘肅扶貧歷史上首次實現了貧困縣數量淨減少。到2019年底,75個貧困縣中已有67個縣脫貧摘帽,藏區實現整體脫貧。在這樣的工作基礎上,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把握完成今年剩餘8個貧困縣、17.5萬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臨夏170多種特色生態農產品亮相廈門農展會 東鄉羊肉受歡迎
    消費扶貧效果立竿見影  在一旁設展的甘肅騰達生態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是臨夏州的農業龍頭企業之一,相關負責人馬學文告訴記者,響應扶貧號召,他們將工廠搬回東鄉老家,不僅幫助當地貧困戶實現在家門口就業,而且大量收購當地的農特產品,經過深加工賣到全國各地。「這兩天這款香酥脆棗賣得特別好。」
  • 甘肅旅遊扶貧:如何實現富了口袋還富腦袋?
    ��點擊圖片,一起「雲遊」甘肅!「甘肅貧困人口從2013年552萬減少到2019年17.5萬,貧困面由26.6%下降到0.9%;貧困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592元,貧困鄉村面貌發生歷史性巨大變遷。」
  • 甘肅:脫貧攻堅甩「帽子」產業振興打基礎
    新甘肅客戶端11月30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在今天舉行的甘肅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大會聽取了省人民政府關於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報告。目前,全省55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726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58個國家片區貧困縣和17個省定插花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 甘肅舉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發布會(白銀專場)
    2019年全市實現整體脫貧,2020年,剩餘的0.34萬戶1.06萬貧困人口和6個貧困村全部批准退出,如期解決了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徹底撕掉了「苦瘠甲天下」的歷史標籤。  一是精準脫貧實現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堅持因村因戶因人分類施策找準「窮根」,聚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集中解決了一批群眾增收難、出行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多年想解決而未解決的問題。
  • 贛州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江南都市報訊 江西日報記者陳化先報導:12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省扶貧辦、贛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決戰脫貧攻堅·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第一場暨贛州專場發布會在南昌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贛州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02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出列。
  • 甘肅推出十大主題避暑旅遊產品
    進入暑期旅遊季以來,甘肅以其不南不北的區位優勢、清涼一夏的舒適氣候、獨特的旅遊資源和「一會一節」文旅盛會的美麗之約成為備受中外遊客青睞的避暑旅遊勝地。今年「一會一節」確定了「文旅繁榮絲路,美麗戰勝貧困」的主題,將組織舉辦「論、展、演、遊、貿、創」六大類23項主體活動,以「論」凝聚智慧共識,以「展」凸顯美美與共,以「演」薈萃文藝精品,以「遊」展示絲路魅力,以「貿」聚焦務實合作,以「創」激發產業動能。為期一個多月的節會期間,還將在甘肅14個市州舉辦30多場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精彩紛呈的分項活動。
  • 甘肅扶貧注重產業鏈構建 因地制宜探「缺啥補啥」
    甘肅省委書記林鐸表示,「拉開架勢才能幹事,產業鏈需構建,而非自發,要缺啥補啥。」正值甘肅「兩會」期間,林鐸在參加代表團審議時說,產業鏈構建起來,既有產業布局、空間規劃、落實方案、招商引資項目,又具備保險保障和冷鏈物流等多種要素,最終能同市場進行對接。
  • 【封面報導】凝聚央行力量 決勝脫貧偉業
    特色創業新氣象   「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臨夏。」臨夏州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重、難度大。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狀獲得者、人民銀行臨夏州中心支行勇敢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要職責,明確脫貧攻堅信貸增長目標和支持重點,推動金融扶貧政策落地見效。
  • 鄉村旅遊的臨夏實踐
    同時按照「一村一品」「一社一特色」的思路,全力推進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成功打造了折橋鎮慈王金色農莊、南龍鎮金色草灘、城郊鎮瓦窯迪樂園和枹罕鎮河州小鎮田園綜合體等特色鄉村旅遊景點。有著「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之稱的折橋鎮折橋村更是於2019年7月被國家文旅部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冬日踏雪來臨夏,漫遊河州賞美景。
  • 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經濟觀察)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1000萬人,規模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中國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3日說,全球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有80多個,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