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女學生要求父母每月給5000元生活費,不以為然:舍友更多

2020-09-04 朗朗育兒課堂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臨近開學,各大高校的學子已經準備返校了,又到了家長面臨一年一度繳交學費的時候。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是一筆不少的支出,這筆支出對於不少家庭來說,擁有一定的壓力,尤其是家裡有多個孩子的父母。

普通家庭要供養一個大學生原本就實屬不易,但是一些大學生並不考慮自身家庭的條件和父母的辛苦,一味和同學攀比,花錢大手大腳。


大一女學生要求父母每月給5000元生活費

一位大一的女學生,其父母是普通的公司職員,一個月的固定薪水有限,也不過三四千塊錢,除去日常的花銷,和給孩子預留學費的錢,每月也所剩無幾。

原本父母給她安排的生活費是一個月兩千,因為孩子的學校在二線城市,這兩千塊錢的生活費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已經算高的了,只要孩子有節制的消費,滿足孩子的日常生活和部分額外花銷綽綽有餘。


但是女兒剛到學校沒多久,跟同學一起去吃吃喝喝,加上購物,一下子把父母給的錢都花光了。看到舍友的花銷比自己大,便問了一下舍友每月的生活費。不問不知道,問了之後女兒心理不平衡了,立馬打電話給父母,怒氣衝衝地向他們要錢,並要求父母一個月要給予自己5000塊錢的生活費。


其父母因女學生幾天內就花費兩千塊錢感到詫異,面對孩子的要求,存在著些許為難,說明自己的難處,讓孩子節約點花費。女學生對於父母的難處不以為然,理直氣壯地對父母說,自己舍友的生活費每個月6000塊錢,自己要的和別人比起來已經算少的了。


針對此情況,網友紛紛表示女學生沒有良心,直接怒懟女學生以後準備每月寄多少錢給父母養老。該女學生所發生的情況在大學中並不少見,每個家庭的家庭環境不一樣,同學之間的經濟差距明顯時,很容易引起攀比、不滿甚至於自卑的情緒。


大學是個「小社會」,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金錢觀?

1、 養成正確的消費觀

金錢的用處實質上就是在於消費,合理的消費才能充分地利用好金錢的作用,享受金錢帶來的喜悅。許多大學生花銷巨大,完全在於盲目跟風,購買東西時,不經過理性思考自己是否有需求。

而是看到別人有了就想買,但是買回去後往往沒什麼用,或僅是一時新鮮就丟棄了,白白浪費。養成正確的消費觀,明確購買的東西是必要還是非必要的,可有節制的消費,杜絕不必要的浪費。


2、 養成孩子理財的觀念

教育孩子,讓孩子擁有理財的觀念,並不是說要求孩子每個月要節省下多少錢用於理財,而是要養成孩子的計劃性消費。對於金錢更有概念性,對於每個月自己的花銷有計劃,有控制,從而養成合理的消費習慣。

結語

每個家庭的環境不一樣,父母的工作性質不一樣,所能獲得的經濟存在差距實屬正常。每個父母都願意也都捨得為孩子付出,孩子應該更加體諒父母的難處和辛勞,以自身的家庭情況出發,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費。

大家認為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多少合適??當孩子要求的生活費過高時,父母該如何做?歡迎大家分享!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作為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生活費算過分嗎?
    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生活費,到底算不算過分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各人家庭條件不同,生活費包括的內容也不同,所以需要綜合分析判斷。我一個朋友也算是小康之家,他的兒子在上海上某985院校上大學,每月給孩子3500元生活費,節假日還會給孩子發個紅包。
  • 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索要7000元生活費,你心安理得嗎
    轉眼間就到了大學生開學的季節,大學生們開始陸陸續續的返校了,開啟了他們新一年的校園生活,一說到校園生活,就難免會想到一個生活費的問題,弟弟是一名大一新生,他和我說他的一名舍友每個月都要向家裡要7000元的生活費用於日常花銷。弟弟說,他非常羨慕這名室友,而自己每個月只有3000元的生活費。
  • 我是大一女生,每月生活費不到800元,卻要父母給4500元
    「我媽每月給我4500元生活費,其實我生活上的費用只花了800元左右……」有一位去年考上大學的小女生跟我聊天的時候說到了她上學時的生活費,然後沾沾自喜的說出了她的心裡話。她就是去年考上大學的一位大一新生,今年開學她馬上就大二了。每月生活費4500元,每一分錢都花得有理有據。
  • 大一新生每月1500元生活費夠嗎?父母結合3點,孩子開源節流
    再過一個月多的時間,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大一新生們,就要陸陸續續踏入新的校園,開啟新的徵程了。此時,大一新生每月的生活費開支成了關注熱點。與中學時期不同,大學生的自主性比較強,從吃到住到學習都在學校,有的學生所在大學離家還比較遠。
  • 某地大一女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網友炸鍋!
    近日,某地一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這個話題引發網友熱議。那麼,對於南京的大學生來說,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夠用呢?最大的支出是什麼?還有,談戀愛後,花的錢更多了嗎?
  • 從一個女大學生向父母每月要生活費引發的思考
    提問者是大一女學生,說現在問父母每月要4500元的生活費,父母不給,自己感到很氣憤。如果是家底豐厚倒也罷了,可是父母如果是一般家庭的話,這些費用確實有點多了。每月在學校吃飯最多30元,而且吃的不錯了,一般女生愛美吃不多,以營養為主。這樣一個月就1000元夠了,再加上網費手機話費200元,其他300元機動,1500元一個月完全沒問題。
  • 女大學生每月要4000元生活費 被父母拒絕後求助網絡:根本不夠花
    近日,有這麼一條消息上了熱搜,一名新生每月要四千生活費遭拒。據了解,這件事的起因是一名大一的女生就生活費的事在網上發帖求助,這位女生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兩千元生活費根本不夠花。消息曝光後,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有人表示別說問父母要4000,自己現在月工資也就才4000元;還有人不禁調侃,你現在向父母開口要4000,以後每個月工資能達到4000嗎?
  • 大一新生每月要4000元生活費,還說就這還不夠花,父母無奈流淚
    大一新生每月要4000元生活費,自己說這才哪兒到哪兒,就這還是我省著花,父母無奈留下了眼淚。我們都知道,高考生基本上都填完了自己的高考志願,準備收到錄取通知書,等待開學的日子。因為都是第一次遠離家鄉或者遠離自己的城鎮進入大學,父母難免會擔心孩子。
  • 大一要求父母每月給3500元生活費過分嗎?孩子有獨立能力嗎?
    經常在問答看到下面這樣的問題,我女兒/兒子要去上大學了,一個月給他/她800元生活費夠嗎?我現在讀大一,一個月要求我父母給3500/5000元的生活費合理/過分嗎?看著這種問題,心裡有種莫名的心酸,一邊是家長的心聲800塊想著是夠了,一邊是孩子的心聲3500/5000塊感覺還算是合理的。
  • 大一新生開學第一個月竟然花掉20000元
    志願報填報結束之後,不少同學會好奇關於大學生活費的問題。這讓我突然想起去年9月份,一則關於一位大一新生向父母索要4500的生活費遭拒的委屈求助貼。埋怨父母高中上補習班給4000、6000的時候眼睛都不眨,反而到了大學要4500的生活費不僅拒絕了還發脾氣。
  • 大一新生每月需給多少生活費?看到這份調查結果後,家長:被坑了
    但是有一些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通常都會往高額的生活費上索要,看完這個投票後,很多家長都說自己被孩子給坑了。大學生每月高昂的生活費:成為父母的重擔大學生還沒有全職的工作,他們的經濟來源都是依靠父母,當他們的生活費不足時,通常都會向父母索要生活費。
  • 女大學生要求每月4500元生活費:根本不夠花,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為何...
    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生活費,但遭到了母親的斷然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生活費根本不夠花。又到開學季,隨著新生入學、老同學返校,一個消費高潮周而復始,席捲各地高校,成為家長們長籲短嘆,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 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多少才夠用?有新生直接向父母要4000元
    家長和新生們考慮最多的就是一個月的生活費應該多少才合適?去年就有一個大一新生向父母要4000元生活費遭拒的熱門話題。這個話題也是引來了網友的熱議。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份全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統計圖。這份榜單中的生活費不是指父母給你的錢,現在很多大學生也很自立的去兼職,一個月2000到3000塊錢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多少種的生活費,就有多少種生活方式。有些人1000塊錢還有剩,有些人1萬也不夠用的。
  • 大一新生每月2000的生活費夠嗎?父母需了解現實版的大學生活
    每位學子可能還沉浸在忘我的歡樂之中,也可能在焦急地等待著開學日的到來,每天情緒比較激動又有些許緊張,更多的或許是對未來四年校園生活的憧憬。當我們沉醉在開心玩耍的時候,我們可能忽視了我們的父母,他們正在為孩子上大學的事發愁呢。因為上大學,意味著要去繁華的大城市,各種費用一定不少。
  • 大一新生每月2000的生活費夠嗎?父母需了解現實版的大學生活
    文|教育智多星再過一個周左右的時間,將會迎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大一新生也會踏入大學校門,續寫嶄新的人生篇章。每位學子可能還沉浸在忘我的歡樂之中,也可能在焦急地等待著開學日的到來,每天情緒比較激動又有些許緊張,更多的或許是對未來四年校園生活的憧憬。
  • 在杭州上大學,表弟開口要5000每月的生活費!網友炸了
    可能工資到手都還沒有5000呢……樓主表弟的5000元大學生活費也把不少網友給驚著了,很多網友都表示不解:錢都花哪兒去了?還有網友猜測表弟是不是談戀愛了。而對於表弟初入大學花錢就如此大手大腳的行為,一些網友表示擔憂:父母現在是可以寵著,但以後進入社會,要自己養活自己的時候就麻煩了。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每月1500-3000元屬於中等?父母看了難受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行,每月1500-3000元屬於中等?父母看了難受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到現在大部分的學校都已經開學了,但還是有少部分中專學校學生還未返校學習。大一的新生們早已經步入了大學生涯,而每一年的開學季對於很多家長即是開心又會有一點難受。讓家長們開心的是孩子終於考上了大學,成為了真正的大學生;但是讓家長難受的是,供孩子讀大學需要一筆開銷。有的學生家庭條件好,也有的家庭條件較差。在不同的大學讀書,學費和生活費的開銷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在三本學校或者是民辦的高校上學,那麼學費和生活費自然是比較高的。
  • 索每月兩千生活費只得1500,重慶大學生躲網吧逼父母妥協
    17日,一個準大學生在重慶某大學貼吧發帖,問在學校一個月2000元生活費夠不夠。他還稱,父母一個月只願意給1500元生活費,為了多爭取500元,他在網吧呆了兩天,不理父母,直到父母妥協他才回家。還有十多天,大學新生即將報到。不少家長糾結,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才合適?
  • 女大學生要每月生活費4500元被拒,給多少生活費都「不合適」
    又是一年開學季,今年邁入大學門檻兒的學生們可絕大多數都是「00後」了!在忍不住沉浸於一代新人換舊人時,這樣一條新聞卻突然出現在師師眼前:據紅星新聞報導,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
  • 學生要求5400元/月生活費合理嗎?不求回報的付出也可成大錯
    一大學女生在網上訴苦,覺得自己的父母給2000元/月的生活費太少了,根本就不夠花,希望自己的父母能給到5400元/月。這件事讓在外面打工父母給直接拒絕了。類似的事情還有一位同樣是大學的女生發的一個討論帖子「每月要求父母給我5400元生活費,過分嗎」,這問題引起了幾萬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