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疫情對2020年首季度新股發行影響有限

2020-12-11 樂居財經

4月3日,根據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發布的報告,儘管新冠疫情爆發,然而中國內地與香港新股市場在2020年第一季度繼續暢旺。以新股融資額計,上海證券交易所攀升至首席,超越美國的主要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取得第五位。

在2020年首季,由於新《證券法》及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利好A股市場,同時新冠疫情對新股發行影響有限,內地市場則以新股數量與融資額按年大幅增長,從2019年第一季度的31隻新股融資256億元人民幣,增加至期內總共有51隻新股融資781億元人民幣,增幅分別為65%與205%。上海市場有34隻新股及68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額,深圳證券交易所則錄得17隻新股募集96億元人民幣。

總體來看,A股主板的平均融資規模均較去年有所上升,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的平均融資規模均較去年有所下降;其中主板的平均融資規模為8.9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為8.6億元人民幣;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分別為4.6億元人民幣和6.1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分別為9.2億元人民幣和6.9億元人民幣,2020年第一季度科創板平均融資規模為12億元。

德勤中國全國上巿業務組中國A股資本巿場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李渭華表示:「增設科創板的效益在此段非常時期變得更為明顯,它在期內為市場貢獻近半的新股數量與約五份二的融資總額,這意味著它已建立成為中小型創新、高新企業的有效融資平臺。」

德勤預計到2020年末時,將有140至170隻新股於主板、中小企業板與創業板發行上市,融資額達到1,800至2,200億元人民幣,並估計科創板可錄得120至150隻新股發行募集1,300至1,600億元人民幣。

港股方面,報告中展望2020年餘下時間,預料香港全年大約有160隻新股上市融資1,600至2,200億港元,這是由於截至2020年首季末,市場有超過120宗申請上市個案的支持。此外,醫療醫藥與生物科技、TMT新股會繼續為市場亮點。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香港資本巿場華南區合伙人陳旻表示,雖然相信疫情對環球資本市場的影響可為短暫,但是一旦疫情持續並跨越今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場的表現將會受到影響。但是當全球的商業與生產活動能夠恢復過來時,更多香港新股將紛至沓來。(來源:信息時報)

相關焦點

  • 德勤中國:上海和香港將分別奪得2020年全球新股集資冠軍和季軍
    新華社香港9月23日電  德勤中國23日在香港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內地和香港新股市場的分析報告。德勤中國預計,2020年,上海、香港和深圳的交易所將分別奪得全球新股集資額排名的首位、第三位和第五位。
  • 德勤:香港2020年IPO集資額全球第二 明年有望破記錄
    中新社香港12月16日電 (記者 史冰筠)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16日發布2020年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市場分析及2021年預測,2020年香港交易所(港交所)總集資額全球排名第二,並預計積極勢頭將會延續至2021年,屆時融資金額或能突破2010年時高位。
  • 內地明星公司排隊入場,2020年香港新股市場火力全開,集資額或創...
    證券時報記者 鍾恬儘管受疫情影響,今年香港新股市場繼續演繹精彩,全年IPO集資額居全球第二位,或將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高。近期香港交易所的股價走好,今天更是一舉站上400港元,一度觸入407港元,刷新歷史高點。
  • 2021首批新股機會來了!最低只要1元多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江右2021年來了,打新也來了,第一周首批7隻新股,更有最低預計1.4元的新股,去年8元同樣1元多的新股,2天暴漲超10倍。根據目前的新股發行安排,1月4日到1月10日,2021年首個交易周,共有7隻新股安排發行,包括3隻科創板新股、2隻滬市主板新股、1隻中小板新股和1隻創業板新股。7箭來襲:2021年首批新股來了2021年首批7隻新股中,目前只有1月4日(周一)、5日(周二)的兩隻新股浩歐博與天能股份發行價確定,分別為35.26元,以及41.79元。
  • 全日空航空母公司計劃發行新股籌集資金3321億日元
    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全日空航空母公司全日空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日空控股」)近期表示將發行新股以籌集資金3321億日元(約合32億美元)。
  • 2019年首季度香港居民總收入升3.7%至7370億港元
    原標題:2019年首季度香港居民總收入升3.7%至7370億港元   中新網6月18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消息,香港政府統計處17日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當地居民總收入,按年升3.7%至7370億元(港幣,下同),季度內當地生產總值初步估計按年升4%至7140億元
  • 2020年香港IPO展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預測至少募資2200億港元
    一、四大會計師行預測2020新股募資額 安永於去年12月17日發布的《穿越迷霧,中國內地和香港再次成為全球第一IPO市場》報告顯示,多重因素影響下預計2020年香港IPO發行平穩,預測2020年香港IPO籌資額達2,200億港幣(港幣,下同)。
  • 德勤公布2020財年收入
    名• 德勤宣布深化落實氣候承諾,致力到2030年實現淨零排放• 為應對新冠疫情,德勤2020財年投入近2,000萬美元,用於慈善捐款、醫療設備、公益項目等發布日期:2020年9月15日德勤今日公布,截至2020年5月31日的財年(2020財年),德勤全球成員所收入合計476億美元,按本幣計增長
  • 每經記者專訪三位首席經濟學家:新股常態化發行不是洪水猛獸
    一方面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積極支持股權融資,不會因為各種因素而暫緩IPO發行;另一方面也會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保持平穩的發行節奏,不搞「大躍進」式的集中核發批文。過去在市場低迷時期,新股發行曾多次暫緩,甚至被視為市場調整進入階段尾聲的信號。近期多隻新股破發,而馬上又面臨巨無霸郵儲銀行上市。在這個時點,監管層這一表態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
  • 季度發行規模創歷史最高——公募基金三季度報告解析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季度發行規模創歷史新高,達到12746.7億元,前三季度累計發行規模達到23413.8億元。但本季度公募基金收益率及基金公司盈利情況有所回落。在淨申贖方面,本季度公募基金淨贖回13639.3億元,其中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贖回較多。公募基金的持股資金正逐漸向各行業龍頭企業集中。
  • 德勤澳大利亞 8 天裁員 700 人,被抨擊「企業欺凌」行為
    中新社·華輿訊 據澳華財經在線報導,受疫情影響,四大為削減成本紛紛採取了不同程度的裁員措施。據AFR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導,德勤澳大利亞公司當地時間2020年6月22日下午兩點在線上會議上宣布,將裁員700多人,約佔員工總數的7%。
  • 易路榮登德勤「2020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榜單
    易路榮登德勤「2020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榜單2020年12月9日,德勤「2020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及「中國明日之星」榜單揭曉。德勤中國是由中國合伙人領導和全資擁有的中國的公司。德勤中國一直致力於支持德勤中國合伙人的發展和成長,以更好地服務中國的客戶和中國的經濟發展。德勤中國通過在德勤全球網絡中的影響力和作用去助力中國企業成為世界公司。
  • 港股新股遭爆炒
    來源:東方財富網近期儘管港股走勢平淡,但魯大師、鑫苑、德視佳等多隻上市新股卻大漲,其中魯大師10日上市首日暴漲逾兩倍,而次新股傲迪瑪汽車15日盤中更是大漲240%,上市三日來累計最大漲幅逾7倍。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大啤酒公司百威英博旗下的百威亞太9月30日在港股上市,首日上漲4%,隨後一周持續上漲,累計漲幅超出發行價兩成,表現好於市場預期。港股新股一般分為國際配售和公開配售兩部分,通常比例都是9:1,即90%的股票會在配發給比較有實力的基金、機構,另外的10%就是公開發售,主要是散戶去認購。
  • 操盤必讀|金融委: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110家公司第三季度淨賺...
    其中,第三季度淨利80.9億元,同比增長32%;扣非後淨利71.59億元,同比增長18.47%。此外,格力地產擬向通用投資非公開發行股份配套募資不超8億元。達安基因(002030)第三季度淨利同比增長3759.55%達安基因10月30日晚披露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6億元,同比增長363.61%;淨利15.37億元,同比增長1817.41%;每股收益1.75元。
  • 4隻新股發行 小散也能頂格申購!一家公司明星劉濤代言 中籤會有幾...
    原標題:4隻新股發行,小散也能頂格申購!一家公司明星劉濤代言,中籤會有幾個板?券商股周末驚現兩大利好,該「上車」了?   國慶節前,A股還有3個交易日。
  • 註冊制實施三個月 創業板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走低
    從目前看,此前市場擔心的發行市盈率虛高的現象並未發生。根據WIND統計,截至24日,註冊制下共有48家創業板新股上市,平均發行市盈率約34倍。其中,首批18家創業板發行市盈率平均值為39.3倍,而此後上市的30家新股發行市盈率平均30.9倍,較首批明顯走低。
  • 創業板指上行漲近2%再上2700 註冊制次新股走強
    板塊方面:註冊制次新股、白酒、汽車整車、充電樁、白色家電等板塊漲幅居前,機場航運、中船系、國防軍工、ST板塊等板塊跌幅居前。截止13:42,北向資金淨流入32.42億元,滬股通淨流入6.90億元,深股通淨流入25.52元。中信證券研報稱,海外疫情反覆的衝擊有限,美國大選結果11月將日趨明朗。
  • 光大信託:疫情對信託產品發行的影響及展望
    來源:光大信託●基於對理財經理的調研認為,疫情短期影響了信託產品發行進度,隨著復工復產的實現,信託產品市場將逐步恢復正常。不過,認為疫情對於產品發行影響尚可的理財經理也認為,主要還是考慮疫情持續的時間,如果疫情持續時間過長,對於產品發行的衝擊將會進一步增大。
  • IPO發行大提速:遊資機構齊出貨 次新股大跌
    IPO發行大提速,次新股大跌今年上市的76隻次新股,平均漲幅高達252%在新股發行大提速的影響下,昨天,次新股出現了集體大跌。次新股指數下跌了4.32%,有微光股份、世名科技、建藝集團等5隻個股跌停。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有上市的76隻次新股,平均漲幅高達252%,遠遠跑贏了同期滬深股指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