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寒,散落在一些居民小區裡的彈棉花機跑得更歡了。彈棉花,一個對長沙人說來另有他義的詞,來源於他們這一行。雖然一天中有八九個小時,他們的臉都被一張大口罩遮著,雖然他們生活在城裡卻總覺自己是過客,一些長沙人的冬天,卻因為他們而有了暖洋洋的感覺。昨日,記者走進一些背街小巷的棉被加工廠,感受了一番他們的生活。
忙碌
天寒心喜,一天要做十幾床被子
去尋找棉被加工廠,是因為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棉花價格上漲的信息,想去看看長沙的情況。在東二環附近的小巷子裡尋了很久,未果。在火星鎮問一老人,他說在沁園小區裡有一家。
在一處較偏的門面,找到了它,店牌很簡單:成品棉被加工店。老闆說,他姓餘,來自四川廣安,還強調「是鄧小平的故鄉」。餘師傅今年57歲,從事棉花加工有40多年的經驗,在老家做了20多年後,先後在湖南懷化、湘西一帶開過店,到長沙來還是近幾年的事情。
店小名聲還不小,在與記者聊天時,不少人找上門打聽加工棉被的事情。「現在商店裡各種來頭的被子很多,蓋來蓋去還是棉被暖和,舒服,放得心,我今年已經在他們家做了5床棉被了,現在還打算再做一床。」家住沁園小區的陳娭毑是餘師傅小店的老顧客了。
記者看到,20來平方米的店鋪利用得很充分,顯眼處是一臺大型的棉花機,牆角處堆滿了十餘床做好的棉被和一袋袋的棉花。餘師傅說,天氣冷了,生意好,「每天要做十幾床被子,經常要做到晚上十一二點鐘」。他的顧主中有不少是幫北京、上海的兒子、朋友訂做的。
費用
8斤重棉被200元一床,足以溫暖一冬
在商場裡,一床羽絨被、蠶絲被、羊毛被,動輒就要幾百、千把元,棉被價格是否hold住了?
在店內靠門處,一張紅色的招牌上,貼了餘師傅的加工費標準:1米×2米的20元,2.2米×2.3米的70元,棉花的價格另算。餘師傅說,去年這個時候一斤新疆棉花賣到25元、26元一斤,「今年只賣20塊錢,湖北棉花、常德棉花只有十五六塊錢一斤。」由於棉花的價格降下來了,算上加工費,做一床8斤重的新疆棉花被,只要200元左右,足夠讓你溫暖過完寒冬了。
天氣一冷,陸續有一些關於黑心棉、以次充好的棉被出沒於市場的新聞曝光,怎樣分辨棉被質量,也是顧客們與餘師傅探討得最多的話題之一。餘師傅說,識別棉花好壞,最直接的辦法是燃燒。真正的棉花,燒起來後有氣味,但氣味不會刺鼻難聞,燃燒的時間短。相反,如果燃燒時間長,且有刺鼻的臭味,那就不是棉花了。
記憶
曾兩天手彈8床棉被,為女兒趕嫁妝
15歲開始學習手工彈棉花,16歲帶第一個徒弟。餘師傅與棉被打交道已經42年了。一把斷了一截的彈棉花弓靜靜地靠在角落裡,這張弓跟了他20年,剛開始學用弓彈棉花的時候,他的嘴巴鼻子下巴經常「掛彩」。餘師傅告訴記者,現在都用機械加工,以前手工彈一床棉花被要半天,現在只要一個多小時就可以了。
弓雖然斷了,但是餘師傅捨不得扔掉它,保存一份老手藝人的念想。「我以前天天背著它,走家串戶彈棉花,很少有時間在家裡。我還用這把弓給女兒做了8床新被子,只用了兩天時間,做嫁妝用。」餘師傅告訴記者,現在商店裡有各種各樣的被子買,彈棉花這項傳統手工藝做的人少了,賺不了什麼錢了,「像做我們這一行的,有的只做一季,秋天來了,春天就走了。我們租了店面,夏天接點小生意,冬天是旺季,一年忙下來,只賺得一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