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2021-01-18 江南都市報

  江南都市報訊 江西日報記者陳化先報導:12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省扶貧辦、贛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決戰脫貧攻堅·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第一場暨贛州專場發布會在南昌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贛州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02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出列。自2016年以來,贛州市在國家和省級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均獲好評。

  贛州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和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更是江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4年底,贛州貧困縣、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分別佔全省的46%、32%、40%,脫貧攻堅責任重大。針對贛南的貧困特徵,該市聚焦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深入調研、開準「藥方」、精準解決,貧困群眾實現了「四個歷史轉變」。贛州實現了從「蝸居跑風漏雨」到「住得安全敞亮」的歷史性轉變,其中完成危房改造69.52萬戶,近300萬農戶受益;易地扶貧搬遷10.5萬人,約佔全省總量的60%;實施政府兜底直接「交鑰匙」工程,建設農村保障房17371套。贛州實現從「有病難醫」到「病有所醫」的歷史性轉變,在全國率先構建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疾病醫療商業補充保險、醫療救助組成的「四道醫療保障線」,累計補償住院醫療費用68.9億元,惠及貧困人口146.08萬人次。實行市域內貧困人口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一卡通」即時結算,有效解決貧困群眾報銷多頭跑和看病墊資問題。贛州實現從「家貧輟學」到「有學上、上好學」的歷史性轉變,建立了一套覆蓋幼兒園到大學的貧困學生資助體系,累計發放各類資助金13.03億元,資助貧困家庭學生151.78萬人次。贛州還實現了從「土裡刨食」到「地裡淘金」的歷史性轉變,創新推廣產業扶貧「五個一」機制,因地制宜發展臍橙、蔬菜、油茶等特色農業產業,累計覆蓋帶動25.75萬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基本上實現了家家戶戶都參與產業。

相關焦點

  • 贛州實現全部脫貧!
    贛州市已實現全市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2月15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扶貧辦與贛州市政府舉行「決戰脫貧攻堅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贛州專場發布會,介紹了贛州市決戰脫貧攻堅進展及脫貧經驗做法等情況。
  • 贛州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贛州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02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出列。自2016年以來,贛州市在國家和省級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均獲好評。  贛州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和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更是江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4年底,贛州貧困縣、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分別佔全省的46%、32%、40%,脫貧攻堅責任重大。
  • 寧夏80.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12月15日自治區召開全區脫貧攻堅工作新聞通氣會介紹了寧夏脫貧攻堅情況我們一起去看寧夏80.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自2015年我區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
  • 【向全市人民匯報】 寶雞54.5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今年以來,我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要求,堅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統籌推進,以「三排查三清零」「對標補短」等重點工作為抓手,持續推進「十大提升行動」,不斷鞏固脫貧成果,脫貧攻堅成效顯著。減貧任務全面完成。
  • 寶雞市54.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蘋果產業成為隴縣東南鎮梁甫村群眾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記者近日從市扶貧辦獲悉,截至11月5日,我市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至此,我市15.6萬戶54.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2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全面解決。近日,鳳縣留鳳關鎮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隊冒著風雪,在葦子坪村開展健康扶貧活動,為群眾送醫送藥。「我身體比原來好多了。這麼多年,我幾乎不出家門就能獲得好的醫療救治,真要好好感謝你們,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脫貧群眾葦成明拉著醫生的手感激地說。
  • 遼寧朝陽市:扶貧產業挑大梁 帶動17.5萬貧困人口脫貧
    投放扶貧貸款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建設標準化扶貧工廠實現家門口就業,完善產業體系拓寬老鄉增收渠道……隨著一項項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如今,朝陽市已經實現5個貧困縣脫貧摘帽、662個貧困村銷號、17.5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由6.9%下降到0.28%。「多虧黨的好政策,讓咱過上了好日子,現如今腰包鼓了,咱精神頭也更足了!」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圖文實錄 贛州專場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2014年,全市有貧困戶28.74萬戶,貧困人口114.33萬人,貧困發生率14.28%,貧困人口佔全省的40%。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贛州作為革命紅土聖地,習近平總書記給予了高度關注、關心和關懷。
  • 截至2019年底 四川351萬貧困人口依靠產業脫貧
    人民網成都3月27日電(朱虹)眾所周知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當前四川農業產業扶貧工作進展情況如何,疫情對其產生了哪些影響,四川又有哪些針對性措施? 今日,記者從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去年底,四川省已經有351萬貧困人口依靠產業和就地產業務工脫貧,佔脫貧總人口的57.9%。
  • 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
    「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建成安置住房266萬餘套,總建築面積2.1億平方米;配套新建或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6100多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萬多所、養老服務設施3400餘個、文化活動場所4萬餘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已全部喬遷新居,其中城鎮安置500多萬人,農村安置約460萬人。
  • 以林養人、護林脫貧雙贏!河南4.2萬貧困人口當上生態護林員
    記者12月23日從省林業局獲悉,我省「十三五」期間生態補償扶貧成效顯著,目前,已有4.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帶動12萬名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取得「以林養人」和「護林脫貧」雙贏效果。生態護林員扶貧是林業行業最精準、最直接的扶貧方式,在我省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兩個領域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 于都縣:貧困家庭「零就業」實現「清零」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劉星)報導:12月15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扶貧辦與贛州市政府舉行「決戰脫貧攻堅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贛州專場發布會,介紹了贛州市決戰脫貧攻堅進展及脫貧經驗做法等情況。
  • 貧困殘疾人將如期全部脫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1日訊(記者吳佳佳)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湧現出許多殘疾人自強脫貧的先進典型和脫貧攻堅一線奮力拼搏的工作者。12月11日上午,國新辦邀請張雅萍、辛寶同、張銀良和解宏德4位代表圍繞「殘疾人脫貧攻堅中的奮進力量」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近60萬貧困群眾脫貧
    、富寧7縣(市)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2%下降至1.83%。在補齊產業就業短板方面,文山州通過重點發展三七、果蔬、茶葉、畜禽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發展萬壽菊、食用菌、生薑等區域小眾特色經濟作物,80%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產業扶貧增收;紮實開展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轉移就業率達82%;積極開發農村公共服務崗位,建設鄉村就業扶貧車間,安置4.3萬貧困勞動力就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人均收入從2016年的8403元上升到2019年的11133元。
  • 湖南脫貧記︱一人就業 全家脫貧 2020年務工貧困人口超230萬
    特別是今年,湖南一手抓應對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促進穩崗就業,2020年務工貧困人口超230萬人,是2019年全省務工貧困人口的107.3%,有力推動了全省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平江縣職業技術學校辣條專業班正在上實踐課。
  • 銀川5.1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
    本報訊(記者 張斌斌 宋志書 梁小雨)12月16日,記者從銀川市扶貧辦獲悉,自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我市通過實施精準扶貧方略,統籌做好產業扶貧、就業增收等各項工作,讓全市5.1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退出、39個貧困村脫貧出列成為了現實。 冉煥煥是閩寧鎮的一名建檔立卡戶,因為疫情原因,她今年外出務工受到了影響。
  • 37萬建檔貧困人口上崗就業 生態護林員能否「破題」林業脫貧
    怒江州森林覆蓋率高達75.31%,林業用地面積1898萬畝,每年提供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超千億元。此外,怒江州還是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擁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24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67種。如何能夠在保護和利用好這些資源的同時,做好精準扶貧工作?
  • 江西贛州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治理 好生態助推脫貧
    治山:2060.33平方公裡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贛南多山,特殊的砂土土質產生了一種名為「崩崗」的地貌。「山地開裂,下雨就往下流砂土,然後塌掉,像剝了皮的樹,什麼都留不住。」贛縣區白鷺鄉古塘村村民陳宗嶢說,他家30畝自留山地難以種莊稼,他成了四處打零工的貧困戶。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贛州便一直在與崩崗做鬥爭。
  • 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經濟觀察)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1000萬人,規模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中國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3日說,全球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有80多個,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
  • 莞昭「東西部」扶貧: 東莞帶領這裡的4.77萬貧困人口「闖」出脫貧...
    東莞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推出「莞昭『東西部』扶貧」系列報導,展現東莞發動各界,攜手數十萬昭通貧困人口,齊步衝鋒決戰脫貧攻堅戰的有益探索。東莞陽光網訊 (全媒體記者:鍾灝 張志惠) 繞過大山、穿過河川,連續趕路5個小時,記者團一行終於抵達了第四站——東莞對口扶貧的昭通市昭陽區。
  • 甘肅臨夏構建全季旅遊產品體系 2萬餘貧困人口「美麗」脫貧
    杜萍 攝中新網蘭州11月27日電 (杜萍)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李登旭27日在蘭州表示,近年來,該州建成46個旅遊扶貧重點村,創建14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扶持貧困戶發展661個農家樂,「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玩雪」的全季節旅遊產品體系已經形成,「通過旅遊帶動2.2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