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1月06日訊施阿姨來電:下城區所巷大樹路路口,有一家彈棉花的店,彈得非常好,沒有店名,只知道以前是家理髮店。老闆姓童,他在這裡開店已經有段時間了,他先用機器軋好後,再壓,老闆待人態度很熱情,價格也公道,2.5元一斤,我們單元裡的人都拿到他那裡去彈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我拿去的棉花胎,過了兩個月才完工。小區裡的人讓我給快報打個電話,幫童老闆宣傳一下。
施阿姨說的這家棉花加工店,就在大樹路錦園小區7幢樓下,店面不大,十個平方米左右,一個頭髮花白的男子在拆一床舊棉花胎,他就是老闆童師傅。
童師傅50歲,金華蘭溪人,在杭州彈棉花31年了,現在這家店他只開了一年多。在鼓樓、大關、機神新村、饅頭山都開過店面,時間最長的是文二路求智巷附近,開了15年。
後來求智巷房東不租了,童師傅找了兩年才找到大樹路這家小店面,年租金4萬5,比以前高了不少。童師傅現在抓緊時間幹活,吃住都在店裡,夏天5點半開門,冬天遲一點,7點鐘也開門了,一直幹到晚上11點。
「老顧客都是那會兒積累起來的,我搬走了,他們打個電話問了地址要跟過來,丁橋、拱宸橋過來的也有。」童師傅說起他的顧客很自豪,「多的時候,一人拿過來三四床,店裡面到處都是棉花胎,放都放不下。」
童師傅以前都是手工彈棉花,一直到今年9月,花1萬5千元裝了機器。
「講究點的人,還是要手工彈,其實機器彈得更均勻。手工彈,光是扒掉上面的棉紗就要損耗一斤,機器是一點都沒有損耗的。」
童師傅說,真有講究的人。上周,一對60多歲的老夫妻,童師傅開門前就等在門口,要童師傅手工彈3床棉花胎。夫妻倆就坐在店門口等,生怕他們不看著,童師傅就會把棉花胎塞進機器裡,那天從早上7點一直弄到下午三四點才彈好。
「前幾年流行彈力棉,彈力棉化纖多啊!現在大家又開始流行睡棉花被了,棉花被、絲綿被、羽絨被,差不多就流行這三種。棉花被麼睡起來肯定好,透氣、環保。」
說話間,童師傅在軋棉花機上鋪好一層棉紗,開動,舊棉花胎這頭進去,另一頭蓬鬆的棉花出來了。
用竹竿把蓬鬆的棉花捲起,均勻鋪到棉紗上,再蓋上一層棉紗,這時還要用到手動彈棉花的兩樣工具——竹篾和木磨盤。竹篾壓在彈好的棉花上,壓出空氣,木磨盤最後壓實棉花胎,再用繩子綁好,一床棉花胎就彈好了,40分鐘。童師傅說,如果手工彈,起碼3個小時。
童師傅忙著手上的活兒,低頭跟我說,他現在加工按斤收費,一斤2.5元,加上棉紗和其他費用,一床棉花胎基本上在60元左右。冬天生意好,夏天生意差,平均一天也就加工五六床。他嘆了口氣,「這麼辛苦就為了兩個女兒吧。」
童師傅兩個女兒,一個在上海讀大學,一個在老家上小學。他不指望女兒接班,畢竟這行太苦太累。
童師傅說他有兩個心願,一個心願是房租能降一點,這樣一年能多一點收入;另一個是給小店做個招牌,現在小店的招牌還是以前理髮店的,招牌名字他已經有想法了,就叫錦園棉花加工。
我問童師傅,在你這裡彈一床棉花胎,真的要等兩個月?
童師傅說,早一兩個月前是要的,那時候剛到冬天,大家都要換厚被子,最近沒那麼多了,最多等個把星期,不過到了春天又要多起來,因為厚被子要換薄了。(都市快報)